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REITs教父孟曉蘇:中國更適宜發展REITs

2020-12-22 網易財經

2016年12月,國家發改委、中國證監會發表《關於推進傳統基礎設施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證券資產化相關工作通知》,傳遞了推進基礎設施資產證券化的先行信號。時過四年,基礎設施資產證券化有了進一步動作。今年4月,中國證監會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聯合發布《關於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試點相關工作的通知》,這標誌著中國公募基礎設施REITs試點正式揚帆,隨著第一批試點項目即將推出,REITs進入中國的腳步聲越來越近。

第一批reits試點即將推出,前景尚好,但依然有問題需要解決。如何保證REITs的穩定收益?如何加強落地前的理論實踐?在中國走好REITs這條道路需要哪些支撐?如何正確開展REITs實踐研究?中國房地產之父,中房集團理事長孟曉蘇,作為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REITs課題組組長,從國際角度,外資經濟,建設規模,一帶一路建設等角度進行了深刻分析。

REITs作為新方向領域,在創新道路上要學習國際經驗。以孟曉蘇之見,從基礎設施項目啟動REITs試點,是一條符合國情的道路,但也是一條相對困難的道路。基礎設施項目門類多,資產形態、運營模式、管理與收益方式各不相同。世界各國與各地區的REITs多是從商業房屋租賃起步,租賃房地產不僅有現期租金,而且長期增值趨勢明顯。中國從基礎設施資產起步REITs,既然選擇了從難點突破,就要面對更多挑戰。

有人認為,納入REITs收益的只能是「被動收益」,即租賃房屋的收益,而不能包括「主動收益」,即經營性收益。孟曉蘇的觀點是,其實「被動收益」與「主動收益」只是REITs研究上的分類,並不是REITs收益來源的區別,基礎設施REITs更是如此。在發展REITs這個問題上,孟曉蘇提出我們要「大步流星」地向前走。中國有大量可以轉為REITs的不動產資產。在當前嚴峻的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下,需要用REITs化解地方政府與企業的高負債,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投資。中國更適宜發展REITs。美國REITs市場流通規模折合人民幣8.7萬億,經濟體量第三的日本是世界第二大REITs市場,去年年底規模為折合人民幣1萬億元。中國在世界經濟體量中高居第二位,但是REITs嚴重滯後。所以在建立REITs方面我們要有趕超的緊迫感,要讓中國的REITs體量與世界第二的經濟規模排名相匹配。

孟曉蘇指出,現在經濟發展外部壓力越來越大,中國要加快形成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就需要繼續進行REITs理論研究,並以創新思維深化REITs落地中國的實踐研究,堅定推出基礎設施REITs試點,迅速擴大試點規模。他認為,國家需要基礎設施建設再度發力,就要改變高負債格局,加快發展直接融資,減少剛性兌付,化解金融風險。REITs能夠成為基礎設施等資產「接盤俠」,使得地方政府和平臺公司重新獲得投資能力,履行擴大投資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責任。同時,用REITs可以擴大引入外資,利用未來迅速發展的國內REITs市場,鼓勵外資進入市場投資,通過REITs市場擴大引入國際穩健型資本進入。以更好落實中央「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政策要求。(作者:趙焓璐)

Q:REITs課題組經歷了哪些發展階段?發揮出了哪些作用?

孟曉蘇:2000年起亞洲國家紛紛引入REITs,我們也開始關注REITs。2005年我在北京主持第一次REITs國際研討會,成為引REITs進入中國的起點。2008年底國務院發文要求「開展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試點」。從2015年7月以來,在陳元副主席、劉世錦副主任和我的參與下,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設立起REITs課題組,積極進行公共資產證券化研究。先後赴十多個省市進行調研,向全國人大財經委匯報成果並取得支持。我們與中國證監會與中國證券基金業協會積極配合,研究有關法律法規,促進了REITs理念傳播。

