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究竟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閃電會攜帶這麼多能量?

2020-12-10 騰訊網

雲層

閃電和雷的形成,離不開雲層,而且雲層越厚,形成閃電和雷的概率就越大。

我們知道,雲層是由許多微小的冰晶以及水滴組成,這些物質之中含有大量的帶電粒子,這些帶電粒子可以在雲層之中自由移動,此時的帶電粒子分布比較均勻,所以形成的雲層不帶電。

雲層之中的冰晶以及微小的水滴會受到地球的引力下落,但由於冰晶以及水滴的質量非常小,而空氣阻力較大,因此冰晶以及水滴的下落速度非常慢。

再加上在下落的過程中由於與空氣發生摩擦,會導致冰晶或者水滴發生蒸發,重新形成水分子飄向上方。

也就是說,雲層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始終保持著動態平衡。

雲層之中有大量的冰晶和小水滴,它們在下落的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發生摩擦,我們知道摩擦會導致自由電子發生聚集,在這個過程中,帶負電的電子會分布在雲層下方,所以雲層之下的物質呈負電,而雲層之上的物質呈正電,造成雲層正負電荷分離,此時的雲層就形成了帶電體。

雲層與大地

如果說雲層是帶電體的話,那麼大地就是導體,導體之中也有大量自由電子,但由於分布均勻所以導體不帶電。

當帶電體靠近導體時,導體中的自由電子就會受外部的影響,導致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性電荷相互吸引,導致導體中的正負電荷分離,形成帶電體。其中電子集中的一段就會形成負電,另一端因為缺少電子而形成正電(電子帶負電荷),這就是靜電感應現象。

由於雲層下方攜帶負電荷,因此大地表面就會攜帶大量正電荷。但是大地並不是平整的,會有高大的建築物以及樹木等凸起的物體,這些高大的建築物與大地相連,也是大地中的一部分。

正電荷在集中的過程中,會比較密集地聚集在尖端物體上,比如:樹頂攜帶了大量的正電荷。此時就容易發生尖端放電現象。多說一句,這也是為什麼說雷雨天氣不要躲在大樹底下或者撐傘的原因,因為此時大地中的正電荷會集中到你身邊的大樹身上。

當尖端放電的能量過於巨大時,就會擊穿空氣發生放電反應,如果放電的能量足夠大,就有可能產生音爆,這就是雷的形成。

雲層除了會與大地發生放電反應之外,也會與其他雲層發生放電反應,原理和大地一樣,都是因為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性電荷相互吸引,導致其他雲層由導體變成帶電體,並擊穿空氣釋放能量。而雲層與雲層之間的放電叫做雲間放電。

還有一種情況是雲內放電,如果一朵雲體積足夠大,那麼上層的正電物質就會跑到雲層下方,與雲層下方的負電荷發生交流,形成雲內放電。

當雲層在釋放電的過程中就會擊穿空氣,由於擊穿空氣時與空氣發生了摩擦,所以會出現轟隆隆地響聲,在我們看來就是閃電與雷鳴。

雷電的危害

雷電雖然是自然現象,但每年都會給各地帶來危害,其中最主要的危害在於引發森林大火。之所以會引發大火,其實是因為雷電的能量非常大,在尖端放電的一瞬間溫度會達到攝氏1萬7000度到2萬8千度之間,相當於太陽表面溫度的3-5倍。

如果雷電擊中的地方恰好有許多易燃物,將會引發大火,森林野火就是這樣來的,多說一句,目前森林大火超過99%都是來自於人類。

雷電雖然危害較大,但如果雷電距離你較遠,那麼相對而言你是安全的。那怎麼判斷雷電與你的距離呢?其實非常簡單,當你看到閃電的時候在心裡默數5秒,如果5秒內沒有雷聲,那麼你就是安全的。這個原理很簡單,就是通過光速與聲速來判斷雷電與你的距離。

總結

雷電的形成過程是雲層的正負電荷分離,導致雲層形成帶電體,當帶電體靠近導體時,也會吸引導體的正負電荷分離。

由於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性電荷相互靠近,所以兩個物體之間的正負電荷之間會相互吸引,並最終擊穿空氣形成閃電。

