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對健康的積極影響

2020-12-02 騰訊網

紫砂是多種礦物質共存、耐酸耐鹼含鐵的粘土質粉砂巖,含有水雲母、高嶺土、石英、雲母屑、鐵質等成分,主要化學成分包括氧化鐵、氧化矽、氧化鈣、氧化鎂、氧化錳、氧化鉀、氧化鈉等,富含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且不含任何有害金屬物質。 同時,紫砂特殊的雙氣孔結構,比其他任何茶具更能釋放茶葉的芬芳。因此,宜興丁蜀鎮所特有的宜興紫砂,1000多年來一直被當作制壺的上佳原料。

水雲母

石英晶體

現代科學實驗證明,100攝氏度的純淨水經過紫砂壺燜泡之後,均被礦化為PH值7.1左右的弱鹼性,有利於營造人體弱鹼性的健康環境。同時,紫砂壺在高溫泡茶的情況下還會釋放出人體需要的鐵、鈣、鈉等微量礦物質,通過茶水一起被人體吸收。

紫砂壺對人體健康的積極作用

紫砂壺首先是沏茶的茶具,沏茶最講究水的溫度,一般用90度-100度的水衝泡會更好地使茶中有益成分浸出,所以紫砂壺的表面溫度達到50度-80度之間,適合開張血管達到舒經活血的作用。加之紫砂壺表面有許多凹凸不平的砂礫,用手揉搓,有如中醫針灸的功效,較之其它揉手(玉,核桃等)更妙。

手療是中醫治療的一朵奇葩,可以強身健體,預防疾病,紫砂壺手療的研究和應用還只是一個開始,將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同時,宜興紫砂壺中的紫砂泥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由於MnO2、Cr2O3、CaO及其它微量元素的存在,不僅使得紫砂泥以紫紅色調為主,而且在泡茶的同時,提供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有益健康。

紫砂壺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及延展性,配合以特殊且精準的制壺技藝,所以成品口蓋嚴密,縫隙極少,減少了含黴菌的空氣流向壺內的管首,相對延長了茶湯變質的時間,有益人體健康。

紫砂陶的特點有五:

第一、紫砂陶是從砂錘鍊出來的陶,既不奪茶香氣又無熟湯氣,故用以泡茶色香味皆蘊。

第二、砂質茶壺能吸收茶汁,使用一段時日能增積「茶鏽」,所以空壺裡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第三、便於洗滌,日久不用,難免異味,可用開水泡燙兩三遍,然後倒去冷水,再泡茶原味不變。

第四、冷熱急變適應性強,寒冬臘月,注入沸水,不因溫度急變而脹裂;而且砂質傳熱緩慢,無論提撫握拿均不燙手。

第五、紫砂陶質耐燒,冬天置於溫火燒茶,壺也不易爆裂。當年蘇東坡用紫砂陶提梁壺烹茶,有「松風竹爐,提壺相呼」的詩句,也決非偶然。這就是古今中外講究飲茶的人,所以特別喜愛用紫砂壺的原因。

紫砂有好壺,當然也有假壺,必須要注意:

紫砂用品通常有兩種造假方式比較常見,一種為拼砂,另一種為化工染色。拼砂用到少量的紫砂用料,而化工染色則鮮有用到紫砂原料,只是用陶土或瓷土, 加入氧化鈷、氧化鉛、氧化鋁、氧化錳等化學原料。相對而言,拼砂紫砂用品對人體沒有什麼危害,而經過化工染色的紫砂用品則危害人體健康。

如果消費者買到化工染色的紫砂壺,化學原料溶解於茶水之中,人喝了很容易患上甲亢和癲癇之類的疾病。業內人士提醒,購買低端紫砂用品,不但不能起到養生保健的作用,還會危害使用者的身體健康。

目前,市面上所賣的20元左右的紫砂壺或紫砂杯,很多都不屬於紫砂茶具,它們多數姓「陶」,屬陶器,是泥土經過機器的壓制,然後塗色烘烤而製成的。像噴了漆的,很亮的那種就不要買,對人身體不利。好的紫砂茶具價格至少要好幾百元,名家製作的紫砂茶具都會有證書,並附上照片。這些茶具都是純手工製作,與機器製作的有很大區別。真的紫砂茶具做工精細, 整體美觀,而且壺的表面摸上去有粗糙感。

