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鄉刺繡登上時尚舞臺 碧桂園「非遺經濟」助力脫貧攻堅

2020-12-11 每日甘肅網

  楊梅蘭是參與此次國際時裝周「天才媽媽X東鄉繡娘」公益秀的繡娘之一。在此之前「把家照顧好,把孩子看好」,幾乎是她全部的人生。轉變始於2018年,這一年,90後返鄉創業青年馬簫簫回到了家鄉東鄉縣,創立了「土本土刺繡工坊」,立志復興有著千年傳承的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鄉刺繡。這時,楊梅蘭向家人承諾不會因為刺繡工作耽誤做家務,如願進入了繡坊。剛開始,楊梅蘭刺繡手速很慢,掙得不多,但她依舊欣喜道:「我不再是只會做家務的主婦,我也能自己掙錢」。

  2018年11月,楊梅蘭受邀前往廣東佛山參加碧桂園、國強公益基金會舉辦的「愛在東鄉」慈善之夜活動中表演刺繡。這是她第一次乘坐飛機,第一次見到東鄉外的世界,今年10月,楊梅蘭第二次坐飛機前往北京,在在為愛高定的公益時裝秀,她身著自己參與設計的刺繡時裝,登上了中國時尚最高殿堂,展示了她和東鄉民族的驕傲。

  在國際時裝周「天才媽媽X東鄉繡娘」公益秀舞臺上,還有一位穿著明豔時尚刺繡禮服的模特,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就是東鄉繡娘馬色麥,為了這次走秀,馬色麥經過了密集的專業演出培訓,舞臺上的她自信靚麗,幾乎看不出是來自於大山深處。馬色麥今年35歲,自從出嫁以後就擔負起了家庭「女主人」的責任,照顧三個孩子,再沒外出打過工。對於外面的世界,她也有過嚮往,但由於文化水平偏低,走出去並不容易。

  2018年,馬色麥聽說了碧桂園幫扶東鄉刺繡培訓班開班的消息,十分動心。一直以來,她掌握的刺繡針法都比較簡單,想到哪繡到哪,這也讓她很好奇刺繡還可以怎樣做得更好。參與培訓後,馬色麥得到了系統的學習,一個月最多能賺2000元。她非常感慨,「東鄉刺繡讓我們對未來有了嚮往,也有了生活的底氣」。

  公益項目攜手非遺傳承 傳統刺繡對話世界

  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圍繞「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聯手國強公益基金會等各方資源,合力打造「天才媽媽X東鄉繡娘」公益品牌。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公益品牌計劃建立「天才媽媽東鄉刺繡」樞紐,聚合鄉村振興的生力軍。聯動當地所有刺繡工坊和合作社,通過專業技術培訓以及合作社的現代公共性特徵,慢慢影響繡娘的觀念和行為,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成為強勁的新勢力;通過公益、商業品牌、時尚設計等各方資源注入並形成合力,讓非遺產品成為地方的支柱產業和名片,打造新維度的供求循環。

  建立項目專業智庫,「天才媽媽東鄉刺繡研發中心」,廣泛動員和依靠專業機構和專業人才助力項目發展。依託碧桂園在甘肅東鄉捐建的國強職業技術學院,匯集中國當代優秀的時尚設計大師、刺繡大師、時尚專家與學者,對東鄉刺繡以及其它刺繡工藝進行創承性的梳理、研究、保護、傳承。研發專業課程,逐漸發展成為中國刺繡文化與藝術交流中心、教育培訓中心,輻射帶動國內刺繡行業的發展。

  同時努力拓展「非遺+」模式,讓公益品牌產生「漣漪」效應。依託城市社區中秀資源,打造以社區女性就業服務為主的非遺手工藝體驗工坊,促進增值效應。借力產業數位化,讓「貨」比人先一步走出大山,促進經濟內循環,助力脫貧防貧。在鄉村振興戰略下,積極探索更多網際網路公益創新及產業扶貧的新路徑,讓傳統手工藝及鄉村好貨走進千家萬戶,形成更有活力的消費增長點。

  為傳承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扶持非遺從業女性居家就業,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積極探索婦女扶貧與文化扶貧相結合的公益模式,在「彝繡工坊」、「女性文創扶貧」等助力貧困女性手工藝者發展公益項目的基礎上,著力打造「天才媽媽」項目,扶持培養具有創造力的非遺帶頭人,帶動低收入手工藝女性改善生活狀況,提高她們的家庭和社會地位的同時創承非遺文化新生,綻放鄉村振興她力量!目前項目累計在10家夢想工坊、2家非遺體驗中心,輻射帶動3000多名手工藝婦女受益。

  

