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高水平打造「重要窗口」的一流示範樣本,區文明辦啟動2020年度「最美江幹人·最美逆行者」專項評選活動,得到全區各界的積極響應,市民群眾熱情舉薦,各街道、部門踴躍申報,產生了一大批先進典型。經認真遴選、嚴格把關核查、集體討論,最終產生10名「最美抗疫者」、10名「最美奮鬥者」、10名「最美守護者」,現予通報表彰。
最美抗疫者
阻擊疫情,基層護士在堅守
王婷玉
四季青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士
疫情來臨,她毅然放棄一年一次與父母團聚的機會,參加到基層醫療疫情防控工作中。期間,她上門摸排74戶居民;堅持在彭埠高速口對外來人流進行篩查摸排;在四季青街道的醫學觀察點,對接收人員進行信息登記、體溫監測、健康評估、疫情宣教等。218天都沒吃過準時飯、睡過安穩覺,為了節約防護服,不吃飯、不喝水、不上廁所,一穿就是8個小時以上,為守護祖國奉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抗疫戰線的「光榮司機」
方雷
丁蘭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防保科科員
為了更快前往確診新冠病人的密切接觸者家中收集糞便,她用自己家的私家車代替公車,自此便成為了科室裡的一名「光榮司機」,哪裡有需要她就往哪裡去。她將個人得失置之腦後,連午飯都顧不上吃。在她和全體防保人員的共同努力下,丁蘭街道500餘位密切接觸者全部安全解除隔離。
馳援武漢抗疫一線
劉光明
杭州九和醫院內科執業醫師
(左一)
作為一個已有33年黨齡的共產黨員、退伍軍人,他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踴躍報名參加支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醫療隊,於今年2月9日隨杭州醫療隊到達武漢,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重症病房E1-4病區參加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他衝鋒在前,對患者傾情相助,和戰友一道堅守崗位,為武漢人民站好最後一班崗。
第一個進駐丁蘭疫情防控醫學觀察點的護士
陳麗芬
筧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管護士
(右一)
她放棄回老家看望病重的老父親,於1月26日主動請纓,第一個進駐丁蘭疫情防控醫學觀察點,衝鋒在最危險的地方。她克服身體的極度疲憊,密切關注被隔離人員的身體狀況。每日進行體溫檢測,做好留觀記錄,如發現有身體不適,及時進行處置。每日對環境進行細緻消毒,耐心對隔離者進行心理安撫,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一位醫務工作者的奉獻堅守。
獻血繪詩抗疫情
陳南剛
江幹區人民醫院副主任檢驗師
(左一)
大年初一,值完夜班的陳南剛與愛人商量後,毅然留守杭州投入抗疫工作中。大年初二,他自願到醫院去做抗疫志願者;中午11點,他接到醫教科指令後又前往火車東站開始24小時堅守杭州「東大門」。省血液中心血液庫存告急,他不顧當天晚上要去東站值守、不顧之前已經獻過七次血,毅然加入醫院舉辦的「熱血江醫,疫不容辭」活動,為抗疫工作獻熱血。
全力以赴做好轄區居民健康守護者
張維
九堡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共衛生醫生
(左一)
在九堡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的14天裡,她常常從早上忙到凌晨,整天還要穿著悶熱的防護服,但工作中的每一天總能看到她精神飽滿、富有激情地穿梭在每個工作點:她節奏有序地忙著接收人員、搬運行李、開展監測、接聽醫療服務諮詢熱線等事項。堅持每年獻血的她,從2004年到目前為止,獻血總計3000ml。
武漢抗疫勝利有他一份力量
董凌峰
浙大邵逸夫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師
