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嗎?了解同時期的世界,才更了解自己

2020-12-22 斟北鬥

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統一大帝國——秦帝國。秦帝國存在的時間非常短暫,但是在中國歷史上卻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不僅第一次統一中國內地,還統一了各國的文字、度量衡,建立了中央集權、專制帝制,影響了2000年的歷史。那麼同時期的世界其他文明發展到了什麼程度呢?秦朝是不是最強大的國家呢?

一,世界正在進入帝國時代

如果我們將秦朝放在世界歷史中去看待,就會發現秦帝國的建立只是當時世界的發展趨勢的表現之一,也就是大一統的帝國逐漸取代了分散的小城邦、小王國。這種趨勢在西亞地區最早出現。公元前678年,米底王國建立,擴張之後疆域面積達到了280萬平方公裡,這已經形成了帝國的規模了。

公元前553年,居魯士二世建立了世界最早的大帝國——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史稱波斯第一帝國。波斯帝國先後滅米底王國,呂底亞王國(小亞半島),新巴比倫王國、古埃及,基本統一了古代西亞北非文明區,是世界上第一個地跨亞歐非的大帝國。波斯帝國的面積巔峰為700萬平方公裡,一般情況下也有500萬平方公裡,人口達到了3000萬。

波斯帝國在全國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將全國劃為50個行省,5個軍區。為了鞏固統一,波斯統一了貨幣,大規模修建道路,確立瑣羅亞斯德教為國教。對比後來秦朝的制度,我們就會發現,兩者採取的政策是多麼的相似。看了波斯帝國的治理措施之後,我們就不會狂言:「中國的帝國是嚴密的、集權的,其他國家是鬆散的」。

同時期的其他文明也開始從大分裂走向大一統。如希臘城邦走向衰落,新興的馬其頓帝國崛起。印度的「十六國」正在被摩揭陀國統一,羅馬共和國開始統一義大利。另外,常常被人們忽視的遊牧民族也開始邁向統一。後來匈奴汗國的出現證明了這一點。因此,這個時代,是人類進入帝國時代的時期。而秦朝建立的時間不僅遠遠晚于波斯帝國,還晚於亞歷山大帝國、塞琉古帝國和孔雀帝國。因此,從發展進程來看,當時的中國還相對落後。

二,和秦朝同時期的有哪些帝國

秦朝建立於前221年。這時候,波斯帝國早已被馬其頓所滅,而馬其頓帝國也在公元前公元前323年瓦解,逐漸形成了託勒密王國、塞琉古王國、馬其頓王國三部分。這裡面積最大的是塞琉古王國(前312年 — 前64年),基本佔據了過去波斯在西亞的領土。

公元前3世紀是塞琉古的頂峰,其疆域達到了350萬平方公裡,人口1000多萬。塞琉古繼承了波斯帝國的行省制,實行了中央集權專制主義體制。和秦始皇同時期的帝王是安條克三世(前223年—前187在位),他是塞琉古開國皇帝之後最傑出的君主。他在位期間,重新控制了帕提亞。在他晚年的時候,中國已經進入西漢呂后攝政期間了。因此,總體來說,秦朝和塞琉古算是旗鼓相當吧。

另外一個巨大的帝國是孔雀帝國。前324年,摩揭陀國的旃陀羅笈多推翻了難陀王朝,建立了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時期(前273—前232年),孔雀帝國已經基本統一了南亞次大陸,其面積達到了420萬平方公裡,人口達到了2650萬,擁有60萬的軍隊。孔雀帝國也採取了中央集權體制,推行了行省制度,建立了完備的官僚體系,將佛教作為統一的思想。從阿育王的措施來看,他和秦始皇也十分相似。此時的孔雀帝國的國力比秦帝國和塞琉古更強,是世界上最龐大的帝國。

羅馬共和國的發展當時還比不過其他三大帝國,當時的羅馬還是希臘的學生。前272年羅馬統一了義大利半島。隨後,羅馬同時發動了兩場戰爭:布匿戰爭(前264年—前146年)和馬其頓戰爭(前215年—前148年),逐漸吞併了迦太基和希臘半島。不過羅馬的潛力很大,後來在東漢時期成為世界最大的國家。

三,文明成就的方面的對比

以上對政治制度、國家疆域、人口方面的對比,可以反映國力大強弱。但是,國家之間的對比,不僅應該對比國力或者軍事實力,還應該看看各自產生了什麼樣的文明成就。秦朝在文明成就方面可能就十分吃虧了。秦朝雖然統一了思想文化,但是卻是思想文化的荒漠。在「焚書坑儒」「以法為教」等嚴密政策的影響下,使得秦朝的並未產生什麼有意思的文化。

