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回歸祖國75周年,而這日子快被「臺獨」刪減沒了

2020-12-19 騰訊網

作者:鄧鄧

審閱:臨既

自從清政府同日本籤訂了《馬關條約》之後,臺灣便開啟了淪為日本殖民地長達五十年的時間。直到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臺灣於同年10月25日舉行了一場載入歷史的輝煌儀式:接受日本投降。那次受降儀式宣告了日本對臺灣長達五十年的殖民統治正式結束,同時,臺灣的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也回歸祖國版圖。

「光復臺灣」的背後是「一個中國」的堅定原則

自從1945年臺灣回歸祖國懷抱之後,「臺灣光復」一詞開始被兩岸人民牢記在心,也開始被外界大量運用。總的來看,雖然當年國民黨在「依靠什麼力量來收復臺灣問題上」存在矛盾,但國民黨的做法還是相當積極的。蔣介石去臺灣之後,一直反對「兩個中國」和「一中一臺」。其實,這就是當年國民黨在收復臺灣問題上的積極所埋下的伏筆,也成為了「一中原則」堅定立場的歷史淵源。

在日本人宣布投降的儀式前後,「光復臺灣」一詞就已經出現了臺灣和大陸各大媒體的報紙上了。雖然島內一些地區還生活著日本人,島內民眾對日本人也有小規模的報復行為,但總體來看日本已經完全在臺灣失去了統治地位,局勢處於平穩狀態,民眾們也非常期待國民政府的到來。

「光復臺灣」的概念在新一代臺灣人心中越來越模糊

一個民族的復興同歷史有著非常直接的關係,而且,想要滅亡一個民族,最簡單,並且代價最小的方式就是從他們的「歷史」下手。後人不了解自己民族的歷史,自然也會失去民族認同感。然而,對於「光復臺灣」這個詞語,一直都被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勢力」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他們的一直在試圖將其抹掉。

早在李登輝和陳水扁任職臺灣期間,就一直在試圖抹掉臺灣曾在抗日戰爭期間的不懈鬥爭史。每年的10月25日,被定義為「臺灣光復節」,而李登輝也曾想盡辦法取消了「臺灣光復節」。取消法定節假日的資格,還將其更名為「終戰紀念日」。

到了李登輝和蔡英文任職期間,一直都在歷史課綱上大動手腳。將中國史不斷壓縮,試圖讓臺灣的新一代年輕人失去對中國史了解的機會。但他們越是這樣做,反而越有可能加快兩岸統一的進程,而這些人則最終會永遠地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免責聲明:本文由我有硬核說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信息參考來源:臺海網/環球網