作為邵逸夫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師,他第一時間就報名參加了「支援武漢抗疫」活動。大年初三一早,他就進駐到武漢醫院呼吸科。每天 4-5 個小時輪班工作,連續幾小時不能上廁所也不能進食。工作需戴護目鏡和口罩,也缺乏護理方面的人手,但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在抗疫的2個月時間裡他始終堅定地值守在自己崗位上。
「媽媽要去保衛地球」
程睿
筧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共衛生醫生
去年12月,她向中心提交了辭職申請,計劃去愛人工作的城市一家團聚,她的離職申請獲批。但隨著新冠疫情蔓延,程睿突然撤回辭職申請,請戰抗疫一線,到患者和密切接觸者家中開展調查處置工作。這一上陣,就連軸轉了近 20 天。當大女兒問:「媽媽,我們不去找爸爸了嗎?」她說:「媽媽要去保衛地球。」
舍「小家」為「大家」
蔡文君
浙江省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
(前排右一)
防疫期間,她應醫院援鄂醫療隊的號召,奔赴武漢方艙醫院進行支援。在這之前,她早就做好了隨時去支援的準備,把孩子託付給父母照看,將頭髮剪短、打薄,節約穿防護服的時間和避免出現交叉感染。在無情的疫情面前,蔡文君舍「小家」為「大家」,執著追求一名醫護人員的職業初心。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蔡星星
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護士長
疫情來臨,她義無反顧第一時間報名,奔向前線參與抗疫。作為浙江首批馳援武漢的醫療隊成員,她用心做好護理工作,守護新冠病人。疫情面前,她繼續充當先鋒,奮戰一線,用行動、用醫術為武漢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以平凡的舉動展示醫者初心、醫者大愛。
最美奮鬥者
用「五色分類管理法」掛圖作戰
馬亞萍
彭埠街道楊柳郡社區黨支部書記
(前一)
有著22年社區工作經驗的她,在抗疫期間,小到特保的點位,大到社區3316戶人家的情況摸排,她都親力親為。建和社區是彭埠街道小區類型最為複雜的社區之一,她帶領全體社工、物業逐戶排查,三天內摸清底數,還自創「五色分類管理法」對3840戶住戶實行「掛圖作戰」管控。該管理法被主流媒體報導並在彭埠街道推廣。
勇當戰「疫」急先鋒
朱科暉
浙江省特種設備科學研究院監察室副主任
(左一)
抗疫期間,他勇當戰「疫」急先鋒,經常加班統計人員健康信息到凌晨,指導各部門落實防疫舉措;把推進主題教育作為抗疫期間最核心任務,主題教育工作得到領導高度評價;建立重點工作督辦機制;參與大型項目的監標、招標,組織各類專項自查工作;常態化落實廉潔自律檢查和紀律檢查工作。
抗疫物資跨境運輸者
宋成
杭州佳成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左一)
他第一時間聯繫浙江省僑聯,調集境外所有子公司和國內口岸關務同事50餘人,積極與各地華僑組織、航空公司、口岸海關溝通,至3月22日,為荷蘭當地華人累計提供捐贈物資免費運送服務269批次,運送口罩2171517個、護目鏡2400隻、防護服46833套、測溫計327個、手套138000雙,價值人民幣共6079萬元。還輾轉40個小時,提前把6大箱美國華人捐贈的物資帶回杭州助力復工復產。
帶隊戰疫 助力復工
何美萍
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東站樞紐市場監管所所長
自疫情爆發以來,她始終堅守「戰疫」一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堅守一線,每天帶隊沿街一家一家地巡查商戶情況,打好防疫復工組合拳;創新方法,牽頭建立覆蓋轄區所有企業和個體戶的網格化工作微信群,開啟市場監管新模式;精準施策,聯合區局標準計量科上門進行檢測和比對,實現服務企業零距離。在她的帶隊抗疫下,東站所共收到4面錦旗。
「健康水」的守護者
陳峰
天健水務集團(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長
