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億年前的文明地圖,中國一直可以走到澳洲,世界是一片大陸!

2020-12-19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地處北半球亞洲大陸的中國和位於南半球的澳大利亞,相隔重洋,飛機或船舶或許可以到達澳洲,但要步行到澳洲卻是萬萬不可,但在三億年前,全世界都在一起,世界只有一片大陸!

盤古大陸,它到底是怎麼分開的?

盤古大陸,也被稱為「泛大陸」或者「超大陸」,這是地質史上出現的全世界陸地都連接在一起的情形,這是德國地質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提出的大陸漂移說,根據1960年代發現的洋中脊擴張,從而推演出遠古地球的大陸分布狀況!

盤古大陸是從岡瓦納古陸演化而來,地球大陸一直在變化中,從5.5億年前岡瓦納古陸與波羅的大陸、勞倫大陸和西伯利亞大陸之間的形成、分裂,一直到3億年前形成盤古大陸,每隔數億年,地球上的大陸會經歷分分合合,未來的地球又將會合併成一個超級大陸!

地球上的大陸為什麼會跑來跑去?

說起板塊漂移,大家肯定會想起德國科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但其實「大陸漂移說」最早是荷蘭地理學家亞伯拉罕·奧特柳斯提出的,這位老兄是是史上第一本世界地圖冊的製圖人,所以他對全球地圖瞭然於胸!

亞伯拉罕·奧特柳斯於1570年繪製的Terra Australis Nondum Cognitaas

1596年奧特柳斯發現在地圖上,南美洲東岸同非洲西岸似乎可以連在一起,因此提出了「大陸漂移說」,不過當時的漂移理論是比較幼稚的,僅僅認為地球自轉與潮汐運動可能是漂移的主要原因。

此後有古生物學家發現,遠隔重洋的兩塊大陸上,發現的古生物化石群幾乎是一致的,而這種比如貝類和植物是不可能跨越如此距離還不會形成亞種的,另外還有古氣候以及巖層與地質構造的證據,1915年,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在《大陸和海洋的起源》中闡述了這一觀點!

魏格納和他的同事們認為,全球大陸的形狀都可以拼接在一起(大致拼接),他們把這塊大陸稱為Pangaea,而包圍這片大陸的就是Panthalassa海洋!這就是盤古大陸的由來,剛好這音譯非常類似盤古,和中國古代神話中開闢天地的盤古那是絕配,一看就知道這是上古時期!

證據在哪裡?

空口無憑,這證據來得比魏格納提出漂移說還早,古生物學家發現很多古生物化石都是大陸連接在一起的證據,甚至南美洲、非洲、澳洲、印度、以及南極洲都有相互之間的聯繫。

還有1965年英國的布拉德將大陸架900米深度為邊緣的「新大陸」形狀和再次拼接,記過發現比現代世界地圖拼接的精度要高得多,有些位置重合,結果發現這是各大河流的入海口,這是衝擊平原後的新陸地!

另外還有冰川作用以及古氣候的說法,但給予最大支持的無疑是1960年代美國和法國的科學家發現大西洋底存在的南北向非常壯觀的裂縫,而且不僅是大西洋底存在,而且在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洋底都有類似的海底山脈,這些山系相連,縱橫各大洋海盆,連綿高達8萬千米,山體高出海底1500米到3000米,寬度千餘米至數千米不等!

洋中脊分布

全球海中張裂性板塊邊界的一系列火山結構系統,是地幔對流層上升在地殼處湧出,快速冷卻成玄武巖所致,洋中脊中心處巖石年齡最年輕,靠近大陸後的重新深入地殼,回到地幔,完成一次循環。

3億年前你家在哪裡,我們誰又是我們的鄰居?

說了那麼多廢話,反正地球板塊都是在動的唄,只是動得太慢,沒有人能感覺出來!但時間拉長到億年就不一樣了,那麼三億年前,我們朋友圈都是那些國家呢?

古地球上現代國家的分布

Massimo Pietrobon製作了一份盤古大陸上的國家分布,非常有意思,我們來看看到底誰是我們的鄰居!其實變化並不大,比如越南寮國以及泰國印度等,幾乎都沒有變,只是有些區域的面積偏小,因為部分陸地當時還在海底!

但方向幾乎是相反的,因盤古大陸分裂後,很多大陸都轉向了,比如中南半島從東方轉向了南方,而格陵蘭島原本在赤道上,現在跑到了北極圈內,所以格陵蘭島上發現熱帶生物化石一點都不奇怪!

格陵蘭島,圖源:地圖帝

但自從2.5億年以後,這些大陸漸漸分離,最終形成了現在的大陸分布,不過各位別著急,據地質學家模擬,再過數億年又將合併在一起,當然這會他們有不同意見,可能會有幾個版本,比如新盤古大陸、盤古大陸終極版、澳村版超級大陸和亞馬遜超大陸。

假如按現在的發展,大西洋逐漸變寬,太平洋將會變窄,美洲會與向北漂移的南極洲會師,然後又會和已經搞在一起的非洲-亞歐大陸板塊撞在一起,形成Novopangea超盤古大陸。其它版本則是在當前發展假如多種因素,形成的大陸也有所不同!

