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大附中分校學生找家教看,這屆家長想把孩子外包出去

2020-12-16 媽媽智囊團

要問這屆父母最羨慕的人是誰,那八成就是白素貞和許仙兩口子了。娃一落地,他倆一個被關在塔底,一個出家,誰都不用輔導作業。等再相見,兒子中狀元了,簡直不要太美。

最近我在知乎看到某人大附中分校初一學生請家教的要求,發現還是有人也想效法白素貞夫妻,不過他們選擇的是全面外包,找個人包攬小孩的一切,爹娘只要負責給錢就好了。

這事真假不好說,但我知道抱著這種想法的父母不在少數:做夢都想孩子優秀,錢不是問題,他們願意砸錢,他們只怕砸了錢也培養不出足夠優秀的娃。

先看孩子的情況。

從這個娃的簡歷,可以看出,從小他父母也沒少砸銀子,瞧著挺優秀,可偏偏核心競爭力——成績不大靈光,班級倒數第二。雖說是人大附中分校實驗班的倒數第二,可畢竟是倒數第二。父母著急也很正常。

這也反映了一部分雞娃屆無奈的現實,素雞(素質教育)再轟轟烈烈,葷雞(應試教育)不行還是不行。說到底成績是1,其他是0,沒有那個1,0再多,也很難說他是牛娃。

估計父母也是拿孩子沒轍了,只好求助於他人。

除了學術研究成果那塊,估計家長不懂行情,錢給少了,還有中考要排到海澱區前100,給的錢也不到位,其他獎金還是不少的。

可以看出,這父母的想法就是用錢砸,砸出一個完美的娃。

只要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只要能把孩子教好,花多少錢就行。

再看對家教的要求。

在學歷這一塊卡得很死啊。不但要求大學學歷,還要求初高中學歷。

想法倒是可以理解,畢竟父母越是在意孩子學習,就越希望老師有相似的教育背景,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教孩子。

但是不知道這父母想過沒有,如果一個海澱的孩子,拼了命考上人大附中,又讀了北大清華,這不就和這對父母給自己孩子設計的路線一樣了嗎?

這樣一個娃,估摸著也是父母花幾百萬「砸」出來的(還可能砸不出來),他們能看上給人做家教的工作嗎?

而如果能招到人,是不是又意味著海澱的教育進入了一個內循環?辛辛苦苦投錢把孩子培養到名校,然後孩子又去給別人當家教,教別人的孩子去……

這難道就是父母在教育上下血本的動力嗎?

總覺得有點黑色幽默。

最後再來看看這個工作安排。

基本上這位家教老師,把娃放學後的時間全部包圓了。連幾點幹什麼都被安排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絕對沒有打工人摸魚的餘地。就連娃做作業的時候,也不能閒著,得幹活!

老師的時間怎麼安排,這是老闆和打工人的事情,咱們沒啥可說的。可是有沒有人覺得孩子是真的慘?

5.5個小時,娃每一分鐘要幹嘛都被安排好了。這比在學校讀書還要痛苦,畢竟學校裡還能開個小差,家裡這一對一地上課,連開小差都不行,孩子純屬幫老師掙KPI的工具人。

這很真實,因為我了解到很多牛娃的媽媽,是真的把孩子的時間安排精確到分鐘的。

現在的小孩不容易,現在的父母也不容易,素雞完了葷雞,葷雞完了素雞,光會語數外這些課本內容,孩子沒個特長,會被人笑話是「做題家」;光搞素質教育,成績不行,又會被笑話是「暴發戶」。

總之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後果就是小孩每天放學一進家門,就跟打仗一樣。

我有一次聽一個牛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她家小孩鋼琴、舞蹈、編程、校內成績樣樣都頂尖。她說她最擅長的,就是給小孩做時間管理。

他們家小孩4點到家,放下書包先練半小時鋼琴,然後5:30吃晚飯,飯前必須把校內作業都寫完。然後就是1小時奧數,1小時英語,半小時編程,1小時寫作……基本上都是無縫切換,完成2樣才有10分鐘上廁所休息的。

從放學回來到晚上入睡,基本上牛娃都被安排地滿滿當當。

孩子是牛了,各方面表現都很不錯,但這會造成一個問題,孩子沒有什麼空餘時間,就像提線木偶一樣,父母怎麼安排,他就怎麼做。或許短期內看不出有太大問題,但長期來看,孩子會習慣於「被安排」,一旦哪天父母不安排了,還不習慣。

我讀大學的時候,有一個室友,她每次看小說,上面都要用一本教科書蓋著,拿ipad追劇的時候看起來也鬼鬼祟祟的。

我問她,又沒人管你,你幹嘛不正大光明地看書?

