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韜志略|俄最新攻擊型核潛艇下水,與美戰略競爭繼續升級

2020-12-14 澎湃新聞
熱點新聞:

據外媒報導,俄羅斯第四代攻擊型核潛艇「亞森-M」級首艇「新西伯利亞」號在位於北德文斯克市的北方造船廠下水,預計今年交付俄羅斯海軍。俄海軍總司令尼古拉•葉夫梅諾夫稱,全體船員已在海軍教學中心完成培訓,為掌握最新技術裝備做好了準備,而另一艘「亞森-M」級的核潛艇「喀山」號正在進行海上試驗,預計也將在今年入役。

點評:

冷戰結束後,俄羅斯常年經濟不振,已經無力打造一支強大的水面艦艇部隊,而且作為傳統的陸權大國,俄對打造遠洋水面艦艇沒有足夠熱情。因此,核潛艇作為「三位一體」海基核力量威懾體系的主要實現形式之一,成為俄羅斯在眾多戰略武器中最青睞的對象,其戰略意義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已經超過了航母。目前,俄海軍的核潛艇建設取得了不少發展成就,此次下水的「亞森-M」級攻擊型核潛艇,除了繼承蘇俄潛艇一貫的高航速和超大潛深外,還特別注重隱身降噪技術和多功能用途,成為了俄震懾海洋的重要利器。

「新西伯利亞」號潛艇下水

俄核潛艇力量:美海軍的最大噩夢

近年來,美國等西方大國越來越重視淺水海區作戰,在俄羅斯近海活動頻率開始明顯增加,使得後者深感安全威脅加大。在海軍水面艦隊嚴重萎縮無法和美國競爭的窘迫情況下,俄羅斯把有限資源集中都到水下潛艇的建設上,不遺餘力發展作為國防支柱的核潛艇力量,力保水下核力量的二次核反擊可靠性。

從目前現狀來看,俄羅斯海軍現役共有37艘核潛艇,其中包括11艘戰略核潛艇、8艘巡航飛彈核潛艇和18艘攻擊核潛艇,其中 「亞森」級是俄羅斯迄今為止建造的最先進的攻擊型核潛艇,具備多樣化的打擊能力,包括常規反艦反潛作戰和對地攻擊能力,是一款多用途核潛艇,主要用於對抗美國最先進的「海狼」級和「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

此次下水的「新西伯利亞」號核潛艇是「亞森」級的現代化改進型「亞森-M」型,完全按照現代化設計方案建造,在武器裝備、信息系統和動力裝置等許多方面使用了最新的研發成果。例如,在武器裝備上,該艇配備了世界最大口徑的650毫米重型魚雷發射管,並採用模塊化垂髮飛彈系統,可發射射程超過1800公裡的「口徑」巡航飛彈,打擊敵軍陸上縱深高價值目標,具備了一定程度上的戰略打擊能力。此外,潛艇也可根據作戰需要更換為8座四聯裝「縞瑪瑙」超音速反艦飛彈單元,用於摧毀300公裡外的敵軍大型水面戰艦。

此外,該艇在現代化設備、材料還有艇體結構等方面都做了大幅度優化,如在艏部採用雙殼體並應用新型聲納系統和消聲瓦,以降低噪聲。潛艇配備了現代化電子設備,可快速有效跟蹤探測鎖定多個遠距離目標,從識別目標到攻擊一般只需10-15秒的時間,這些優異的性能使得西方媒體將俄軍亞森級核潛艇綽號為「美海軍最大噩夢」。

根據《2020年國家軍備計劃》,俄軍目前已下水和在建的亞森級潛艇有6艘,分別為「喀山」號、「新西伯利亞」號、「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號、「阿爾漢格爾斯克」號、「彼爾姆」號和「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未來還計劃在北方艦隊和太平洋艦隊分別列裝4艘「亞森」級攻擊核潛艇和4艘「北風之神」級核戰略潛艇,組成新一代水下主力艦隊,這無疑會極大提高俄羅斯海軍的威懾力。