他創立天健水務,堅守「服務+」理念,守護「健康水」循環,追求「健康水」處理,研製出「家用消毒液發生器」並取得量產,將首批家用消毒液發生器捐贈給武漢,共捐贈消毒液500餘噸。他還堅持在銷售渠道成本價供貨,並將義賣收入全部捐贈疫區用於疫情防控,合計貢獻近1000萬元。同時,積極推進復工復產,推動社會經濟復甦。
實幹為民的守護者
汪輝忠
建設銀行杭州秋濤支行個人金融部經理
(右一)
疫情爆發以來,他發動支部黨員一起,向一線抗疫的社區贈送400隻口罩和50瓶消毒液;為政府機關、軍警、醫院、街道、社區等185家單位共7109名工作人員受理「守護e貸」申請材料;為使客戶能夠儘快獲得「守護e貸」貸款資金,他每天走訪三家單位提供上門服務;某鐵路公司退休職工社保金融卡激活工作成為難題,他第一時間聯繫鐵路公司提供上門服務,最終6000萬元養老金如期發放。
抗疫一線督查員
周順芳
區紀委區監委四級調研員
(右一)
抗疫戰中,他參加了疫情防控和疫後復工復產的督查工作。特別是丁蘭街道疫情防控升級以後,他主動請纓負責夜間督查任務,從1月31日開始,連續27個深夜,不論颳風、下雨、寒潮,都堅持到一線巡查,丁蘭街道24個社區57個小區已經不知道被他全覆蓋巡查了多少遍。防控形勢好轉後,他馬上轉戰再出發,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走企入戶搭平臺 暖心暖企解難題
施建新
區金融辦黨組成員、副主任
(右一)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深入企業一線,了解復工復產遇到的困難,牽頭制定企業融資支持系列政策,搭建「雲上銀企」對接平臺,給企業送政策、送溫暖,有力緩解企業融資困難。累計走訪120餘家企業,收集問題95條,為暖企政策制定提供堅實基礎。研究制定系列融資支持政策,打出「降息補助」「轉貸服務」「擔保減免」組合拳,通過融資、擔保、轉貸使企業「壯骨」。
防疫復工的「店小二」
徐達
閘弄口街道辦事處區域發展辦公室主任
(右一)
自大年初一開始,他始終保持「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節奏,生日當天仍在街道24小時值班值守,力求防疫、復工兩不誤。幫助轄區56家企業獲得口罩20萬隻、額溫槍67把,切實解決企業復工物資難的困境。經常深夜還在接受企業關於復工復產和政策申請的相關諮詢,助力轄區企業全面復工復產。
沉在基層 走在前線
董軍威
中國杭州四季青服裝發展有限公司副經理
(左一)
針對疫情防控需要,他積極組織部門人力下沉社區、對接企業(含商鋪個體戶),做好上級防控精神宣傳引導、督查(申請)復工企業。重點協調規上、限上企業242家,促進其加快復工復產。同時,對照「六個到位」,指導企業制定防疫方案,並將個人手機作為公開聯繫電話對外公布,耐心接聽、詳細解答防控、復工復產各類諮詢,日均諮詢超400通。
最美守護者
57歲的他倒在戰「疫」一線
韋長春
區信訪局四級調研員
(右一)
他是一名有著28年軍旅生涯和33年黨齡的老黨員,到了快退休的年紀,依然鬥志昂揚,主動請纓,第一時間下沉到社區抗疫前線,參與丁蘭街道建塘苑、趙家苑兩個社區防疫工作,為丁蘭街道牽頭答覆、解決580件有關新冠肺炎疫情的信訪件。2月17日晚11時40分許,韋長春突發心梗被緊急送往醫院。2月18日凌晨零時許,韋長春同志經搶救無效不幸逝世,生命停留在57歲。韋長春同志因公犧牲後,省、市、區委分別追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省、市總工會分別追授省、市五一勞動獎章;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追授「浙江省最美退役軍人」稱號。
用青年的朝氣和活力投入抗疫工作
劉暢
區公安分局情指聯勤中心民警
(左一)
抗擊疫情期間,他主動請戰參加東站樞紐檢查點防疫查控工作,衝在防疫第一線,每天連續執勤時間在8-10小時以上。他夜以繼日,在東站累計工作250多個小時。他常常不能按時吃飯,匆匆扒幾口冷掉的飯菜又投入到工作中去,用青年的朝氣和活力,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錚錚誓言。
織密疫情「防控網」築牢疫情「責任鏈」
李安忠
彭埠街道王家井社區黨委書記
(後一)
