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動漫被禁的理由是什麼?大抵逃不了黃暴元素。
例如暴力血腥方面,《進擊的巨人》《東京食屍鬼》《ANOTHER》等,這些含有血腥暴力元素的動畫雖然內容充實精彩,情節環環相扣,但是它們的暴力元素直接導致它們被打成了不及格,原因就在於我們擔心這些暴力元素會影響青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
但我認為,這不是根本原因。
家長方面,60、70後們對動畫的認知不夠「現代」,雖然如今是一個信息爆炸的年代,家長們多多少少會接觸動漫文化,但只是淺嘗輒止,沒有深入認識——說得乾脆一點,就是直接將「動畫」與「低齡」掛鈎,所以家長們自然不允許不良成人元素的滲透。這是沒什麼錯的,當時《人渣的本願》在日本首播時也一度引起家長的不滿,認為這部動畫散播扭曲價值觀,並聯名向電視臺投訴。所以說,家長的管制無可厚非,但是欠缺的是他們對動畫的進一步理解,也就是說,要讓他們知道,動畫不能一刀切——不是所有動畫製作出來都是給小孩子看的,它應該和電影一樣,有著嚴密的限制和分級。
上面只是說,黃暴元素影響了一些好作品傳播,但尷尬的是,好作品往往只是由於暴力元素被禁。換句話說,目前為止,我還沒見過哪一部肉番做出了《進擊的巨人》那種價值,真要是想找一部,包含大量色情成分但有內容有思想的作品,那我第一時間只能想到電影《色戒》,動畫方面吧,你想想上棲綴人他哪一部作品有思想了?不都是靠噴張的雄性激素賺錢嘛!這種東西禁了就無所謂了。
優秀動漫除了因暴力元素被禁以外,還有一個高大上的被禁原因,那就是思想,或者是,價值觀。例如,抨擊日本右翼勢力、左翼傾向很明顯的《東京殘響》,就是當年被禁的一個典型;還例如《死亡筆記》,拋開情節不談,它的確有不少神秘主義在裡面,要是這部被15歲以上觀眾稱為神番的動畫被推薦給了7、8歲小孩,很難保證孩子的奇思妙想不會跑偏,當初電視上整天放新聞——那家的孩子因為模仿奧特曼飛翔結果墜樓而死;這家的孩子因為模仿喜羊羊裡煮羊結果導致一個孩子被燒死。這些悲劇,我們不願意再看到,所以我們,選擇的是: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
今天,你作為一個20歲的大學生抱怨《進擊的巨人》被禁,好了,明天,我們全網免費;後天,孩子因模仿危險動作而喪生的家長打到你臉前,一邊哭一邊讓你把孩子還給他/她。
誰錯了?
都錯了,或者,都沒錯。
家長該怎麼做?教科書一般的答案:緊跟時代,解放思想,並且堅守根基。
年輕人該怎麼做?教科書一般的答案:聽從長輩教誨,牢守社會主義價值觀(日本畢竟是資本主義,有些他們認可的東西我們真不能去接受),當好傳播者,給予長輩正確的認知。
說白了,前浪和後浪要溝通,還要溝通好。
如果我們向上看,就可以看到,我們的國家在很多方面都屬於建設進行時狀態,在影視作品分級上,我們沒有日本社會那麼完善的體制,所以,在引進國外作品時,對於其分類管控,很多時候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這就需要各界共同努力,建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影視照妖鏡和文娛大漏鬥。
我期待《進擊的巨人》這種作品有一天可以名正言順進入大陸,不再「僅限港澳臺」;20歲的御宅族會告訴40歲的父母,這個動畫雖有暴力元素卻值得一看;會告訴10歲的弟弟妹妹,你要聽話,等你到了年齡,哥哥/姐姐親自和你一塊看這個動畫;面對同齡的同學說「抗日時幸虧日本沒亡國!沒了日本你怎麼看動畫!」這種思想跑偏的話時,可以不卑不亢,「看了好動畫我會變得更好;但不看它難道我就會變壞嗎?難道沒了它,我就不能活得很精彩了嗎?」
我國特色文娛體制的建設依然在路上,我們一起出一份力吧。
更多精彩漫畫 請關注 微信公眾號 「別書荒」回復 書名 即可免費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