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通辦暢通海事 優化服務更上層樓——海事「一網通辦」平臺「1...

2020-12-22 澎湃新聞

作為海事系統全面落實國務院「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總體工作要求的重要舉措,2019年10月10日,由上海海事局代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建設開發的海事「一網通辦」平臺正式啟動上線試運行。一年以來,海事「一網通辦」以審批服務便民化為目標,以海事政務服務統一申請、統一受理、統一辦理、統一反饋為依託,打造「一網通辦」政務服務體系,推動政務服務從「政府供給導向」向「群眾需求導向」轉變,從「線下跑」向「網上辦」轉變,從「分頭辦」向「協同辦」轉變,全面推進服務對象網上辦事「一次登錄、全網通辦」,線下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為持續改善優化營商環境、便利企業和群眾辦事、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提供有力支撐。

截至2020年10月9日,海事「一網通辦」平臺已有46項業務提供在線辦理功能,已辦結並按照國辦統一標準報送辦件信息1457836件。平臺個人實名註冊用戶已近109萬人,法人和船舶用戶共計162638個。

沉甸甸的數據與流量代表著平臺夯實的發展基礎和堅定的成長軌跡,而服務對象的口碑和稱讚則是永恆不變的試金石與榮譽牆。讓我們來聽聽他們的感受與評價:

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長江口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我們是最早體驗海事「一網通辦」平臺的用戶,曾在去年這個時候獲得了全國第一張在線核發的水上水下活動許可證電子證照,誠感有幸。作為長江水利委員會下屬的科研生產單位,長期從事水工作業,一年以來,在網上報批作業許可過程中,體驗很好,得益頗多。海事「一網通辦」平臺界面清晰、功能全面、使用便捷,實現了多項政務事項的網上辦理和全天候跟蹤,簡化了辦事環節,節省了跑動次數,提高了辦事效率,真正實現了一網通辦、便民利民。

長江航道局:

近期在辦理《水上水下活動許可》時使用了海事「一網通辦」平臺提交申請,相比以往在政務窗口當場提交材料,網上提交更加方便、快捷,不受地域和時間的限制,還可以隨時查詢辦理進度,避免了傳統政務大廳需要排隊等候。尤其是在疫情常態化防控時期,減少了人員跑動和人員聚集,同時水上水下活動許可證在線就能查看、下載,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解決生產之需,為「不見面審批」「不出門辦事」點讚。

上海振華船運有限公司:

海事「一網通辦」平臺推出的在線水工業務辦理極大地方便了企業,辦事人員足不出戶就在線辦理水上水下活動許可,免去了去窗口辦理的過程;另外,該平臺針對施工作業船舶的大資料庫管理,免去了重複上傳船舶資料的環節,這些不僅大大節約了時間和費用,也提高了辦證效率。此平臺操作性強,方便簡潔,便於企業網上辦理業務。

中遠海運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

近日,根據國家整合能源運輸資源的戰略部署要求,上海、大連中遠海運油品運輸有限公司現有的51條船舶需併入中遠海運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期間,需要辦理船舶註銷和新辦所有權登記、無線電證書、殘骸清除責任保險證書、油汙損害責任保險證書核發等業務。這些業務按常規流程辦理每艘船需要74個工作日辦結,如果船舶在這段時間內停航,則公司將面臨難以估量的損失。對此,中遠海運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金文在業務辦結後表示:是海事「一網通辦」解決了這個難題,讓如此大規模的一批船舶在換證同時實現了「不停航」——在1到2個工作日內即可辦結,並且,在線辦理所提供的資料明顯簡化,極大程度地方便了公司辦事。通過在線辦理,公司確保了國家能源運輸暢通無間斷,節約了經濟成本逾5000萬美金。

中日國際輪渡有限公司

日前,中日國際輪渡有限公司以光船形式租賃了原由上海國際輪渡有限公司經營的中日國際航線客貨班輪——「蘇州號」,進一步優化整合資源,提升企業效益和市場競爭力。中日國際輪渡有限公司總經理錢鋒在接受採訪時稱:因資產優化涉及中日雙方股東,船舶自進港至開航僅1個工作日的時間,而在這短短1天內,船舶需要辦理船舶登記、殘骸清除責任保險證書、油汙損害責任保險證書核發等業務。在上海海事局政務中心的幫助下,公司使用了海事「一網通辦」系統在線辦理了殘骸清除責任保險證書、油汙損害責任保險證書核發業務,並於進港當日順利取得證書,船舶得以按原計劃開航,避免了因違約造成的經濟損失約人民幣100萬元。

