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面積不小,人口大國,具備大國條件,為何發展不起來

2020-12-17 珂夢看世界

如果從領土面積和人口數量來看,除了中國外,有成為大國潛質國家有,巴西、印度、墨西哥,還有就是世界上第一大群島國家印尼了;印度尼西亞領土疆域橫跨太平洋,人口排名世界第四,陸地面積排名世界第十五,若算上海洋面積,領土排名還能靠前;但印尼這個國家在世界上的存在感很低,除了擁有數量如此眾多,面積廣袤的群島外,這個國家還真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

那麼,有人問了,印尼要領土有領土,要人口有人口,而且還擁有漫長的海岸線,這個國家為何發展不起來呢?其實,印尼的發展現狀與這個國家的國情有著緊密的聯繫,本篇文章,就為大家分析一下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的真實發展情況。

印度尼西亞表面上的情況和實際上相差甚遠

其實,印度尼西亞國家經濟,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貧窮,至少這個國家國民解決溫飽問題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且印尼還是世界上GDP超過萬億美元的國家,由此可見,印尼這個國家並不窮,相反還有點小富。

不過,印尼人口基數的龐大,人均收入就低,這也是導致這個國家國民收入就無法持續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畢竟印尼擁有著2.62億人口,而他們的國土面積也達到了190多萬平方公裡,但是和其他大國不同的是,印尼的國土基本上都是以島組成。也因此,印尼作為一個海洋國家就需要遭受到海嘯、暴雨、地震等自然海洋災害的影響。

印度具有地緣優勢

我們來看看,印尼這個國家的地緣優勢,印尼坐落在南海以南地區,他們擁有著世界海上貿易通道區,佔據馬六甲海峽的區位優勢,有著海上貿易的優勢,印尼的商品就不愁賣不出去,並且印尼四周都沿海,坐落在北半球太平洋中心,是亞太地區交通的重要一環。印尼一頭以亞洲大陸相連,是我國通往東南亞的玄關,一頭與澳大利亞相連,也是太平洋通往印度洋的交通要道。

如果拋開我國、美國和其他歐洲國家不談,印尼是可以是完全可以成為全球經濟中上流的國家,但是國家的國民人數太多了,直接導致了人均GDP就為此在4000美元之下,這也是印尼經濟的弊端。

因此,我們只能夠說,印尼在國際上算是經濟勉強還不錯的國家,但是絕對算不上經濟強國;儘管由於先天的地緣條件,印尼的通商口繁多,但是國內的資源情況並不樂觀,在表面上看,印尼擁有這豐富的資源,但是島國的資源往往是無法和大陸國家相比較,印尼如今的國內資源很多都存在著告罄的危機。

由於是島國,印尼經濟板塊無法整合在一起

儘管,海洋賦予印尼絕佳的地緣優勢,同樣也給印尼帶來了發展的阻礙,印尼周邊的國家大多數都是發展中國家,而南方的澳大利亞雖然經濟還算過得去,但是澳大利亞也面臨著印尼一樣的窘況,海洋終究成為島國發展的瓶頸。

印尼表面上的情況和實際的情況差別,也使得國際上對印尼的發展一直都是唱衰,這種唱衰並不是嘲諷類型,而是印尼的確如今困難重重;由於島嶼太多,整個國家的結構不可避免地變得支離破碎,體現在經濟發展上就是,印尼國內的經濟板塊根本無法整合在一體。

海洋的天然阻斷功能,限制了印尼各島上的有效交流,各島彼此交流都需要跨洋,在這種海洋地緣隔絕下,印尼的運輸業存在很大的短板,而且印尼還不具備跨洲貿易能力,幾乎印尼大部分商品都是依賴於海洋強國的貿易外包而實現,而這種外包直接使得印尼貿易成本加重。

為什麼存在這個情況呢?大家看看印尼的經濟結構就能夠知曉,印尼的工業建設十分的薄弱,這個國家無法生產出高精細的工業產品,而印尼對外出口的商品以農作物、瓜果蔬菜以及一些資源,而這些產品的價格普遍低廉,大批量的運輸有時候運費,都會接近貨物本身的價格,由此可見,印尼的破萬億GDP發展更深層次是靠量取勝。

印尼的政治影響力根本拿不出手

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國內政治和國際政治影響力都拿不出手;我們先來分析下印尼國內的政治影響力。印尼在近代時期曾有過幾次大政變和種族欺凌,而印尼的政府也並不是一直平穩發展,在印度尼西亞這個大國內政變,在上世紀90年代前是時有發生的。

