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張藝興的第四張個人專輯《蓮》已於全球上線,並在短時間內登上多個國家個地區的iTunes單曲榜與Apple Misic專輯榜單,他以M-Pop的曲風為華語音樂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通道,顯而易見的,這對於華語音樂的傳播和中國文化的輸出,已作出了不少的貢獻。
那麼,先讓我來帶大家探討一下,《蓮》是一張怎麼的專輯。
張藝興一直在嘗試新的音樂融合,而在《蓮》這張專輯裡,他採用了「雙生」的音樂概念,塑造出了「前世&今生」的兩部音樂篇章。
雙生概念,古今融合,是文化間的碰撞,亦是音樂結界的交融,張藝興以中國的古風連接現代潮流,實現了跨時代的「時間融入」。
首先試行的「前世」篇章中,6首以中國傳統故事題材與當下歐美流行元素相互融合的音樂亮相於大眾的視野。
在編曲中,張藝興選擇了將京劇、笛子、葫蘆絲、琵琶、二胡等多種中國傳統音樂元素與時下流行的Trap、Hip-hop、R&B 相互結合碰撞,產生一種全新的色彩,而前世與今生的概念,也於音樂中油然而生。
除了音樂以外,本張專輯中的MV,也獲得了大眾的崇高評價,可謂是「好評蓮蓮」。
令人錯以為是電影的創作質感,豐富的情節內容以及天馬行空的事物線索,在MV開頭引入了著名京劇《霸王別姬》中的片段唱腔,並在其演繹了西楚霸王項羽一角色,不輕意間便把人帶進了那段兵戈擾攘的歷史當中。
其次,張藝興在MV中的舞蹈運用了krump暴力美學與強烈的音樂鼓點相搭配,並利用海外頂級特效加入的巨龍,更是為整部MV帶來了強有力的視覺衝擊和審美體驗。
據了解,張藝興此MV在橫店秦皇宮取景完成攝製,耗時半年之久,斥資上千萬。可見,張藝興在音樂上動用的心血和不計成本的負出,已足夠令許多同行歌手望而生畏了。
我們再來談一談張藝興的M-Pop。
熟悉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張藝興在2018年發行的第三張個人專輯《夢不落雨林/NAMANANA》中,首次提出「M-Pop」概念,意為Mix-Mandarin-Pop,指用中文作為基本語言演唱,加入一種或多種他國語言,並混合多軌道元素,結合不同文化、風格、態度、元素的新鮮曲風歌曲。
張藝興所提M-Pop的特色之處就在於融入了中國傳統藝術精髓,在西方流行元素上去彰顯中國的文化理念,我想這也是張藝興他推廣M-Pop的目的。這無疑是受當代全球化影響下的文化產業,也是華語音樂在全球音樂市場上邁進的一大步。
但是,張藝興的音樂已經稱得上是成熟的音樂或是已經得到大眾的肯定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當今時代下的音樂市場已進入了一個全新的趨勢,許多年輕的音樂人都在嘗試著創作各種新鮮的曲風,市場過於浮躁且競爭慘烈,聽眾的耳朵也因此被磨得越來越挑剔。
而對於張藝興的音樂,在無數稱讚與好評聲中,同時也夾帶了許多吐槽與質疑,說「聽不懂」、「欣賞不來」的也大有人在。當然了,新事物的提出必然躲不掉與舊事物的衝擊,總不會是風調雨順的,想要在市場擁有一席之地並能被大眾所接受,還需用時間去慢慢調配。
從他的首張專輯《LOSE CONTROL》到如今《蓮》,我們都看到了張藝興在音樂上的不斷進步,他在實踐中不斷提升和完善了自己的M-Pop理念,不可否認,他已稱得上為一名成熟的音樂人。
來日方長,想信張藝興在未來的音樂道路上能為我們帶來更多不一樣的驚喜,也希望他能將M-Pop繼續發揚光大,以此作為引領華語樂壇衝出國門的強大武器,實現中華文化的傳播與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