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彈突防:如何千方百計撕破防禦網?

2020-12-03 騰訊網

自從彈道飛彈問世以來,世界軍事大國就一直在尋找對付彈道飛彈的技術途徑,積極發展反導防禦系統。到目前為止,全球已有18個國家和地區從美國、俄羅斯購買並部署了彈道飛彈防禦系統,12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反導系統的研製。

▲ 圖1 美國國家飛彈防禦系統示意圖(圖片來自百度)

在彈道飛彈防禦武器與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發展有效的對付飛彈防禦武器的突防技術和方法,從而保持並提高彈道飛彈的突防效能,是確保彈道飛彈繼續發揮應有的軍事作用的惟一途徑,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有效的突防手段不僅是保證打擊效果的重要前提,更是一種戰略威懾力量。有了多種可以用來對付敵飛彈防禦系統的突防手段,將給敵方的防禦造成更多不確定因素,使敵方沒有防禦飛彈的足夠把握,從而降低其信心,起到威懾的作用。

突防手段更是降低戰爭成本的有效手段。沒有突防手段,只能採用飽和攻擊的戰術,以求在敵方的反導防禦網的間隙中有一定數量的「漏網之魚」。飽和攻擊手段要求增加部署大量的彈道飛彈,而高效的突防手段則可以顯著的節省作戰經費。

突防手段是不對稱戰略思想的具體體現。發展多種突防手段,不僅可以使敵方防禦系統的有效性降低,而且還會迫使敵方投入更大的經費來改進和完善其防禦體系,付出更大的代價。在進攻性武器上的低投入,可造成敵方在防禦性武器上的高花費。

▲ 圖2 高超音速飛彈示意圖(圖片來自百度)

隨著美國、俄羅斯、西方一些國家的反導防禦系統技術的不斷進步,反導系統的預警時間不斷增加,攔截命中精度不斷提高,這些都對彈道飛彈的突防構成嚴重威脅,因此,如何改進和提高彈道飛彈的突防能力以保持其作戰有效性是彈道飛彈在21世紀面臨的重大挑戰。

根據彈道飛彈的飛行特性,反導系統各作戰環節可以概括為探測、跟蹤識別與攔截。即以預警衛星和遠程警戒雷達系統搜索、發現可疑的目標,獲取目標粗略彈道和預測落點,然後對群目標進行跟蹤,並在跟蹤結果的基礎上對目標進行分辨,並對其進行彈道精確測量,最後反導攔截器發射對來襲飛彈進行攔截。

▲ 圖3 美國捕鯨叉反艦飛彈的彈道相當複雜,通過機動突防(圖片來自網絡)

從現代戰爭發展的趨勢看,戰場環境日益複雜,飛彈武器的火力對抗日益激烈,攻和防這一矛盾的演化也越來越突出,飛彈突防技術正朝著多種突防模式發展,如螺旋式、擺動式、滑翔式等機動突防技術,以增加飛彈飛行彈道的不確定性,使攔截飛彈無法預測彈道飛彈的彈著點;發展多彈頭技術;假目標(假彈頭、誘餌)技術等。未來幾十年,彈道飛彈與反導系統之間的攻防對抗將越演越烈。發展具有突防能力的彈道飛彈成為提高競爭力的必要手段。

▲ 圖4 分飛彈頭突防示意圖(圖片來自網絡)

突防系統是飛彈的重要分系統,它本身又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涉及到微電子、材料科學、雷達、電子對抗、光電對抗、信息科學、空氣動力學、飛行力學、結構力學、自動控制等諸多學科,是一項跨學科的系統工程。突防系統的設計不僅要從自身系統的局部,而且要從飛彈系統的全局出發來系統地考慮。

突防技術是針對反導的各個關鍵環節進行針對性的對抗設計。如通過幹擾和阻止防禦體系對彈道飛彈的準確探測、跟蹤及識別:或者採用靈活的機動變軌突防,又或採用多彈頭飽和攻擊等手段。使彈道飛彈無損傷地通過反導防禦系統攔截區,最終成功擊中目標。

