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告知日本民眾,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而作為侵華日軍總司令的岡村寧次雖然心中不服,但也無可奈何,只得乖乖奉命向中國軍隊投降。同年9月9日,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在南京陸軍總部大禮堂主持受降典禮,岡村寧次作為侵華日軍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而這一天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意義的一個日子﹐因為這是十四年抗戰艱苦奮鬥的結果。南京受降儀式結束後,國民政府劃定了16個受降區並任命了16位高級將領出任受降主官,明確規定轄區內的日軍必須無條件投降。今天咱們就一起來了解下當年這16個受降區的地點在哪,其主官又都分別是誰。
第一受降區:越南北部,受降主官是盧漢,上將軍銜,抗日戰爭時期曾率領滇軍出滇參加抗戰,並先後在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中立下赫赫戰功。日本投降後,盧漢奉命率部去越南受降,於9月28日在河內正式接受日軍第三十八軍團軍團長土橋勇逸投降。1974年5月13日,盧漢在北京逝世,享年79歲。
第二受降區:廣州地區,受降主官是張發奎,上將軍銜,抗日戰爭時期曾先後率部參加過淞滬會戰、武漢會戰、粵北會戰等戰役。日本投降後,張發奎以第四戰區司令長官的身份來到廣州接受日軍華南派遣軍司令田中久一的投降。1980年3月10日,張發奎在香港病逝,享年84歲。
第三受降區:潮汕地區,受降主官是餘漢謀,上將軍銜,抗日戰爭時期曾先後率部參加過武漢會戰、粵北會戰等戰役。日本投降後,餘漢謀派遣徐景唐代表第七戰區前往汕頭接受該地日軍的投降並接收其武裝。1981年12月27日,餘漢謀在臺北病逝,享年85歲。
第四受降區:湖南地區,受降主官是王耀武,中將軍銜,抗日戰爭時期曾先後率部參加了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蘭封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等幾乎所有的大型戰役。日本投降後,王耀武奉命前往長沙接受該地區日軍的投降。1968年,王耀武在北京病逝,享年64歲。
第五受降區:江西地區,受降主官是薛嶽,上將軍銜,抗日戰爭時期曾先後率部參加了淞滬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等其他重大戰役。日本投降後,薛嶽作為第九戰區司令長官奉命前往南昌一帶接受該地區日軍的投降。1998年5月3日,薛嶽在臺灣逝世,享年102歲。
第六受降區:浙江地區,受降主官是顧祝同,上將軍銜,抗日戰爭時期曾率部參加了淞滬會戰,後來上海淪陷,第三戰區處於日偽軍的包圍之中,顧祝同便擔當起了牽制的作用。日本投降後,顧祝同作為第三戰區司令長官奉命前往杭州一帶接受該地區日軍的投降。1987年1月17日,顧祝同在臺北逝世,享年94歲。
第七受降區:上海地區,受降主官是湯恩伯,上將軍銜(追晉),抗日戰爭期間曾先後率部參加了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隨棗會戰、棗宜會戰和豫湘桂戰役等其他正面戰場上的戰鬥。日本投降後,湯恩伯前往上海,主持京滬地區的日軍受降儀式。1954年6月29日,湯恩伯在日本逝世,享年54歲。
第八受降區:湖北地區,受降主官是孫蔚如,上將軍銜,抗日戰爭期間曾奉命率部鎮守中條山,多次在戰場上重創日軍。日本投降後,孫蔚如奉命前往武漢接受日軍第六方面軍投降並全權處理第六戰區受降事宜。1979年7月27日,孫蔚如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第九受降區:安徽地區,受降主官是李品仙,上將軍銜,抗日戰爭期間曾先後率部參加了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等其他重大戰役。日本投降後,李品仙作為第十戰區司令長官奉命前往蚌埠接受該地區日軍的投降。1987年3月23日,李品仙在臺北逝世,享年97歲。
第十受降區:平津地區,受降主官是孫連仲,上將軍銜,抗日戰爭時期曾先後率部參加了娘子關戰役、徐州會戰、棗宜會戰等其他重大戰役。日本投降後,孫連仲奉命前往北平接受日軍華北方面軍總司令官根本博的投降。1990年8月14日,孫連仲在臺灣病逝,享年97歲。
第十一受降區:山東地區,受降主官是李延年,中將軍銜,抗日戰爭時期曾先後率部參加了淞滬會戰、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等其他戰役。日本投降後,李延年奉命前往山東負責受理該地區日軍的投降事宜。1974年11月17日,李延年在臺灣病逝,享年70歲。
第十二受降區:洛陽地區,受降主官是胡宗南,上將軍銜,抗日戰爭期間曾先後率部參加了淞滬會戰、蘭封會戰和武漢會戰。日本投降後,胡宗南作為第一戰區司令長官奉命前往鄭州接受日本第12軍團司令官鷹森孝的投降。1962年2月14日,胡宗南在臺灣病逝,享年66歲。
第十三受降區:河南地區,受降主官是劉峙,上將軍銜,抗日戰爭期間曾率部參加了平漢路戰役,後被日軍打得一潰千裡,從此獲得「長腿將軍」的稱號。日本投降後,劉峙奉命前往河南商丘等地接受該區域內日軍的投降。1971年1月5日,劉峙在臺灣病逝,享年79歲。
第十四受降區:山西地區,受降主官是閻錫山,上將軍銜,抗日戰爭期間曾先後率部參加了娘子關戰役、忻口會戰和太原會戰。日本投降後,閻錫山重新回到老家太原接受該地區內日軍的投降。1960年5月23日,閻錫山在臺北病逝,享年77歲。
第十五受降區:綏遠地區,受降主官是傅作義,上將軍銜,抗日戰爭期間曾先後率部參加了綏遠抗戰、忻口會戰、太原會戰等戰役。日本投降後,傅作義奉命前往歸綏接受該區域內日軍的投降。1974年4月19日,傅作義在北京逝世,享年79歲。
第十六受降區:臺灣地區,受降主官是陳儀,上將軍銜,抗日戰爭時期曾出任第二十五集團軍總司令,負責福建防務。日本投降後,陳儀奉命前往臺灣接受該區域內日軍司令官安藤利吉的投降。1950年6月18日,陳儀在臺北馬場町被殺害,享年6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