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混血,中文日文都不好卻想當搞笑藝人;還是日本最紅「時尚博主」
日本TBS電視臺周二晚十點是最重要的黃金檔之一,去年有新垣結衣主演的大熱門《逃避可恥但有用》,今年夏季的新劇《神奈太太》的主演卻有些「眼生」。這位掛著「搞笑藝人」標籤的渡邊直美,除了是當下最炙手可熱的綜藝明星,還有「美妝時尚博主」「社交網絡女王」等名頭。這是她首次擔任日劇黃金檔主角,劇集開播兩集以來收視態勢喜人。「胖妞兒界的勵志典範」,想必還有更精彩的後續。
A 日語不好也想逗人笑
渡邊直美1987年10月生於中國臺灣,是中日混血,母親是臺灣人,家中還有一個姐姐。直美幼時父母便即離異,由母親撫養,但因為在學齡前已經東渡日本,雖然中文聽力不成問題,但幾乎不會說。母親常帶她往來於日本與中國臺灣之間,時至今日她依然年年都回臺灣探望親屬。
渡邊直美的童年貧苦,她曾自述,「小時候吃不到想吃的東西,就把美食宣傳單剪出來,邊吃米飯邊看畫兒,假裝自己在吃畫兒裡的東西」。直美從小嚮往搞笑藝人界,儘管性格不夠外向,還是會給好朋友們表演模仿秀。她不愛念書,初中畢業後沒有考上高中,就一邊在連鎖餐廳打零工攢錢,一邊籌划進入日本搞笑藝人界巨頭吉本興業公司旗下的藝能學院。由於家人反對激烈,直美進入學院的過程幾乎等同於離家出走,家中長輩甚至還曾給學院方面打過申訴電話。
直美曾在節目中自述,由於母親不太會說日語,她本人的日語水平也半吊子。剛出道時上節目自我介紹,緊張之下日語竟說得磕磕絆絆,「我當時的語言水平根本搞不了吐槽逗哏那一套,這個我現在也不擅長,但剛出道那兩三年,是真的什麼也說不出來。」這樣致命的缺點曾令直美深受打擊,直到前輩藝人中田敦彥一語點醒:「他說『你只要無限加強自己有限的優點,讓別人無法超越你的優點就好了。』」之後她放棄用語言進行搞笑的嘗試,開始專注於模仿秀之類側重表現力的表演方式。
B 從模仿碧昂斯到同臺
2008年1月,直美參加關西電視臺新春節目,進行了一場碧昂斯模仿秀,就此一炮而紅,並獲得「日制碧昂斯」的綽號。同年六月,碧昂斯所在的真命天女組合在日發售特別策劃專輯,日本發行方在做宣傳時想到渡邊直美這個「全日本最能代表碧昂斯的人」,她因此被發行方起用,加入宣傳CM,實現了與真碧昂斯的同臺。
渡邊直美陸續進入《笑笑也無妨》《picaru的定理》等眾多主流電視臺綜藝之中。出道之初她的目標曾一度是「成為綜藝節目的常駐嘉賓」,至此可說已經完美實現目標。其後,她又參與了若干搞笑綜藝,數度獲得各類搞笑表演賽事冠亞軍,成為炙手可熱的當紅搞笑藝人。
C 人氣巔峰留學美國
2014年5月,長壽人氣綜藝《笑笑也無妨》迎來終局,這是渡邊直美出道後常駐的首檔綜藝,借著這一契機,直美暫時中止了一切演藝活動,隻身渡美,開始為期三月的學習深造。說是深造,但驟然失去經紀人給安排的行程時間後,直美卻過起了宅女生活:「常規的旅遊景點我幾乎都沒去過。時代廣場沒怎麼來過,中央公園和自由女神像也都沒去看過。」
她自有一套自己的生活哲學:「我說來紐約藝術深造,守著百老匯卻連場音樂劇都不看,這樣是不太好,可我覺得音樂劇說到底只是一種集體表演形式。比起這個,我更願意去看一些奇奇怪怪的小舞臺,像是變裝皇后和小劇場獨角戲之類的。我會去布朗克斯區的脫衣舞俱樂部,去看只有在紐約本地才能看到的秀。這種平常沒法體驗到的東西才讓我覺得有魅力。」她曾試著去參加著名舞蹈培訓課程,但只一次就覺得「這是只要花錢就誰都能來上的課程」:「40多個人在一個教室裡學一樣的動作,這是我在日本也能體驗的東西。我覺得這種東西不必特意叫我來學。但如果碧昂斯的某個伴舞說要開一個為期兩天的私人課程,那我就會覺得很有價值。」
D 大號美妝時尚博主
除了搞笑藝人,「SNS女王」「美妝時尚博主」是渡邊直美的又一大標籤。至2017年7月,渡邊直美的社交網絡粉絲數直逼700萬。她經常登上時尚雜誌封面,使用的美妝產品總能迅速成為爆款,她還設計了自己的獨立品牌PUNYUS,無論多胖的女孩子都能在這裡找到平價的合適衣物。其實直美小時候因為混血兒的身份很不自信,剛入行時甚至不敢請人做搭檔;剛出道時因為各種壓力一年之內體重增加了25公斤……因此,她後來的開朗大方、幽默自信感染了許多女性網友,尤其為胖姑娘們帶來不少勇氣,不僅在日本網絡上深受歡迎,也風靡整個華語世界。2016年,渡邊直美作為正能量標誌爆紅中文網絡,網友紛紛誇讚她「胖得好看」,對她「能在日本這種以貌取人的地方,憑藉大方的姿態取得人氣」表示佩服。
【直美說】
美日幽默差別在哪?
渡邊直美在日本出道後迅速走紅,她留美的初衷之一,是希望在一個沒人認識自己的地方得到承認,可惜英語水平不達標,暫時沒能實現這個願望。但遊學生活還是給她帶來了一些收穫:「我去喜劇劇場看劇也聽不懂當地人的笑點,所以沒法對日式幽默和美式幽默的差異發表什麼高深看法。但我有職業本能,在語言學校也老是抖包袱,我的個人感受是,無論是紐約的教師還是日本來的客人,大家的笑點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大條一點還是纖細一點的差別而已。」日本搞笑界有些輕視外國幽默的傾向,常有人對美式幽默進行粗淺的模仿和調笑。「我說要去美國遊學時,就有人跟我說『有什麼好去的?咱們很容易就能贏過他們吧』。但我覺得不是這樣的,我以前就愛看《周六夜現場》和美國喜劇作品,我不覺得日美幽默有什麼高低之分。我們的搞笑界更擅長裝傻捧哏、吐槽逗哏那一套,但美式幽默裡沒有那麼多吐槽。給我上課的老師總是把我的名字念成Nomi,我忍不住跟他說『我是叫Naomi,就是娜奧米·坎貝爾那個Naomi,你看很像吧?』結果他卻跟我說『是啊,你跟她一樣美麗』。我裝傻捧哏,他沒逗回來,倒跟我對著裝傻,這跟日本人很不一樣。差異也就只有這點了。」
撰文/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