閃電攜帶的能量很高,在野外環境下,最好不要站在空曠的原野或者躲在大樹底下,以免充當「避雷針」。

相關焦點

  • 黑色閃電是怎麼形成的 黑色閃電形成的原因
    關於黑色閃電的形成,科學家的研究結論是:它是由分子氣溶膠聚積物產生出來的。它是由於太陽、宇宙光、雲電場、條狀閃電等因素長時間作用於空氣產生的。當聚積物基本聚成球狀時,就會變成能爆炸的黑色閃電。
  • 人類為什麼不考慮將閃電的能量收集起來?而看著它們被白白浪費
    那麼既然是同一種電,人類為什麼不考慮將閃電的電荷存儲起來為作為人類的能源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兩個方面來考慮1.閃電的能量夠不夠大2.如何存儲以及有沒有必要存儲一道閃電的能量有多大?閃電的形成實際上是因為空氣中小水滴以及一些冰晶之間的摩擦導致電荷轉移,當電荷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形成強大的電場(也就是形成很大的電壓),這個電場能達到幾千伏特/釐米,局部區域甚至可以高達1萬伏特/釐米,這麼強的電場會將空氣電離,從而將空氣擊穿,於是一道閃電就形成了。
  • 閃電的電壓有多高,一次閃電將釋放多少能量?
    閃電的形成原理雲層中帶有靜電荷,當兩片雲層相互靠近時,就會在雲層之間產生電場,空氣是電的不良導體,當電場強度超過一定值時就會把空氣擊穿,被擊穿的空氣瞬間成為等離子體,而等離子體是電的良導體,於是就產生了強烈的放電現象。
  • 最長閃電破紀錄!一道閃電究竟有多少度電?
    閃電的宏大威力中仿佛蘊藏著巨大的能量,這些能量可以為人類所用嗎?科學家們孜孜不倦地完善「人工引雷」試驗,究竟收穫了什麼?用衛星遙感和「人工引雷」研究閃電近期全國多地出現了大到暴雨,防禦雷電災害成為了許多地方政府的工作要務。
  • 雷暴、閃電、雷聲是如何形成的?
    原創 盧達晨 中學地理問答地理問答 有問必答雷暴、閃電、雷聲是如何形成的?暖溼空氣被迫抬升形成高大的積雨雲。上升空氣變冷,水汽逐漸冷凝為水滴或冰晶。隨著它們的相互碰撞,其體積變得越來越大,並最終穿透雲層降落到地表。在降落過程中它們仍會相互碰撞並變得更大。雨滴會使周圍的空氣溫度下降,冷空氣則下沉。下沉的冷空氣與強烈上升的曖空氣相互作用會帶來強風,產生雷暴。
  • 超級閃電的能量有多強?普通閃電在它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根據1977年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這項研究中的閃電數據是來自於船帆座衛星的觀測,該衛星於1969年發射,用於探測太空核爆炸,一直運行到1979年),於是超級閃電最開始被描述為「比普通閃電強度高出100倍以上」的閃電,這就是我們起初對於超級閃電的認知。超級閃電是如何產生的呢?
  • 閃電是如何形成的,球形閃電是什麼?看完就知道了
    閃電是如何形成的,球形閃電是什麼?看完就知道了在下雨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會伴隨著閃電,當閃電來臨時,天空會出現許多裂痕,就像天空被裂開了一樣,而且閃電過後往往還伴隨著打雷,曾經美國中部就出現了有史以來最大的閃電,場面非常壯觀,那麼閃電是如何形成的,球形閃電是什麼?3D動畫下解釋原理!閃電是雲與雲之間、雲與地之間或者雲體內各部位之間的強烈放電現象。
  • 閃電是如何形成的,球形閃電是什麼?看完你就知道了
    閃電是如何形成的,球形閃電是什麼?看完你就知道了閃電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自然現象,尤其是在雷雨交加的夜晚,一道閃電橫空划過,瞬間照亮整片大地,但是見了這麼多的閃電,你知道閃電是如何形成的嗎?那球形閃電又是什麼?3d動畫解釋原理!
  • 一道閃電究竟有多少度電?
    閃電的宏大威力中仿佛蘊藏著巨大的能量,這些能量可以為人類所用嗎?科學家們孜孜不倦地完善「人工引雷」試驗,究竟收穫了什麼? 衛星遙感和「人工引雷」:閃電研究殺手鐧 近期全國多地出現了大到暴雨,防禦雷電災害成為了許多地方政府的工作要務。
  • 閃電是如何形成的,球形閃電是什麼?3D動畫下解釋原理
    閃電是如何形成的,球形閃電是什麼?3D動畫下解釋原理每當有陰雨天氣或者下很大暴雨的時候,天空中都會出現閃電,大部分人看到閃電第一反應肯定會非常害怕,但是強烈的閃電也是十分壯觀的。在美國曾出現過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閃電,長度達到了500公裡,在閃電的那一刻點亮了三個州的天空,令所有人都非常的震驚,研究人員將其稱為巨型閃光,那麼大家知道閃電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嗎?如果看到閃電那一定是因為陰雨天氣而造成的,即將下雨的時候雲層中的水蒸氣會大量增加,這些水蒸氣會與天空中的氣流相互摩擦。
  • 神秘的「球狀閃電」是自然現象嗎?它如何形成的?