相關焦點

  •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兼臺灣光復75周年
    文/張海鵬臺灣光復是近代中國歷史上的大事。75年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偉大勝利,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臺灣從此回到祖國懷抱。2020年不僅是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也是臺灣光復75周年。臺灣光復是中國人民包括臺灣人民在內,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用巨大的犧牲換來的勝利成果,雪洗了《馬關條約》割讓臺灣的恥辱。
  • 臺灣回歸祖國是必然趨勢,背叛祖國的人必然被歷史和人民所唾棄
    自古以來,臺灣都是中國領土,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在大陸全力抗疫期間,蔡英文卻藉此機會上躥下跳,和美國某些政客積極互動,發表囂張的「臺獨」言論,試圖藉機「建國」,真是讓人惱怒的同時又可笑至極。「臺獨論」由來已久,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到蔡英文更是一脈相承,都是為了一己私利,甘願做美國的棋子,棄民族大義於不顧,公然在島內鼓吹臺獨。真不知道他們這些人是咋想的,大陸會真的讓臺灣獨立嗎?
  • 被「臺獨」分子視為肉中刺,臺灣「三劍客」無所畏懼,蔡英文虛了
    不過也有許多希望祖國統一的臺灣群眾,他們自發選擇反抗臺獨分子,一切都是為了臺灣能夠重新回歸大陸。其中就有張安樂徐照雄以及黃智賢三人為代表人物,他們用各自的行動表示內心希望祖國統一的想法,不過這三人肯定是讓一些臺獨分子不滿意。
  • 臺灣光復的最大意義是我們終於又做回祖國子民!——訪臺灣霧峰林家...
    ——訪臺灣霧峰林家後人林光輝新華社記者吳濟海、傅雙琪、祁星「光復後,臺灣人終於不用再當日本殖民統治下的二等公民,我們終於又做回祖國的子民!我認為,這是臺灣光復最大的意義。」林光輝說。今年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日。
  •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線上展覽開通儀式暨學術座談會在抗戰館舉行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75周年,由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主辦,北京和平教育基金會、北京中國抗日戰爭史研究會協辦的「綠水青山待我還——臺灣同胞抗日遺址遺蹟攝影展」線上展覽開通儀式暨學術座談會,2020年10月25日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隆重舉行
  • 臺灣「三劍客」成為「臺獨」分子的眼中釘,讓蔡英文和民進黨慌了
    作者:筱雅在兩岸關係的問題上,臺灣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的一部分,在處理這個問題的時候,大陸所採取的政策也是包容與和平,因為只有用和平的方式讓臺灣回歸,這對於兩岸的同胞來說才是最好的一種結果。但是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這樣的意識的,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希望臺灣能夠回歸大陸的,就有著這樣一些「臺獨」分子存在這不同的想法,想要搞獨立搞分裂去破壞兩岸之間的關係。而在這一些「臺獨」分子的眼中,自然是把那些一直想要促進兩岸關係有人是視為眼中釘。
  • 國臺辦介紹在京舉辦「金甌無缺——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主題展」
    人民網北京10月28日電(劉潔妍、崔越)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28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主持發布會並答問。 福建廈門衛視記者提問:我們了解到,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主題展日前在北京舉辦,請您介紹一下舉辦這個展覽舉辦的考慮以及展出的情況?謝謝。
  • 蔡英文政府灌輸「臺獨史」犯眾怒 臺教育界奮力搶救中國歷史
    民進黨當局自2016年5月上臺以來大搞「文化臺獨」,在教育領域「去中國化」,灌輸「臺獨史」,最近更大幅刪減初二歷史教科書中國歷史的內容。島內輿論痛批蔡政府炮製最「獨」教科書,凌亂無序的歷史內容不僅疏遠青少年對祖國大陸的感情,也削弱了年輕一代的文史素養。臺灣教育界的有識之士呼籲各界共同搶救中國史。有臺灣老師表示會再篩選書目,提供學生參考。也有學者倡議大陸方面編寫網版教科書供臺灣學子學習。 「這次課綱修改表面上是簡化內容,大幅刪減中國史,但其實問題的嚴重性在於字裡行間的意識形態。」
