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回應高校體育測試替考:反映學校日常體育活動非常匱乏

2020-12-24 北京日報客戶端

近日太原工業學院通報了8名學生在體質測試時冒名替考,被取消學位獲得資格。這個事件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

12月14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有關情況。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王登峰司長回應稱,這個問題我們也注意到了,關於高校的體質健康監測的替考。這個事情,從高校開展體育活動來講,過去長期都在不斷探索各種方式,比如跑早操,有的學校設立了很多智能裝備,為了監測每個同學是不是從頭跑到尾,是不是真的來跑了。我記得我在大學工作的時候,我們有的時候可能整個行政工作人員每天早上都要去校門口,到學校各個點去監督學生跑步,有時候監督不了,有的人半途就退下來,另外一個人替他跑。這種情況,可能我們要從幾個不同的層面來看。

第一個,從這種測試或者這種鍛鍊方式來講,可能在很多學生看來還是一種強制的動作。雖然目標是為了增強學生的體質,但是從實現方式上來講,還是比較多地採用一種大家不太喜歡、不太願意接受的方式。就像最近很多人講,我們很多青少年都喜歡運動,但不喜歡體育課。為什麼不喜歡體育課呢?跟你提的這個問題有關。我們現在為了應付體質健康監測,包括體育中考,很多學校的體育課就變成了體質健康監測測什麼項目我們體育課上就練這些項目。

我一開始到學校去的時候,還看到當時體質健康監測有一個跑臺階的測驗,我看到體育課上的學生在跑臺階,我就很好奇,問體育老師為什麼要跑臺階呢?他們說是因為有這個體測。所以後來我們在體測項目上也做了一些改革,但是畢竟這個項目在測試的時候,你多練幾次還是會有效果的。所以這可能也是我們在高校推進體育課教學改革應該面對的問題。首先應該通過體育課和體育活動真正讓學生做到享受樂趣。而這個享受樂趣,本身就是一定要教會學生運動的技能。如果我們的體育課只是為了帶有強制性的讓學生去跑操、跑步,這個樂趣就無從談起。當然如果一個真正熱愛跑步的人,他跑步能夠帶來樂趣,這是毋庸諱言的。但是如果平時其他的體育活動、體育鍛鍊、體育競賽都沒有,就逼著學生每天去跑步,這個可能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這跟體育教育的目標也是有出入的。

所以,替考的問題,只能反映學校日常的體育鍛鍊、體育活動是非常匱乏的,所以學生幾乎沒有機會去參與到這些運動中去。因此,比如男生要跑一千五,如果他從來沒跑過,要讓他去跑,可能真的是難為他了。所以,從高校的體育教學改革來講,可能要真正探討如何讓學生喜歡上運動。這裡面除了教學改革上,要立足教會學生運動技能之外,我們的一些考核和檢查,是不是也能用一些真正有點知識含量的那種競賽的方式來完成?比如說我們體測裡面有引體向上,現在很多人說慘不忍睹,很多人連吊在槓子上都吊不住,有的人勉強能吊住,但有的吊在那裡一個都拉不上去。我們能不能搞一種在全校範圍內甚至宿舍內、班級內、年級內、學院內的引體向上的競賽,能夠給一些獎勵,能夠形成一種全校、全院、全班、全年級都關注誰引體向上拉上去幾個,我們怎麼幫助那些一個都拉不上去的學生能夠動起來,吊不住的學生能夠吊得住。

這些只要開動一下腦筋,讓這些枯燥的體育鍛鍊、體育測試變成一個能夠讓大家享受到樂趣、能夠有競爭,同時也能夠達到激勵大家去參與競賽的活動,甚至還可以把一個班級、一個年級引體向上的平均數作為評優、評獎的一個重要指標。通過類似這樣的方式,可能能夠更好地推動學校體育的開展,也就不會再出現替考或者畏難情緒。謝謝。

