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叱吒風雲的貴族公侯後代,他們現在被稱為王位覬覦者

2020-12-09 騰訊網

所謂王位覬覦者,便是那些聲稱自己擁有某個國家王位繼承權的人。當然並不是任何人也有「資格」提出這種主張的。這些王位覬覦者,大多就是他們的祖先本來便是這些國家的君主,而這些國家不是已廢除君主制,便是王位被其他家族的人持有。他們如今仍得到王權派的支持。

最經典的例子便是法國。法國現在是個共和國,但早在西元十八世紀末爆發的法國大革命中首次推翻了王室波旁王朝。雖然後來波旁王朝曾復闢過,也曾變成拿破崙帝國,但共和制最終在二戰後得到確立和穩定下來。被推翻的波旁王朝,如今仍是西班牙王室,所以一些波旁王朝的後代,直到今天還是主張他們該擁有法國王位的繼承權,雖然法國現在是共和國。

當今世上有很多王位覬覦者,我們揀選了四位作簡單介紹。

路易.阿爾方索

路易.阿爾方索(Louis Alphonse):他現在是西班牙的公爵,現任波旁家族的家長,西班牙國王費利普六世跟他是表兄弟的關係。因為法國曾被波旁王朝統治的關係,他現在被法國王權派承認為法國國王,稱路易二十。

瑪麗亞.弗拉基米洛夫娜

瑪麗亞.弗拉基米洛夫娜(Maria Vladimirovna):她聲稱自己是俄羅斯的合法女沙皇,羅曼諾夫家族的家長,她的曾曾曾祖父是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俄羅斯在西元二十世紀初前被羅曼諾夫王朝統治達三百年,著名的彼得大帝和葉卡捷琳娜大帝也是來自這個王朝。後來俄羅斯帝國被推翻,先後成立蘇俄和現在的俄羅斯聯邦。瑪麗亞的丈夫也是另一位王位覬覦者—普魯士親王法蘭茲.威廉(Prince Franz Wilhelm)。同樣地,普魯士王國也是不復存在。

卡爾.馮.哈布斯堡

卡爾.馮.哈布斯堡(Karl von Habsburg):奧匈帝國及其前身奧地利帝國和奧地利大公國曾被哈布斯堡王朝統治達八百年之久,該家族曾經是歐洲權勢最強大的家族之一。一戰後,奧匈帝國瓦解,分裂為數個國家,而奧地利本國君主制亦被推翻,哈布斯堡皇室流亡海外。新成立的奧地利廢除了所有的皇室和貴族頭銜,而現任哈布斯堡家族的家長卡爾被認為是奧地利王位的合法擁有人。

佩德羅.卡洛斯

佩德羅.卡洛斯(Pedro Carlos):他是巴西帝國皇帝佩德羅二世的後代。巴西原為葡萄牙的殖民地,後來在西元十九世紀初得到獨立,由帶有葡萄牙王室血統的佩德羅一世統治,死後傳位給佩德羅二世。佩德羅二世後巴西帝國被推翻,成立了共和制。佩德羅.卡洛斯是個工程師,與西班牙國王費利普六世和英女王伊利沙白二世都有血緣關係。雖然他被其他族家成員和支持者擁戴為巴西帝位的合法擁有人,但其實他本人並沒有主張自己擁有巴西帝位。

圖片來源:

Louis XX, duc d』Anjou: Wikimedia Commons

Maria Vladimirovna: Orthodox Christianity

Generalversammlung der Organisation Blue Shield International im Wiener Rathaus: Wikimedia Commons