    在夏天,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火光四射,一道道明亮的閃電會劃破寂靜的夜空,火光最亮時,猶如白天一樣。大氣的這种放電現象在我們現在看來是一種在平常不過的自然現象了。科學家估計,平均每秒鐘全世界會發生100多次閃電現象。我們平時在天空中看到的閃電象限多為分叉的樹枝狀。
  • 一道閃電能產生多少度電?人類能否利用閃電?
    一道閃電的長度從幾百米到幾千米不等,閃電電弧的寬度一般不超過20釐米,所以瘦成一道閃電還真的挺瘦的,閃電的溫度,從17000攝氏度到28000攝氏度不等,太陽表面溫度大約是5500攝氏度,也就是等於太陽表面溫度的3~5倍,閃電的極度高溫會讓沿途空氣劇烈膨脹,空氣迅速移動形成波浪並發出驚天動地的雷聲。
  • 閃電警告!歐洲將遭遇罕見的「超級閃電」,能量超過100萬焦耳
    科學家警告說,「超級閃電」的能量是普通雷擊的數千倍,它將襲擊歐洲。這一罕見而神秘的現象被稱為「超級博爾特」,號稱擁有超過100萬焦耳的能量,足夠美國家庭平均使用一個月。研究人員對這一神秘現象進行了近20年的分析,但他們仍然不確定這些超級強大的閃電為何或如何擊中地球,但他們知道這個季節即將來臨。隨著北半球閃電季節接近尾聲,「超級閃電」季節應該從11月開始,一直持續到2020年2月。研究小組自2000年以來收集的數據顯示,在20億個閃電中,只有8000個是超級閃電,相當於百分之四百萬分之一,這說明了它們是多麼罕見。
  • 人會被閃電擊中,魚為什麼不會被閃電電死?科學家告訴你答案
    我們知道,大海中經常會發生大風暴,也經常會看到有閃電打入海中。那麼,海中的魚會不會被閃電電死呢?據科學家計算,一道普通閃電通常帶有2.5億焦耳的能量,也就是70度電。而超級閃電更是恐怖,其電力比普通閃電還強100倍,約是7000度電。如此恐怖的電力打入海中,會不會電死很多魚?對此,科學家給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答案,一條魚都打不死,最多就只能電暈幾條魚而已。這是為什麼呢?
  • 一道閃電可以產生1億焦耳能量,人類能不能利用閃電來發電呢?
    在雨季的高峰期,平均每分鐘可以看到28次閃電,我們還將在瑞士的阿爾卑斯山的桑蒂斯塔旁安裝一臺閃電收割機。如果都在這裡收集100個閃電的能量,那將相當於10億到1000億福特的電力。儘管如此,到了那個時候,我們肯定不能僅僅依靠這些電力,普通人也將收集這些閃電來發電。就像太陽能電池板一樣,房主會選擇在自家房屋頂部安裝避雷塔。
  • 近日美國出現彩虹閃電,彩虹閃電到底是怎樣形成的的呢?
    近日美國出現彩虹閃電,彩虹與雷電交織相遇這樣的奇景異觀你見過嗎?當彩虹遇到閃電我們感知閃電的能力並不取決於外面的光線有多好,也不取決於你的腳剛好放在哪裡。但是,彩虹只有在特定的有利位置和光線條件下才能看到。這就是為什麼說彩虹和閃電是罕見的伴侶。
  • 什麼世界上有很多火山噴發的時候會帶有紅色的閃電?
    在浩瀚的火山灰中,紫色和紅色的閃電包圍著它,像跳舞的金蛇;雷聲敲打著大地和天空,場面像是世界末日。為什麼火山灰中會出現閃電?它是怎麼形成的?讓我們從印度尼西亞錫納朋火山噴發開始,了解神秘的火山閃電。當其中一個惡魔從地上拱起時,它們會突然衝出來,形成火山噴發。魔鬼跑到地上後,他常常狂喜地跳舞。他一跳起來,頭上就會閃著閃電,霹靂聲也會震動天空。這就是火山閃電的起源。當然,這個衝出地面的魔鬼得意不了多久,就會被上帝重新捉住並關到地下。在火山噴發頻繁的印尼,流傳著火龍的傳說。據說火山是由海洋中的火龍形成的。海裡生活著許多火龍。
  • 一道閃電是多少度電,閃電掉進海裡,會電死多少魚?
    其實動物被雷電擊中死亡的事件也偶爾會發生  但是像這次這麼大規模的死亡真的非常的罕見!  閃電的威力實在是太大了,夏天陰雨天氣特別多,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天上現成的雷電,看起來能量很大的樣子,直接「抓」下來用,發電廠是不是都不用建了,(發電廠的小夥伴表示:恨你!)豈不美滋滋!
  • 為什麼會下雨/打雷/閃電?
    就趁機給小朋友科譜了一下為什麼會下雨?又為什麼會打雷?哪裡來的閃電?剛剛又找了一下資料,比較簡單易懂的那種,可以給小朋友一起科譜學習下吧!為什麼會下雨?陸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發變成水蒸氣,水蒸氣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後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 罕見的球狀閃電,球狀閃電是什麼?
    182年過去了,球狀閃電的成因是什麼,至今還沒有確切的答覆,有幾種主流的假說。球狀閃電的特徵它的顏色通常是紅色、白色、橙色、黃色、玫瑰色以及藍色,形狀大多是圓球形、橢球形或紡錘形,多為球形。直徑一般在幾釐米到幾十釐米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