看看世界其他文明。馬其頓帝國分裂後,但是希臘化世界卻出現了科技、思想的巨大融合,將希臘文明推向了頂峰。當時最著名科學家是歐幾裡得和阿基米德。其中阿基米德的時間為前287年到前212年,和秦始皇屬於一個時代。西方地理學之父——埃拉託色尼也是和秦始皇是同時期的人物。我以表格展示希臘化時代的科學成就:

在思想領域方面,希臘的哲學依然保持繁榮的局面。希臘化時代主要有斯多亞學派、 伊比鳩魯學派、犬儒學派。該時期的思想特徵是,哲學和倫理學、政治學相結合,人們更多注意對政治事務的探究。其中斯多亞學派最重要,它宣傳原子論、邏各斯、理性主義、自然法、人權等思想,後來成為了羅馬帝國的官方思想。

羅馬方面呢,這時候正在積極吸收希臘文明,出現了羅馬的希臘化。但是羅馬的壯大也加速了拉丁文化的崛起。老加圖(前234—前149)是第一位用拉丁文寫作的羅馬歷史學家,他的《羅馬歷史源流》開闢了羅馬的歷史學。

再來看看印度方面。在阿育王時期,印度的文化出現了統一趨勢和總結現象。《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兩大史詩於這一時期最後成書,各種《往世書》、《法經》、以及婆羅門教最重要的法典《摩奴法論》也編定於這一時期。印度歷史上最重要的政治著作《政事論》也在該時期出現。全書15卷,論及政治、經濟、法律、外交、軍事等內容,中心是討論治國安邦之策。它不僅討論了兵制、兵種、編制、薪俸、兵器、防禦設施等問題,也含有較豐富的軍事思想。

在政治體制方面,當時中國和西方都主要採取的專制體制。不過,其中還是有區別的。中國、印度和波斯的專制如出一轍,都是農耕文明的專制。而馬其頓、羅馬的專制不同,他們是以海洋文明為基礎,吸收了東方的專制制度。在希臘羅馬,比較重視法制建設,認為帝王都必須服從法律。即使採用的專制,希臘羅馬的帝王也不能為所欲為。東方國家的法律是君主統治的工具,是君主頒布的,所以叫做「王法」,「刑法」,在民法建設方面長期落後,對私有財產的保護也不到位。

結語:

總結起來,秦朝的出現是符合了從大分裂到大一統時代的潮流。儘管秦帝國的出現比波斯帝國晚了幾百年,但是秦帝國一出現就和孔雀帝國、塞琉古帝國三足鼎立,這也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了。不過可惜的是,秦朝的存在太短暫,他的事業被漢朝繼承。

在文明成就方面,由於秦朝採取了高壓政策,使得春秋戰國以來的「百家爭鳴」的局面一去不返了。秦帝國創造的只是一個戰爭機器。從整體而言,當時中國的科學、思想還落後於地中海世界。

到了漢朝時期,中國在生產技術方面(如農耕技術、鋼鐵冶煉,陶瓷技術、防治技術、造船技術、醫學技術)和文學、政治學方面達到了和羅馬交相輝映,甚至高於羅馬的狀態,但是在科學、哲學、數學方面還相對落後。中國古代長期是技術領先,而西方文明長期是科學領先,一個重視實用和經驗,一個重視理論。這就是農耕文明和海洋文明之一。