來源 教育部網站

編輯 黃品超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大學生體測替考「明碼標價」「看破不說破」現象背後
    針對頻發的體測替考現象,部分高校也在加強應對措施和處罰力度。12月14日,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回應大學生體測替考問題時表示,目前的體測在實現方式上較多採用學生不太喜歡的方式。他建議,未來的體育教育改革中更多關注如何讓學生享受運動的樂趣。
  • 年終稿|「完全人格,首在體育」—學校體育發展迎來「黃金時代」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2020年9月21日,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10月1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在不到一個月之內,兩份關於學校體育重磅文件的發布,體現了國家層面對於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視。
  •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健全機制 聚焦重點 推動學校體育工作...
    學校體育體制機制「四梁八柱」已經搭建,目前已進入全面施工、內部裝修階段。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鍊,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2020年8月,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會同體育總局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一體化設計、一體化推進體教融合工作。
  • 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有...
    另外,剛才也談到,今年由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共同印發了關於體教融合的文件。體教融合文件裡面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要把所有涉及到青少年和學生的體育競賽活動統一由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進行一體化的設計,同時也進行一體化的推進。這也就意味著,未來的學校的體育競賽活動要和體育系統及其各個單項協會組織的賽事實現完整的整合,形成一體化的競賽體系。
  • 籃球排球冰雪體育……廣州17所學校入選全國體育特色學校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蔣雋實習生 高焓近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排球、冰雪體育傳統特色學校等名單」,廣州共有17所學校上榜,其中青少年校園籃球體育傳統特色學校5所,青少年校園排球體育傳統特色學校
  • 「十三五」期間全國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增至59.5萬,學校體育...
    95%的學校能夠保障學生在校每天一小時體育鍛鍊;2019年實施「自主招生」和2020年實施「強基計劃」的高校在招生考試中全面實施體育測試製度;「十三五」期間,全國義務教育階段美育教師由59.9萬增加到74.8萬......學校體育、美育工作整體質量不斷提升。
  • 教育部:嚴禁佔用學生體育活動時間!太極拳進校園全國啟動!
    近日,教育部針對在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中,關於要保證青少年體育鍛鍊活動時間的提案做出回應,確保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嚴禁擠佔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
  • 教育部:鼓勵中小學每天開一節體育課,體育老師看了既高興又擔心
    中小學的文化課非常枯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完全在於老師的授課技巧,而體育課就不一樣了,如果體育課被其他老師佔用,學生反而會不高興,情緒低落。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在課程開設上,在「開齊開足」的基礎上,提出要「上好」體育、美育課程,要求各地嚴格落實學校體育、美育課程開設剛性要求,不斷拓寬課程領域,逐步增加課時,豐富課程內容,鼓勵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
  • 教育部最新通知:嚴禁擠佔體育課時間
    熱點新聞 近日,教育部針對在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中,關於要保證青少年體育鍛鍊活動時間的提案做出回應,確保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嚴禁擠佔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
  • 8方面37項措施,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聯手促進體教融合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改革,意味著將來的學校體育課必須立足於教會學生專項的運動技能。這項改革通過教育、體育部門的共同努力,來實現體育課上教會專項運動技能的目標。第二項改革,體育師資隊伍建設。一是為優秀退役運動員進入校園當體育教師、體育教練打通通道。二是在學校裡設立教練員崗位。
  • 教育部:體育課絕對不能戴N95口罩,會對孩子身體造成傷害
    來自教育部的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已經有超過1億學生返校。學生在教室裡用不用戴口罩?如何防範無症狀感染者風險?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高考?12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就一系列問題進行回應。資料圖:5月11日,鄭州市二七區政通路小學迎來返校復學。
  • 教育部發文:嚴禁擠佔體育課和體育活動時間,每天活動一小時
    教育部發文:嚴禁擠佔體育課和體育活動時間,每天活動一小時  Connor Feng • 2020-08-21 10:13:
  • 第五場:介紹「十三五」期間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有關情況...
    體教融合文件裡面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要把所有涉及到青少年和學生的體育競賽活動統一由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進行一體化的設計,同時也進行一體化的推進。這也就意味著,未來的學校的體育競賽活動要和體育系統及其各個單項協會組織的賽事實現完整的整合,形成一體化的競賽體系。
  • 教育部明確:學生體育運動出意外,學校若無責,「鬧也不賠」
    12月2日,教育部網站發布對《關於解決學校場館對外開放難的提案》的答覆。答覆中提到,2019年,教育部會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部門印發《關於完善安全事故處理機制維護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意見》。明確強調以保險機制為核心建立多元化的損害賠償機制。
  • ...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學校體育工作的...
    各地各校要充分發揮體育在抗擊疫情中的重要作用,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切實做好學校體育工作。二、綜合研判學校體育工作面臨的風險。經過較長期的居家學習,學生體質、體力和運動技能有所下降。此外,夏季到來氣溫逐漸升高,這給復學學校開展體育工作帶來風險、給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帶來影響和限制。
  • 2021年體育單招新增兩所高校,體育特長生有福氣了
    ,我們現在文前普及了解下體育單招指的是經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批准的部分院校可以對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實行單獨招生體育單招包含的項目運動訓練抓也設置的項目包含冬季項目和其他項目2021年冬季項目:
  • 「體測替考100元50米」,要嚴懲作弊也應激發學生興趣
    要讓學生喜歡上體育課,高校應探索改革體育教學。  近日,一則「大學生體測替考『明碼標價』老師『看破不說破』」的新聞引發輿論關注。  據新京報報導,體測「替考」在高校中並不罕見。比如一些學校體育課設置不夠科學,對學生的體能訓練有限,學生「不出汗、不喘氣、不心跳」;還有一些學校體育資源缺乏,甚至存在體育教師不足、體育課並未開齊開足、學生可上可不上的現象。  平時不上好體育課,就只能「臨時抱佛腳」。由於學生「體測」成績影響到本科教學質量評價,且「體測」就由本校教師組織進行,再加上考試流程中存在的一些漏洞,這些都給一些學生作弊提供了空間。
  • 為體育和教育工作打開新局面——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司長王立偉談...
    王立偉介紹,考察方式上,雲南等不少地方形成了一些經驗,在吸取地方經驗的基礎上,體育總局、教育部將共同研究全國的政策。   體教融合政策對於現有的體校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見》提出將體校義務教育適齡學生的文化教育全部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並且鼓勵體校教練員參與體育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   「下一步,要推動形成學校、傳統特色校、體校、高校運動隊相互銜接、雙向融通的人才培養和流動的機制,傳統特色校、體校與高校運動隊更多的合作培養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共同組成人才成長發展的順暢通道。」
  • 體育作業如何留?怎麼交?籃球排球等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公示
    近日,央視《新聞1+1》白巖松對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他表示,體育作業是個非常明確的說法!我們的孩子放學回家以後,應該有一定的時間去從事戶外的體育活動、體育鍛鍊。教育部推出的學生健康促進行動,提出了中小學生每天的體育活動時間應該是兩個小時,校內一小時,校外一小時。所以從體育課作業來講,最直接的一個內容就是我們的孩子放學回家以後,應該有一定的時間去從事戶外的體育活動、體育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