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5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大頭娃娃」事件的爆發要從某微博博主發布視頻,稱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了含有激素的嬰兒霜,導致孩子出現「大頭娃娃」現象,引起軒然大波。
圖源:網絡
這是因為家長在給孩子使用的保溼護膚品中含有氯倍他索丙酸脂。而氯倍他索丙酸脂是一種強效激素,這種強效激素是不允許添加在任何一個保溼護膚的產品中。在正規用藥中,強效激素一般也不會用於嬰兒,嬰兒皮膚薄嫩,激素刺激後容易引起皮膚屏障損傷,引起繼發感染。此外,嬰兒的皮膚對外用藥物的吸收效率也更高。如果長時間、相對大劑量、大面積地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就會讓寶寶的發育遲緩,面部多毛、臉腫大等症狀,形成滿月臉(庫欣症候群面容)。
一時之間,激素形成了人人喊打的局面,基本上最近的門診患者都會問一句,這個藥膏含有激素嗎?能不能用不含激素的藥膏。
激素真的那麼十惡不赦嗎?
實際上激素(我們通常稱的激素指的是腎上腺皮質激素)是繼抗生素後,在臨床藥物治療上的又一重大突破,是20世紀40年代以來醫藥界的最大發現之一。1948年Mayo Clinic的Hench等人從動物腎上腺皮質提取出粗製考的松,用於治療風溼性疾病,療效顯著,並因此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就皮膚科領域來說,外用激素也是很多皮膚病的重要治療手段之一。誠然,激素有副作用,但只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遵醫囑使用,還是安全的。臨床上,我們根據作用強度把外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進行分類(見下表)。皮膚科醫生會根據不同疾病的不同時期選擇不同的外用激素。
這裡專門指出幾點注意事項
①妊娠或哺乳婦女:外用激素對人類胎兒發育影響尚不完全明確,妊娠期慎用。必須應用時可以使用弱效、中效或軟性激素。妊娠早期勿用含氟激素。哺乳期勿在乳房部位應用。
【注】
軟性激素是指激素全身吸收很少或者在皮膚內被吸收後能迅速地被分解代謝為無活性的降解產物,而局部卻保留高度的活性。國內現有的軟性激素有糠酸莫米松及丙酸氟替卡松。
②嬰幼兒、兒童及老年人:一般選擇弱效或軟性激素,慎用強效及超強效激素。在嬰兒尿布區不使用軟膏(相當於封包會增加吸收)。多數激素沒有明確的年齡限制,強效激素滷米松可應用於2歲以下兒童,但連續使用不應超過7天。
③皮膚柔嫩部位:如面部、眼周、頸部、腋窩、腹股溝、股內側、陰部等部位皮膚薄,激素吸收率高,更容易產生表皮萎縮、萎縮紋、局部吸收及依賴/反跳症候群,應禁用強效、含氟的製劑。必須使用時,可以選地奈德製劑、糠酸莫米松凝膠或乳膏、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氫化可的松製劑等。
參考文獻:
規範外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專家共識[J].中華皮膚科雜誌,2015,48(2):73-75
相關連結
得了糖尿病還能做白內障手術嗎?
恐怖!不當禦寒,就這樣上了醫院
患甲狀腺疾病,究竟補碘還是限碘?
全瓷牙,讓你愛上炫白笑容
原標題:《千萬不能用激素,用了會變「大頭娃娃」?》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