變成超大陸,地球會變成怎樣?

其實超大陸對生命不友好,因為超大陸深處水汽很難深入,會形成乾旱性氣候,現代大陸的腹地除了南美以外,大都是荒漠或者沙漠等,因此未來大陸形成時,又將引發一大波生命滅絕!

非洲沙漠分布

另外氣候也將大變,是否形成新的溫暖期或者冰川期難以預計,不過這至少也得億年計,各位還是不必擔心。

相關焦點

  • 從中國能徒步到澳洲嗎?看看3億年前的地球,或許真的可以!
    從中國能徒步到澳洲嗎?看看3億年前的地球,或許真的可以!因為這兩顆小行星上都保留了45億年前最為原始的土地風貌,而地球經過了億萬年的地質變遷和板塊漂移,早就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地球上的土壤以及巖層分布,無法為我們直接的呈現地球億萬年來的變化。
  • 多樣化體驗 《文明帝國5》推出最新兩款地圖包
    2K和Firaxis Games昨日確認了Civilization V《文明帝國5》將發出兩套新地圖包 -  「亂置大陸」(Scrambled Continents)和」亂置國家「(Scrambled Nations)。
  • 為何古代琉球發展成文明國家,而離大陸更近的臺灣則是一片蠻荒?
    後來由於歷史演化,現在臺灣成為中國的領土,而琉球則被日本控制,成為「衝繩縣」(關於日本控制衝繩是不是合法,這個實際仍然有一定爭議,不過現在世界各國均承認日本對琉球擁有主權)。一直到16世紀開始,由於大量倭寇襲擊琉球,加之明朝隆慶開關,導致琉球貿易地位喪失,琉球文明衰落,1609年,日本薩摩藩入侵琉球,基本控制了琉球內政。不過,琉球畢竟有條件接受中國和日本兩個文明國家的輻射,所以自身也形成了發達的文明。
  • 千億地產大亨身份成謎,持中國國籍,卻屢次登上澳洲富豪榜
    確實,許榮茂在澳洲持有多個牧場,養了有近5萬頭牛,澳洲高端牛肉企業Bindaree的大股東也是許榮茂。但這從邏輯上說不通,中國外資企業無數,也從來沒把哪個外國老闆排進大陸的富豪榜,連香港、澳門、臺灣都是單列的。也有人說,可能許榮茂實際就是澳大利亞國籍。
  • 歷史的謠言:土耳其海盜發現南極,靠史前文明繪出精準地圖
    早在前網絡時代,一則關於土耳其古地圖有標註南極大陸的謠言,就已經在不斷轉抄的科普讀物中非常流行。於是就給不明真相的看客以無限空間想像,認定其靈感源頭,是來自某史前文明所留下的黑科技。加之西方自古以來就有亞特蘭蒂斯大陸傳說,兩者便不謀而合的交相輝映起來。
  • 世界地球日 「穿越」地球46億年
    之所以感到困惑,是因為地球的歷史太久遠了(46億年),人類文明與之相比較,只是瞬息之間。但地球在漫長的46億年裡,過得並不乏味,經歷了大陸的聚合與分離、生物物種的大爆發與滅絕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去探尋這些事件的起因、過程及結果,又是令人著迷甚至回味無窮的。
  • 澳大利亞人兔大戰150年,一敗塗地,100億隻兔子,吃也吃不完
    作為世界第一大島國,也同時是地球上獨一無二的佔據一個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擁有遼闊的地域,國土總面積達到了769.2萬平方公裡,是南半球最大的國家,排到了世界第六。除佔據整個澳洲大陸外,還包括沿海的塔斯馬尼亞等一些島嶼。澳大利亞的面積大致相當於不包括阿拉斯加在內的美國的面積,加拿大面積的4/5,歐洲總面積的2/3。
  • 讀懂世界經濟格局及未來其實看懂這張地圖就可以
    這裡基本是發達國家,也是近代文明崛起之地,傳統的老牌經濟強國都在此處,其中德國為歐洲最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中國、日本的全球第四大經濟體,2019年GDP總量為3.85萬億美元,增速為0.6%,創近5年來新低。
  • 地圖的歷史①︱壁畫、繩結、泥板:古文明的空間感知
    亞平寧半島周邊約公元前1000年的形勢示意圖面朝大海:太平洋上的古地圖早期的地圖並非是西方文明的專利,由於地圖有承載地理信息以及指導方向等與生俱來的實用功能,世界各地的多數文明在其早期階段就發明了地圖。
  • 花費4.9億包機200趟,飛往中國多個城市,澳洲憑啥吃定中國?
    偉大的70年,2萬5千多個平凡的日夜,無數的新鮮事…孕育、誕生、成長於新中國大地。今天的中國,早已與今時不同,一改往日貧窮「模樣」,多個領域躋身世界前列,一度成為新時代發展的標杆!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以來受此次龍蝦暴發影響,全球市場需求大幅下降,這對許多出口型經濟體來說簡直就是致命一擊,比如幾個月前,加拿大和紐西蘭向中國出口的部分龍蝦訂單被退回,鑑於儲存成本和龍蝦的新鮮程度,大量活龍蝦只能被放回海裡,等到時機成熟,想辦法把它們撈上來。在暴發時期,這類東西太多太多,以至於商品無法銷售,只能想辦法延長貨架期。