課題組關注到,在我國引入REITs難度如此之大,甚至不如PPP、P2P被接受得快,為什麼會是這樣呢?以在我國流行一時的PPP為例,在國外它本來是用於中小投資項目,規模都在幾個億以內。但我國PPP動輒十幾億或幾十億的體量,使得其中第二個「P」所要求的民間投資基本上被排除。再一個事例是在我國P2P曾盛行一時,先野蠻發展、後粗放治理,給眾多投資人帶來災難性損害。而為什麼安全性很強的金融產品REITs,在國際上通行多年,要引進我國反而困難重重呢?課題組認為,這源自我國社會對這種創新型金融產品認識不足,將其誤認為是一種銀行產品,誤認為是用於房地產開發融資的,一調控房地產就不願推動REITs。課題組在深入研究的同時,有針對性地開展了工作。

從目前效果看,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REITs課題組至少發揮出了三個作用。

第一,面對原來由銀行業主導的REITs研究停滯不前,並有走向銀行間債權交易的趨向,課題組以權威第三方研究機構的名義,啟動權益型REITs研究。課題組協同國家證券基金管理部門,讓我國REITs研究回歸證券市場本源。隨後通過國家證券監督管理部門與相關部門聯合發文,分別取得相關主管部門的支持。課題組幫助理順了管理體制,促進形成目前中國證監會與其它主管部門聯手推動REITs的新局面。

第二,弱化REITs的「房地產」概念,突出「化解地方債」與「進行政府公共資產證券化」主題,解除了把REITs當作房地產的誤解,使REITs試點可以從基礎設施項目起步。這些資產大部分在地方政府與平臺公司手裡,少量在民營企業手裡。現在把基礎設施REITs作為主攻方向,並不是不去做租賃房REITs。本來我國REITs就是為發展住房租賃而提出的,全世界的REITs都是從房屋租賃起步的。我國從基礎設施REITs起步,選了一個很艱難的起步領域。好在總能邁出一步。第一步邁出的是左腳還是右腳不重要,能起步就很不容易了。我國REITs試點從政府公共資產起步,還有利於減輕原始權益人的納稅痛感,為中國REITs免稅尋找到法理依據。

第三,通過課題組向全國人大財經委的匯報,共同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解除了對「證券投資基金法不完備」的疑慮。本來認為做REITs就需要修改法律條文,2017年我曾請30位全國人大代表聯名提案,要求修改證券投資基金法。但是作為在全國人大做過立法工作的人,我一直對「要修改法律」之說有疑惑,難道在法律條文中就沒有裁量空間嗎?隨後查到法律中果真有例外條款,「證券投資基金法」明確規定公募基金可以用於投資的領域,不僅包括「上市交易的股票、債券」,還包括「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的其他證券及其衍生產品」。這個法律條文我請全國人大財經委辦公廳做了解釋,課題組將這個法律解釋多次向中國證監會與協會傳達,建議解除顧慮大膽突破,促使將公募基金用於不動產資產證券化成為可能,由此造成如今「基金型REITs」成為中國REITs的起步點。今年四月底,中國證監會與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出40號文件,啟動了基礎設施REITs試點。半年多來各地政府紛紛發文響應,眾多專業機構推薦出幾百個待選項目、各省市政府發改委踴躍上報推薦,主管部門組織專家夜以繼日地評審,出現了多年所盼望的熱烈場面。

Q:REITs試點要重視創新、也要注重學習海外經驗?

孟曉蘇:中國推出REITs要認真學習國際經驗。現在不少公募基金公司蜂擁而上做REITs,其實並不了解什麼是REITs。在這個國際經驗十分豐富的領域裡,比創新更重要的是學習,需要結合中國實際去學習。

從基礎設施項目啟動REITs試點,是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道路,但也是一條相對困難的道路。基礎設施項目門類多,資產形態、運營模式、管理與收益方式各不相同。中國選擇從基礎設施資產這個難點突破REITs,就要面對更多挑戰,就要付出更多努力,就要更多學習國外基礎設施REITs的經驗。我們有後發優勢,處理得好可以少走彎路。

在重視學習的同時要不要創新呢?當然要創新,創新主要就是解決如何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問題。中國各級政府擁有這麼大規模的基礎設施等資產,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所以結合中國特點去推動REITs,推出中國的REITs,這就是一種創新。

Q:推動REITs發展有哪些困難?

