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有著比較多的形式,不同民族的婚禮也各不相同的儀式。今天主要說說日本神社結婚,讓大家了解一下鄰國結婚有什麼講究。
在了解神社結婚之前,先把日本社會上最多的其他兩項結婚儀式:佛教結婚、基督教結婚 進行簡單的介紹。
神社婚禮
照片來自大崎鎮守 居木神社
信奉神道教的新人在神的面前交杯發誓,結為夫婦,是日本傳統的結婚儀式。現代這種結婚儀式已經普及開來,親戚朋友們聚集在神社前儀式場地上。神官和巫女進行莊嚴儀式。女方身著白無垢或色打褂和服,是很多少女憧憬對象。
基督教婚禮
現如今最流行的結婚儀式。
色彩鮮豔的紅毯和純白色的婚紗是基督教最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又是在非常有感覺的教堂內舉辦,在日本不是基督教徒也可以在這裡舉辦婚禮。婚禮上唱讚歌、朗讀聖經、夫妻對換結婚戒指、並進行誓言之吻。
佛教婚禮
照片來自 真宗大谷派札幌別院
佛教婚禮雙方獲得佛祖的祝福,在寺院舉辦的結婚儀式。僧侶為所有儀式的司儀,服裝跟神社服裝大體相同(男方或穿上袈裟)。僧侶吟唱經文並贈與佛珠,佛前燒香發誓直到來世。
神社婚禮出現在什麼時候?
在神社結婚在日本有著悠久的,最早出現的時候並不是大家現在看到的樣子。其實普通百姓去神社結婚也就有著100年的歷史。
①神話時代
《古事記》和《日本書記》記載日本的創世神
伊邪那岐命 和 伊邪那美命樹起天之玉柱,互相約定朝柱子相反方向走相遇之時就成婚,可以說是日本結婚的起源。
②古代
▲平安時代衣裝(圖片源自http://junihitoe.jp)
日本史記載關於結婚出現在平安時代,男性去女性住處三晚。如果女方接受的話,就會舉辦結婚儀式。
到了武士為主的室町時代,婚禮都是以武家為原型開始操辦,白無垢的婚衣就出現在這個時候。
③近代
▲北白川宮永久王・祥子妃 衣裝
1900年皇太子大正天皇和九條節子在宮中賢所舉辦婚禮,這之後祈禱神明結婚一般化流行開來。在這之前多數都是在家裡的壁龕上掛上神明畫像,兩家親戚聚集舉辦結婚儀式。大家都開始學習皇族結婚儀式,發展成現在在神社內舉辦的儀式。
戰後的結婚儀式神社婚禮佔主流,現在基督教婚禮大約佔七成左右。
神社婚禮的服裝
▲白無垢
▲色打掛
棉帽子:蓋在文金高島田髮型上的白布。搭配白無垢(可以和日式頭紗搭配使用)
角隱:頭紗,夫妻圓滿的意思。
筥迫:江戶時代武家女性把鏡子、紅筆等化妝道具和懷紙裝入荷包。
懷劍:武家女性護身用的斷刃,劍在古代被認為是神寄宿的地方,因此也具有除魔的作用。
打:裲襠長罩袍,身著白無垢必定是白打掛。
末廣:和服婚禮男女都拿的扇子。打開使用是違反規矩的。
掛下著:罩袍下面振袖。和服過長時腰間扎住。
白足袋·白草履:和服男女襪子和草履都是白色的。女子婚禮用的草履比普通跟高一點。
婚禮最具代表的婚服「白無垢」,不僅象徵著女性的純潔,本來的意思是死的裝束。一旦嫁入對方的家裡「就不會再活著回來」的覺悟。
髮型
▲文金高島田
之前日本人都是用自己的頭髮編成這樣,現代結婚儀式都是使用的假髮。未婚女子花嫁女子標準髮型就是「島田髻」,最大限度展示了日本女性之美。「文金高島田」有非常多的變化,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
十二單
▲十二單 照片源自東京で十二単の結婚式を挙げたい方へ
現在作為特別神社婚禮衣裝而使用,身著的是平安時代女性貴族正裝十二單。最下面穿著單衣,上面會蓋上多重打掛和唐衣,加上裙褲大概有20公斤左右。
很多喜歡美的女性都會選擇這種,這種和服最絢爛美麗的服飾,春夏秋冬都有不同的款式。
五紋付羽織袴
照片來自フォトウェディング+食事會 = Pridal プライダル 寫真撮影と食事會だけの結婚式
五紋:新郎的家紋分別印在羽織的兩胸前、背中央、袖子後邊兩邊。共五個地方。家紋都染成白色。
黑羽二重羽織:羽織繩為白色平打。
袴:一般使用仙臺平(平紋織物或平紋斜紋交織成的絹織物),帶使用錦織的角帶。
