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環球科學設為星標
周一至周五
第一時間掌握
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科學家·
生命遊戲之父、數學家約翰·康威因新冠去世
圖片來源:wikipedia
據多方報導,英國數學家、生命遊戲發明者約翰·康威(John Conway)因新冠肺炎,於當地時間4月11日在普林斯頓逝世,享年83歲。早年康威在劍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並在此開始研究生涯;1986年入職普林斯頓大學。康威最著名的成就之一,是他在1970年提出的「生命遊戲」。這種二維網格上的細胞自動機允許計算機模擬出複雜的生命演化進程。隨後,生命遊戲通過《科學美國人》雜誌為大眾所熟知。
·天文學·
LAMOST發現銀河系自轉最快的恆星
這顆恆星(紅色)相對於太陽系(黃色)的位置。
近期,國家天文臺研究人員利用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的數據發現了目前銀河系自轉速度最快的恆星。該恆星正式命名為LAMOST J040643.69+542347.8,其自轉速度約為540 km/s,比目前銀河系中自轉速度第二快的恆星快約100 km/s。進一步分析發現,自轉速度過快使得星體變扁。結合蓋亞望遠鏡的數據,該恆星可能起源於雙星作用。由於主星在演化後期星體膨脹,導致了這顆星開始吸積主星物質,從而自轉加快。研究發表於《天體物理學快報》。
·免疫學·
巨噬細胞可能促進病原體感染
組織定居巨噬細胞(TRMs)可分為促進炎症M1型和免疫抑制M2型。儘管同為免疫細胞,後者有時卻能促進病原體在受感染的組織中生長。發表於《科學·免疫學》的研究通過小鼠試驗發現,特定病原體感染的一些組織中,嗜酸性粒細胞可以促進兩種白介素的釋放,從而使局部M2型TRMs增殖。這些M2型TRMs產生的大量CCL24蛋白,反過來會增加酸性粒細胞數目。這種循環讓免疫抑制的巨噬細胞增多,促進病原體生長。
·神經科學·
電子遊戲能促進認知功能
以往的研究發現,打電子遊戲能讓人眼手協調功能上升,並有更好的記憶功能。《人類神經科學前沿》的研究進一步揭示了打遊戲的長期好處,那就是能增強視覺選擇注意能力,即遊戲高手能更好地判斷視覺刺激中重要和不相干信息。在試驗中,那些長期打英雄聯盟的高段位玩家,在認知任務中表現更好,可以將有限的認知資源高效地分配給連續而來的視覺目標。研究提示,打即時策略遊戲或許是訓練認知能力的有效手段。
·物理學·
交互系統測量拓撲量子態的新方法
圖片來源:IQOQI Innsbruck/Harald Ritsch
鑑定和表徵量子實驗中的拓撲態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近年來,非交互系統已經實現了這一點。但是,到目前為止,還無法在可以用作拓撲量子計算機的交互系統中實現這一目標。據一項近日發表於《科學進展》的研究,科學家提出了可在其中測量多體拓撲不變量的新方法。他們在量子模擬器中製備出待測拓撲態,然後對其進行隨機測量,再從統計相關性中提取出拓撲不變量。該方法可利用現有實驗平臺完成,有望為將來對拓撲量子相的研究打開新大門。
·古生物學·
歐洲同步輻射加速器還原恐龍胚胎化石
據一項發表於《科學報告》上的研究,科學家利用歐洲同步輻射加速器(ESRF)對生活在2億年前的刀背大椎龍(Massospondylus carinatus)的胚胎化石進行了高解析度的非破壞性掃描,重建出恐龍胚胎頭骨的3D模型。他們發現胚胎下顎中有兩組牙齒,其中一組和鱷魚一樣,在孵化前脫落或被重吸收。同時,頭骨不同階段的發育與現存的恐龍遠親如鱷魚、烏龜和蜥蜴的相似,說明這一發育模式在2億年間幾乎未曾改變。
·新冠疫情·
截至北京時間4月13日6時30分,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1840093例,累計死亡113672例。4月11日,美國所有50個州、首都華盛頓特區以及美屬4個海外領地都進入「重大災難狀態」。
美國及歐洲部分國家疫情依舊嚴峻;西班牙自下周一起,建築、生產等行業將被允許復工,預計有數千人可以重新開始工作,復工的公司則必須為員工提供必要防護裝備,並保持社交距離;目前,英國首相已經治癒出院,在返回政府工作前會繼續休養。
文:吳非、楊心舟、馬一瑗、謝汝雨
編輯:吳非、楊心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