相對於「亞森」級,改進型「亞森-M」多用途戰力更強

現代化戰略武器:維護大國地位的重要保障

面對當前的世界軍事競爭形勢,加快深入推進取得突破的先進技術,迅速輸入到軍用領域,已經成為俄羅斯提升軍事技術核心能力的重要手段。特別在2014年俄羅斯與西方關係變得緊張之後,俄羅斯更是把軍事現代化作為重中之重,先後發布了《2025年前基礎性與關鍵性軍事技術清單》、《2025年前保障國防安全而進行的基礎性、前瞻性、探索性研究的優先方向清單》、《2016-2025年國家武器裝備計劃》、《2018-2027年國家武器裝備計劃》等系列規劃,在核心能力建設上的種種措施為武器裝備發展提供了支撐和指導。

隨著俄羅斯在常規力量與美國等西方國家差距越來越大,戰略武器已經成為俄懾止強敵入侵、維持大國地位的重要保證。從目前武器裝備現代化的內容來看,俄羅斯將其重點主要放在空天防禦裝備、高精端武器以及人工智慧技術方面。這些先進技術是俄羅斯近年來的科技創新成果,也是俄武器裝備現代化工作的重點。

首先,在空天武器裝備方面,俄空天軍部隊正一直在努力研發尖端飛機取代蘇聯時代遺留下來的老舊戰機,並在升級遠程轟炸機編隊和研發新型先進飛機方面取得了快速進展。據俄遠程航空兵司令科比拉什中將2019年12月22日稱,俄空天軍正在研發的第5代戰略轟炸機將採用隱身技術,能夠攜帶多達30噸有效載荷,航程為1.25萬公裡,預計將於2025年首飛。此外,俄羅斯還計劃在2040年之前開發第6代轟炸機。

其次,在高精端武器方面,俄軍目前已經研發裝備了「匕首」和「鋯石」高超音速飛彈,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部署高超音速武器的國家。這兩款飛彈的飛行速度可提升至音速的10倍,幾乎可以突破當前所有的飛彈防禦系統而很難被攔截,此外,俄軍正在研發關鍵技術,以確保提升飛彈的飛行速度、射程和制導精度。在戰略飛彈方面,俄羅斯也將擇期展示新型「薩爾馬特」洲際飛彈。該型飛彈採用最新型超重型液體推進,可攜帶10枚左右眼核彈頭,預計到2020年投入運行。

最後,俄羅斯積極發展新概念武器,包括擴大生產無人機、雷射、高超聲速武器以及能夠完成各種作戰任務的機器人系統。2019年12月26日,俄羅斯武裝力量總參謀長瓦列裡•格拉西莫夫表示,裝備「佩列斯韋特」機動式雷射系統的部隊已於當年12月投入戰鬥值班。這是一種自主戰鬥雷射系統,能獨立發現和跟蹤可見光譜段的目標,摧毀空天目標。

此外,俄羅斯正在積極研製的「波塞冬」無人潛航器以及「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也即將面世。正如俄羅斯總統普京2019年12月24日在出席國防部擴大部務會議時表示,俄「核三位一體」武器現代化水平已經達到82%,在發展先進武器和設計新武器方面擁有強大優勢,並在歷史上首次領先於世界,這些都將極大震懾戰略對手,有效捍衛俄羅斯的國家安全。

「亞森-M」未來將與「北風之神」戰略核潛艇並肩作戰,成為俄未來海基核力量的中堅力量。

美俄競爭:戰略武器競賽大幕已經拉開

長期以來,美俄一直圍繞軍事優勢地位展開激烈競爭。特別是去年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採取了了一系列惡化國際形勢的舉措,如美國單方面宣布退出《中導條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也將在後年到期,其前景充滿不確定性。當下,北約在靠近俄羅斯邊境的活動越來越頻繁,2019年在靠近俄羅斯邊境進行的空中與海上偵察活動比往年分別增加1/3和24%,並且在歐洲進行了40次具有明顯反俄傾向的重大演習,這些動作讓俄羅斯坐立不安,對戰略威懾體系平衡可能被打破深感憂慮。

為了有效應對國際軍事競爭和歐美戰略打壓,俄羅斯一方面快速更新武器裝備庫,如2019年俄軍共接收了143架戰機和直升機、624輛裝甲車、1艘潛艇和8艘水面艦艇,2020年還將有22枚洲際彈道飛彈、106架新飛機、565輛裝甲車、3艘潛艇和14艘水面艦艇入役;另一方面,俄羅斯積極提升戰略力量的戰備能力,特別是作為俄執行戰略核遏制任務主要力量的戰略火箭部隊。該部隊常年處於高度戰備狀態,每天有約6000名戰略火箭兵在執行戰鬥值班任務,能夠隨時執行總統發布的戰鬥命令。2019年俄戰略火箭部隊進行了200多場演習,2020年還將保持類似的演習力度並繼續強化同其他兵種的協作。