孟曉蘇: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我們都沒做過REITs,對於供給側、需求端和管理者來說都是新課題。我們的機構不是沒有能力上手做REITs,可以說他們都是很好的「廚師」,但是他們都是「中餐廚師」,而我們現在要吃的是「西餐」。需要中國廚師學做西餐,就要向REITs發展好的國家與地區學習。

Q:如何看REITs的收益?

孟曉蘇:過去曾經有國外專家講過關於REITs的收益,有專家認為REITs也要靠「被動收益」,這種說法並不符合REITs實踐。當我聽到這種說法之後,我首先感到是我有責任,因為是我把REITs引到中國來的,我應當要把收益來源說清楚。我又找了國外同行專家來探討,他們都認為「主動收益」也是REITs收益的一部分。所以REITs的收益要求應當確定為「穩定性收益」。

基礎設施項目與租賃房項目中經常包括有一些政府補貼,在有些國家REITs中甚至大部分收益來自「政府購買服務」。比如美國的「CCA監獄基金」,政府用「售後回租」的方式先把監獄賣給REITs,然後按照關押犯人的數量給予人頭費,讓這支REITs收益頗豐。在中國不少基礎設施與租賃房項目的收益中,政府購買服務佔有一定比例,包括水電氣熱收費補貼、公共運輸票價補貼、房租補貼等。它們其實是比租客繳租更加安全的收益。我認為需要鑑別的是這些收益是「穩定性收益」還是「臨時性收益」,可以把「穩定性收益」納入REITs收益項。

Q:應該以怎樣的速度和模式去促進其發展?

孟曉蘇:我認為要大步流星地趕路。中國有著大量可以轉為REITs的不動產資產。在當前嚴峻的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下,需要用REITs化解地方政府與企業的高負債,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投資。美國REITs市場流通規模折合人民幣8.7萬億美元,經濟體量第三的日本是世界第二大REITs市場,去年年底規模為折合人民幣1萬億元。中國在世界經濟體量中高居第二位,但是REITs嚴重滯後。中國基礎設施等不動產資產巨大,社會資金持有不動產資產願望迫切,資金成本降低讓現有資產收益率更適應需求。中國更適宜發展REITs。在建立REITs方面我們要有趕超的緊迫感,要讓REITs在中國迅速形成足夠的體量,要讓中國REITs體量與世界第二的經濟規模排名相匹配。

Q:圍繞基礎設施REITs試點,我們應該加強哪些方面的工作?

孟曉蘇:我認為需要繼續從以下幾點加快推動。

第一,堅定推出基礎設施REITs試點,擴大試點規模。現在經濟發展外部壓力越來越大,中國需要加快形成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國家需要基礎設施建設再度發力,就要改變高負債格局,加快發展直接融資,減少剛性兌付,化解金融風險。REITs能夠成為基礎設施等資產「接盤俠」,使得地方政府與平臺公司重新獲得投資能力,履行擴大投資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責任。現在第一批REITs試點即將推出,大家都抱有期待。如果能讓REITs在中國股市佔有一定規模,加之鼓勵外資進入到我國REITs市場,它們就不會成為國際熱錢,而是成為我國資本市場上的穩定器。

第二,及時研究REITs免稅問題,讓REITs能夠順利落地。世界上有13個國家是有REITs法規而多年沒有REITs,原因就是其法律不配套,沒有免稅支持。我們不能成為其第14個國家。而通過以政府公共資產做REITs,可以減少企業的稅收痛感,先把REITs推出,同時要加快推進「稅收中性」,讓REITs能夠免稅。在中國現期可以首先促成對REITs返還地方稅,大致上能減輕稅賦一半,並用好稅收遞延政策。進而促進國家稅制調整,最終實現對REITs免稅。