軍事小百科

圖/ 源自網絡

出品/ 科普中國

作者/ 鴻爪雪梨

策劃/ 武玥彤

監製/ 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相關焦點

  • 現役最強的岸艦飛彈:末端突防速度高達4馬赫,已推出外貿型號
    鷹擊12b型反艦飛彈是世界現役最強的岸艦飛彈,該飛彈射程高達400千米,巡航速度在1.6~1.8馬赫左右,末端突防則可以加速到4馬赫。由於這款飛彈的重量太大,所以它的威力也很強。此前,該飛彈在海上測試時,彈體直接貫穿了靶船。如果將目標換成驅逐艦的話,也能做到一枚輕鬆貫穿。
  • 發射時個頭大,突防時會變小,腹黑的鷹擊-18才是中國最強反艦彈
    鷹擊-18和鷹擊-12都是中國第四代反艦飛彈,前者是中國首款亞超結合的反艦飛彈,後者是超音速反艦飛彈,兩者誰更強成為了軍迷關注的話題。鷹擊-12因為全程超音速,巡航時間短,末端還可以大過載機動突防,被認為是突防能力最強的反艦飛彈。不過,如果與鷹擊-18相比的話,仍然要遜色不少。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首先,鷹擊-18的彈道更為詭異。鷹擊-18是中國首款亞音速和超音速結合的反艦飛彈,在巡航階段使用亞音速,到末端再用超音速突防,同時具有兩種飛彈的優勢。
  • 匕首高超音速飛彈將裝備米格31,普京此舉是在針對美航母?
    有分析人士指出,匕首飛彈可以有效突破美航母飛彈防禦網,若開戰美國航母在劫難逃,看來普京這次是動真格了。圖為匕首飛彈近期,俄羅斯高超音速飛彈的出鏡率相當高,前前後後分別亮出了「先鋒」高超音速飛彈、「匕首」高超音速飛彈和「鋯石」高超音速飛彈,其中「先鋒」飛彈的作用類似於洲際彈道飛彈,旨在對超遠距離的地面目標發動打擊
  • 笪志剛:日本飛彈防禦為何遮遮掩掩
    日本政府在18日的內閣會議上正式敲定替代陸基「宙斯盾」飛彈防禦系統的新方案。該方案不僅包括新增2艘「宙斯盾」艦供搭載和發射攔截飛彈使用,還計劃延長陸上自衛隊現有的「12式」地對艦飛彈飛行距離,將其開發成能直接攻擊敵方飛彈射程之外目標的「獨立型飛彈」。
  • 俄羅斯反艦飛彈重回世界第一,幾乎不可被攔截!
    蘇聯時期研發了包括「玄武巖」、「花崗巖」在內的多款重型反艦飛彈,這些飛彈的特點之一就是速度快,蘇聯海軍認為突破美國航母防禦圈的最佳方式就是速度極快的反艦飛彈,
  • 新式高超音速飛彈升空,8馬赫突防摧毀目標,美坦承:世界第一
    據俄羅斯「塔斯社」網站12月12日報導,俄國防部周五宣布,俄軍最先進的22350型神盾護衛艦「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成功從白海試射了一枚新式「鋯石」高超音速飛彈,飛彈在以8馬赫的超高速突防
  • 專家:美日「標準-3 Block 2A」飛彈將削弱中國核反擊能力
    軍事專家張軍社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標準-3 block 2A」飛彈試射成功將強化美國的亞太飛彈防禦系統,若該反導系統在亞太地區被廣泛部署,將大大削弱中國的核反擊能力,打破亞太地區戰略平衡。 日本《朝日新聞》援引隸屬日本防衛省的防衛裝備廳官員的話稱,「標準-3 Block 2A」飛彈從搭載著「宙斯盾」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的一艘美國軍艦上發射,成功擊中預想目標。
  • 俄軍頭號神盾艦突然開火,8馬赫突防摧毀目標,美坦誠:世界第一
    【撰文:十三州/編輯:小懶】隨著新冠疫情的介入,美國徹底撕破了自己虛偽的面具,對俄羅斯以及中國等國家,進行了一系列的針對措施。俄軍頭號神盾艦突然開火據央視新聞報導,近段期間,俄軍頭號神盾艦突然開火,飛彈以8馬赫的速度突防精準的摧毀目標,這個消息在國際上引起了一陣巨大的轟動。就連不可一世的美國都坦誠承認了該飛彈的殺傷力,認為其是世界第一。
  • 大部分事故都發生在低空,飛豹戰機為什麼還要搞超低空突防
    中國海軍航空兵某部此前的一次訓練行動引起了廣泛關注,在這次的訓練中「飛豹」戰鬥機進行了海上超低空飛行,顯然是在苦練超低空突防技術,這也引起了一個問題,在雷達防空網已經全面覆蓋的今天,事故率很高的超低空突防,真的還能像幾十年前那樣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嗎?中國空軍苦練超低空突防能力真的還有必要嗎?
  • 盤點幾款航母殺手,超音速突防是基本功,一發就能重創萬噸級艦艇