其原因就印尼的種族與宗教問題,因為群島的林立,各個民族不是混住在一起,而是一個民族住在一些群島區域,另一個民族住在另一個區域,而區域的劃分就促使了民族勢力的對峙,而印尼的主體民族人卻不佔優勢,導致分裂勢力多,因而,印尼長期一段時間,政權不穩定。

而且印尼的海上力量根本不夠,海軍人數不多,作戰裝備以及艦艇都是二戰時期,美國淘汰下來的產物,海上作戰水平在世界強國的面前完全像鬧著玩,而持久的內部鬥爭,致使這個國家的政治影響力不斷的下降,而現今的政府的確緩和了民族和宗教之間的問題,但是近代長期的鬥爭使得這個國家的政治實力,需要長時間進行恢復。

印尼在國際影響力上更加不夠,在聯合國大會上,印尼代表很少發表自己的觀點,原因就是發表了大國們也不會把自己當回事;印尼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所倚仗,也沒有出彩的外交,這兩道可以提升國際影響力的支柱,都做不到位,這也致使了印尼在國際上話語權極低。

印尼如今國際政治影響力,頂多就是影響到東南亞地區,而往外衍生那就啥都不是。不過隨著澳大利亞的逐漸介入,印尼的東南亞老大哥地位也面臨著威脅。

印尼拒絕學習日本模式

作為一個世界大型島國,印尼應該向日本學習,日本就是以一個島國的身份成功利用資源整合來達到提升國際影響力的作用,不過,印尼對二戰日本侵略史依舊是耿耿於懷,對日本模式,印尼也是拒絕模仿學習,這也使得印尼失去了大發展的一個模式借鑑。

而作為一個島國,不能夠光考慮到海運運輸發展,島國未來的發展方向就必須朝向陸運,特別是印尼,如果印尼不發展陸運,那麼這個國家的發展一定會受到極大的成本限制,印尼的群島太多了,資源劃分也是十分不均衡,國家能源輸送也是做得十分不到位,印尼的一些地區燈火通明,而另外一些地區則一片黑暗,就連乾淨的飲用水都存在地區資源失衡現象。

而對於這一切,印尼並不是沒有做出努力,但是他們無法將資源合理的調度到各個地區,原因就是海洋隔絕,而國家又不願意鋪設跨洋電纜、跨洋油氣輸送,就連跨洋大橋都沒有幾個。

印尼面積龐大,但是可耕種面積卻不多

印度尼西亞地盤不小,但是可利用的耕種面積卻不多,一個國家要發展農業和種植業,那麼,就必須要大量的平面或者低洼地,但是在印尼地區,符合耕種條件的土地並不多,而且還零散地分布在幾千個島嶼上。整個印尼找不出一個面積龐大、氣候宜人的大型平原,因而就無法有效進行機械化作業,糧食生產成本自然就高。印尼地質災害頻發,特別是海上自然災害,這也導致了印尼可耕種的植物品種存在著很大限制。

而且人的因素也是非常重要,印尼這個國家並沒有經歷過農耕時代的演化,對於種植和農業,這個國家欠缺的知識和經驗太多,而缺少農耕經驗的印尼農民們,他們種植的農作物,不僅質量不行,而且數量也不多。

國家缺少農業和種植業的底層大力支持,那麼對一個國家的未來發展是十分不利的;而印尼政府也意識到這一點,可是本國國情就是如此,政府再如何投入資金也無法對國家的地緣情況做出改變。而現在的印尼經濟發展就處於一種全面撒網,靠量取勝的狀況。

結尾

印尼擁有著龐大的人口和廣袤的面積,具備著成為大國的條件和潛力,但是國家依舊是發展不起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海洋因素,地質災害,地緣因素等影響外,人的因素才是最主要的,同樣是島國,英國,日本,就能成為發達國家,為啥印尼不行。