海事「一網通辦」平臺為什麼能夠獲得企業和群眾的高度肯定與好評呢?我們不妨從平臺已經上線或正在完善的智能化、人性化、細節化設計功能來尋找答案。

一是政務事項全面整合覆蓋。「一網通辦」解決了原來部分海事政務服務事項缺乏外網申報端支持,服務對象必須到現場窗口提交申請的問題。同時,「一網通辦」整合了部海事局、直屬海事局、分支海事局、海事處四級架構的65項海事政務服務事項,26項便民查詢服務,全面梳理和展示全國海事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及辦事指南,建成全國海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的總入口、總門戶,實現海事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全面實行線上線下並行辦理,極大地為服務對象提供了便利。

二是實名認證簡化註冊流程。在保障用戶身份可信的基礎上,用戶一次註冊即可實現全國通辦、全網通辦。法人單位在線註冊時可自動完成信息核驗,無需提交營業執照等證明文件;個人用戶如船員也可在線自助完成帳號註冊,無需再到海事政務大廳現場採集個人信息,極大方便了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形勢下廣大船員的個人業務辦理。

三是數據跑路代替群眾跑腿。通過數據共享大量減免申報材料,由海事機構籤發的證書、文書類材料,以及可通過外部數據共享方式獲取的身份證明類材料,「一網通辦」均免於提交,既為申請提交過程減負,又為審核審批環節增效,實現「雙贏」。涉及通航管理、危防管理、船舶管理等12項業務實現從提交申請到領取證照再到案卷歸檔的「全程網辦」,服務對象由「最多跑一次」升級為「一次不用跑」。服務對象可全時段在線提交申請,並通過「我的辦件」隨時掌握辦理進度,實現海事服務24小時不打烊。

四是電子證照率先規範統一。逐步實現海事政務服務事項涉及所有證照的電子化,服務對象將可通過用戶中心「我的證照」查看自己在海事辦理的所有證照信息。探索推行規範統一的海事電子證照版式,明確海事電子證照通用尺寸、樣式、功能等基礎屬性,在滿足國家統一電子證照技術規範要求的同時,改變現有實體證書尺寸不一、橫豎有別、材質多樣等問題,更好地樹立海事行政執法統一形象。通過微信小程序實現二維碼亮證及掃碼核驗等可攜式功能,現已在內河船員電子證照中試點應用,為後續海事電子證照的深入推行和廣泛應用奠定基礎。

微信小程序

電子證照

五是權責清單動態配置調整。通過權責清單配置功能,實現部海事局、直屬海事局、分支海事局三級權責清單和海事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信息的即時動態調整,同時兼顧統一性與個性化,既可以實現每項政務服務事項整體標準、基本流程及總體要求的規範統一,又可以滿足各級海事機構對外提供個性化服務舉措以及對內保留差異化內控機制的實際需求。未來,更可以為自由貿易試驗區、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等國家重點戰略部署提供可調可控、便利自主的「區域內海事政務服務事項」。

六是服務監管全程閉環銜接。政務服務事項在審批決定前需經現場確認的,將直接推送相關任務信息到「網際網路+監管」平臺,根據現場執法人員反饋的信息作出審批決定;審批決定作出後,相關辦件信息也將自動推送至「網際網路+監管」平臺,為現場執法人員提供事中事後監管的依據信息和任務來源;現場監管任務結束後,相關檢查結果還將再次返回「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平臺,為行政許可註銷、撤銷、撤回以及信用管理提供證據與信息支撐,以實現政務服務與現場監管間的信息化交互和閉環式管理。

七是政務大廳牽手人工智慧。作為海事系統首家政務服務智慧機器人,「航大屏」和「航小問」已於今年9月底正式上崗,成為海事政務大廳列編的新成員。結合人機互動、導航定位、自主學習等先進技術,「小航」和「大航」目前已經具備了迎賓引導、政務諮詢、表單填寫、信息公開等功能,特別是能夠為船員提供考試、培訓、職務晉升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查詢服務,還能夠通過與公眾的問答溝通自主學習,不斷豐富完善內置知識庫,對海事政務大廳繁忙時段的引導分流,乃至偏遠區域全天候、全時段自助政務大廳的設立,都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航大屏

航小問

八是服務質量虛心接受評價。依託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建立以企業和群眾辦事體驗為導向的海事政務服務「好差評」工作機制。逐步實現評價事項、評價對象、服務渠道的全面覆蓋,實行各類政務服務評價數據實時上報、集中管理、快速處理,推動實現服務績效由企業和群眾來評判。加強對「好差評」數據的統計分析,匯總梳理企業和群眾反映的焦點問題、熱點話題,及時歸納查擺海事服務與監管的難點領域、堵點區域,形成評價、整改、反饋、監督全流程銜接的良性互動局面。