在各種紫砂用品充斥著茶市的今天,紫砂壺、紫砂茶託、紫砂茶盤、紫砂玩偶等紫砂用品林林總總,銷售價從幾元至數千元不等。知情人士稱,這些紫砂用品質量良莠不齊,如果盲目購買使用,對健康會造成潛在危害。

據介紹,現在市面上的假冒、劣質紫砂壺,基本就是用普通泥巴或劣質紫砂泥,加入氧化鐵等化學物質來製作。這些泥,1斤只要幾分錢,所以做出來的壺賣幾十塊錢也是暴利。更有一些無良的人,在泥巴中加入大量化工添加劑來調色,以便達到和紫砂顏色、質地更加接近的效果。而這些化工添加劑,在高溫泡茶的時候,則將分解出有害身體的化學物質。

現在市面上號稱用紫茄泥制的紫砂壺,基本上都是假的。因為紫茄泥是底槽青泥料裡面挑出來的精品,而1噸底槽青泥料只能挑出幾十斤紫茄泥!現在自稱是紫茄泥制的紫砂壺,絕大部分都是用普通的紫泥,然後加上3%至5%的化工氧化鈷,令顏色變深變紫,在陽光下看起來有一點點綠。紫砂礦石中的天然氧化物,對人體不僅無害反而有益,但是添加進去的氧化物、化工添加劑肯定對人體有害。

如何辨認真偽紫砂茶具

據介紹,目前,市面上所賣的20元左右的紫砂壺或紫砂杯,很多都不屬於紫砂茶具,它們多數姓「陶」,屬陶器,是泥土經過機器的壓制,然後塗色烘烤而製成的。「像噴了漆,很亮的那種就不要買,對人身體不利。

好的紫砂茶具價格至少要好幾百元,名家製作的紫砂茶具都會有證書,並附上照片。這些茶具都是純手工製作,與機器製作的有很大區別。真的紫砂茶具做工精細,整體美觀,而且壺的表面摸上去有粗糙感。

一靠手感二靠澆水

一要看紫砂壺泥料是否純正天然原礦,一些壺打著正宗的名號,其實選料並不考究,製作工藝粗糙。甚至通過打蠟的方式,使其產生光亮,有些還塗些鞋油冒充老壺,使素麵素心的紫砂壺變了味。

其實,質量好的紫砂壺從手感上就能判斷,若手感過于堅硬,則可能加入一些化學的色劑材料,若手感過於光滑,有時還會泛光,則可能是經過拋光處理。

好的紫砂壺,摸上去是一種略有沙土感的光滑,沒有大顆的沙土顆粒,而且越摩擦越亮。一些打過蠟的壺表面特別光,並且有一些異味。而少數制壺人還會添加各種少量氧化物呈色,顯得壺體顏色特別光豔漂亮。

其實真正的好壺是在使用過程中,逐漸發亮,剛買的時候則顏色溫潤。選擇紫砂壺,還可以用澆水的方法來辨別。優質砂料製成的紫砂壺,因為具有良好的透氣透水性,壺身上的水會慢慢揮發直至被壺自身吸收。而偽劣壺一經澆水,水會以珠狀滾下,迅速蕩然無存。

紫砂茶具始創於北宋末年,興盛於明代正德年間。傳承千年而不衰,今日更是揚名海內外,成為中國茶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紫砂壺大都由手工做成,所以它不僅凝聚了歷代手工藝人的創作智慧和心血結晶,更體現了手工藝人對紫砂壺的理解與期望。紫砂壺所追求的意境,自然與茶道所追求的「滌淨煩囂,淡泊明志,超世脫俗」的意境相融洽。

《陽羨茗壺系》說:「壺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瀹旋啜,以盡色香味之蘊。故壺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壺蓋宜盎不宜砒,湯力香茗,俾得團結氤氳。」

所以,建議大力使用紫砂!