我不說,她都沒發現自己不對勁,她想了想,回答我:「我從小就不被允許看閒書,我只要放學回家,我媽就會時不時地過來看我有沒有在寫作業。我房門的鎖都是拆掉的。

我現在看小說的時候總覺得好像背後有雙眼睛盯著我,腦子裡總像有個人在跟我說,別浪費時間了,快去學習。我有時候真羨慕你們能痛痛快快地玩。我總是感到很心虛,只要沒在學習,都是遮遮掩掩的,雖然我心裡知道這沒什麼用,掩耳盜鈴罷了。」

這個室友讀書確實很努力,大三就考過了一門CFA,績點也一直很高。除了看小說,她基本上沒有什麼別的娛樂活動,就算看小說,也從來沒有過通宵,一般最多看1個小時就不看了,不像我,看入迷了就忘記了時間。

我們有時候出去K歌,她也會跟著,但是很少嗨,我很難形容這種感覺,就好像她在學習怎麼玩。雖然她的媽媽已經不跟著她了,她腦子裡卻一直有一個媽媽,在督促她,催著她,要她優秀,不能放鬆。

我還有幾個朋友,都是像我室友這樣的人。其中有一個朋友,都快四十了,幾乎每年都必須考一個證。我們都笑話她考證上癮,她說:我也不想的,但是如果一段時間沒有目標,除了上班想幹啥就幹啥,我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罪惡感,不但不快樂,還很心慌。只有在為了考證努力學習的時候我才會覺得踏實。

一個人努力上進,當然是件好事。可即便不想,也努力地完全停不下來,說不定就是一種病。從小就被父母安排了全部時間的小孩,長大後說不定就會變成為了考證而考證,為了學習而學習,否則就會心慌的大人。

他們也許會成為優秀的成年人,可是他們會幸福嗎?

父母在不斷地給孩子加壓的同時,一定要給孩子留下些自由時間。

一幅畫有留白才會美,一個孩子也要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否則即便他學歷再亮眼,人再優秀,也可能會有抑鬱症等各種問題。

一個放鬆娛樂時有罪責感的人,就算能成為一個完美的打工人,也不會感受到快樂。

另外,請家教可以,但是別把孩子全包給別人,這麼做,父母等於放棄了自己為人父母的責任和快樂。也就等於變相告訴孩子:我不想費心費力做好爸爸/媽媽,我只想用錢買一個優秀的娃。

