電視劇《愛的釐米》昨晚順利收官,雖然開播時引發了不少爭議。當時大家爭議的焦點主要集中在部分演員的選擇上,但隨著劇情的推進,劇中所反映的父母與子女的相處問題獲得了不少觀眾的共鳴,之前的爭議也逐漸平息。幾位主演憑藉自己過硬的演技讓觀眾們看到了一些父母在與子女相處的過程中暴露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值得每一個家庭的深思。
控制型父母
男主角徐清風成長在單親家庭,從小他的一切都被母親徐秀蘭包攬,每一個細節都被母親安排得妥妥噹噹。當他順利完成學業成了一名優秀的醫生後,他的婚姻問題就成了母親心中最大、最要緊的事。為此,母親除了每天的嘮叨,還要去參加公園裡的相親會,通過各種可能的途徑宣傳自己的兒子有多麼的優秀以及自己挑選兒媳婦的標準有多嚴格。
反觀她的兒子徐清風,他除了工作之外的所有生活都被母親佔據。他要喝母親每天熬製的各種滋補湯,要聆聽母親無盡的嘮叨和教誨,更重要的是要去見母親介紹的各種女孩。母親無孔不入式的關愛讓徐清風根本喘不過氣來,他非常壓抑和痛苦。為了躲開母親,他最後不得已地搬了出去。
徐清風好不容易接受了母親介紹的女孩並試著與其交往,可母親便對女孩百般挑剔,最終又一次攪黃了兒子的戀情。當徐清風遇見了真愛關雨晴,徐秀蘭女士更是百般阻撓,甚至將一個騙子介紹給了兒子,差點毀了兒子的前途。好在經過了那次教訓之後,徐秀蘭開始知道了自己應該少插手兒子的一切,逐漸退出了兒子的私人空間,她和兒子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好了。
索取型父母
女主角關雨晴的爸爸那更是了得,為了不爭氣的兒子,他恨不得讓收入較高的女兒把所有財產都給弟弟。女兒買的房子成了弟弟的婚房,女兒買的車子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就被弟弟賣了。關雨晴付出到這樣的程度他的爸爸依舊不滿足,女兒的感受他也不怎麼在乎,只要兒子有需要,就必須讓關雨晴出錢出力。
備受打擊的關雨晴最終痛苦地和父親決裂了,甚至連自己的婚禮她都不想請父親和弟弟參加。更重要的是她每次想到曾經自己和弟弟都躺在手術室裡,當醫生問父親要保哪一個時父親嘴裡說出的是弟弟的名字。每次想到那一刻她都會痛苦萬分。好在有徐清風從中調和,關雨晴才知道了當年父親雖然嘴裡說救弟弟,但也給自己輸了很多血。雖然他們父女最終和解了,但關父之前的所作所為實在駭人聽聞。
孝道是中國人自古以來推崇的十分重要的做人原則,也是中國為人子女們的每個人頭上的一道緊箍咒。如果誰對父母不孝順,不用說別人,他們自己心裡都過不去那道坎。所以在大部分家庭中,只要父母的要求不算很過分,子女們大都會儘量滿足他們的需求。但如果攤上像劇中徐媽和關爸那樣的父母,關雨晴和徐清風們就太難了。
在強調孝道的同時,我們的文化中似乎很少告訴父母們應該如何對待子女,所以控制型和索取型的父母在影視劇和現實生活中都屢見不鮮。這些父母認為他們生養了子女,子女就應該對他們言聽計從或者付出全部。但他們忘了子女們在成年之後是一個個身心獨立的個體,不是他們的提線木偶或者取款機。
如果為人父母之人還想和子女們過上其樂融融的生活,尊重他們的獨立性和選擇,不對孩子提出過分的要求,體面地從孩子們的生活中逐漸地退出來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ps: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