由於文明不同,導致東西方政治體制也有區別。在法律方面已經很明顯地體現了出來。兩種文明模式的不同長期影響了東西方的發展。

相關焦點

  • 秦朝是當時世界最強帝國?秦朝建立時,世界上還有哪些大國?
    本篇,我們就來拓展一下視野,了解一下大秦帝國時期的世界。秦朝時期的世界都在先後出現統一的帝國,縱觀當時的世界,統一各個分散的勢力成為大勢所趨。公元前678年,也就是秦朝誕生400多年前,西亞地區的米底王國建立。之後的公元前553年,居魯士二世建立波斯第一帝國。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統一大帝國。巔峰時期700萬平方千米,人口3000多萬,顯然已經比秦朝強盛了。
  • 如果同時期羅馬和秦朝發生戰爭誰會贏?
    古代羅馬被譽為西方古代史的名片之一,它先後延續兩千多年,不僅農業、工商業高度興盛,文化藝術方面也頗有造詣,給世界留下豐富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遺產,對後世的西方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古羅馬文明完美的傳承和發展了古希臘文明,開創了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巔峰。古羅馬雄踞世界西方與同時期的中國秦漢兩朝遙相鼎立,成為當時世界的兩極。
  • 秦朝與同時期的世界其他各國對比,可見秦朝有多麼強大
    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他以自己的功績超過三皇五帝,所以稱自己為皇帝。在位期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具體是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車同軌。當時世界上發生的重大事件主要有亞洲的孔雀帝國(古印度摩揭陀國奴隸制王朝)、羅馬共和國、塞琉古王朝、馬其頓王國等主要的帝國,簡單的說說這幾個帝國。
  • 基本處於同時期的安息帝國和貴霜帝國,為什麼沒有羅馬帝國出名?
    羅馬的歷史記載更不是虛無縹緲的。現代文明的源頭是西方,而西方文明的源頭是希臘和羅馬。在古代世界歷史上的歐亞大陸有四大帝國:羅馬帝國、貴霜帝國、安息帝國、大漢王朝。這四個大帝國基本平分了歐亞大陸的大部分領土。剩下的就是一些小國家。都是依附在這些大帝國之下生存。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貴霜、安息和羅馬帝國。
  • 「帝國」的概念你了解多少?中國只有一個歷史階段,可稱「帝國」
    「帝國」其實就是一個土洋結合的通俗稱謂,如果非要用「帝國」這個稱謂,歷史上只有一個帝國,即大秦帝國。在秦兼併六國後,應該叫「帝制王朝」,之前叫作「封建王朝」。要弄清楚這個概念,我們首先要理解什麼叫「國」;還要了解中國社會什麼時候才是「帝制」;以及秦為何勉強可被稱為「大秦帝國」。「國」概念的演變今天的「國」概念,與古代完全不同。
  • 中華上下五千年,哪個朝代對中國影響最大?真的是秦朝無懸念嗎?
    沒有秦朝,在我們現在這片中國的土地上,將不知道有多少個小國家存在,也不知道在這片國土上,因為小國與小國之間的矛盾,發生過多少衝突和戰爭,鬧不好,我們還會像今天的中東一樣,受人欺負和禍亂……儘管秦朝在中國歷史上僅僅存在了十多年,但秦朝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是巨大和深遠的,萬裡長城現在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秦始皇兵馬俑如今是影響全球的世界第八大奇蹟,我們五十六個民族統稱為中華民族,我們的漢字和語言有超過十四億人在學習和運用
  • 如果繼位的是扶蘇,而不是胡亥,秦朝會不會成為世界最強大的帝國
    ,他祭舜帝,刻立巨石用來歌頌自己的千古功績,同時祈求秦朝能夠萬世相傳。但是歷史就是如此戲劇化,就在秦始皇做完這一系列的浩大工程後,他病倒了,最終在沙丘宮平臺去世。他再也看不到秦朝的輝煌,甚至,秦朝的命運也在這一刻發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中國歷史上的三大帝國,前兩個稱霸世界,第三個不斷衰落
    說起我國歷史上的帝國,可以說非常多。從秦朝建立後,一直到清朝滅亡,中間出現了眾多的王朝和政權。不過在史學界,大家承認的有三個偉大帝國。這三個帝國是我國歷史上最特殊的三個時期,其中前兩個帝國稱霸世界,第三個卻不斷衰落。我們看一下這三個帝國的狀況。
  • 17世紀世界上最富有的帝國:莫臥兒帝國
    17世紀末期的莫臥兒帝國,擁有世界上較大的製造業規模和經濟體量,著名的泰姬陵就是莫臥兒帝國財富巨大的典範。泰姬陵可謂是印度的地標建築物,莫臥兒帝國皇帝Shah Jahan修建了泰姬陵,以此來紀念自己已故的妻子。根據印度學者和經濟學家的估計,這座建築在當時耗費的錢財,換算成此時的貨幣概念,大約價值10億美元。
  • 秦朝末年,如果嶺南幾十萬秦軍北上救援,能不能挽救大秦帝國
    再加上惡劣的地理和氣候條件,秦軍像世界上所有在(亞)熱帶叢林作戰的軍隊一樣,陷入了瘟病流行、非戰鬥減員遠甚戰亡的困境。所以,最初的50萬大軍早就損失過半,秦朝不得不多次增兵。所以,他們已經陷入了戰爭的「泥潭」,自身難保,即使得到了回援的命令,恐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 漢朝時四大帝國哪個更強大,客觀評價,全方位的分析才能看出差距
