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行業利潤怎麼樣?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如今眼鏡不僅能幫助我們矯正視力,同時還提供了配飾搭配的功能。因此,雖然眼鏡行業近幾年表現力並不是很好,但相較於近視眼鏡而言,時尚配飾類的眼鏡市場表現力激增。但,你可曾知道售價幾百元的眼鏡其實成本可能才幾十塊錢,甚至更少,也正因為如此,眼鏡行業被大家稱之為暴力行業。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據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6月,博士眼鏡共有400多家點,其中直營門店數量達到了近380家。這些店面,每年的租金和人工費,都是一筆不小的數字。但由於眼鏡的消費頻次較低,一般情況下,配的近視眼鏡可能兩三年才更換一次,而配飾類型的眼鏡銷量則日益增加。
眼鏡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在中國,除了隱形眼鏡品類外,其他眼鏡產品不屬於醫療器械,行業準入門檻低,包括鏡片企業在內的眼鏡生產企業超過4000家,但普遍規模較小,市場份額偏低,行業處於完全競爭狀態。相對而言,隱形眼鏡的市場份額則較為集中。眼鏡行業市場份額佔比較高的大型龍頭企業較少,處於完全競爭的市場氛圍中。
中國市場許多行業的產業集群現象非常明顯,眼鏡行業也不例外。目前,在行業集中度分散的大背景下,眾多中小型生產企業及其配套廠家聚集在一定的區域內,形成產業集群,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這也使得中國眼鏡生產企業在國際上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以鏡片製造行業為例,目前已經形成以江蘇丹陽、浙江溫州、福建廈門、上海等為主要生產基地的產業格局。
未來眼鏡行業市場規模預測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報告顯示,目前中國近視人口已超過6億,佔中國人口接近一半。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率均已超過7成,小學生的近視率也接近50%。中國是目前世界上近視發生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可預見未來眼鏡市場有一定的潛力。
眼鏡行業經過近十幾年的快速發展,目前,中國眼鏡總產量佔到了世界總產量的70%。中國不僅成為世界領先的眼鏡生產大國,也成為了世界眼鏡消費潛力最大的國家之一。中國眼鏡行業在2017年的零售額約730億元。預計到2020年,中國眼鏡市場容量可以達到1500-2000億元人民幣。
目前,國內眼鏡行業的主要銷售終端包括大型的傳統商業連鎖店、以醫院眼科為背景的配鏡中心及批發兼零售的企業。直接面對個體消費者的眼鏡店,則是最接地氣的渠道之一。目前,全國眼鏡店總數已達23000餘家,如果將連鎖店的分店也算在內,估計總數約為31000家。從數量上看,中國眼鏡零售店數量眾多。
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眼鏡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分析
中國眼鏡行業整體運行指標分析
第一節 中國眼鏡行業總體規模分析
一、企業數量結構分析
圖表:2016-2018年中國眼鏡行業企業數量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中國眼鏡行業企業數量為1227家。
二、行業資產規模分析
圖表:2016-2018年中國眼鏡行業總資產規模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2018年,中國眼鏡行業總資產規模約為986億元。
三、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圖表:2016-2018年中國眼鏡行業市場規模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2018年,中國眼鏡行業市場規模約為814億元,同比增長11.5%。
眼鏡行業前景趨勢如何?
中國眼鏡行業目前已經形成了國有、集體、私營、合資、獨資等多種所有制並存的局面,企業充滿活力,中國已發展成為世界主要眼鏡消費國和生產國。中國眼鏡企業主要分布在華東地區。
隨著社會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人們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及視力保健工作的開展,眼鏡行業得到迅速的發展。隨著新一代消費群體的崛起,消費者已不再滿足僅僅只是矯正視力的眼鏡,更需滿足對時尚精緻生活追求的個性產品。另外,眼鏡將逐漸向簡易化,功能化發展。
中研普華研究院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眼鏡行業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採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了解更多專業詳細分析,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0-2025年版眼鏡行業兼併重組機會研究及決策諮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