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在當下是十分熱門的話題之一,成為很多中國人休閒、減壓、開拓視野的方式。也許是國人們想體驗異域風情以及截然不同的風光,境外遊也深受中國遊客的歡迎,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中國遊客的身影,中國已然成為世界各地旅遊業的主要客源國之一。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下非洲唯一沒有黑人的國家,充滿了歐洲風情,街頭遍布白人美女。
非洲,一直以來在國人心中有著「貧窮」、「亂」、「黑人」、「乾旱」等標籤,隨著中國對非洲開展各項援助,非洲地區各個國家的名字也逐漸被國人們所熟悉,也有很多人遠赴非洲工作、旅遊等等,揭開了非洲大陸「神秘的面紗」,不少國家的經濟、建築、文化顛覆了國人的認知,譬如:被譽為「北非花園」的摩洛哥。
摩洛哥位於非洲西北部,南部緊鄰世人皆知的西撒哈拉大沙漠,西部瀕臨大西洋,北部與西班牙、葡萄牙隔海相望。很多人對摩洛哥的第一印象來源於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一書,荒涼單調的沙漠生活令讀者心生嚮往。但「乾旱」並不能成為摩洛哥的標籤,摩洛哥境內有1700多公裡的海岸線、長556公裡的烏姆賴比阿河,還有長達1150公裡的德拉河,水資源相當豐富。
歷史上的摩洛哥並不太平,從最早居住的柏柏爾人先後受到羅馬帝國、拜佔庭帝國的統治,到公元7世紀時期,阿拉伯人的進入並建立首個阿拉伯國家,依舊飽受戰爭的摧殘,先後遭到法國、西班牙的殖民入侵。直至1956年獨立,摩洛哥的經濟才緩過來,步入近代,一躍發展成為在非洲地區經濟總量位列第六名,所以,摩洛哥並沒有「亂」,「貧窮」的標籤。
當你走在這片非洲國土之上,便會發現,摩洛哥充滿了歐洲風情,如若不是在地圖的提醒之下,令人感覺置身於歐洲國家一般。在夕陽西下之際,眺望一望無際的大海,塔在細軟上的沙灘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情,如果有去過摩洛哥旅遊的小夥伴,應該會發現摩洛哥有一點和其他非洲國家不同。
走在大街小巷時,並沒有發現一個黑人的存在,街頭隨處可見白人美女。也許是近代殖民的影響,又或許是跟歐洲各國距離較近的緣故,不僅在文化上,還是經濟上,摩洛哥都深受著歐洲文明的影響。沒有種族歧視、經濟發達、文化和歷史多元化等等,使其旅遊業發展蒸蒸日上。
值得一提的是,1956年摩洛哥獨立,在1958年便於中國建立了友好外交關係,在貿易、經濟、建設、文化、旅遊等方面都保持著密切的交流與合作,目前摩洛哥對中國遊客實行免籤政策。如果有機會前往摩洛哥旅遊的小夥伴們,相信會刷新自己對非洲印象的三觀。
各位小夥伴們,對此怎麼看待呢?歡迎評論留言,大家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