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5926 2020-09-25 19:20:59.0 【正風肅紀在路上】甘肅天水:「末梢」監督更有力 群眾生活才安逸 2 437 甘肅新聞 http://www.lzbs.com.cn/zbxw/attachement/jpg/site2/20200925/d43d7e636a8120d817ea20.jpg /enpproperty-->
沒有了繁瑣小事,劉成平悠閒地剝著玉米。(高翔 攝)
人民網天水9月25日電(高翔)「繁瑣小事少了,生活樂趣多了。一部手機解決問題,現在一門心思致富。」給院子裡的綠植澆完水後,劉成平坐在小板凳上剝起了玉米。
劉成平是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黨川鎮黨川村下街組村民,經常在外跑運輸。在此之前,劉成平回到家可沒這麼悠閒過。
「跑車本來就很累,回到家要想知道自己發了多少惠農款,還得去問村幹部,或者自己到信用社去查。不僅如此,享受的政策也是問完就忘,時間全浪費在跑路上了。」劉成平說,現在不同了,自己利用服務區休息的空當,就可以用手機查到家裡發了多少錢,什麼時候發的,資金發放是否公平等,還能開通信息推送服務,隨時隨地接收「發錢」信息。
劉成平所說的「平臺」,是甘肅省扶貧(民生)領域監督信息系統。該系統集惠農補貼項目資金公開、信息查詢、數據對比、受理投訴舉報等諸多功能為一體,在有效保障群眾知情權的基礎上,為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扶貧(民生)領域工作提供了更加精準、更加便捷的途徑。也正因為該系統的開通,讓劉成平和其他村民一樣,真正體驗到了高效便捷的村務服務,享受到了幸福安逸的美好生活。
「監督信息平臺開通不久,鎮紀委就通過信息比對和進一步核查發現,黨川村村『兩委』在低保審核中作風不實、把關不嚴,導致名下擁有商品房的村民王某違規領取低保金2610元,鎮紀委給予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警示談話後,對違規資金予以追繳。」黨川鎮紀委書記高彥東說。
據了解,甘肅省扶貧(民生)領域監督信息系統開通之前,包括麥積區在內的很多地方政府監管部門,發現違規領取扶貧補助資金的問題線索主要依靠群眾舉報,渠道單一,加之群眾擁有車輛、住房等信息難以掌握,很難對落實的各項扶貧資金做到精準監督。
為了確保全面、及時公開扶貧(民生)政策和項目資金,麥積區督促21家主管部門按要求及時錄入扶貧(民生)政策、項目、資金數據,督促各單位錄入國家公職人員、黨員、村幹部、死亡人口、車輛註冊等基礎數據,有效打破了信息「孤島」,實現了「數據共享」。
「現在,一旦有違規領取扶貧補助資金的問題,我們馬上就能通過監督平臺將異常數據比對出來,有效預防群眾身邊『微腐敗』的發生。」麥積區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陳耀君介紹,截至目前,麥積區共錄入扶貧(民生)領域項目1070個,惠民資金63.77億元,其他基礎信息17.97萬餘條,覆蓋群眾50.49萬餘人,累計受理群眾投訴1067件,該系統已成為當地群眾維護切身利益、主動參與監督的「新渠道」。
甘肅省扶貧(民生)領域監督信息系統不僅讓群眾享受到了極大便利,也讓村監委會清楚了應該監督什麼,監督的重點在哪裡。同時,村鎮幹部的工作作風也發生了明顯轉變。
2013年以前,麥積區麥積鎮紅崖村交通不便、產業單一,是周邊有名的落後村、貧困村。近些年,通過各級幫扶力量的不斷努力,紅崖村先後落實了巷道硬化、河堤治理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並修建了文化廣場、景觀魚塘以及遊客服務中心,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助農增收。
因為在發展鄉村旅遊過程中惠民項目資金量大、面寬、點多,怎樣去監督落實成了群眾和幹部共同關心的話題。
為此,麥積鎮紀委利用「網際網路+監督」模式,通過扶貧監督平臺,讓每一筆扶貧惠民資金都能實現人人查、人人管,倒逼幹部規範用權、依章辦事,扎牢了扶貧資金「廉潔防護網」。這種公開接受監督的方式,既接通了地氣,方便了群眾,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矛盾,減少了幹群矛盾。
「『網際網路+監督』模式的逐步探索完善,使鎮紀委的監督和群眾監督有機結合,拓寬了信訪渠道,無處不在的監督也使有些暗箱操作、優親厚友等『微腐敗』問題難以隱身,有力促進了扶貧政策措施落地落實,讓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麥積區麥積鎮紀委書記薛建林說。
天水市秦州區關子鎮也是「網際網路+監督」模式的受益者。該鎮紀委書記趙鵬星表示,「網際網路+監督」實現了近距離、全天候監督村級組織落實扶貧(民生)政策、資金的全過程,把監督觸角真正延伸到了「神經末梢」,讓村幹部時時處處感受到監督就在身邊,從源頭上打消了向扶貧資金「動歪腦筋」「伸黑手」的念頭。通過開展常態化監督,群眾意識到自己的事「有人問、有人管、有人辦」,對切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維護意識不斷增強,有效促進了鄉村小微權力規範運行。
【來源:蘭州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