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熱播劇《降魔的2.0》打破了「續集魔咒」,再次憑藉「奇情故事+人間溫情」贏得觀眾青睞。該劇開播兩周以來,豆瓣評分高達8.7分。
從2015年的《鬼同你OT》,到去年的黑馬《金宵大廈》,再到《降魔的》系列……奇幻劇儼然成為TVB的「制勝劇種」。近日,羊城晚報記者獨家專訪《一屋老友記》《降魔的》系列的監製方駿釗,請他拆解奇幻劇贏得高收視的成功密碼。
「奇幻新瓶」裝上「親情舊酒」
資深TVB劇迷或許仍然記得《幻海奇情》《奇幻潮》等深夜時段單元劇,還有《大鬧廣昌隆》《隔世追兇》等黃金檔經典奇幻故事。不過,奇幻劇一度在TVB螢屏絕跡,直到2015年《鬼同你OT》以喜劇形式捲土重來。這部劇集由資深監製徐正康操刀,劇中兩位女主角的「神同步」成為網絡熱話,該劇甚至力壓《武則天傳奇》成為2015年收視冠軍。
方駿釗坦言,奇幻劇其實一向受觀眾歡迎,但由於尺度不好把握,所以創作者往往迴避此類題材。2016年,方駿釗試水製作《一屋老友記》,將TVB最擅長的家庭故事與奇幻元素結合,創下口碑高峰。此後,無論是《降魔的》系列還是《金宵大廈》,「奇情故事+人間溫情」成為屢試不爽的成功套路。
在方駿釗看來,奇幻劇的確更容易獲得好口碑:「其他劇種容易被觀眾猜到劇情,奇幻劇的設定本身就比較天馬行空,比如可以讓死去的人跟生者聊天,再加上家庭溫情元素,就很合家庭觀眾的胃口。」
方駿釗更喜歡在奇幻劇的「新包裝」裡加入「舊內核」。他認為,電視觀眾口味不一,有人愛看新東西,也有人喜歡熟悉的套路,製作者要儘量滿足不同觀眾的需求。「一家人,最重要是齊齊整整。」這句TVB經典臺詞雖然經常被網友調侃,但家庭溫情的確是TVB劇的「內核」,也是方駿釗的拿手好戲。由他製作的《一屋老友記》和《降魔的》系列都著力渲染親情的力量。在《降魔的》系列裡,小馬(馬國明飾)、豪仔(胡鴻鈞飾)和晶晶(謝雪心飾)三人的母子情貫穿始終,在《降魔的2.0》裡更是成為感情主線和最大淚點。「這部劇的根基仍然是親情倫理,『奇幻』只是作為輔助的新元素,將逝者和現實生活聯繫起來。在現實中,這是無法實現的,但在電視劇裡就可以發生。這種情節更容易讓觀眾投射情感。」
「市井味道」仍是制勝關鍵
「草根情懷」也是TVB近年來多部奇幻劇的成功要素之一。《一屋老友記》講述了一個香港本土家庭的生活瑣事;《金宵大廈》的故事圍繞一棟「唐樓」展開;《降魔的》則以一位的士司機小馬作為主角,即使《降魔的2.0》裡的小馬已經從一名普通司機「升級」成為「的士降魔人」,但仍然是一副小市民模樣,口無遮攔,形象邋遢……當不可思議的奇幻故事發生在小人物身上時,觀眾的代入感會更加強烈。
有網友評論《降魔的》每個角色都是「帥不過三秒」,方駿釗笑著承認:「我們希望劇集可以更生活化、更有趣,如果大家出場都是擺pose就太無聊了。小馬是一個為生計奔波的普通人,劇中的魔也有自己的缺陷,沒有哪個角色是可以帥到底的。」
這種「草根味」,又恰好與TVB的「五毛特效」擦出意外的火花。得益於第一部的成功,《降魔的2.0》的特效製作預算水漲船高。雖然劇中呈現的特效畫面比第一部進步了不少,但方駿釗笑言不能用好萊塢的標準來比較:「我和編審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我們要保留第一部的草根味,故事的主人公始終是一個的士司機,第二部也不會突然變成一個漫威世界。」