「佩列斯韋特」機動式雷射系統

儘管俄羅斯在武器裝備現代化和戰略力量建設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績,但綜合實力與美國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首先,在質量上,儘管俄軍不斷提高武器裝備的現代化率,但受制於經濟實力等相關因素, 「含金量」大打折扣,其很多新裝備武器並不是完全換代升級,而是對同代裝備的更新替換和性能提升。其次,在數量上,俄羅斯入役的新型武器裝備也遠遠比不上美國。例如,美國當前最先進的F-35戰鬥機目前以150架/年左右的速率加速生產,到2023年F-35總生產數量將達到1148架,2046年預計將達到3579架,這一點讓俄羅斯望塵莫及。最後,俄羅斯在作戰理論和作戰概念研究方面相對還比較薄弱。目前,美國的作戰理論、作戰概念不斷創新,第三次「抵消戰略」、多域戰、分布式殺傷和雲作戰等新型作戰概念相繼提出,對於美軍裝備發展起到了非常好的牽引、支撐作用。因此,俄羅斯在重視裝備發展的同時,也需要加強對作戰理論和作戰概念的研究,從而確保擁有打贏未來戰爭的實力。

(兵韜志略是由南京大學亞太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凌雲志為澎湃防務欄目開設的個人專欄,盤點近期重大防務事件,評點信息背後暗藏的玄機,剝繭抽絲、拂塵見金,兩周一期,不見不散)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俄「特種」核潛艇將下水,搭載「末日魚雷」,開創全新核打擊方式
    根據俄羅斯塔斯社的最新報導,俄羅斯海軍新一代09851型特種核潛艇首艦「哈巴羅夫斯克」號預計將在今年6月正式下水。據悉,09851型特種核潛艇是在俄羅斯現役最強的「北風之神」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基礎上改進而成。特別是在武器配備方面,它將可以發射目前全球唯一一款戰略核魚雷「波塞冬」。這款被譽為「末日魚雷」的「波塞冬」具備超大航程和上百節的航速優勢,將進一步提升俄羅斯的戰略核打擊實力。
  • 美國要造下一代攻擊型核潛艇,想再度拉開對中俄核潛艇的領先優勢
    近日,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站報導了海軍下一代攻擊型核潛艇的最新細節,新潛艇將應用「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的部分技術,不僅技術更先進,在尺寸上也比現役的「維吉尼亞」級更大,綜合作戰能力將得到大幅提升,從而再次拉開在攻擊核潛艇領域對競爭對手的領先優勢。
  • 財大氣粗:美國戰略核潛艇單價150億美元,攻擊核潛艇單價38億美元!
    前幾天美國國防部通過了美國海軍新一輪30年造船計劃,通過這項計劃表可以得知美國海軍核潛艇的造價:「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單價為38億美元左右,而「哥倫比亞」級戰略型核潛艇單價則超
  • 俄專家稱俄戰略核力量「老當益壯」:至少還能再服役10年
    俄羅斯《獨立報》網站12月10日發表了題為《在全球戰爭中敵人不會有戰勝俄羅斯的機會》的文章,作者為該報觀察家弗拉基米爾·穆欣,文章稱,俄專家指出,俄羅斯相對「不年輕的」戰略核力量裝備在經過升級後,已具備更高的戰鬥力,這使它們至少還能在俄軍服役十年。
  • 094核潛艇「龜背」略低,它的升級型卻相反,「故意」增加龜背
    094型核潛艇的升級型號是現在的094A彈道飛彈核潛艇,在外形方面,升級號和原版的區別是指揮塔的設計094A升級型號的核潛艇發生了變化,原版的指揮塔舷窗被取消了,艦體和外殼的交界處過渡流暢性更好,能減小水下航行的阻力。
  • 美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近海「水下殺手」需警惕