看完點個「在看」支持下小瑞

相關焦點

  • 科普:明針對紫砂壺養出包漿的影響
    但有些紫砂壺剛出窯卻自帶「包漿」,表面光亮溫潤,十分養眼,因此卻引發質疑,惶恐為化工壺,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化工壺的判斷不能只從顏色看,但從顏色上它們也是有很大區別的,真正紫砂壺光潤是舒服的,而化工壺是假亮,具體辨別可參閱(七個方法,讓你遠離化工壺!)。除泥料、窯溫差別等因素,還有一個影響紫砂壺的光潤和後期泡養效果的重要工藝——明針。「明針」是宜興紫砂壺成型的重要工序,更是許多紫砂匠人秘不外傳的看家本領。
  • 從2019年紫砂壺的消費趨勢,看2020年紫砂壺的價格走向
    所以泥料的純度、原礦與否、泥料的種類,對紫砂壺價格都有著不小的影響。 2. 製作工藝 一把紫砂壺的價值,除了泥料材質以外,製作紫砂壺的做工工藝也重中之重。用再好的泥料做一把歪歪扭扭的壺出來,也是沒有什麼價值的! 所以紫砂壺的製作工藝如何也是影響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壺嘴和壺把是一把壺不可缺少的部分,往往也是壺能體現靈魂的地方。
  • 收藏紫砂壺三個層次
    紫砂壺其他的藝術品一樣,也有三六九等之分,一款紫砂壺不但對材料要很講究,在工藝造型方面也是值得注意的,一般來講一把上好的紫砂壺泡茶香味深厚,不奪香氣,一把好的紫砂壺無論工藝、泥料都是上佳的,重要的是一把好的紫砂壺不但可以給人帶來心理上的快樂與享受。
  • 茶具紫砂壺分類
    花貨 明花紫砂壺有一壺不侍二茶之說,這是因為紫砂壺透氣性好容易吸附,但也因茶就壺既也因壺就茶。玩紫砂壺的圈子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買柴不買紅,買粗不買細的規矩。而機車壺好歹還燒制一下讓材料瓷化一下,很多潮州紫砂茶具就是機車壺,市面上現在銷售的機車壺百分之八九十就是潮州紫砂壺。所以機車壺和灌漿壺還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前面是紫砂壺的一些大致的材料製作之分和一些買家玩家的術語經驗。買柴不買紅,買粗不買細有一定道理的。
  • 《我不是藥神》,我是壺神,談談紫砂壺圈子裡的那些事!
    小編常年被各種紫砂壺圖片佔領的朋友圈(9千名制壺藝人),這兩天被徐崢的新片《我不是藥神》刷屏了。這部阿里影業出品,淘票票發行,新銳青年導演文牧、監製寧浩徐崢,徐崢由、王傳君等人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票房和口碑雙雙爆炸,專業點評評測網站給了歷史性9.5的超高評分,而口碑爆炸的票房表現自然也非常好,首映當日票房突破3億,3天總票房已經突破10億元。
  • 紫砂壺的燒結程度與適茶性
    紫砂壺胎質燒結程度的高低, 對泡茶有很大的影響。 正常燒結溫度範圍內, 燒結度高的壺, 其熱傳導性能好, 比較容易激發茶葉的香味。 適合一些清香類中發酵程度比較低的茶葉或是特別注重茶香的人。
  • 五百塊和五千塊的紫砂壺,它們的價格差異在哪裡?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紫砂壺,價格從幾十塊到幾百上千塊不等。有很多壺友可能會問,五百塊和五千塊的紫砂壺,又有什麼不同呢?是哪些因素在影響著紫砂壺的價格呢?其實,決定一把紫砂壺價格的因素無非是這幾點:泥料、做工、裝飾、職稱等方面。