下一步,海事「一網通辦」將繼續堅持以用戶為中心,從服務角度研究需求、用群眾語言設定目標、以用戶體驗確立標準,更加注重改革創新、全面拓寬數據共享,努力將「一網通辦」應用推向深入,持續增強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的獲得感和滿意度,為在高水平上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航運營商環境奠定堅實基礎。

原標題:《一網通辦暢通海事 優化服務更上層樓——海事「一網通辦」平臺「1周歲」啦!》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海事一網通辦平臺正式接入連雲港政務服務網
    日前,海事一網通辦平臺正式接入連雲港政務服務網,訪問江蘇政務服務網連雲港市旗艦店,即可訪問海事一網通辦平臺,實現一次登錄,全網業務通辦。據介紹,海事一網通辦平臺接入連雲港政務服務網,以統一身份認證系統對接為基礎,實現用戶在江蘇政務服務網和海事一網通辦平臺的信息互認,用戶一次登錄即可實現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海事一網通辦平臺、江蘇政務服務網、連雲港政務政務服務網多個系統的任意切換,從而實現線上「一次登錄、全國一網通辦」,線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的目標。
  • 海事一網通辦平臺接入三亞市政府政務服務中心官網
    2月17日,海事一網通辦平臺正式接入三亞市政府政務服務中心官網,率先實現海南省內海事一網通辦平臺與地方政府政務服務中心官網成功對接。 據悉,行政相對人通過訪問三亞市政府政務服務中心官網,即可訪問海事一網通辦平臺,申請辦理交通運輸部海事局、直屬海事局、分支海事局、基層海事處等四級海事機構的65項海事政務服務事項,共享26項便民查詢服務,實現一次訪問,全網業務通辦,給行政相對人,特別是三亞轄區航運企業在疫情防控期間辦理海事業務帶來更多便利。
  • 海事一網通辦平臺第二批事項服務上線運行
    海事一網通辦平臺第二批事項服務上線運行 2020-06-19 2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事「一網通辦平臺」啟用
    本報訊 (記者丘佳溢 通訊員李明輝 黃子燾)近日,梅州海事局正式啟用海事「一網通辦平臺」,辦理了我市首單水上水下活動許可事項,實現了全程「不見面審批」,壓縮了辦結時間80%,提高了海事政務服務水平。 海事「一網通辦平臺」具備政務事項全覆蓋、一次註冊全網辦、多維度服務導航、便利智能申報、電子證照發放、實時查看辦事進度等6個方面功能。
  • 上海:一網通辦 一網統管
    回顧戰「疫」成績單,上海牢牢牽住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這兩個「牛鼻子」,聚焦「高效辦成一件事」和「高效處置一件事」,在疫情「大考」下,進一步提升超大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一網為全民,「高效辦成一件事」作為上海的政務服務品牌,「一網通辦」上線1年多來,已接入服務事項2312項,個人實名用戶數達2186萬,市民和企業辦事越來越「像網購一樣方便」。
  • 《人民日報》頭版聚焦:上海從「一網通辦」邁向「一網好辦」!
    疫情期間,上海「一網通辦」於3月9日上線13個「零跑動」「零材料」提交事項,包括新版社保卡申請及開通、個人住房公積金查詢等與群眾生活緊密相關的服務事宜,為市民居家抗疫和辦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找政府辦事,像網購一樣便利」,這是上海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追求的目標。
  • 上海一網通辦APP用戶破千萬,動動手指即可享300多項服務
    查詢公積金明細,辦理出入境手續,繳納水、電費帳單……打開上海「一網通辦」APP,點點屏幕即可享受300多個政務事項和便民服務。作為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一網通辦」正持續助推政府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 上海法院訴訟服務平臺入駐「一網通辦」 使用率排名前列
    1月18日,上海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劉曉雲作《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劉曉雲說,上海法院全面升級訴訟服務大廳、訴訟服務網、12368訴訟服務熱線和律師服務平臺,為當事人提供一站通辦、一網通辦、一號通辦、一次通辦的訴訟服務。
  • 南疆海事打造「V效E家」便民服務品牌
    天津北方網訊:12月8日,南疆海事局「V效E家」便民服務品牌正式對外發布。為更好服務航運發展、優化港口營商環境,近年來,南疆海事局圍繞方便群眾辦事和服務港口發展,不斷提升政務服務質量,推出一系列惠企利民、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舉措。
  • 一些事項沒上「網」辦理周期仍需數月 一網通辦在「暢通」「好辦...
    依託「一網通辦」這個政務服務品牌,上海正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導向,加快部門信息共享、簡化辦事辦證流程。兩年多來,「一網通辦」接入事項已達2341個,其中超過80%具備全程網辦能力,累計辦件量超過6000萬件。  展望「十四五」,上海市民對於「一網通辦」這張網還有怎樣的期許?  「醫保轉移接續要3個月?」
