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種數據,在我們建國初期,人的平均壽命不到50歲,而到了2020年現在我國平均壽命達到了75歲以上。人均壽命提高的影響因素有很多,既有經濟水平的提高,也有醫療技術的發展,還有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對自己身體的認知,也在不斷的提升。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感受到現在生大病的人越來越多。雖然科學昌明醫學發達,但仍然有很多不治之症,無法解決。這種情況在農村體現得尤為明顯。為啥現在農民生大病的情況越來越多?歸根結底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農民沒錢看病
農民的經濟收入雖然跟過去相比有了極大的提高,現在農村也有了新農合。但是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並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如果一個人生了大病,進了醫院動輒就需要十幾二十萬的醫療費。哪怕是農民通過農村合作醫療報銷一部分,剩下的仍然還有10來萬。這也是很多農民負擔不起的一筆巨額開支。所以導致有一些農民即使查出來了大問題,也不敢去看,也不捨得去看病。
第二,積少成多,小病成大病
雖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諱疾忌醫,但是在農村有很多人對自己的身體狀況並不是特別清楚。面對疾病它們的最正常反應是什麼呢?如果哪裡痛了,先吃點止痛藥。止痛藥不管效,再去村衛生室吊幾天水。只要病症有所緩解就不去管他了,也不做深入的檢查。很多時候一些突發的疾病都是平時的不注意,或者說是因為很多小病的積累變成了大病。一旦到了大病的環節,就進入到前面第1點所說的情況,壓根看不起。
第三,農民常年勞累,拖垮身體
農民沒什麼文化也沒什麼技術,他們不管是在家裡種地還是外出打工,基本上都是依靠出賣體力來掙取工錢。所以,在依靠體力勞動獲得報酬時,對身體的壓榨是非常大的,常年勞累,得不到很好的休養生息,身體早早被掏空,一到晚年就特別容易出現一些疾病。這不是他們的錯,也不是他們自己願意這麼幹,而是生活無奈,被迫勞動。
第四,農民的生活習慣問題
不可否認,很多疾病都跟自身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在農村裡面,大多數老人都有喝酒抽菸等不良生活習性,而科學已經證明了這些東西對身體都沒什麼太多的好處,尤其是大量吸菸,長期酗酒,更會加重身體的負擔。再加上農民整天勞作,飲食不算規律,而且營養跟不上,對身體也有極大消耗。
第五,農村醫療服務設施相對落後
農民生病之後,首先想到的是去衛生室,去鎮上的醫院。不是說這些醫院不能看病,而是因為他們本身的硬體設施和軟體設施都相對比較薄弱。常規的生病可以治療,但是一些疑難雜症或者是大病,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檢查,更別說治療了。再加上雖然現在醫學比較發達,但是在農村地區仍然是醫療技術和醫學普及最弱的一個環節。農民除了看不起病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找不到地方看病。醫療資源並沒有向農民傾斜,大多數生病之後都是疾病亂投醫,最終加重病症。
總而言之,現在農民的生活條件確實跟過去相比有了極大改善,但是農村生病的情況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大病。以上五點原因可能是其中比較關鍵的部分,當然也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比如說農民自身對健康的不關注,生活條件改善之後的暴飲暴食等等。對此你怎麼看,您覺得農村現在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有哪些?還在下面留言評論,說一說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