  2018年至今,婦基會聯動碧桂園、國強公益基金會,在東鄉縣落地1個東鄉刺繡產業樞紐;聯合清華大學、北京服裝學院開展東鄉刺繡設計合作;碧家公司和東鄉土本土刺繡作社合作,共同推動東鄉刺繡產業,截至目前,已採購、幫銷9萬餘件刺繡產品,總價值200萬餘元。公益力量、前沿時尚藝術與現代產業運營力量的注入,正在賦予非遺產業強大的生命力,不僅讓東鄉刺繡逐步走出東鄉,也讓東鄉婦女告別貧苦的「女兒的命」,走向美好燦爛美好的明天。

相關焦點

  • 東鄉刺繡登上中國最高時尚舞臺,碧桂園「非遺經濟」助力脫貧攻堅
    身著親手參與設計的刺繡華服,馬色麥這位來自東鄉大山深處的繡娘,在中國最高時尚舞臺,向世界展現了屬於東鄉非遺的美。在千裡之外的甘肅東鄉,馬色麥的丈夫和三個孩子一起圍著手機、緊張而興奮地看著直播,那個天天忙碌在灶臺的女人,此刻在聚光燈下優雅走秀,和專業模特並無二致,甜美靈動魅力無限。
  • 「天才媽媽×東鄉繡娘」公益品牌發布 碧桂園讓公益插上時尚的...
    10月25日,2021春夏中國國際時裝周迎來了一場公益時尚盛宴。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圍繞「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聯合碧桂園、國強公益基金會,牽手中國時尚設計師張肇達,打造「天才媽媽X東鄉繡娘」公益品牌。10名東鄉繡娘首次走出大山,穿上非遺時裝,登上時尚大秀的T臺,綻放鄉村振興「她力量」。
  • 煥新傳統技藝驚豔國際時尚周舞臺 碧桂園產業扶貧打造「東鄉樣本」
    推動六位來自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的繡娘,和她們身上的非遺手工刺繡一起亮相國際舞臺的,是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聯合碧桂園、國強公益基金會,牽手中國時尚設計大師張肇達打造的「天才媽媽X東鄉繡娘」公益品牌。
  • ·大山深處戰貧困碧桂園集團助力東鄉縣脫貧攻堅
    黨建扶貧  在東鄉縣建立碧桂園一線扶貧項目黨支部,吸納10名德高望眾的「老村長」,打造「不走的扶貧工作隊」,完成6000餘戶貧困戶走訪和惠農政策宣講工作;舉辦了6期「村支書研學班」;幫助100戶貧困戶脫貧,啃下深度貧困人口這塊「硬骨頭」。  產業扶貧  打造東鄉羊、東鄉土豆、東鄉刺繡「東鄉三寶」。
  • 理論達人講解脫貧攻堅|第二十二集:東鄉縣的決勝脫貧路
    理論達人講解脫貧攻堅 | 第二十二集:東鄉縣的決勝脫貧路馬大五德是東鄉族自治縣楞溝村的村民。2013年在外漂泊多年的他決定回家創業,籌建東鄉族自治縣布楞溝養殖專業合作社,實現兒時夢想「建一座養殖場」。在合作社成立一年時,他生產的布楞溝手抓東鄉羊肉,已遠銷至北京。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必須堅持充分發揮政府和社會兩方面力量作用,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互為補充的大扶貧格局,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引領市場、社會協同發力,形成全社會廣泛參與脫貧攻堅格局。」2018年5月,在甘肅省委省政府指導下,碧桂園集團開始結對幫扶東鄉縣,助力東鄉縣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 東鄉羊走出山區,香滿祖國大地
    今年11月12日,長期幫扶東鄉縣的碧桂園舉行第六屆消費扶貧美食節,首批從馬大五德的合作社採購來的237隻東鄉羊,送到了碧桂園全國70多個區域飯堂。「以前不敢多養,現在養了一兩百隻羊,售賣一隻羊會有1000多元收入,日子過得好一點了。」隨著11月23日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東鄉縣已正式退出貧困序列。
  • 中國石化祝賀東鄉脫貧 將繼續助力鄉村振興
    至此,中國石化定點扶貧和對口支援的8個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黨組發出賀信,表示將繼續為東鄉實現鄉村振興,貢獻石化力量。此前,其他定點扶貧的湖南鳳凰縣、瀘溪縣,安徽潁上縣、嶽西縣,新疆嶽普湖縣和對口支援的西藏班戈縣、青海澤庫縣已實現脫貧摘帽。中國石化自2013年開始承擔東鄉族自治縣的定點扶貧工作。
  • 《尋夢東鄉》中篇:攪局者
    「東鄉刺繡的每一針每一線,都是東鄉族女性在向外界展示著東鄉族文化的魅力。」和馬簫簫一起坐在直播間裡,女主播在直播間向觀眾們介紹刺繡產品。1990年出生於東鄉縣達坂鎮的馬簫簫,2015年從蘭州大學畢業以後選擇回鄉創業。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在臨夏博物館裡看到一個來自東鄉的刺繡肚兜。
  • 探索社會扶貧新途徑 碧桂園民企力量助力掛牌督戰
    10月14日,在國務院扶貧辦指導下,由中國扶貧基金會主辦了「社會力量助力掛牌督戰論壇」,作為2020年國家扶貧日系列論壇的分論壇之一,旨在展示社會力量助力結對幫扶掛牌督戰村工作成效。以碧桂園為代表的社會力量貢獻了各自的能量,合力攻克攻堅戰。
  • 東鄉族整體脫貧