O Príncipe Dom Pedro Carlos de Orleans e Bragança: Wikimedia Commons

相關焦點

  • 為何古代東西方的爵位都是「公、侯、伯、子、男」,這是巧合嗎?
    我們常說中國古代的爵位有「公、侯、伯、子、男」5種。無獨有偶,在古代西方,貴族爵位也基本上是「公、侯、伯、子、男」這5種。在爵位劃分方面,古代東西方的分類為何一模一樣,這難道是一種歷史的巧合嗎?它們之間又有何區別呢?
  • 中國古代爵位是「公、侯、伯、子、男」5種,為什麼西方也一樣?
    我們常說中國古代的爵位有「公、侯、伯、子、男」5種。無獨有偶,在古代西方,貴族爵位也基本上是「公、侯、伯、子、男」這5種。 在爵位劃分方面,古代東西方的分類為何一模一樣,這難道是一種歷史的巧合嗎?它們之間又有何區別呢?
  • 你姓侯嗎?你身邊有姓侯的人嗎?麻煩轉給他們看看!
    而侯氏正是出自晉國的公族。春秋時期晉國的公族晉哀侯和他的弟弟被晉武公所殺,他們的子孫便遷居他國,而且以祖先的爵位為姓,是為侯姓。據《金鄉長侯成碑》記載,春秋初期,鄭莊公的弟弟叔段因謀反,為鄭莊公所伐,侯氏宗親點擊加入全國侯氏總群先逃到鄢,又逃到共(今河南輝縣),故又稱共叔段。共叔段死後,鄭莊公賜他的兒子共仲姓侯,從而又形成一支侯氏。
  • 三國君主投降之後,蜀稱公、魏稱王、吳稱侯,這其中有什麼講究?
    先由蜀漢劉禪投降,被封為安樂縣公,然後曹奐將王位禪讓給司馬炎,封為陳留王。三國時期撐到最後的皇帝是東吳的孫皓,他在西晉軍隊向東吳進犯時,選擇了自縛求降,然後到洛陽為歸命侯。投降後三國末代君主的地位,僅從封號上看,就可以看出其不同。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差別呢?明明都是昔日強霸霸主的子孫,怎會投降後被封為爵位,會有這麼大的區別?那裡面又有什麼講究呢?
  • 春秋是貴族的春秋:鄭七穆、魯三桓、晉六卿、齊六貴、楚七公詳解
    春秋是貴族的春秋,言必追先祖,官必講正統,春秋就是貴族們的舞臺,也是他們最後的舞臺。現在咱們就來一一說說各個諸侯國中的最顯貴的貴族。魯國的三桓起於魯莊公時代(前693年─前662年)。魯莊公父親魯桓公有四子,嫡長子魯莊公繼承魯國國君;庶長子慶父(諡共,又稱共仲,其後代稱仲孫氏。庶子之長又稱「孟」,故又稱孟氏、孟孫氏)、庶次子叔牙(諡僖,其後代稱叔孫氏)、嫡次子季友(諡成,其後代稱季氏)皆按封建制度被魯莊公封官為卿,後代皆形成了大家族,由於三家皆出自魯桓公之後,所以被人們稱為「三桓」。
  • 趙姬為情人嫪毐封侯,呂后又如何厚待情人審食其?也公器私用嗎?
    趙太后其後多年,西漢首任皇后、皇太后呂雉也有一個情人,呂后又是如何後代情人審食其的呢?也像趙太后一樣公器私用嗎?趙太后公器私用,為無半點功勞的嫪毐封侯,封嫪毐為長信侯。長信侯這三個字其實很有講究,其「信」字是在與呂不韋相比,呂不韋有大功於秦王、秦國,呂不韋因此被封為文信侯,嫪毐想蓋過呂不韋,於是就讓趙太后封他為長信侯,一個「長」字,暗示比文信侯的侯更大、更長(音漲)。
  • 英格蘭爵位制度簡析:「公侯伯子男」五爵是如何誕生的?
    導語在歐洲的封建採邑制度之中,上至最高位的國王,下至最低階級的騎士、農奴,他們之間有著五個等級的貴族劃分,它們分別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但是這5個爵位並不是中世紀一開始就在歐洲所出現的,它們的起源和發展也經過了漫長的歷史,最終五爵位的高低等級才得以確定。
  • 劉備後代的結局:被殺、病死或自殺,只有一支倖存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劉備後代的結局。目前史料中見到的劉備子女,主要有養子劉封、太子劉禪、庶子劉永、劉理,還有兩位女兒,這兩位女兒,在長坂坡打仗時,被魏國將軍曹純俘虜,從此下落不明。養子劉封,是劉備在荊州時,劉禪還沒出生,因沒有子嗣,年近半百的劉備便將劉封收為養子。
  • 歐洲奇怪的王位繼承:為什麼歐洲國家喜歡讓外國人來當國王?
    公元1714年英國女王安娜去世,她沒有子女可以繼承王位。英國議會只能從安娜女王所在的斯圖亞特家族中挑選新國王,但是第2到第51順位繼承人都因為信奉天主教,與英國的新教不相符,失去繼承權。最終王位輪到了第52順位繼承人,德國人喬治。喬治是英王詹姆士一世外孫女的後代,從輩分上講是安娜女王的表哥,當然是八桿著也打不到的表哥。
