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在浙江烏鎮開幕。會上,《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發布。報告中提到,天津位列中國網際網路發展指數綜合排名前十名。
中國人工智慧專利申請數量為世界第一
藍皮書由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編撰,北京郵電大學、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科研機構共同參與。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院長夏學平介紹,自2017年起,藍皮書連續四年面向全球發布,是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一項重要理論和實踐研究成果,也是國際網際網路研究領域的一項特色品牌,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
據發布會介紹,藍皮書系統全面客觀反映了過去一年來世界和中國網際網路發展情況,內容涵蓋信息基礎設施、網絡信息技術、數字經濟、數字政府和電子政務、網絡媒體建設、網絡安全、網絡空間法治建設、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等重點領域。
從《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中可以看到,中國人工智慧專利申請數量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信息惠民數位化智能化不斷提升,網絡扶貧成效顯著,「健康碼」「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等政務服務能力助力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貢獻。
中國不斷加快網絡基礎設施建設,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網絡信息技術自主可控技術能力逐步增強,5G、作業系統等技術取得突破。
同時,中國網絡內容繁榮發展,網絡直播等新業態爆炸式增長,滿足疫情期間網民生活需求,截至2020年6月,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5.62億。
天津網際網路發展綜合指數名列前十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突出展現網際網路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推動復工復產復學、保障人民工作生活、加快經濟復甦增長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報告從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創新能力、數字經濟發展、網際網路應用、網絡安全和網絡治理等維度,對全國31個省區市網際網路發展情況進行評估。結果顯示,綜合排名前10位分別是北京、廣東、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四川、福建、天津、重慶。
報告提到,天津大力鼓勵網際網路企業持續推進產品創新和技術創新,加快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加速推進產業融合創新發展,大力實施「物聯網+農業」「電商網+農業」「信息網+農業」(簡稱「三網聯動」)工程,推進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在農業、工業和金融服務等領域的應用不斷深化,為產業注入新動能;加快對前沿技術的創新應用津城,通過推動5G應用,打造「天津智港」等重點工程。
信息技術助力新冠疫情防控
中國不斷加快網絡基礎設施建設,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網絡信息技術自主可控技術能力逐步增強,5G、作業系統等技術取得突破。
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信息化研究所所長鄒瀟湘介紹,在今年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像大數據、人工智慧、5g等新一代的信息技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從精準高效開展疫情的監測分析,病毒的溯源,還有社區的管理,再到加快病毒的檢測診斷,基因測序,還有疫苗的新藥的研發,再到防疫物資的供需的精準對接,還有高效生產,統籌調配以及回收管理等等,最後到推動企業去進行復工復產,維護學校的正常的教學的各個場景,信息技術是都起到了不可磨滅的支撐作用。
大數據技術幫助有關部門去了解和精準的掌握疫情動態,開展疫情的發展預測,以及進行防控措施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人工智慧技術在防控的關鍵節點進行智能診斷、體溫檢測和醫藥研製。鄒瀟湘說:「包括我們今天進入會場非接觸式的這種實時體溫的檢測,可以有效的去提升篩查的效率,降低線下人員的暴露的風險。 」
「人工智慧的算法進一步在生物醫藥行業,比如說用於病毒基因的測序,新藥的研發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再一個就是我們很關心的5G的技術,烏鎮應該是在去年的時候就建成了全鎮的5G覆蓋,我們在這次疫情中間,5G技術助力我們的防控,疫情的防控,還有復工復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遠程醫療在線的工程等方面,據公開的報導,就是疫情期限的話,很多地方是依託5G網絡建成遠程的會診系統,因為數據的傳輸還有實時要求特別高,在疫情的防控中間是得到了實戰的應用,可以說信息技術應該是在各個方面,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間都是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鄒瀟湘這樣介紹。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綜合指數為世界第二
立足全球視野,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國際格局深刻演變為時代背景,《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聚焦全球網際網路發展實踐新技術、新應用、新發展、新問題。藍皮書秉持「四項原則」「五點主張」,面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虛假信息、網絡犯罪、網絡安全、數字鴻溝等全球性問題,強調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報告從基礎設施、創新能力、產業發展、網際網路應用、網絡安全、網絡治理等維度,選取全球48個國家和地區進行評估排名,涵蓋五大洲的主要經濟體和網際網路發展具有代表性的國家。結果顯示,美國和中國的網際網路發展繼續領先,歐洲各國的網際網路實力強勁且較為均衡,拉丁美洲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網際網路發展進步顯著。其中,美國、中國、德國、英國、新加坡綜合排名前5位。