    作為我國東鄉族相對集中居住的民族自治縣——東鄉族自治縣位列其中,這標誌著東鄉族整體脫貧。東鄉族有語言無文字。民族語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大多數東鄉族群眾兼通漢語,漢文為東鄉族的通用文字。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東鄉族總人口數為62.15萬人,相對集中居住在東鄉族自治縣。1950年9月,東鄉自治區成立;1955年5月,改名為東鄉族自治縣。
  • 西華營鎮:「舞臺藝術送基層」助力脫貧促攻堅
    為增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弘揚戲曲傳統文化,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在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助力脫貧促攻堅,進一步提升脫貧成效,河南省豫劇一團2020年度「舞臺藝術送基層」「千戲送千村」活動首場演出在西華縣西華營鎮舉辦。本次活動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南省財政廳、河南省豫劇一團等單位共同舉辦。
  • 「受益者」變成「幫扶者」 做東鄉「扶貧先扶志」的接力人
    作為碧桂園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在甘肅省臨夏州東鄉族自治縣的一名駐村扶貧幹部,閔小偉是土生土長的東鄉人。地處黃土高原上的東鄉縣是一個貧困縣,在他的記憶裡,以往的生活用水主要靠雨水。父輩們正是在這種自然條件惡劣的生存環境中,不斷摸索著美好生活的出路。2018年,閔小偉的弟弟也順利考上一所大學。一個貧困家庭同時供養兩名大學生,在經濟支出方面,無疑面臨著雪上加霜的事情。
  • 奮力書寫脫貧攻堅壯麗史詩——東鄉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精準扶貧伊始,東鄉縣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和一號民生工程,資源向深度堡壘聚焦,力量向脫貧一線集結,靶向發力、集中攻堅,凝聚起敢死拼命、敢打硬仗、能打硬仗、能打勝仗的攻堅精神。「戰『貧』這場硬仗,我們必須打贏,也一定能打贏。」東鄉縣委書記馬秀蘭堅定地說,困難再大也要克服,任務再重也要完成,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 四川華鎣:「美麗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11月上旬,華鎣市華龍街道舉辦以「脫貧攻堅」為主題的菊花展,展出「菊英燦爛」、「秋韻雅菊」等近20組菊花景觀,吸引人們前來賞菊遊玩。 近年來,華鎣市把發展「精品農業」、「美麗產業」作為山區群眾持續穩定增收的重要內容,因地制宜在多個鄉鎮、街道發展起菊花、蘭花、海棠、紫薇、玫瑰等種植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 貴州"錦繡計劃"助力脫貧攻堅
    婦女既是脫貧攻堅重要的工作對象,也是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現在,家門口就業,一個月輕輕鬆鬆就有3000多元的收入,真想不到呢,從小就會的手藝活兒也能賺錢養家。」 在貴州省黔西南州貞豐縣龍興街道心安處社區長虹工業有限公司扶貧車間,剛從龍場鎮三河村搬到新家不久的繡娘潘仕花臉上洋溢著幸福。
  • 領略壯麗河山 助力脫貧攻堅 《奔跑吧·黃河篇》受喜愛
    領略壯麗河山 助力脫貧攻堅 《奔跑吧·黃河篇》受喜愛 時間:2020.12.18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視聽廣電
  • 撫州市首屆電商直播網購節啟動儀式在東鄉舉行
    我市緊緊圍繞「用好網際網路這個『最大增量』」,連續三年承辦了「江西省網際網路大會」,並積極推進電商這一新興業態在農村紮根,為脫貧攻堅和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在今年脫貧攻堅和疫情防控「雙戰」疊加的特殊時刻,全市各級各部門聯動協作,緊密高效地實施了一系列電商直播助農活動,在各電商平臺上颳起了一陣「黨員幹部帶貨直播潮」,推出了一系列網紅扶貧產品,解決了貧困戶農產品滯銷難題,成了扶貧工作中的新亮點,也讓人們看到了農業農村經濟創新的活力所在。
  • 我省採茶戲《郝仁好事》參加全國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
    我省採茶戲《郝仁好事》參加全國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 發布時間:2020-11-13 17:03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 北京書法家揮毫潑墨助力脫貧攻堅
    2O20年是全國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時刻,又趕上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扶貧一線的幹部人才不畏艱險,沉著應戰,真抓實幹、埋頭苦幹,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堅,譜寫了一曲曲奮鬥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