我在乎的人其實不是你,我只在乎你夠不夠優秀。

相關焦點

  • 土豪家長「重金」找家教,階梯獎勵十分誘人,要求有點高
    不夠「理想」的學習成績 一位土豪家長想給自家女兒尋找一位家教,希望能讓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土豪家長「重金」找家教,階梯獎勵十分誘人 於是這位土豪家長便想要找到一位好的家教能夠讓自己女兒的學習成績獲得提升,同時其他方面的能力也能穩步增強。 當然,給予家教老師的福利待遇也是十分誘人。
  • 海澱區一則家教招聘火遍全網,網友:確實這是在招家教?
    一份北京海澱區家教招聘啟事火遍全網,嚇到了全國大學生,而且指定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除了指定高校外,還要求其初中要在人大及其相關分校讀書,且初中中考或者模擬考試進入前100名,且對家教效果採取的目標考核,實施量化對號入座。這麼高的要求,有幾個人能應聘上?而且小孩考了全區第一也僅獎勵6萬,付出和回報成正比嗎?
  • 史上最強家教招聘啟事!大學必須清北復交,還要看初中一模成績……
    這兩天,一則招聘家教的聊天記錄火了。在一個名為「北京大學生家教群-北師大」的群的聊天記錄在各家長圈瘋狂傳播,信息的主要內容是:一名家長介紹孩子背景後,發出招聘家教需求。常規來講,並不算什麼新鮮事,但內容過于震撼,網友們也都被這份網上流傳的#海澱區家長招聘家教要求#嚇到了——大學必須清北復交,還要看初中學歷……長長的一則招聘信息,邏輯清晰,條理清楚,孩子信息、家教要求、近短中期目標寫的明明白白,具體
  • 告訴孩子:不努力,連做家教的資格都沒有
    一名家長在介紹了孩子的主要情況後,對擬招聘的家庭教師提出以下要求:一、基本要求身體健康(有體檢報告,無傳染性疾病),因孩子過敏體質。不抽菸。有耐心、有愛心、有責任心,風趣幽默,積極向上,陽光開朗。不可給孩子玩手機和平板。
  • 這則家教招聘啟事絕了!大學必須是清北復交,還要看你的初中學歷
    一眼就可以看的出來,家長編輯這則信息到底是有多麼的用心……▼向上滑動可查看全部內容▼看完這份簡歷給我的感慨就是,如果有符合該信息的人,必定是「全能天才」。你以為說到這裡就完了嗎?來看看孩子的一些基本情況吧,基本簡歷那可真的是寫得滿滿當當——就讀於人大附中分校的實驗班,而且業餘生活十分的豐富,參加過不少比賽,一些基本的機器人編程、體育運動、琴棋書畫都有所涉獵,並且取得了優秀的成績。看完孩子的簡歷,更多的網友提出質疑:「如此優秀的孩子,還用得著找家教嗎?
  • 心連心·抗擊疫情丨向西交大附中英雄家長致敬!孩子交給我們,請您...
    2月10日,西安交大附中分校初2022屆7班全體師生家長在特殊班會課上,共同觀看了一段特殊的視頻,面對屏幕,老師、家長、學生眼眶溼潤了。  班主任的來信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這是一節有意義的班會,家長和孩子們都很感動,也深受鼓舞,晚上孩子們都認真的寫下了班會感想,陳姝羽也寫了。
  • 走進人大附中杭州學校 學院音樂會洋溢魔法魅力
    通常海外大學錄取通知書都是在第二年二月或三月才進行發放,而該校學生卻提前四個月收到了錄取通知書,因此可見海外學校對人大附中杭州學校青睞有加。他設立了格局宏大且完整的計劃,志在將該校發展成為中國最好的雙語國際學校,這符合學校融合中國和國際最好教育的願景。依託世界一流的設施和高素質的教師團隊,人大附中杭州學校最大程度地開發每位學生的潛能。學校使用國際標準化考試來對每位學生進行基礎測試,並因材施教,為每位學生設立有挑戰性的目標,採取有個性化、有針對性的策略來培養學生。
  • 清華附中、北大附中!帝都海澱傳說中的「六小強」,詳細攻略告訴你...
    而六小強裡包括清華附、北大附、人大附這樣的大學附屬中學,這造成教職工數目龐大,每屆二代直升的也不少。留給外面孩子的名額是很少的,這樣分子就很小,錄取率偏低。 至於教育部或北京市特批的項目,比如人大附早培、十一的綜合優異(海選),並不是鎖區的,面向全北京市招生。這樣,分母變大了,也造成錄取率的降低。
  • 人大附中經開學校緣何成為京南高考「黑馬」
    2019年,有人質疑,這匹「黑馬」取得優異成績是否純屬偶然;2020年,捷報再度傳來,「黑馬」稱謂終於坐實。這所學校究竟是如何突出重圍,做到「低進高出、高進優出」的?學生培養力為何如此強大?他們以身作則,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幹。」校長王教凱堅信,越努力越幸運。作為數學教師出身的他,堅持參與高三教研,把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及時地分享給學科老師,力求日常教學工作與時俱進。一把手校長參與學科教研,這在高中校裡並不多見。
  • 還在為孩子幼升小焦慮的家長看過來