11月23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在浙江烏鎮開幕。會上,《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發布。報告中提到,天津位列中國網際網路發展指數綜合排名前十名。
中國人工智慧專利申請數量為世界第一
藍皮書由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編撰,北京郵電大學、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科研機構共同參與。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院長夏學平介紹,自2017年起,藍皮書連續四年面向全球發布,是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一項重要理論和實踐研究成果,也是國際網際網路研究領域的一項特色品牌,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
據發布會介紹,藍皮書系統全面客觀反映了過去一年來世界和中國網際網路發展情況,內容涵蓋信息基礎設施、網絡信息技術、數字經濟、數字政府和電子政務、網絡媒體建設、網絡安全、網絡空間法治建設、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等重點領域。
從《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中可以看到,中國人工智慧專利申請數量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信息惠民數位化智能化不斷提升,網絡扶貧成效顯著,「健康碼」「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等政務服務能力助力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貢獻。
中國不斷加快網絡基礎設施建設,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網絡信息技術自主可控技術能力逐步增強,5G、作業系統等技術取得突破。
同時,中國網絡內容繁榮發展,網絡直播等新業態爆炸式增長,滿足疫情期間網民生活需求,截至2020年6月,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5.62億。
天津網際網路發展綜合指數名列前十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突出展現網際網路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推動復工復產復學、保障人民工作生活、加快經濟復甦增長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報告從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創新能力、數字經濟發展、網際網路應用、網絡安全和網絡治理等維度,對全國31個省區市網際網路發展情況進行評估。結果顯示,綜合排名前10位分別是北京、廣東、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四川、福建、天津、重慶。
報告提到,天津大力鼓勵網際網路企業持續推進產品創新和技術創新,加快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加速推進產業融合創新發展,大力實施「物聯網+農業」「電商網+農業」「信息網+農業」(簡稱「三網聯動」)工程,推進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在農業、工業和金融服務等領域的應用不斷深化,為產業注入新動能;加快對前沿技術的創新應用津城,通過推動5G應用,打造「天津智港」等重點工程。
信息技術助力新冠疫情防控
中國不斷加快網絡基礎設施建設,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網絡信息技術自主可控技術能力逐步增強,5G、作業系統等技術取得突破。
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信息化研究所所長鄒瀟湘介紹,在今年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像大數據、人工智慧、5g等新一代的信息技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從精準高效開展疫情的監測分析,病毒的溯源,還有社區的管理,再到加快病毒的檢測診斷,基因測序,還有疫苗的新藥的研發,再到防疫物資的供需的精準對接,還有高效生產,統籌調配以及回收管理等等,最後到推動企業去進行復工復產,維護學校的正常的教學的各個場景,信息技術是都起到了不可磨滅的支撐作用。
大數據技術幫助有關部門去了解和精準的掌握疫情動態,開展疫情的發展預測,以及進行防控措施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人工智慧技術在防控的關鍵節點進行智能診斷、體溫檢測和醫藥研製。鄒瀟湘說:「包括我們今天進入會場非接觸式的這種實時體溫的檢測,可以有效的去提升篩查的效率,降低線下人員的暴露的風險。 」
「人工智慧的算法進一步在生物醫藥行業,比如說用於病毒基因的測序,新藥的研發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再一個就是我們很關心的5G的技術,烏鎮應該是在去年的時候就建成了全鎮的5G覆蓋,我們在這次疫情中間,5G技術助力我們的防控,疫情的防控,還有復工復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遠程醫療在線的工程等方面,據公開的報導,就是疫情期限的話,很多地方是依託5G網絡建成遠程的會診系統,因為數據的傳輸還有實時要求特別高,在疫情的防控中間是得到了實戰的應用,可以說信息技術應該是在各個方面,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間都是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鄒瀟湘這樣介紹。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綜合指數為世界第二
立足全球視野,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國際格局深刻演變為時代背景,《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聚焦全球網際網路發展實踐新技術、新應用、新發展、新問題。藍皮書秉持「四項原則」「五點主張」,面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虛假信息、網絡犯罪、網絡安全、數字鴻溝等全球性問題,強調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報告從基礎設施、創新能力、產業發展、網際網路應用、網絡安全、網絡治理等維度,選取全球48個國家和地區進行評估排名,涵蓋五大洲的主要經濟體和網際網路發展具有代表性的國家。結果顯示,美國和中國的網際網路發展繼續領先,歐洲各國的網際網路實力強勁且較為均衡,拉丁美洲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網際網路發展進步顯著。其中,美國、中國、德國、英國、新加坡綜合排名前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