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據日本共同社12月20日報導,據多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19日透露,日本政府已開始探討在新決定導入的2艘宙斯盾艦上,搭載能從敵方射程圈外實施攻擊的長射程巡航飛彈「防區外飛彈」。這是考慮到中國的海洋活動,旨在強化所謂「南西諸島」防衛。日本政府計劃把警戒監視和攔截來自朝鮮的彈道飛彈作為2艘艦船的主要任務,但還認為若活用艦船的機動力,也可以運用於島嶼防衛。
共同社稱,防區外飛彈被認為可以轉用於在對方疆域內阻止瞄準日本的飛彈的「對敵基地攻擊能力」,擴大新宙斯盾艦的任務或引發議論。
日本政府在18日內閣會議上決定的飛彈防禦相關文件中,寫明將延長陸上自衛隊12式陸基反艦飛彈射程,作為防區外飛彈進行開發。還寫入了以在陸地、戰機、護衛艦等「多種多樣的平臺」上運用為前提。
新宙斯盾艦從制定基本計劃到完成建造,工期最短預定8年。在艦上搭載日本國產開發的防區外飛彈的方案被提出,也是應自民黨國防領域議員的要求。防衛省將評估技術妥當性、搭載時的成本,然後決定是否導入。
2018年制定的《防衛計劃大綱》寫明,作為對抗試圖進攻日本的艦艇和登陸部隊的能力,將擁有防區外飛彈。在空中發射的運用方面,正在推進搭載在航空自衛隊F-15戰機上的改裝工作,但由於初期經費大幅增加,項目陷入停滯。此外,日本政府在推進採購F-35戰機用的新反艦飛彈,還在研發「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翔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