    第18艘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德拉瓦」號下水當地時間4日,美國海軍第18艘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德拉瓦」號在美國維吉尼亞州漢普頓錨地舉行服役儀式。美國海軍潛艇部隊司令稱,該艇的加入,將增強美軍潛艇艦隊的水下作戰優勢。
  • 俄首艘北風之神-A型核潛艇加盟北海艦隊,有何戰略意圖?
    、955型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來源:中國國防報)據央廣新聞消息,當地時間6月12日,俄羅斯首艘北風之神-A級改進型潛艇「弗拉基米爾大公」號正式入列俄羅斯北方艦隊。作為俄羅斯新一代的戰略核潛艇,該核潛艇加盟北海艦隊有力提升了俄羅斯海軍的實力,擴大了俄羅斯在北冰洋地區的軍事存在與威脅。事實上,前不久美剛剛加強對北極的軍事影響力,在此敏感時刻,俄「北風之神」潛艇入列北方艦隊暗藏俄何種戰略意圖?這款名聲在外的核潛艇性能究竟又有何過「艇」之處呢?
  • 俄戰略核潛艇罕見四連射,俄軍事專家:是對美侵略性政策的有效回應
    俄羅斯軍事專家稱,這一試射意義重要,表明俄戰略核潛艇完全具備作戰能力,「這是對美國侵略性政策的有效回應」。「今日俄羅斯」電視臺13日稱,俄國防部12日宣布,「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號戰略核潛艇進行了4枚「布拉瓦」洲際飛彈的齊射,這是計劃作戰訓練活動的一部分。「飛彈在預定狀態下飛行,根據確證的控制數據,彈頭成功擊中奇扎訓練場的指定區域」。
  • 美國海軍提升潛艇產能,年產3艘攻擊型核潛艇,保持50艘優勢
    通常而言攻擊型核潛艇的建造周期為4-6年,過去美國海軍都保證了每年新建2艘「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同時每年接收2艘新的攻擊型核潛艇。 洛杉磯級 雖然美國海軍不斷在為洛杉磯級進行延壽和現代升級,但退役的壓力仍然很大,如果還按每年只新增2艘攻擊型核潛艇的速度,未來美國海軍攻擊型核潛艇的速度將下降至
  • 亞森-M級核潛艇:「俄式猛鯨」撼動大洋
    請看——二十年磨一劍,「驕子」還是「遺腹子」俄羅斯海軍歷來有重視水下力量建設的傳統,除了擔負戰略核打擊任務的彈道飛彈核潛艇,攻擊核潛艇也是不可或缺的大殺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蘇聯相繼下水了671RTM型維克託III級、945型塞拉級和971型阿庫拉級攻擊核潛艇,與西方分庭抗禮。
  • 世界核潛艇的首次折戟 美國第二代攻擊型核潛艇——「長尾鯊」級
    1963年4月10日9時17分,科德角以東200海裡威爾金松海溝,美國海軍SSN-593「長尾鯊」號攻擊型核潛艇沉沒,全艇129名官兵隨這艘核潛艇長眠於2560米深的海底,成為世界上第一艘沉沒的核潛艇,此時距離它交付美國海軍只有1年6個月。
  • 【智庫聲音】俄羅斯核潛艇技術發展概況
    「德爾塔Ⅲ」級戰略核潛艇全部隸屬於太平洋艦隊,且均已老化,目前僅有一艘在服役,攜帶16枚「黃貂魚」彈道飛彈。「德爾塔Ⅳ」級戰略核潛艇共6艘,是目前俄海軍潛艇部隊的主力,全部隸屬於北方艦隊。升級後的「德爾塔Ⅳ」級潛艇可攜帶16枚「輕舟」彈道飛彈。「北方之神」級是目前俄羅斯最新一級的戰略核潛艇,未來將逐步取代「德爾塔「Ⅲ」級和「德爾塔Ⅳ」級戰略核潛艇。
  • 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強悍的水下打擊平臺
