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描述了一個虛構的魔法世界故事,但就如同任何人類虛構的故事一樣,他都是有歷史文化原型的。正如《哈利波特》中的血統之爭,巫師與普通人的矛盾在歷史上也是真實存在的。
魔法,英文Magic,這個詞的起源是希臘人對古波斯拜火教祭司(mageia)的誤讀,這個詞誕生之初就帶有一定的歧視性,希臘時期它是異教的祭司,基督教時期它是魔鬼的能量,直到近代童話故事的興起,才給予了魔法一定的浪漫情懷。
全世界所有文明都有關於魔法的傳說,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早期的文明對魔法的態度是崇拜,但等到了宗教啟蒙時代,人們對魔法就開始歧視了,例如希臘神話中的女巫們大多都是怪誕邪惡的,而等到宗教成熟期的中世紀,魔法直接與魔鬼劃等號。
即使在早期的童話中,女巫、魔法都是以反派的形象出現的,直到二十世紀初才有了以託爾金為代表的作家,正面描述魔法。
而JK羅琳的《哈利波特》則將魔法發揚光大,以至於我們現在只要看到魔法這兩個字,就會想起《哈利波特》。所以巫師與麻瓜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巫師之所以要與麻瓜們隔絕開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麻瓜對魔法的不了解,如果說古典時期人們對魔法的心態是獵奇,那中世紀時就是恐懼了,人們恐懼的不是魔法,人們恐懼的是未知,而恐懼的極端表現,不是躲避,而是暴力。
麻瓜們試圖消滅一切與魔法有關的事物,包括巫師本身,而對於巫師與魔法,最極端的做法就是用火燒毀,逐漸的,麻瓜們對巫師的恐懼演變為巫師們對麻瓜的恐懼,於是歷史上出現了一段長達數百年的「獵巫運動」,使得巫師們不得不輾轉地下,不敢與麻瓜接觸,當然,這也就導致了後來的純血統之爭。
但就如同人們恐懼死亡一樣,麻瓜們恐懼魔法,但也渴望魔法,麻瓜們恐懼巫師,怕他們傷害自己,但渴望巫術,祈求自己與眾不同。所以西方中世紀的很多魔法書,都出自權貴之手。數百年間麻瓜不斷地對巫師進行迫害,但大部分被他們抓住的並不是真正的巫師。
只有少量的真巫師被抓住,即使抓住了巫師也不一定能將他們殺死,例如《哈利波特》小說中提到中世紀時期巫師,怪人溫德林,她非常享受被麻瓜抓住,然後假裝被火燒死,據說她被抓了四十七次都死裡逃生。
不過也有倒黴的人,其中就包括格蘭芬多著名的幽靈,尼古拉爵士,也就是差點沒頭的尼克,他被麻瓜們砍了整整四十五斧頭都沒把腦袋整個砍下來。
巫師與麻瓜的矛盾貫穿全書,不論是哈利與伏地魔小時候在麻瓜世界的糟糕遭遇,再到伏地魔的血統論。而所有矛盾都是源自於人類本能恐懼未知的事物,特別是強大的未知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