從疫情一開始,他每天清晨6點左右,不顧腿腳不適,一瘸一拐地到小區崗亭上崗巡查,用腳步丈量網格防控,排查轄區內的旅館酒店。他帶領全體社工、黨員、居民代表、志願者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要求,建立了「社區黨組織+物業+業委會+志願者+居民代表」服務體系,織密疫情「防控網」,築牢疫情「責任鏈」,為社區居民保駕護航。
熱情不退的援外抗疫者
陳垣
區委統戰部二級調研員
(右五)
她雖然現已退居二線,但為僑服務的熱情不退。國內疫情期間,她一手抓防疫防控,一手抓僑企復工復產。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擴散,受國家派遣,她隨第二批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赴義大利,深入疫情最嚴重的米蘭地區協助開展疫情防控,提供專業的防疫指導和諮詢服務,並在當地建立信息化平臺,開展在線防疫培訓服務,為上萬僑胞送去黨和政府的關愛和問候。
義務幫鄰居們買菜送菜的「美團」騎手
姚權剛
「美團」騎手
2月初,丁蘭街道升級疫情管控,他在鄰居「中招」確認、住戶出門買菜不便的情況下,每天去大超市一次性集中採購,義務幫鄰居們買菜送菜,每天他會接到10位左右鄰居的訂單,最多的一天,接到過15位鄰居的訂單。有時在超市採買時間長達三四個小時。他不僅義務幫鄰居們買菜送菜,還承擔了防疫的重要任務,做到了無接觸配送。鄰居們親切地稱他「姚哥」。
抗疫戰線的「臨時媽媽」
高穎
丁蘭街道辦事處公管辦工作人員
(右一)
她今年32歲,是一位10歲孩子的媽媽。她是丁蘭街道公共管理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因為疫情,被臨時抽調到街道疫情防控辦。從大年初六開始上班,每天要對接社區協調各種事情,還成為貼心的「臨時媽媽」,照顧剛從新冠肺炎中痊癒而親生父母還在接受新冠肺炎治療的小朋友熊熊,像對待親生兒子一樣照料熊熊的生活起居和學習。
愛的傳遞者
黃志勇
杭州鍋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
(右一)
黃志勇在大年初一得知丁蘭街道五會港社區有80多戶居民被隔離的情況後,馬上行動克服困難,經過多方聯繫,通過區政協委員在浙江良渚蔬菜市場採購了大量蔬菜,送給五會港社區隔離點的居民,為社區解決了燃眉之急。在今年元宵節前,他又經過多方聯繫,從五豐公司總庫調出了一批食品送到了五會港社區。
推遲婚期的抗疫者
常曉強
凱旋街道辦事處公管辦副主任
(左一)
疫情期間,常曉強主動推遲婚期回杭戰「疫」,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參加社區站崗執勤,為進入社區的群眾測體溫、登記外來人員信息,帶領科室人員主動擔起上門收集隔離人員生活廢棄物的任務,每天收運到晚上六七點鐘。此外,他還動員未婚妻主動申請到人手緊缺的崗位參與志願服務。
堅守使命的鏗鏘玫瑰
童帆
區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
自疫情發生以來,她嚴守法治底線,主動作為,提前介入多起涉疫案件,其中包含杭州市第一起涉疫判決案件,「受理、起訴、宣判」24小時辦結,成效明顯,被最高檢、省市院宣傳報導;她第一時間報名參加彭埠高速出入口的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工作,做好杭城東大門的「守門員」;她走訪聯繫企業,耐心細緻地宣講復工相關政策,做好企業復工復產「講解員」。
抗疫戰線的愛心公益車隊長
蔣金海
筧橋街道蔣金海愛心車隊公益驛站隊長
(左一)
疫情期間,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愛心車隊公益驛站的負責人,蔣金海發動隊員自籌資金15000元,購置正規棉被150床送往紅十字會,又主動請纓讓車隊參與防控一線。他和他的志願者們在橫塘社區第一疫情卡點執勤兩個月零六天,正確引導居民量體溫,亮綠碼,檢查通行證等。當遇到不配合的「三無」人員,他組織隊員組成人牆將其控制並聯繫社區和公安,還不忘將備用口罩送給「三無」人員。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
你們都是最了不起的英雄
為最美江幹人·最美逆行者點讚!
來源 | 區文明辦
編輯 | 陳舒陽、艾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