    維吉尼亞級,是美海軍最新的攻擊型核潛艇,自首艇2004年10月23日服役以來,已經有16艘在軍中服役,由於性能優異,美海軍還在繼續開建,計劃打算服役30艘,成為全球規模最為龐大的同一型號攻擊型核潛艇。由此將帶來了水面艦艇反潛或航空反潛的巨大壓力,美海軍對維吉尼亞級的性能非常滿意,是持續開建持續擴大此型艇規模的主要原因。維吉尼亞級,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武器搭載平臺,擁有防身或攻擊的4具533mm反潛魚雷,可用來發射重型反艦(潛)魚雷。
  • 最新核潛艇駛入內海,5萬噸核巨艦緊隨其後,不準美軍靠近一步!
    據美國「戰區」網站最新報導,日前美國海軍最先進的「海狼」級隱身攻擊核潛艇再次現身北歐海域,外界認為,海狼級核潛艇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對俄北方艦隊的部署進行偵察,同時試探俄軍的防禦體系,再加上近期美軍轟炸機頻繁的抵近飛行,這引起了俄軍方的強烈反應,下令對美軍的挑釁行動發起對等反擊,禁止美艦機
  • 俄軍最先進的攻擊核潛艇將服役,可惜有一缺點
    ("亞森-M"級攻擊核潛艇)885M型攻擊核潛艇改進自前蘇聯時期設計的885型多用途核潛艇,這型潛艇從孕育到誕生經歷了許多的坎坷,最終在21世紀脫胎換骨以全新的姿態問世。1976年蘇聯第三代攻擊核潛艇971型(北約代號"阿庫拉"級)項目正式開啟,此時正值冷戰軍備競賽的白熱化階段,蘇聯於1年後的1977年便開始了第四代攻擊核潛艇計劃,蘇聯的核潛艇三巨頭"紅寶石"設計局、"天青石"設計局和"孔雀石"設計局分別接到了蘇聯政府下達的任務,"紅寶石"設計局負責重型反艦巡航飛彈核潛艇、"天青石"設計局負責魚雷核潛艇、"孔雀石"設計局負責多用途攻擊核潛艇,也就是日後的885型。
  • 鮭魚子+巧克力+紅酒,俄核潛艇兵的夥食可以說是很振奮了!
    這裡駐紮著「弗拉基米爾·諾莫馬赫」號核潛艇、「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號核潛艇、「波多利斯克」號核潛艇。接下來大家將「登上」的是一艘667型彈道飛彈潛艇K-433號。 雖然這艘潛艇看起來不是那麼現代,但667型核潛艇仍然是俄羅斯核潛艇序列中的主力。 K-433號核潛艇,為667BDR型,又名「聖格奧爾吉常勝將軍」號,1980年12月進入俄軍太平洋艦隊服役。
  • 美暗渡陳倉,核潛艇截住俄頭號艦隊出海口,將軍下令直接趕走
    除了大批軍艦外,俄羅斯還派出多架戰略轟炸機遠赴北美,在防空識別區進行抗議,之後美英遭遇海冰才匆忙結束任務,退出巴倫支海,之後俄羅斯的攻擊核潛艇還對洛杉磯級潛艇進行了跟蹤。據美國稱,美俄戰艦的對峙只是表面的,在海面以下兩國也暗潮洶湧,發生了更危險的對抗。
  • 俄最新核潛艇即將交付,可對抗航母戰鬥群,一次能摧毀百座城市
    根據相關媒體透露,俄羅斯的第1艘北風之神-A戰略核潛艇弗拉基米爾大公號即將服役正式交付海軍,這讓我們對於這個國家的軍事實力又有了新的理解,這艘核潛艇可以單獨對抗美國的航母戰鬥群,而且一次就能夠摧毀百座城市,其軍事實力我們顯而易見,這也被英國的每日郵報稱作是世界上最致命的核潛艇。
  • 義大利海軍:夭折的1030號項目,攻擊型核潛艇計劃
    1954年9月30日,當美國海軍「鸚鵡螺」號攻擊型核潛艇服役,且啟動了戰略飛彈核潛艇的研發設計工作時,強烈地刺激並推動了義大利海軍的艦艇研究計劃。據此,義大利軍方相信,這具耐壓艇體還可運用在未來的核潛艇上,於是,就擱置常規柴電潛艇的設計,將研究方向與資源轉移到攻擊型核潛艇上來,並藉此說服義大利政府使其相信自身的能力。
  • 俄海上最強威懾,「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亮相,實力不容小覷!
    (俄公布北風之神戰略核潛艇照片)戰略核潛艇一直是各個國家的海上重要核威懾力量,作為國土面積第一的俄羅斯,為守護國土與海洋的遼闊,同時為了對其它國家的海軍構成核威懾力量,俄羅斯政府不惜餘力的在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