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數據傳來,華為再獲全球第一,影響卻已經出現
本文由「科技熱點觀察」原創,發布於「百度平臺」,禁止抄襲,違者必究
一、導讀
眾所周知,華為核心業務主要包括通訊、5G、手機等硬體,在軟體領域布局太少,與谷歌、蘋果、微軟的差距非常大,不過在今天,華為正式將對外發布鴻蒙系統手機版,目前僅僅針對開發者的測試版,雖然消費者暫時還不能體驗到鴻蒙手機系統,但是從餘承東公布的適配計劃來看,到明年一二月份,部分華為手機就可以升級鴻蒙系統了,這也意味著華為自研的鴻蒙系統,正式對標谷歌安卓系統了,安卓作為全球最大的移動生態,為何華為敢這麼做呢?這與華為鴻蒙系統的成長速度有關。
我們都知道,鴻蒙系統是被迫提前上市,去年五月份,美國突然將華為打入「限制名單」,谷歌隨即停了安卓系統服務,包括非常重要的GMS服務市場,為了讓華為手機用戶尤其是海外市場能夠繼續發展下去,華為不得不提前推出了鴻蒙系統以及HMS服務市場,短短一年多時間,HMS已經成長為全球第三大移動生態了,擁有200萬的全球開發者,10萬左右的APP上架,而且鴻蒙系統也迭代了2.0版本,到明年十月份所有華為設備都可以升級。
二、一份數據傳來,華為再獲全球第一
可以這樣說,隨著華為手機、手環、平板、路由器、電腦、汽車等設備全部用上鴻蒙系統,華為在軟體領域的話語權將迅速提升,尤其是進入5G時代之後,將加速物聯網的來臨,而華為鴻蒙系統可以說已經走在了谷歌、蘋果、微軟等軟體巨頭的前面,因此美國新規的出現,不僅讓華為自研系統發揚光大,而且在未來的物聯網領域,華為搶佔了先機。
不過在硬體領域,華為雖然優勢依然存在,但是卻受到了美國新規的影響,近日,一份數據傳來,華為再獲全球第一,市場調研機構Dell'Oro發布了一份5G數據報告,2020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全球5G通信設備的市場份額可謂跌宕起伏,就拿華為來說,在第一季度達到了35.7%,第二季度攀升到非常嚇人的43.7%,但到了第三季度,雖然華為再獲全球第一,市場份額卻下滑到了32.8%。
三、新規的影響卻已經出現
5G作為華為的核心業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5G手機和5G基站,進入第三季度之後,美國新規在9月份正式實施,全球供應鏈都被迫中斷,尤其是涉及到5G類的半導體產品,到現在依然沒有拿到出貨許可,因此華為只能靠著庫存支撐,已經兩個多月過去了,新規只放開了部分4G類的半導體供應,而5G方面拿到許可的可能性幾乎為0,因此導致新規的影響已經出現。
5G手機方面,從華為公布的第三季度財報來看,相比去年同期下滑幅度高達27%,尤其是歐洲市場,手機出貨量更是下滑了31%。5G基站方面,從公開的數據來看,華為依然是91個合同,而愛立信異軍突起,目前已經拿到了119個合同,我們從市場調研機構Dell'Oro公布的第三季度5G通信設備的市場份額就可見一二,愛立信在第三季度的市場份額高達30.7%,與華為的差距已經非常小。
四、結語
如果新規一直存在,5G相關的供應鏈不能自由出貨,加上英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國家也選擇拒絕華為5G,那麼華為5G份額持續減少將不可避免,好在華為做好了準備,既然5G基站和5G手機已經受到了影響,那麼憑藉全球最多的5G核心專利儲備,華為開始了5G第二階段的布局,比如5G物聯網、5G廣域網、5G光纖技術等,而且通過旗下的哈勃投資,華為也開始了半導體製造方面的布局。
好了,一份數據傳來,華為再獲全球第一,影響卻已經出現,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