  • 上海「一網通辦」有國際版了:涉外服務全覆蓋,還有新聞資訊
    一網通辦「國際版」頁面上海「一網通辦」有國際版了!此次上線的「一網通辦」國際版做到了涉外服務全覆蓋。「涉外服務專窗」同步上線另據記者了解,為提升「一網通辦」總門戶為企業和境外人士的服務能力和水平,「涉外服務專窗」將在上海「一網通辦」國際版同步正式上線。
  • 今日論語|「一網通辦」讓上海更有競爭力
    專題報告認為,上海在「一網通辦」中的改革經驗值得被推薦,並因為營商環境改革,而成為世界範圍內經濟發展受益最大的全球城市之一。「一網通辦」已成為上海優化營商環境的「新名片」。7月10日,聯合國發布《2020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上海市在「地方在線服務指數」排名中名列全球各大城市第九位,上海市「一網通辦」在報告中也被作為經典案例加以介紹。
  • 國家政務服務微信小程序上線試運行一周年:讓「一網通辦」更近一步
    這得益於各地區各部門近年來大力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推動更多服務事項一網通辦,做到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理。作為實現全國「一網通辦」的總樞紐,國家政務服務平臺5月31日已上線試運行滿一年。據悉,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是首個全國性政務服務微信小程序,由騰訊雲提供技術支持。
  • 上海「一網通辦」引入支付寶微信
    新華社上海1月10日電(記者桑彤)上海「一網通辦」小程序「隨申辦」9日在支付寶、微信正式上線,上海人只需在兩大網際網路平臺搜索「隨申辦」,就可開具包括婚姻狀況、無犯罪記錄等在內的200多項證明。「隨申辦」是上海「一網通辦」移動端政務服務的品牌。為深化移動端政務服務「統一入口」,提升企業和民眾的辦事體驗度和獲得感,上海市政府在原App的基礎上拓展支付寶和微信小程序。
  • [行走滬浙粵看營商環境] 「一網通辦」 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
    東方明珠、外灘、上海自貿區……在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亮麗名片陣列中,上海還有一張引人注目的「軟名片」: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中國樣本城市、中國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標杆城市。「一網通辦」,概言之,就是一個總門戶、服務事項一口進出,線下線下融合,實現從「多頭跑」到「一把鑰匙開所有門」,全市通辦、全網通辦、單窗通辦,最多跑一次、一次辦成。
  •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上海市「一網通辦」平臺運行管理...
    、高效、安全、平穩運行,根據《國務院關於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和《上海市公共數據和一網通辦管理辦法》等,制定本辦法。   第四條(平臺定位)   「一網通辦」平臺是本市政務服務的在線辦事服務平臺,向企業市民等提供電腦端、移動端、自助終端等多渠道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總門戶、「隨申辦」分別是電腦端和移動端的總入口。
  • 「簡快好省」廣州樣本 一網通辦開企業
    開辦企業便利度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指標之一。近年來,廣州為不斷提升開辦企業便利度,圍繞減環節、壓時間、降成本、優服務,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實現了開辦企業「一張表格申報、一個環節辦理,最快半天辦結」的目標。
  • 上海「一網通辦」繼續升級,部分事項探索無人幹預自動辦理
    上海還將推動「兩轉變」——「一網通辦」從「側重行政權力事項」向「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並重」轉變,從「能辦」向「好辦」轉變,使個人辦事更加方便、快速,法人辦事更加高效、可預期,切實提升群眾和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 每日一詞|政務服務「跨省通辦」
    inter-provincial government services 中文原文 1.為解決群眾異地辦事面臨的堵點難點問題,國務院辦公廳建設的國家政務服務平臺「跨省通辦」服務專區近日上線,初步實現了市場主體登記註冊、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
  • 「平湖-金山」兩地開展「異地通辦」實現政務服務「無距化」
    以長三角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平臺為依託,常態化開展兩地政務服務「異地通辦」合作,並向鎮街道延伸,進一步拉近兩地群眾經商辦企業以及生產生活各方面的距離,提升兩地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切實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為毗鄰政務服務協作做出積極探索和有益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