    作為海防需求更甚的俄羅斯,一直在致力打造完整的空中反艦體系,下面我們就來簡單介紹幾款俄制現役空載型反艦飛彈。 一、Kh-31系列反艦飛彈 俄羅斯對標美國的「魚叉」亞音速反艦飛彈,研製了自己的「魚叉」——Kh- 31飛彈。
  • 新型高超音速飛彈再次試射,美軍宙斯盾無法攔截
    在眾多反艦飛彈發展興起的今天,水面軍艦用於防空和反艦的系統便伴隨出現,其中最為先進並且被大家熟知的便是美軍的宙斯盾作戰系統。上世紀80年代,美軍便將其首代自動化宙斯盾指揮作戰防禦系統裝艦,並配備於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 伯克級驅逐艦等大型水面艦艇之上。發展至今,這種系統仍在被美軍廣泛沿用,主要利用其AN/SPY-1A/B雷達波束提前對準飛彈或飛機來襲方向,決定是否攔截和追蹤。
  • 單彈頭飛彈和多彈頭飛彈相比,是不是就沒發展前途?
    東風21C,這種飛彈的外形和布局,根據很多的軍事愛好者的觀察發現,和美國上世紀80年代名震一時的潘興2型飛彈非常相似,所以它也被稱為咱們中國版的潘興2型飛彈。它們共同的特徵就是擁有比較粗粗壯的兩級固體發動機。再入彈頭是非常的細長,而且配有這個空氣舵,是一個單彈頭的戰術彈道飛彈系統。是不是必須得多枚齊射才能保證它的這個打擊效果?
  • 中國防空網實力如何?新型防空飛彈首次打靶,從高到低全都不放過
    防空的概念 現代戰爭防空分為要地防空和野戰防空,要地防空當然就是在我國要地不止防空陣地,防禦敵人空襲,例如三峽大壩北京等地。主要防空任務由隸屬空軍的紅旗9B、紅旗22、紅旗12和紅旗6A承擔。而野戰防空可能大家都比較陌生,野戰防空主要是用來掩護陸軍的作戰部署。主要由隸屬陸軍的紅旗16和紅旗17承擔。
  • 杜絕美國一手遮天,大批飛彈一頓轟炸後,白宮立馬認慫:不想開戰
    圖為布拉瓦飛彈連續試射效果圖 近日,據媒體報導,俄軍4枚核飛彈從海底出擊試射,向美國發起了強烈警告,白宮方面立馬認慫:顯然該國高層也不想兩國開戰,對此有網友評論,俄羅斯這大批飛彈一頓轟炸後,希望能徹底杜絕美國的一手遮天。
  • 美專家:美軍應將打擊能力與飛彈防禦相結合
    編者按 2020年夏,美陸軍防空炮兵部隊連續進行探測、跟蹤、擊落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的訓練,以測試綜合防空與飛彈防禦作戰指揮系統(IBCS),以及整合多種傳感器和攔截器的能力。
  • 鷹擊18自適超低空掠海全球首創,蛇形機動3馬赫突防,攔截成奢望
    文/山峰 鷹擊18反艦飛彈被稱為是完美的反艦飛彈,畢竟他結合了亞音速飛彈和超音速飛彈兩種飛彈的優點,全球首創的自適超低空掠海飛行,蛇形機動3馬赫突防,敵方的任何攔截手段都是奢望,性能非常優秀,深得海軍讚譽。美國情報機構曾將鷹擊-18評價為「最接近完美的反艦飛彈」。
  • 臺灣「中科院」今年測試多款飛彈改進型 臺媒:多重嚇阻解放軍
    【觀察者網綜合】臺灣雅虎新聞網1月10日報導,由臺灣「中科院」研發的天弓、天劍和雄風系列性能提升的「新三彈」,在今年內都將進行實彈試驗。面對解放軍戰機每年都進行繞臺「遠海長航」訓練,「遼寧號」航母戰鬥群前出第一島鏈,繞臺灣進行各項訓練的軍事威脅,臺軍「軍事戰略」將由現行的「防衛固守、有效嚇阻」,調整為「多重嚇阻」,增強飛彈防禦能量,提升各飛彈防禦單位機動性和獨立作戰能力。
  • 中國反艦利器YJ-12飛彈在世界上是什麼水平?
    技術路線 設計定位確定了,YJ-12採用的技術路線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其實也就是那麼回事兒了:雖然早在本世紀初左右,諸如P-270、「布拉莫斯」這樣的超音速反艦飛彈仍然有強大的突防性能,諸如P-700「花崗巖」、P-1000「火山」這種巨型戰役反艦飛彈更是呆在神壇上、享受各路軍迷的頂禮膜拜。
  • 日媒:日本正研究建新型宙斯盾驅逐艦,防禦中國、朝鮮飛彈
    來源:觀察者網【文/觀察者網 鞠峰】日本發行量最大的全國性報紙《讀賣新聞》今日(11月1日)發布獨家新聞稱,從多位政府人士處得到消息,日本正在研究探討建造新型宙斯盾驅逐艦的方案,以替代之前放棄的「陸上宙斯盾」計劃。
  • 巡航飛彈速度快飛行距離遠,那麼它是如何實現遠距離精確打擊的?
    巡航飛彈雖然最早誕生於二戰末期, 但直到1991的海灣戰爭才一戰成名,至此以後不少國家便開始紛紛加大研發力度,不斷的推出和裝備各具本國特色的巡航飛彈,現如今它更是憑藉著高精度、航程遠和威力大等諸多優點,成為了一款十分趁手的遠距離突防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