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8日訊 在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擊疫情之時,德州市第十中學初三女孩馬秋實利用假期時間,創作繪畫作品,為奮鬥在一線的戰士們加油打氣。
16歲的她是德州市第十中學初三的學生,在她兩歲的時候,一場疾病奪去了她的聽力,也關上了她與外界溝通的大門。在她四歲的時候,媽媽送給了她一套畫筆,自此繪畫就成為了她溝通外界的聲音。
作品介紹:八十四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先後率領治療專家團隊戰鬥在抗擊2003年的「非典」和現在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一線。鍾院士憑藉自己高超的醫學知識、高度負責的工作作風、患者至上的管理理念,帶領專家團隊多次調整、修正「新冠病毒肺炎」的治療方案,給全國人民打嬴這場疫情阻擊站創造了有利條件!
作品介紹: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武漢的新冠肺炎疫情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
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帶著專家團隊來了;全國各省都派出的醫術精湛的醫療團隊來了;大型的軍用運輸飛機,帶著相關醫療設備物資和軍隊專業的醫護人員來了;韓紅帶著捐贈的大宗應用防護服、N95口罩、護目鏡等防護用品及六十多輛負壓救護車風塵僕僕地來了;各個街道、社區、村落都設置了抗疫檢查點,大家都積極參與到抗擊疫情中來……武漢加油!讓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迎接春天的到來!
作品介紹:是誰在萬家團圓的春節,安置好家裡的需要陪伴侍奉的老人、嗷嗷待哺的孩子,馳援新冠肺炎疫情的抗擊一線——武漢?
是誰推遲了原本定好的婚事期,吻別自己的愛人,背上行囊,衝上肺炎疫情抗擊的最前沿——武漢?
是誰每天在高負荷的工作狀態下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為了節約一套防護服捨不得喝水,不敢上廁所?
是誰在危重病房,冒著被感染的風險一次在患者的口中,取出咽拭因子的標本?
是誰在方艙醫院,為了緩解大家的緊張情緒。不顧自己的疲勞,帶領大家跳起廣場舞………
是我們穿著厚厚的隔離防護服的白衣天使!是她們的無私奉獻在抗擊金冠肺炎疫情的浪潮中築起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作品介紹:
當我看到了武漢的新冠病毒惡魔一樣鋪天蓋地的吞噬著人們的生命。我再也按捺不住心裡的痛,於是我拿起了畫筆俯案創作。
心情的忐忑不安不知從哪裡下手,當看到電視上美麗的記者手拿話筒不顧個人的生命安全衝在第一線採訪著一線的醫護人員,解放軍,志願者等等,向全國的老百姓訴說著英雄們的感人事跡,我哭了,創作思路就先在主持人下手,然後就是醫護人員,記者等。
我創作的素材就是手機上的截圖,我廢寢忘食的臨摹著畫面,累了就在床上簡單的休息一下,我便看電視邊想著構圖,畫面怎樣才能有視覺衝擊力,我想一個是大夫們和記者們她們舍小家顧大家,我把她們的形象放在畫面的上半部分,下面以多人的場面出現,於是我用了好幾天的功夫創作了這幅畫作。
雖然疫情好轉但我還會不遺餘力的繼續創作,前提是首先把學習搞好,沒有文化是不行的,要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作品介紹:當醫護人員,解放軍武警,志願者奔赴前線救治患者時,電視,網絡的新聞鋪天蓋地傳來時,一幕幕的影像和圖片的展現在我的眼前時,許多的女護士剃光了頭髮以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誓死保護中國人民的生命,當得知許多醫護人員感染病毒獻出了生命,我被感動的熱淚盈眶,於是我義務反顧拿起了畫筆心無旁騖的專心致志的創作出了這幅作品,也盼望著疫情早點解除,像雨過天晴後的藍天白雲呈現出一道漂亮的彩虹,我們又可以坐在教室裡聽老師講課,我們幸福的又回復到沒有病毒的生活!我們又可以嬉戲玩耍,好好學習做一個積極和正能量釋放的好學生!中國加油!
閃電新聞記者 吳亞君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