第三,研究適時推出租賃房REITs。世界各國與各地區的REITs多是從商業房屋租賃起步,比如「香港領展基金」就是從租賃商業與車庫做起,隨後又收購了不少商業物業。租賃房地產不僅有現期租金,而且長期增值趨勢明顯。美國REITs在42年中價值增長140多倍,主要還是靠房產資產增值。

國務院辦公廳2016年6月印發的國發39號文件要求推動的REITs,就是為了發展住房租賃,形成租售並舉的市場。我希望主管部門國家住建部與中國證監會要堅持「不忘初心」,在推動基礎設施REITs試點的同時,早日推出租賃住房REITs試點,促進「要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支持專業化、機構化住房租賃企業的發展」等中央要求的實現,促進「房住不炒」要求的落實。它可以為REITs市場引入增值性更好的基礎資產,實現國內REITs與國際REITs門類一致。REITs有利於進一步落實「房住不炒」的要求,那時用於轉讓交易的是REITs權益單位,而不用買賣交易用於租賃的房屋,「房子是用來住的」就可以得到更好的落實。

第四,加快研究啟動「公司型REITs」。公司型REITs更加容易被中國企業接受,也為中國監管機構所熟悉,監督管理經驗豐富。啟動公司型REITs同樣要從解讀法律入手。有了我們通過研讀法律、利用現有法律便可推行「基金型REITs」的實踐經驗,對於實行「公司型REITs」是否要涉及修改法律,就應有更符合法律實際的考量。我的初步判斷是,在現有公司法及其相關法規的約束下,我國已發展起規模宏大的資本市場,法律法規能支持幾千家企業IPO,就應當能支持發行「公司型REITs」。可以儘量沿用現行公司股權上市的法律法規,並對REITs板塊制定專門的行業規範。公司型REITs不同於一般上市公司要求的,包括明確其必須持有不動產資產、保證按期分配收益、資金不得投向開發等。這些要求應可通過制定行業規範,由監管部門發文實施,不一定都涉及對公司法或其它上位法的修改。

Q::中國近期政策對於REITs的落實有什麼影響?

孟曉蘇:用REITs可以擴大引入外資。要充分落實中央「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政策要求,利用快速發展起來的國內REITs市場,鼓勵外資進入市場投資,通過REITs市場擴大引入國際穩健型資本進入中國。還要研究將REITs理念用於指導「一帶一路」建設,改變有關部門與企業的「單純債務型思維」,加強對「一帶一路」項目多種融資通道的指導。通過利用國際REITs市場與國際投資機構,化解海外投資項目的經濟風險與其它潛在風險。共建「一帶一路」若有了國際資本作為「接盤俠」,就能越走越寬廣,就能更好地造福於受益國,進一步擴大中國的國際影響力。

