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二月學姐
別忘記先關注哦!
遼景宗耶律賢,契丹名耶律明扆,是遼朝第五位皇帝。如果你把他的一生一起看下來,可以看到,3個耶律賢。
第一個是幼時的耶律賢,4歲喪父,戰戰兢兢,朝不保夕。
第二個是青年的耶律賢,聰慧過人,韜光養晦,一擊即中!
第三個是壯年的耶律賢,目光長遠,勵精圖治,不達目的不罷休。
耶律賢的父親耶律阮被耶律察割殺害的時候,他才是四歲大的小孩,據說當時他也在場,但不知因何緣故得以倖免,從而被人救走。
相比驍勇善戰的契丹男子,耶律賢幼時經歷祥古山之變而受驚,親眼目睹父親遼世宗耶律阮和母親懷節皇后蕭氏被叛賊殺害,積鬱成疾,因此體弱多病。其堂叔遼穆宗繼位後,其曰養他於永興宮,其實相當於軟禁。雖命裡逃過一劫,但耶律賢常年活在遼穆宗的淫威之下,戰戰兢兢做人。
遼穆宗這個人相當兇殘,對近侍極端殘忍,常濫刑濫殺,一句不爽就拔刀。按蕭胡輦的話說:能在這樣的人身邊存活,可見耶律賢城府極深。
耶律賢的父親遼世宗在位前期,一直想跟隨漢族步入封建社會,推崇漢化,推廣中原制度。所謂龍生龍,鳳生鳳,耶律賢幼時雖活在別人的屋簷下,卻從未放棄追求實現父親的政治願望。
他親身經歷戰亂,目睹了皇權鬥爭的殘酷,深覺推翻政權不易,心志更加堅定,心機更為深沉。他從小聰慧過人,又懂得隱忍,在拉攏群臣贏得繼位之時,又懂得識人用人平衡之術,不得不說是一名政治高手。
黑山之變奪權
遼穆宗殘暴成性,不得人心。隨著耶律賢逐漸長大,周圍也聚集一批擁戴他的文武大臣,他暗中聯繫權要,謀劃奪回父位。雖然身體孱弱,但他卻精神堅毅,在爭奪帝位的事情上忍辱負重,步步為營。他是黑山之變最帶感的人。
先是拿下蕭思溫,他與蕭思溫政治謀略相同,因此得到蕭思溫的信任,繼而許諾給予其女兒蕭燕燕皇后之位,讓蕭思溫心動得無法拒絕。
於是,蕭思溫勸說主上去黑山打獵,躲開了太平王的監視。然後,耶律賢聯絡安插多年的細作奴僕。時機一到,遼穆宗終於惡有惡報地被侍從殺死。耶律賢自己則裝病出宮修養,日夜兼程跑到黑山,在遼穆宗的靈柩前就位,登位名正言順。這就是著名的黑山之變,耶律賢韜光養晦,一擊即中!
友情之變奪妻
耶律賢成功繼任皇位後,就以一道聖旨迎娶蕭燕燕。在電視劇《燕雲臺》裡,蕭燕燕原本與一代名將韓得讓情投意合,已經定下婚約,兩人還在燕雲臺結髮成為夫妻,愛得死去活來。傳說歷史上他們兩人也是青梅竹馬。可惜,兩人最後有緣無分,硬是給耶律賢拆散了,誰叫人家是至高無上的主上呢。
耶律賢非常聰明,大遼女子之多,為什麼一心只想求娶蕭燕燕,而且未結婚就許諾給她皇后之位。
原因有三個:一是家門。蕭燕燕父親是北府宰相蕭思溫,母親是燕國大長公主。蕭思溫是四朝元老,具有一定政治權利和話語權,加上有這種「根正苗紅」的政治家族背景,耶律賢想讓她協助治理遼國完全可以理解。
二、蕭燕燕本身具有遠大的政治抱負,她不同與尋常女子,從小就想成為述律太后那樣的人,她的職業規劃本身就是有政治企圖的。而且蕭燕燕本身也是雄勇善戰,她連射柳大賽都參加,勇氣和戰術都不亞於一名契丹勇士。
三、耶律賢自知自幼身子骨就弱,承擔不起繁重的國事政務。他需要一個能幹的皇后,協助他攘外安內,以便為他長遠撐起建立興旺大遼的夢想。
正是這些原因,耶律賢不惜背叛他與韓德讓的兄弟之情,也要求娶蕭燕燕,看中的正是她的家世背景和政治才能。而事實證明,她與耶律賢結婚後,也開始發揮自己的才幹,協助體弱多病的耶律賢治理國家。在她的努力下,遼國軍事日漸強盛,政局經濟也步入正軌。
遼朝一代賢主
耶律賢即位後,使遼朝重新走向強盛,景宗是遼朝名副其實的中興之主。他建立嫡長繼承制度,這是契丹社會封建化的標誌。他在位時復回登聞鼓院,令百姓有申冤之地,又寬減刑法,對百姓加以安撫。又重用漢官,革除弊制。內部政治穩定,農牧業興旺,對宋的戰爭略佔上風。
在耶律賢身上,可以看到一種人的目標感。他是屬於雖身處牢籠,也要仰望星空的一種人。他說服群臣協助登基,在和蕭思溫的對話中,處處看得到他懂得拿捏人心之術。在古代,個人的價值常常附屬於某個群體,他對於選人用人,更是考慮他的出身、背景、性格,才能,很少獨立去看他是個什麼樣的人。所以,他求娶燕燕作為妻子,更多也是從政治角度去考量,而非站在兒女情長上。哪怕是辜負兄弟,也要達成他的目標。可見,他生來就是個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