    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結束了秦末以來的分裂狀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具有深遠影響的統一大帝國——漢帝國。那麼在漢朝時期,世界上其他文明又是怎樣的一種形態?他們是否建立了同漢朝一樣的強大帝國?安息帝國因為處在絲綢之路之上,使帝國成為了商貿中心。安息帝國採用君主制度,但與漢朝和貴霜帝國不同的是,安息帝國還採用了分封制度,給予治下王國高度自治,安息帝國的皇帝被稱為「萬王之王」,使得安息帝國看起來更像一個鬆散的邦聯帝國。
  • 秦帝國之殤|曾經令秦國走向富強的政策,為何卻令秦朝二世而亡?
    而在當時的眾多人物中,秦始皇顯然是話題最多,爭議最大的人物。其在繼承了秦王之位後,發動了兼併山東六國的戰爭,並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建立起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君主制王朝。不過強盛至極的秦王朝卻並沒有持續太長的時間,在秦二世在位的時候,其就被農民起義軍和各路諸侯的人馬所擊敗,而中國也再次進入了短暫的分裂狀態之中。
  • 為什麼從秦朝之後大都自稱為「朝」而不是「國」了呢?看完才知道
    在春秋戰國時期,國家是諸侯國,春秋戰國時期是國名時代,國力不斷增強,國力不斷增強,但到了秦代以後,國名便用了朝稱呼,雖然了解歷史就知道,從秦朝到清朝,每一個朝代都是以朝稱的,所以很多人懷疑,為什麼要以朝稱,而不以國稱呢?
  • 「PAGE Collection」用最有趣的紀錄片講述東西方歷史上兩大帝國
    歷史,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要了解的。可以說,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民族會否認歷史給後代帶來的意義,我們以擁有悠久歷史為豪,作為一個民族和國家的靈魂,我們須得對自己國家的歷史了如指掌。同時在這個不斷國際化的時代,我們也應當對世界歷史有所了解,以史為鑑。在這條歷史浩瀚的長河中,隨便一幕都是瑰麗璀璨的一頁。
  • 世界歷史上疆域最大的十個帝國,唐朝第七,第一毫無爭議
    10、葡萄牙帝國,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世界性帝國,是歐洲歷史上建立最早、持續時間最長的殖民帝國,全盛時期的國土面積達到1040萬平方公裡。
  • 從秦朝三十六郡,到清朝十八省,哪個王朝對中國版圖貢獻最大?
    秦朝是第一個大一統帝國,秦朝的疆域,東到大海,西到隴西,北到長城,南到南海,這個區域便是「秦朝三十六郡」,是漢族的中央生活區域。秦朝只存在了十五年就滅亡,它對中國的疆域貢獻主要是統一六國。秦國能從一個養馬之國變成統一天下的秦帝國,就足以說明它的偉大,不管後世的儒家們如何的貶低它,如何的說他殘暴與野蠻,它始終都是我們漢族最偉大的王朝之一。因為它的存在,我們漢族才有了勇武的血脈,因為它的存在,我們才能夠叫華夏民族,因它的存在,我們才能傲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 如果給秦始皇一個地球儀,嬴政得知世界格局,會有什麼可能發生?
    如果給秦始皇一個地球儀,使得秦始皇明白秦朝當時的版圖和世界的格局,世界格局很可能有了很大改變。秦朝的版圖就不止於當時的340萬左右平方公裡(全盛疆域東起遼東、西抵高原、南據嶺南、北達陰山),秦朝的郡縣也不止於48個。
  • 如果異形出現在古代,當時軍隊能戰勝嗎-秦朝篇
    本文我們主要探討秦朝時期的軍隊,之後的朝代以及其他文明我們以後再講,覺得不錯的別忘了轉發評論點讚關注一波喲!首先,我們要了解下秦朝時期我朝都有哪些兵種,大一統後的秦朝軍隊,主要分為輕車(車兵)、材官(步兵)、騎士(騎兵)、樓船(水兵)四個基本兵種。
  • 同時期的國內外帝王——元世祖與路易九世
    元世祖時期,同時期的世界分別是卡佩王朝、馬穆魯克蘇丹國、尼西亞帝國、熱那亞共和國、高麗王朝(今朝鮮半島)、鎌倉時代(今日本)和阿拉伯帝國。同時期的帝王列表卡佩王朝(987~1328)馬穆魯克蘇丹國(1250–1517年),是埃及歷史上一個
  • 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時候,世界各國在幹什麼?當時有無大帝國
    (秦王嬴政)有人好奇,秦始皇一統華夏之時,世界上其它地區和國家又在忙些什麼呢?一、歐洲四分五裂。亞歷山大帝國,是對當時歐洲馬其頓帝國的尊稱。由著名的徵服者亞歷山大大帝創建,是歷史上繼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後第二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帝國。公元323年,亞歷山大在籌備遠徵阿拉伯半島時,突然病亡。由於死亡來得太突然,沒有指明繼承人,導致帝國內引發激烈的爭權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