    都讓家長們焦慮滿滿……不賣關子,疫情過後,想給孩子找一所不焦慮,有溫度的學校?這所學校是華中師大一附中在漢口片區的唯一分校,華中師大一附中團隊全面負責教育教學管理,是華中師大一附中整合國內外優質資源、「同樣一個老師,同樣的教學方法,老師同樣竭盡全力,為什麼有的孩子會得100分,有的卻不能達標呢?」「每個孩子的學習接受程度不一樣,學習狀態不一樣,學習效果也不一樣,這是為什麼呢?幼小銜接是家長和孩子必須跨越的兩種生活形態,你的孩子準備得如何?有時候家長往往注重物質和知識的準備,忽略了孩子內在的心理和能力的準備。」
  • 人大附中班主任:孩子數學想「培優」,這3個小妙招學了能提分
    人大附中作為國內知名的重點中學,2020年高考,人大附中169名考生考上清華北大。作為北京素質教育的一面旗幟,人大附中在基礎教育上久負盛名,在數學教育方面優勢突出。一位在人大附中任教的班主任,同時又是一名數學老師,針對數學科目培優,分享了自己的經驗之談,傳授了3個數學提分小妙招。
  • 人大附中同學常說:「少壯不努力,高考去隔壁!」這是什麼意思
    這是北京人大附中流傳甚久的一個段子。一定程度上,它是人大附中的「民間版校訓」。這個「民間版校訓」的意思不難理解:作為人大附中的學生,如果上學不好好努力,高考填志願的時候,可能就只有去隔壁的那所大學讀書了。可是,很多家長和同學都有個疑惑,人大附中隔壁的大學,到底有多不好?才會被同學們如此「埋汰」。
  • 等待結果 家長焦慮 專家認為不管在哪一所學校上學 學生都要做好...
    接到錄取信息的家長高興得直拍手雁塔區陝師大附中分校外的幾位家長都說家裡離得不太遠,又著急在家坐不住,想來看一下錄取地點的情況。六年級學生家長劉先生早早就來到現場,他說自己給孩子報了陝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分校,學校報名人數只比計劃招生數多出28個人,錄取率非常高。「希望能『搖』上,如果『搖』不上肯定會失落,但畢竟這是自己的選擇,也能接受。
  • 好老師的三個共同特性,經常找家教的家長發現沒?
    文/優思家教張同學的家長最近很苦惱,張同學在學校學習英語明顯跟不上,給孩子陪讀吧,不僅精力不夠,專業知識也明顯不夠。給孩子找課外輔導吧,換了幾個孩子都不滿意,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如何給孩子找到一位優秀的老師?這是困擾廣大中小學生家長的長期問題。畢竟學習是性價比最高的投資,有好老師做領路人的話,成績提高不在話下,還能對孩子的未來帶來積極深遠的影響。今天小優老師總結學霸老師們的經驗,說一說我們好老師的三個共同特性,供大家參考。
  • 學生要求家教,家長:不行
    學生停課不停學,培訓機構戒嚴不停業,搖身一變從線下走向了線上,模仿學校網課開始了遠程課外輔導。最近一段時間,不少家長都接到了各種各樣的培訓廣告,輔導機構一遍遍的遊說家長選擇給孩子「開小灶」。一時間大小培訓機構紛紛開展線上教學,賺的盆滿缽滿。
  • 人大附中、天元公學、學軍學校,盤盤未來科技城教育資源的家底
    這是未來科技城核心區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未來科技城第一期規劃建設的四十所學校布點圖一,那些牛逼的十五年制學校人大附中杭州學校人大附中杭州學校由狄邦教育聯手人大附中聯合總校、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簡稱「人大附中」)和英國國王學院學校(King’s College School, Wimbledon,簡稱」KCS」)共同創辦。
  • 人大附中實驗小學2020屆六年級線上畢業典禮
    感恩伴成長 夢想展翅飛今天這個值得紀念的特殊日子,人大附中實驗小學同學們用一種不同以往的形式畢業。因為疫情,同學們不能走進校園,與美麗的母校惜別,當面和敬愛的老師道別。在這陽光燦爛的盛夏,同學們即將畢業,踏上新的學習徵程,面臨新的學習挑戰!希望同學們帶著母校的祝福,帶著老師的關愛,帶著優異的表現,帶著自信升入中學!希望大家繼承和發揚人實學子拼搏進取的精神,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道路上,勇於拼搏,積極進取!祝你們逐夢成功!
  • 這所高中生創辦的高中,清華北大畢業的家長將孩子送來做「普通人」
    這又要從王熙喬就讀的北大附中說起。 北大附中跟絕大多數中國中學都不一樣。在教育創新方面,北大附中長期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北京大學附屬中學,聽這名字就知道它不同一般,有人說它是中國最像大學的中學。其實,在尊重學生人格和鼓勵學生大膽探索等方面,沒有任何一所中國大學有資格跟北大附中相提並論,包括北大清華。
  • 二中院士港分校學生和家長自發向「護校」110民警贈送錦旗
    9月22日,青島二中院士港分校新高一家委會副主任張恆告訴記者,作為一所新建校,學校周邊小區距離較遠,學生走讀上放學,有的學生由家長接送,有的則需要自己騎車回家,「為了表達對110民警的感激之情,家長和孩子們決定向他們贈送錦旗和手工作品,感謝他們為孩子們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