本文來源:網易財經 責任編輯:楊斌_NF4368

相關焦點

  • reits是什麼縮寫?reits概念股有哪些?
    什麼是reits?  REITs,是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的簡稱,即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徐憲平認為,新基建作為中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一個具體路徑,按照標準的公募REITs產品發行的話,可以帶動20萬億到40萬億的直接投資。  2020年4月30日,中國證監會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了《關於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相關工作的通知》,標誌著我國公募REITs試點正式啟航。那reits概念股有哪些呢?
  • 中國公募REITs實戰高級研修班(二期)圓滿結課!
    此次深圳授課,包括藍光文商旅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張剛,漢盛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中國資產證券化百人會論壇法律專委會主任趙衝,上海國有資本運營研究院投融資中心首席專家、青矩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桂連,金杜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葉永青在內的4位導師分別從新模式、新驅勱、新發展暨REITs實踐,公募REITs案例分享,基礎設施公募權益型REITs政策解讀與實務要點,以及REITs
  • 徐成彬:中國城市基礎設施公募REITs十大價值
    經過建國71年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發展,我們國家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2020年是中國公募REITs的元年,中國證監會、國家發改委發布了基礎設施REITs試點政策方案。今天我用一個小時的時間,跟大家交流一下中國城市基礎設施REITs模式的應用,包括兩個方面內容:一是中國REITs試點「一體兩翼」政策框架,二是中國城市基礎設施公募REITs十大價值。
  • 中國電建成功於深交所發出全國首單央企抗疫類REITs
    近日,中國電建成功於深交所發出全國首單央企抗疫類REITs。該類REITs為「申萬宏源-電建南國疫後重振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發行規模18.1億元,產品期限5年。據悉,南國置業股份有限公司於2009年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碼002305),其物業業態涵蓋購物中心、酒店、公寓、寫字樓、文化產業園等範疇,逐步形成了以商業地產開發與運營為主體,以地產金融和產業地產等新興業務為兩翼的「一體兩翼」式戰略發展模式,及「以資產管理為核心,以價值發現為先導,以開發能力為支撐,以商業運營管理為後盾」的經營模式。
  • 「精編實錄」漂洋過海而來,REITs會在中國乘風破浪嗎?|清華五道口...
    【王天陽】REITs雖然在國際上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投資產品了,在中國我們知道還是方興未艾,剛剛起步。今年發改委和證監會聯合發文,推開了REITs在中國發展的大門,請王剛老師為我們介紹一下REITs在中國的發展?【王剛】我簡單介紹一下中國REITs的發展歷程。REITs實際上是個舶來品,簡稱叫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
  • 千呼萬喚始出來,REITs開啟新篇章
    2020年4月30日,中國證監會、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了《關於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相關工作的通知》,標誌著國內公募REITs正式啟航。此次引進基礎設施REITs,有助於吸引更專業的市場化機構來主導基建項目投資和運營,提高投資建設及運營管理效率。對於地產行業,此次REITs 試點提出優先支持倉儲物流等基礎設施補短板行業,並鼓勵高科技產業園區、特色產業園區等開展試點,物流倉儲與產業園區亦有望加速發展。
  • 中國電影教父——韓三平
    他也是最近20多年來,提及中國電影界發展時,絕對繞不開的一個人物。韓三平曾經擔任過北京電影製片廠廠長,自從1999年出任中國電影集團領導,到2014年退休,他帶領團隊一手將中國電影帶入了商業時代,是我國內地現行的電影票房分帳模式之父,在電影圈內,韓三平有著一個響亮的稱呼:"三爺"。
  • REITs,普通人投資房產的好工具!
    REITs的商業模式則很簡單,投資人希望通過長期持有房產獲取租金及升值收益,這樣的回報模式會慢許多,但更穩定,而強調高資金周轉的開發商若平衡不好現金流容易出現資金鍊斷裂風險。目前,中國A股市場上並沒有真正意義的REITs產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1)商業物業回報率低於無風險利率。
