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賀流忍者」的想法,不只會用武士刀比劃
梁賽玉
忍者是什麼?
畢業於京都大學農業部,卻在繼承家族生意後轉而學習忍者知識,日本首位忍者學碩士研究生三橋源一對這個問題有自己的理解。
三橋源一在教授忍術。受訪者供圖
日本歷史上擁有「忍者學位」第一人
45歲的三橋源一不久前獲得三重大學忍者學碩士學位,成為日本歷史上擁有「忍者學位」的第一人。他告訴記者,自己理解的「忍者」是「提高自己自衛能力,紮根大地與自然共存共榮」。
出生於大阪,在京都大學農業部求學,畢業後繼承家族建築維修生意……三橋源一的人生軌跡在2018年之前一直按部就班,直到他選擇進入三重大學忍者學專業。
他搬家到伊賀山區,買下一棟二層小樓,改建附近倉庫,開始耕作修行,開設道場和民宿,「米是我們自己種植的稻米,水就是井水,使用的餐具是伊賀當地生產的瓷器。」
三橋源一在鄉間耕地。受訪者供圖
忍者研究學專業學什麼
伊賀市位於日本三重縣西北部,所在地四周群山環繞,自古就是交通要道,也由此成為「伊賀流忍者」的發源地。伊賀流忍者因出色的忍術和戰鬥力而出名。
三重大學在日本「忍者之鄉」開設「國際忍者學研究所」,在日本唯一開設忍術、忍者學專業的大學裡,三橋學了些什麼?是「如何運用手裏劍」「暗殺的一百種方法」嗎?
三橋源一在教授忍術。受訪者供圖
他每周會跟著3名教授完成每一科目90分鐘的課程:閱讀和理解3本關於忍者的秘籍,考察當時的習俗和歷史背景,學習忍術、測量、風水、佔卜等知識。此外,他還在老師指導下,在山間完成3次忍術修行。
描寫忍者生活狀態的《伊亂記》記載,每日寅時起至丑時從事農業等家族事務,下午開始練習忍術。
對農學部畢業的三橋來說,武術和勞作擁有相似的動作。為了驗證書裡描寫的狀態,他搬到伊賀山區,一邊勞作,一邊學習。「我入學三重大學,主要為了學習忍者相關知識,與此同時,還學習農村社會學、農村地理學、可持續發展等課程。」
三橋源一在山間勞作。受訪者提供
把忍者文化帶給下一代
三橋大學時期在巴西和非洲實習,有過「命懸一刻」的經歷。這促使他下定決心系統學習忍術以增強自身能力。他26歲時開始在武神館學習戶隱流忍法體系,30歲成為教授忍術的老師。
「我在伊賀、甲賀的鄉村間與自然共生,有事發生時才使用忍術。因此,我認為我們必須知道如何與鄉村和自然互動,綜合考慮鄉村生活與忍術之間的關係。」
三橋源一參加地方的傳統慶典活動。受訪者供圖
在日本老齡化和少子化的時代,作為日本代表文化之一的忍術也面臨傳承危機。三橋想以文化傳承的方式,回饋這塊養育忍者的土地。
「如今自然和忍術都面臨嚴峻形勢,我希望能將忍術傳遞給伊賀和甲賀的下一代人,讓古代忍術與現代技術糅合活用起來。我不認為我是『忍者』,我只是想把忍者文化帶給下一代。」
現代社會裡的「忍者」什麼樣
「在我看來,忍者今後將會以接近其原本面貌又具有現代風格的樣子再現。」三橋說。
三橋源一在鄉間耕作。受訪者供圖
「我認為,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的基因裡還銘刻著古老的生活方式。從這個意義上說,忍者保全自我的形象也許正是日本社會今後可以尋找的方向,以此為入口,尋求紮根於大地,與自然共存共榮。」三橋強調。(完)(新華社專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