或許,印尼面臨著比日本、英國更多的種族和宗教問題,主體民族不佔有絕對優勢,國家很難形成統一的合力,分裂勢力較多,就會導致政權不穩,國家不穩,發展經濟自然無從談起;而印尼地處於熱帶,在高溫環境對人的體力,腦力都是用影響的,熱帶人更容易懶惰,影響工作效率,但這都不是絕對的,現代工業文明完全能解決,由於高溫帶來的問題,而印尼這種天然的地緣缺陷如何彌補,也只能靠著一代代人的智慧和努力去解決他們面臨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哈薩克斯坦為何成糧食出口大國?人均耕地面積全球第二
    但是實際上中亞大國哈薩克斯坦是不折不扣的糧食生產大國,2018年糧食總產量為2280萬噸。考慮到本國人口只有1800萬人,因此這樣高的產量不僅能夠滿足本國需求,而且還有大量糧食出口。2018年糧食出口量為900萬噸,主要出口糧食種類為小麥和大麥,出口出口到俄羅斯、伊朗、中國和其他中亞國家。
  • 對比亞非兩大人口大國:埃及人口總量超過越南,已躍居世界第13位
    中國也面臨嚴峻挑戰,中國的人口總量在世界上面已經不佔優勢,即便在中國人眼中,越南是一個人口增長快、人多地少的國家,但是在世界範圍內,越南人口大國排名一直在下降,已經有三個國家超過了越南。下面是埃及的行政區劃地圖。
  • 面積接近法國的西班牙,為什麼卻沒有成為歐洲大國?
    提到歐洲傳統的大國,一般不外乎英國,法國,德國這幾個國家,最多再加上一個義大利,很少有人會認為西班牙是歐洲大國。而事實上,西班牙的國土面積達到506萬平方公裡,僅次於法國,而遠超德國和英國,西班牙的人口也達到了4700萬,僅次於德國,英國,法國和義大利。
  • 最危險的亞洲國家,國土天然「四分五裂」,永遠無法強大起來了
    中國有句話叫做「人的發展,很多時候出生的時候就決定了」,意思是作為基礎條件的重要性。只有基礎條件強悍,才能奠定發展的基礎,而這句話放在國家層面更是如此。一個國家能發展有多強大,能不能崛起,能走多遠,最關鍵的還是自身的基礎條件。而基礎條件好的國家,就能很輕易成為超級大國。
  • 同樣是人口大國,為何印度能向全球出口大米,我國卻滿世界買糧呢
    其實印度的整體軍事實力並不大,已經有種種跡象足以表明印度已經開始具備大國的雛形了。但因為一直沒有明確的路線,所以印度更像是一顆定時炸彈。印度有著和中國相差無幾的人口量,但土地面積卻比我們少很多。而且印度並非是工業大國,仍然是一個比較傳統的農業大國。印度對農業非常重視,所以在印度,糧食產量一直非常高。如今的印度已經成為世界上糧食出口大國了。
  • 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世界第四人口大國——印尼首都雅加達
    印度尼西亞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的交匯處,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世界第四人口大國。雅加達是印尼首都和第一大城市。 在這裡,歷史留下的痕跡與現代印度尼西亞奮鬥發展的成就交織融合。從雅加達最北部一路向南,幾乎就是這座城市的發展軌跡。巽他格拉巴港口停靠的木船,定格著雅加達建城時的模樣;向南行至老城,這裡有殖民時代留下的總督府等歐式建築;穿過華人聚居的市鎮,來到獨立廣場,寬廣的視野和高聳的民族獨立紀念碑,記錄著印尼人民反抗殖民者的歷史;及至蘇迪曼大街等商務區,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則體現著雅加達這座南洋都市的現代與繁華。
  • 全球人口數量第四大國,雖曾傷害了中國人,可首條高鐵是中國造!
    也許旅行的意義並不在於你在沿途中看了多少風景,也不在於你是否到達了預期的目的地,而是在於你旅行中的那種心境的變化和豐富的經歷。我想旅行對我們永恆的誘惑就是:不能停留,沒有終點。,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人口第四大國家,傷害過中國人,第一條高鐵是中國製造的!
  • 都是人口大國,為何我國滿世界進口糧食,印度卻成糧食出口大國?
    中國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同時也是一個農業大國。至今依舊記得,商鞅變法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農耕,而到了今天農業發展依舊是國家關注的重點,可以說中國的發展與農業是有很大的關係的。中國古代常說:士農工商。可見封建王朝時期的國家對於農業的發展也是相當重視的。
  • 韓國作為發達國家,究竟是小國,還是大國?
    韓國作為發達國家,究竟是小國,還是大國?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人類發展指數評級為「高」、世界銀行標準的高收入經濟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標準的發達經濟體和CIA 評定的發達經濟體等標準,韓國確實是實打實的發達國家。韓國究竟有多發達?
  • 印度人:中國人太天真,耕地面積比印度少,還自稱是農業大國?