  • 2020中國慢病防控適宜技術大會暨中國健康支持性環境建設促進行動...
    大會是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指導下,由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中國職工發展基金會、重慶市健康管理研究會聯合主辦,重慶市健康管理研究會、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西南醫院)聯合承辦。大會以「創新技術運用,融通管理模式」為主題。來自政府、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基層醫療機構、企事業單位、學會協會等不同領域的領導、專家和代表800餘人參會。
  • 深交所:推動公募REITs配套規則制定發布
    12月12日,深交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李輝在「中國(北京)2020國際REITs發展論壇」上發表演講時做出上述表示。早在今年4月30日,中國證監會和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關於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相關工作的通知》,標誌著中國版公募REITs正式啟動。
  • 中國能建成功發行全國首單新能源發電基礎設施類REITs產品
    11月3日,中國能建成功發行工銀瑞投-中能建投風電綠色資產支持專項計劃(下稱「工銀能建風電類REITs」),總募資7.25億元。為盤活存量資產,提高資本的流動性和回報率,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2019年以來,中國能建投資公司積極開展金融創新,在公募REITs正式推出之前,探索發行類REITS產品實現前期資金的退出,改善企業現金流,促進形成「投融管退」的閉環投資體系。
  • 日本變形機甲教父河森正治對話中國機甲藝術教父孫世前
    2019年11月28日,在深圳舉辦的「河森正治EXPO世界巡展——中國首站
  • 公募基金教父忠告:為什麼看好中國?
    如今的中國有最新的硬體、軟體配備,正因為年輕,革新、發展的機會要比其他市場更大。「過去的幾十年,其實我們可以從各行各業看到很多先例,中國在行業上的逐步開放,基礎建設的進步,逐步跟上乃至趕超世界水準。資管領域也將是如此。」對於中國的資管行業來說,長期的必然趨勢則是投資風格理念向價值、長期轉變,以及全球化配置資產。因為,市場和行業所有的變化,歸根結底由投資者需求決定的。
  • 日本乒壇教父是中國人,曾是中國桌球奧運首金獲得者
    中國桌球一直都是世界上乒壇的霸主。在多年的徵戰過程中,曾誕生過無數位世界冠軍和奧運冠軍。這些奧運冠軍退役後,也一直都在致力於桌球的發展。近年來,大家熟知的「海外兵團」就是這些退役名將所帶來的傑作。如果要談起,「海外兵團」中的王者,我們就不得不提一個的名字。
  • 「音樂劇教父」李盾:立足中華文化 創新講好中國故事
    中新網深圳9月24日電 題:「音樂劇教父」李盾:立足中華文化 創新講好中國故事中新網記者 程景偉中國禁毒題材音樂劇《重生》24日在深圳拉開首演序幕。擔任該劇總製作人的李盾,有著「中國音樂劇教父」之稱,他日前接受記者專訪時,講述了《重生》背後的故事,以及他對中國音樂劇發展的信心。《重生》由中國公安部新聞宣傳局、騰訊影業聯合出品。
  • 他是晶片投資教父,投出104家上市公司!未來10年看中國
    作為改革開放後最早一批進入中國的風險投資機構(1993年),它持續關注半導體產業創新,幫助了一大批中國半導體創新公司成功落地發展,其中不乏中芯國際、兆易創新、矽力傑等一批耀目的領頭企業,間接推動並重塑了整個中國半導體產業版圖。而在華登國際這份亮眼的成績單背後,隱藏著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晶片創投教父——其創始人兼董事長,陳立武。
  • 國鐵集團黃民:推進基礎設施REITs試點
    原標題:《中國要聞》國鐵集團黃民:推進基礎設施REITs試點   國鐵集團副
  • 「中國搖滾樂教父」崔健攜手山西本土樂隊嗨翻太原
    「中國搖滾樂教父」崔健攜手山西本土樂隊嗨翻太原 「中國搖滾樂教父」崔健攜手山西本土樂隊嗨翻太原
  • 中國當代「教父」禹作敏,這個「土皇帝」最終結局怎樣?
    ——《教父》教父,經常用來形容在某個行業有豐功偉績、突出業績的人,作為行業的佼佼者,教父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和榮譽,今天所說的這位「教父」非同尋常,他的人生充滿傳奇色彩,有著驚人的大起大落、跌宕起伏,他原本有著眾人認可的真才實學,最後卻憑著「真才實學」親手將自己送進了監獄、最後服藥自殺。
  • 「REITs CEO 面對面」招商房託趕考記
    就此,經濟觀察報與中國REITs聯盟共創《REITs CEO面對面》系列報導,與在新加坡、香港等市場上市的REITs CEO面對面交流,以期廓清幾大核心問題:什麼是REITs?什麼是好REITs?如何投資RE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