  • 臺灣光復乃全民族抗戰勝利之果 祖國統一是新時代歷史大勢所趨
    >75年前,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之中,臺灣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得以光復,回到祖國懷抱。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戰敗之後與日本籤訂《馬關條約》,被迫把臺灣及其附屬島嶼割讓給日本,臺灣從此遭受日本侵佔50年。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臺灣得以光復而回歸祖國。臺灣的光復,是全體中國人民團結抗戰勝利的結果,是中國軍民傷亡達3500萬人以上用生命與鮮血換來的勝利果實。
  • 「希望臺灣同胞能了解真正的臺灣歷史」
    吳國禎認為,臺灣青年國族認同出現問題,固然有島內「臺獨」勢力和社會「反中」氛圍的影響,但更重要的一點,是臺灣社會和青少年缺乏對中國史,尤其是中國近現代史,即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以來的中國歷史缺乏正確認識。這其中包括辛亥革命、「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九一八」事變、紅軍長徵、西安事變、南京大屠殺、14年抗戰、國共內戰等歷史。
  • 臺灣學者:「二二八」事件與省籍問題和「臺獨」無關
    新華社臺北2月27日電 題:「『二·二八』事件與省籍問題和『臺獨』無關」——專訪臺灣知名歷史學者王曉波  新華社記者吳濟海 劉歡  「若以宏觀視之,『二·二八』事件就是當年中國人民反蔣運動的臺灣版,與省籍問題和『臺獨』運動無關。」
  • 無視「臺獨」警告!臺灣「三劍客」無所畏懼,蔡英文反而慌了
    在臺灣有這樣的三劍客,大家是非常熟悉的,他們分別是徐照雄,黃智賢還有張安樂。他們一直以來都是受到了大陸民眾的支持,是因為他們一直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呼喚祖國的回報,也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實現兩岸的統一。不過也因為他們的政治立場,被許多臺灣民眾抵制,甚至遭到了迫害,即便如此依然沒有打倒他們實現兩岸統一的決心。「臺獨」勢力的眼中釘臺灣三劍客一直都是被「臺獨」分子視為眼中釘的。
  • 祖國必將統一!蔡英文聽清了,新黨擲地有聲:絕不為「臺獨」而戰
    蔡英文連任之後不僅不緩解兩岸關係,甚至還愈發惡化,挾洋自重挑釁「武力」,一再不聽警戒在「臺獨」的不歸路上越發猖獗,大陸不得不以軍事亮明立場。如今,不少臺灣民眾在臺當局的裹挾之下一度失去談論「和平統一」的勇氣,企圖將島民綁上戰車。
  • 被蔡英文視為眼中釘,臺灣「三劍客」抗擊「臺獨」無所畏懼
    編輯:晨星眾所周知,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兩岸人民一心謀求共同發展,希望祖國繁榮昌盛,但隨著崛起,中國慢慢的強大起來,就被不少人視為「眼中釘」,這些想要讓中國的政治處於水火之中的各種勢力也越來越多
  • 變更「國號」為臺灣?「臺獨」將使兩岸走向戰爭
    近來民進黨當局頻頻宣傳軍艦自造成果,號稱剛下水的輕型護衛艦是航母殺手,前些日子又購買大量美國F16V戰機,兩岸似有走向軍備競賽之途。除此之外,據媒體報導,臺灣駐美代表處有可能從「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臺灣代表處」,為兩岸關係發展投下不可預知的變數。
  • 澳門回歸祖國21周年 | 今天,再次唱起這首歌
    澳門回歸祖國21周年 | 今天,再次唱起這首歌 2020-12-20 1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人叫囂讓臺灣「回歸」日本 臺網友怒批:中二病還沒好?
    有22人參選的日本東京都知事選舉將於7月5日正式投票,有候選人甚至叫囂要讓「臺灣『回歸』祖國日本」,這一言論在臺灣島內引發巨大爭議。綜合臺灣「中央社」等媒體24日報導,此次東京都知事選舉於18日正式發布公告。
  • 不死「臺獨」心?蔡英文竟紀念「臺獨大佬」史明嗝屁一周年
    @銳看臺灣報導 「臺獨大佬」史明嗝屁滿一周年,蔡英文今天表示,懷念史明那些年振臂高喊,宣傳「臺灣主權」理念的樣子。「我們會繼續『努力打拼』,繼續『守護臺灣』,這就是『紀念』史明歐吉桑最好的方式」。蔡英文強調,這一年來,臺灣沒有忘記史明歐吉桑的話。「臺灣的進步,要由臺灣的青年開始,才會有效果」,他的「信念」將持續「啟發」著「世世代代」的臺灣人。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指出,任何製造中國分裂的組織或個人都將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 解決臺灣問題,光「兵臨城下」還不夠?
    最近解放軍方面又正式宣布,中國第二艘航母山東艦近日已通過臺灣海峽執行例行軍事訓練,這無疑再一次彰顯了中國解放軍的實力 ,也給妄圖分裂祖國、破壞祖國統一大業的「臺獨」分子敲響了一擊重重的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