  • 劉備稱帝後大肆封賞,卻為何沒給關羽封侯?
    三國時期,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的故事,以及他們情同手足,一起徵戰,終於打下一片天地,尤其是他們在佔據西蜀後,與中原的曹操、江東的孫權鼎足而立三分天下的故事,可謂是婦孺皆知,自古以來就是傳為美談。
  • 吸血鬼起源,德古拉大公為什麼被稱為「穿刺公」?
    德古拉大公,全名叫做弗拉德採佩什德古拉,因為繼承了父親弗拉德二世的大公位置,因此被大家稱為弗拉德三世。德古拉身世顯赫,父親是瓦拉幾亞的親王,統治著瓦拉幾亞。六年後,德古拉的願望實現了,他的父親和兄長被叛軍暗殺,瓦拉幾亞群龍無首,需要排行第二的德古拉繼承王位。於是他在奧斯曼帝國的支持下,回國繼承王位。不過叛軍並不好惹,17歲的德古拉根本不是對手,沒兩個月就被趕下了王位。於是德古拉開始了他的歷練,他在流浪中變得冷酷無情,但也學會了很多東西。
  • 他不會說英語,因血緣關係繼承英國王位,卻建立英國最強大的朝代
    現在要介紹的歷史人物,就是因為血緣關係繼承英國王位,成為英國國王,不過重點是他根本連英語也不會說,只會說自己的母語德語,卻勵精圖治,建立英國歷史最強大的朝代。 這位歷史人物就是英國漢諾瓦王朝開國國王喬治一世。
  • 故宮院刊︱曾侯之稱「南公」與南宮氏家族有關嗎
    春秋以後的受命觀與西周時期的受命觀已有不同,天命不再是周天子的專屬,諸侯、貴族階層亦多有「受天命」之事,如畢伯鼎云:「畢伯克肇作朕丕顯皇祖、受命畢公將彝。」秦公簋(《集成》262)則云:「我先祖受天命,賞宅受國。」東遷以後,周室漸衰,周天子已不能護佑昔日所分封諸侯了,曾經受周室冊封的諸侯紛紛宣稱己之受封如同西周開國先王文王、武王一樣,是受了天命。
  • 他用騎兵換瓷器結果王位都被打沒,藝術品多到感動貴族竟成功復闢
    歐洲的貴族君主們一邊搜刮著民脂民膏擴充軍隊爭權奪利,一邊好魚好肉招徠藝術家為他們修建壯觀的城堡、製作精美的工藝品、畫下傳世的肖像。 他就是神聖羅馬帝國薩克森選帝侯、波蘭國王、立陶宛大公、人稱「強力王」的奧古斯特二世(AugustII Fryderyk Moncny)。
  • 一個延續了一千八百年的懸念:五虎將的後代去哪兒了?
    一個延續了一千八百年的懸念:五虎將的後代去哪兒了?五虎將,指三國劉備麾下的五員猛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後來人們慣稱為「五虎上將」。關羽,叱吒風雲,威震華夏,成為義氣的教主。趙統:長子,襲爵永昌亭侯,官至虎賁中郎督,加行領軍。事跡不可考。趙廣:次子,牙門將,隨姜維前往沓中,姜維敗績後還守劍閣,趙廣臨陣戰死。如此看來,趙雲有沒有後代傳下來,又成了一個懸念。不過,後世經常有姓趙的說自己就是趙雲的後代。比如,抗戰期間,有個比較有名的漢奸,叫趙琪,擔任過青島第一任偽市長,他就自稱趙雲的後人。
  • 查爾斯已超70歲,若他先於女王去世,誰最有可能繼承英國王位?
    文案策劃、監製:袁載譽;文案:毛毛娜 眾所周知,現在在我們的國家已經沒有了王子和公主,也沒有了所謂的貴族。而在英國,卻還存在著王室。更讓我們大開眼界的是,英國此時還有著一位已經九十多歲高齡的女王——伊莉莎白二世。
  • 這些遊戲裡面的五虎上將,叱吒風雲,歷史中他們還有這樣的故事?
    五虎上將,這個近期會經常聽到的男團組合名稱,他的組成成員有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和趙雲,在某個手遊裡面也剛剛發行了他們的組合皮膚;我們聽見這個名稱時會想到什麼呢?勇猛、霸氣、叱吒風雲?在劉備建立蜀漢勢力之間,五虎上將各自都起到了了不起的作用,小編今天就可以進一步帶大家來了解他們在其人生之中都有哪些建工偉業。
  • 歐洲歷史上的貴族後來混得咋樣?奧地利最慘,法國貴族最多
    一戰後期,德國投降近在眼前,德意志第二帝國高層希望利用共和國這個頭銜換一個寬大處理,所以德國的貴族們完全沒有喪失實力,只是捏著鼻子認了高層了決定!也就是說,雖然德意志第二帝國內的皇帝和國王們都失去了王位,但是屬於這些君主的大部分財產、宮殿、頭銜、還有那個標誌性的「馮」都被留了下來,貴族們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