  • 消失的太平洋「姆大陸」,曾有高度發達的文明?
    英國《自然雜誌》曾經提出過一個太平洋大陸演化過程,經歷了四個階段太平才最終成了太平洋。第一個階段發生在2.2億年前,那時還存在著一個太平洋大陸地塊,它位於現在的澳大利亞附近,並且與原始的南極大陸相連接,學界有一個說法叫「盤古大陸」。此時的太平洋大陸就是盤古大陸其中的一塊,還未分裂出來的一塊。
  • 1萬兩千年前史前古城竟是上古中國產物!中國才是美洲文明締造者
    南馬德爾屬於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加羅林群島,位于波拉帕島外紐幾內亞東北二十公裡處,此處顯示超古代文明。這時他的消息傳出之後,大家都感覺應該距離真相越來越近了。後來他又在墨西哥城與礦物專家威廉奈本發現了一座進入鑄鐵時代的印第安古城遺址。根據探索,這座古城毀於一萬兩千年前。與此同時,在他的不遠處,有挖出來的上千石碑。
  • 土耳其和阿瓦拉克出土兩張史前地圖,證明人類並非地球唯一文明
    時間飛逝,滄海桑田,地球作為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至今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
  • 中國遊客1年增3倍 澳洲亞瑟港擬設中文網站和導遊
    原標題: 中國遊客1年增3倍 澳洲亞瑟港擬設中文網站和導遊  東方網11月14日消息:據澳洲新快網援引澳洲廣播公司報導,澳大利亞塔州的亞瑟港(Port Arthur)歷史遺蹟打算在遊客破紀錄的基礎上,建設一個中文網站並配置會講中文的導遊。
  • 2億年前的地球大陸上,都曾存在過哪些可怕的生物?
    普莫諾蠍體長可達70釐米,具有極強的毒性與攻擊性小蹄馬奔跑速度及極快,是現在馬類的祖先雙齒翼龍擁有大型頭顱骨,2億年前亞歐大陸的一種爬行動物水龍獸體長可達2米,一種極其擅長挖掘的穴居動物節胸蜈蚣體長可達2.3米,人類已知陸地上最大的無脊椎動物,生活於3億年前的美洲大陸無齒翼龍翼展可達5.6米,以頭上的黃色冠飾而著名
  • 南極大陸在冰雪覆蓋以前真的有過高度文明?
    說到南極大陸,大家是不是想到一望無際的白色?終年不化的雪山,人跡罕至。但是要是說到南極大陸在冰雪覆蓋以前存在過高度文明,你會信嗎?今天就來說一下,南極大陸是否存在過高度文明。這個事兒就不得不提起一張地圖,那就是「皮裡雷斯地圖」。
  • 託勒密的歐洲古地圖拉開世界帷幕(圖)
    1492年,當哥倫布從西班牙海岸出發,一路西行尋找遙遠的東方時,他帶著3艘帆船、87名水手,以及一本由託勒密編寫的《地理學》。儘管那時,距離這本著作誕生已經過去了1300多年,但對於當時的歐洲人來說,它仍然是「對已知世界地理情況的最佳指南」。這本書齊集了託勒密費盡心思收集的8000多個地方的經緯度坐標,以及收集或繪製的26幅歐洲、亞洲、非洲等地的地圖。
  • 損失將達500億!失去中國等留學生,澳洲7大高校或跌出世界百強
    據環球網1月5日最新報導,當前由於澳國際教育市場崩潰,中國等國留學生大量流失,澳大利亞各大高校或被迫削減科研開支,雪梨大學、澳洲國立大學等7所高校可能會因此跌出2021年的《QS世界大學排名》前一百所高校行列。澳洲財經見聞2020年11月17日指出,該國總統莫裡森拒絕數十萬留學生入境。
  • 地球「隱秘的角落」:第八大洲揭開神秘的面紗,西蘭大陸地圖公布
    如今,這個認知要更新了,因為科學家發現,在地球上,還有一個「隱秘的角落」,已經被認定是第八大陸地板塊。這個地方就是「西蘭大陸」(Zealandia)。它位於澳洲大陸的東方,整個大陸的面積接近500萬平方公裡,與其他7塊大陸相比小了很多,並且整個大陸板塊接近95%都沉在海底,露出海面的部分包括了紐西蘭的南島、北島、新喀裡多尼亞和澳洲豪勳爵島。
  • 億年前發現人類「痕跡」,進化論或遭質疑,人類文明是周期循環?
    人類文明會有很多神秘傳說,也有眾多不可思議的神話,比如最讓現代人神往的古瑪雅文明。在瑪雅預言裡,地球一直在一個循環周期中,並且每當度過太陽紀馬上就會進入下一次循環。而就在每個太陽紀要結束時,地球就會隨之發生災難,讓整個世界重新歸零。在那個時刻,鋪天蓋地的大洪水就會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