神社婚禮男性正裝「染め抜き五つ紋付の黒羽二重羽織袴」黑底五家紋白染,以黑色為主基調。扇子和白足袋等跟女性衣裝是共同的。男性服裝給人以武家社會的剛強健碩的感覺,非常有魄力。
身著羽織袴參加婚禮在江戶之前就出現了。明治5年太政官發布布告,規定黑羽二重羽織袴為男子正裝,可以說是比禮服的規格更加高。
參加神社婚禮的席次
照片來自http://www.mikawa-jinjya.com/
參加者席列分為新郎側和新娘側。靠近神殿側的首先是父親、之後是母親、祖父、祖母、兄妹、叔叔、姑姑等。有的神社並不強求,可以根據自己情況安排座位。
神社側的神職人員「斎主」主持儀式,並進行除厄儀式。巫女也承擔儀式的重任,現在婚姻很少有媒妁之言,媒人的位置有的婚禮也就沒有了。
神社婚禮的流程
對雙方來說,結婚時人生的最大一件事情。每個神社的流程雖說都有一些細小的區別,但大體來說還是相同的。結婚儀式完全展現了日本古代文化和傳統的繼承、讓新郎新娘感受到到人生重要的意義。
①參進
神社婚禮第一項儀式,樂人演奏雅樂走在最前面。新郎新娘和親戚朋友朝社殿行進也就是參進開始。不單單是場所的移動、這時要求人心平靜,跟儀式相符的心境。因為要走進神鎮守的聖域,不能說話也不能四處張望。集中精神朝神社行進。
②入場·就坐
朝向神社,前方中央右邊坐著新郎,左邊坐新娘。新郎家族坐在右側邊、新娘家族坐在左側邊,面對著對方。有媒人的話,坐在新郎後方右側、媒人夫人坐左側。
③修祓
神道最初進行的祈求神靈免除罪過和汙點的儀式。祛除在日常生活中不知道犯過的錯誤,心身共同清淨後舉辦結婚儀式。新郎新娘和參加人員在巫女指示下起立、鞠躬。祓主奏上祓詞、拿著祓串「大麻」祛除罪惡。
④祝詞奏上
圖片源自https://ikutajinja-kaikan.jp/
「祝詞」指的是新郎新娘向神報告,希望永遠幸福的祈禱詞。首先在巫女指示下一同起立,鞠躬。接下來朝神明報告,希望永遠幸福。因為婚姻需要家人、親戚、朋友們共同支持,所有人都要懷有感謝的心情聽取祝詞。
⑤巫女舞
這項儀式是像神供奉的舞蹈。樂人用龍笛、篳篥、鳳笙演奏雅樂同時、巫女們跳起「丰容之舞」。新人和參加者們獲得祝福。
⑥誓盃儀式
圖片來自http://zexy.net/
新郎新娘在神前3隻酒杯互相交杯換盞儀式,證明夫婦永結契約。一般是「三三九度之盃」或被稱為「三獻之儀」儀式。交換飲酒順序:第一杯新郎→新娘、第二杯新娘→新郎、第三杯新郎→新娘。奇數在古代就是吉利的數字。「每個酒杯交換三次就是九次」也就是日語詞彙「三三九度」的詞源。倒酒的巫女會點三下,最後一次再倒水。最初前兩口是嘴挨上酒杯的程度、第三口才飲下。第一杯敬關懷新人的神、第二杯敬養育的雙親、第三杯敬親戚朋友等。因此神酒和酒杯包含了很深的意義,要懷有感謝之心。
⑦交換戒指
圖片來自會津寫遊庭ウェディングプランナーの幸せブログ
把戒指戴到離心臟最近的手指上,加深二人羈絆的儀式。本來這一項屬於西方文化,但是神道教並沒有那麼強勢,引用過來。戒指由新郎取出,戴到新娘左手無名指;新娘也把戒指戴到新郎左手無名指上。
⑧誓詞奉讀
戒指交換後的儀式,神社不同會舉行「誓詞奉讀」或「玉串拜禮」儀式。
儀式之前新郎會從懷中拿出誓詞,在神前跟新娘一起朗讀。內容大概是「夫婦永結同心、互相鼓勵共築一個美好的家庭」。
⑨親族盃
在巫女的指引下,新郎新娘還有親戚朋友們一同起立,舉起酒杯。巫女倒進神酒、大家一飲而盡,也是雙方家庭加深羈絆的儀式。
⑩玉串拜禮
玉串是楊桐樹枝纏著布條或紙條。把神和人的「意」聯結起來。古代時候在神前用非常貴重的絹,現代用玉串取代了絹祈禱。玉串由神職人員遞到新郎新娘手裡。收到玉串二人上前去「玉串案(放玉串臺子)」放上玉串,枝根部朝向裡。之後行二禮二拍手一禮。這時媒人、親戚參加者向神行拜禮、新郎新娘行拜禮之後回席就坐。
⑪斎主祝辭
神社婚禮結束前的儀式,新郎新娘這時候還不能放鬆。先前獻上祝詞的齋主會贈與新郎新娘祝福。從儀式開始「參進」到「退出」總共需要30分鐘左右,在這短短時間裡,新人被神守護,邁向新的人生。
⑫退出
所有儀式結束後,退出社殿。在神社前的參道上大家聚集起來,拍攝照片。並祝福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