而在有限的經費條件下,創作團隊有時候反而更能另闢蹊徑。比如《降魔的》系列片頭片尾和劇中一些打鬥場面,都以美漫風格的畫面呈現。方駿釗說:「我跟動畫製作的同事說,希望劇集的一些部分可以用有趣的動畫方式來呈現,顏色鮮豔一點,讓整部劇集的基調不要太黑暗。」
暗藏彩蛋帶來「熟悉味道」
從《一屋老友記》《跳躍生命線》到《降魔的》系列,方駿釗近年來佳作不斷。與一些銳意創新的監製不同,方駿釗是個折中主義者,在創新與套路、收視與口碑之間取得平衡。他表示:「我覺得,很多人看電視貪戀的就是一種熟悉的感覺。比如在《一屋老友記》裡,我讓歐陽震華搭配滕麗名,熟悉的味道馬上就出來了。」
而《降魔的》系列給觀眾帶來的「熟悉味道」,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埋在劇中各個角落、讓資深TVB劇迷會心一笑的彩蛋。新登場的精靈風獅爺(C君飾)取笑馬國明飾演的小馬「呆得很天然」,再次拿馬國明的「天然呆」開涮;2018年憑藉《跳躍生命線》人氣急升的張彥博在劇中再次反串扮演「至孝BB」,還被小馬揶揄「張彥博要坐的士的嗎?你是坐救護車的嘛!」最讓人驚喜的當屬第五集中朱千雪的現身:她在標誌性的高壓電塔下攔下小馬的計程車,惡搞了她的成名作《EU超時任務》。方駿釗表示,在眾多彩蛋中,他最喜歡朱千雪這場戲:「我一直想跟她合作,可惜檔期一直沒配合上。這次我試著邀請她,她很爽快答應了,算是了卻我的一個心願。」
除了劇集梗之外,《降魔的》系列還埋下了一些「內幕彩蛋」。小馬與其他的士司機經常吃飯的「駿釗記海鮮酒家」,暗藏了方駿釗的名字;還有韋家雄飾演的「嘟嘟sir」,「嘟嘟」其實是方駿釗的暱稱。方駿釗笑言:「這兩個彩蛋是編審『賞賜』給我的。其實劇中還藏著其他劇組人員的名字,比如譚凱琪飾演的『羅小姐』,『羅小姐』就是我們的編審羅佩清平時的代號。」這種TVB大家庭的氛圍,處處洋溢在劇集中。
連結
「五毛特效」也是港劇味道
方駿釗在TVB工作近30年,一開始跟著莊偉建、徐正康、李添勝等老牌監製邊做邊學:「剛入行的時候,我跟著莊偉建做助理導演,他可以說是看著我長大的。徐正康監製也非常器重我,我跟他合作拍攝了《棟篤神探》等劇集,讓我學到了很多喜劇的處理手法。後來,我有幸參與了兩部《巾幗梟雄》的製作,又從監製李添勝和編審張華標身上學到了很多。」
在方駿釗看來,TVB劇集有其特別的味道:「節奏非常快,不會有太多廢話就直入主題;TVB的廠景和特效雖然有時候會為人詬病,但我覺得這也是港劇的一種味道;另外無論是演員的表演還是打光都比較平實,沒有內地劇集那麼華麗。這些東西組合在一起,應該就是觀眾所說的『港味』。」
隨著越來越多其他的製作公司參與製作港劇,TVB不再是當年的「港劇霸主」。不過,之前TVB跟企鵝影視合拍的《鐵探》成為首部登上Netflix的港劇,這也為TVB增強了信心。方駿釗透露:「公司鼓勵我們多拍新題材,跟其他平臺接軌。據我所知,最近也有監製開始拍13集的短劇,很快就會推出一部《香港愛情故事》,這也是一個新的嘗試。」
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