    說到印度,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印度是一個人口數量非常龐大的國家,雖然國土面積不大,但如今已經有著13億的人口,更是即將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所以經常能在印度的交通工具上,看到「人掛人」的場面出現,著實讓人哭笑不得。
  • 1998年印度尼西亞GDP佔世界0.30%,現在呢?
    印度尼西亞是位於東南亞的一個島國,地跨亞洲、大洋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國,其國土由17000多個島嶼組成,國土面積190.4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十四大國。此外,印度尼西亞也是世界人口大國之一,2019年總人口達到2.62億人,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國,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
  • 面積不到100萬平方公裡的奈及利亞,人口為何接近2億?
    奈及利亞位於西非偏東南方向,面積92.37萬平方公裡。奈及利亞有四個鄰國:貝寧、尼日、查德、喀麥隆。奈及利亞的面積,在非洲並不算特別大,上述六極中,奈及利亞面積是最小的。非洲面積比奈及利亞大的,還有蘇丹、安哥拉、馬裡、尼日、茅利塔尼亞、查德等國。但是,就綜合國力來說,這些國家都不如奈及利亞。
  • 遊戲大國死宅眾多 日本電競為何不發達
    眾所周知的是日本的遊戲產業非常發達,遊戲人群基數非常大,幾乎是不分年齡性別的喜歡玩遊戲,可是在TI、S系列等國際性電子競技大賽上似乎很少見到日本戰隊或者選手的名字,是什麼原因讓日本這樣的遊戲超級大國的電競產業如此不發達。
  • 印尼人口為何集中在第五大的爪哇島,而不是其它大島?
    伊裡安島是世界上面積僅次於格陵蘭島的第二大島,面積78.57萬平方公裡,印度尼西亞佔西部。此外,還有面積13.8萬平方公裡的爪哇島,為印度尼西亞獨有。第三奇就要說到爪哇島了。論面積,爪哇島在印度尼西亞只排在第五位。但是,爪哇島卻是整個印度尼西亞的中心。別的不說,印度尼西亞2.62億人口,有1.45億生活在爪哇島。
  • 這個只存在於微信中的「人口大國」,真實情況卻是歐洲的彈丸小國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體驗,打開微信好友的詳細信息之後,有一大部分人的地區界面顯示都是同一個國家:安道爾。根據統計,微信目前將地區設置在安道爾的用戶用2500多萬人,僅次於中國和美國,排名世界第三!這樣一看安道爾確實可以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超級大國了。
  • 如果出現一個國土面積2000平方公裡,人口20億的統一國家會怎樣?
    目前還沒有哪個國家國土面積能夠達到2000萬平方公裡,我國國土面積960萬平方公裡,人口14億,出現如此大的國家體量相當於中國的二倍。很多人說,未來世界會實現大同,那麼按照目前各國實力來看,國土面積大並且綜合實力強大的國家也許只有中國、美國和俄羅斯了。這幾個國家相比於其他小國家更容易變成一個國土面積達到2000萬平方公裡的國家。按照國家人口來看,只有印度和中國的人口超過10億,排名第三的美國也僅有3億人口。
  • 經濟大國、土地小國,曾經的大國汶萊怎麼丟掉97%土地面積的
    經過近代的改革後,世界上大多國家都從原來的君主專制改為共和等民主制度,不過位於東南亞的一個土地面積僅有5765平方公裡和42萬人口的小國汶萊,卻是當今少有的君主制國家。
  • 印度:中國憑什麼不拿我當大國?-虎嗅網
    這種「中國視印度為次要方向上的主要對手,而印度視中國為主要方向上的主要對手」的不對等認知就是理解兩國關係的關鍵。作為一個國家,中國定義主次方向和主次對手受制於外部客觀條件,但這並不應影響普通中國人重視印度這個心懷芥蒂且永遠搬不走的巨大鄰國。
  • 中東最牛的小國:面積不如海南省大,科技領域卻比肩很多大國
    中東最牛小國:面積不如海南省大,但科技領域與許多大國並駕齊驅。全世界有197個國家和36個地區,我們熟知的國家也許只有那個,如果一個國家想讓全世界都知道的話,經濟力、軍事力、科學技術等全世界都需要關注的地方,今天是小編,介紹一下中東最牛的小國,這個國家在科學技術領域可以和很多大國相比。
  • 美國作為頭號經濟大國為何推崇農業,而中國卻遍地是樓房?
    也確實如此,美國不僅僅是科技大國,軍事大國,在農業領域也絲毫不處在下風。美國擁有廣闊的土地和人口,可是人均耕地佔有率卻排名世界前列。按理說,美國農業的發達和廣闊的人均耕地佔有率和美國特有的農業生產模式是分不開的。那麼,美國和中國同為世界大國,為何兩國的農業看起來卻存在很大差異。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美國的農村耕地多,中國的農村房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