  • 紫砂壺—紫先生:紫砂壺製作需要的「膠水」,脂泥你知道嗎?
    紫砂壺有著悠久的歷史,在社會不斷的發展中,紫砂壺也演變了許多,無論是造型、裝飾、還是最基本的成型工藝以及技法。而對於紫砂壺來說,最最最基本也是獨特的,莫過於拍身筒、百件制壺工具以及神奇的「膠水」脂泥了。
  • 新年要到了,還不知道送啥禮品,那就送「紫砂壺」吧!
    每年都送一樣的多沒新意,或者你可以選擇送一把紫砂壺,為什麼呢?那就聽自觀堂說說原因吧。送壺送健康隨著年紀變大,大家越累月注重養生,喝茶就是一個選擇。據了解,茶中含有多種抗氧化物質與抗氧化營養素,喝茶既能助防老,也有養生保健功能。
  • 紫砂壺,還是老壺美
    清·友蘭制紫砂壺然而茶器的種類紛繁多樣,品趣也各有不同,「壺以砂者為上。」飲茶之人,不可能不曉得紫砂的美名。紫砂利茶,人養紫砂,壺內與壺外通透著的,便是生活與藝術的情味。在中國眾多的工藝美術品裡面,紫砂壺由於文人的參與,好似長出了靈魂的翅膀,高高地飛翔在精神層面之上。文以載道,在中式精緻生活的公眾號裡,紫砂壺也是載道的。清·胡公壽銘紫砂壺琺瑯彩紫砂壺 鈐刻:明月松間照。
  • 傳壺人:新紫砂壺泡茶前需要做什麼?
    如果不開壺,泡茶就會很澀,品不出茶味來,但是關於紫砂壺開壺的方法網上有很多,亂七八糟的不知道該相信哪一個。  所有人都在分享紫砂壺開壺的方法,都說自己的方法才是對的。其實,不管哪種方法,都要以紫砂壺的安全為前提,而且越簡單就越好,只要達到了目的就行。  紫砂壺開壺越簡單,對紫砂壺的傷害就越小,也更容易避免過程中產生什麼錯誤而導致壺的傷害。
  • 紫砂壺選購實戰:市場上那些黑色的紫砂壺,到底能不能入手?
    考慮這個問題具有很強的代表性,這裡就將當時的回答整理如下: 壺友所形容的黑色紫砂壺,實際並不是指「紫砂經過高溫燒制以後,呈現的深色」,而是指具有亮黑色澤外表的壺,具體有以下3種情況。 情況1:添加了大量的氧化錳。
  • 老茶人大都喜歡什麼樣的紫砂壺呢?
    紫砂壺的精品力作,其材質、工藝、造型裝飾、藝術品位,都是超一流水準,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藝術震撼力, 其作品內在的精、氣、神韻訴說著作者豐富的人生閱歷,生活情趣,鮮明的人格個性。 那眾多紫砂壺中,老茶人喜歡什麼型的紫砂壺呢?
  • 紫砂壺的藝術魅力從來沒被人輕視
    以「玉菱」紫砂壺藝術作品為對象,分析其造型特點及其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尤其是其中所體現出的筋紋之美,將紫砂壺的傳統韻味發揮到極致,為我們感受紫砂壺藝術之美開闢了新的空間。 「人間珠寶何足取,豈如陽羨一丸泥。」是稱讚紫砂壺藝術的名句,說的是人間的珠寶有什麼可珍奇的呢,不如陽羨泥做的紫砂壺。
  • 紫砂壺碎了、裂了、漏水了千萬別扔,它還能這樣處理!
    在紫砂壺的使用中,有時候難免有一些磕磕碰碰,那麼是否有了小瑕疵就要把它扔掉?心裡會捨不得吧?所以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就是紫砂壺的修補術。 如果紫砂壺出現小的裂縫可以按以下方法處理:
  • 紫砂壺「泥門」是什麼門?只要仔細看上一眼,就能分辨全手工壺
    想辨認一把紫砂壺是不是全手工製作,有很多方法:看內壁章、看底片接縫處,也有人看「泥門」,那麼「泥門」是什麼門?為什麼看泥門就能辨認手工壺了?今天自觀堂也跟你分享分享。泥門是指紫砂壺燒成後的緻密度,緻密度低叫泥門松,緻密度高叫泥門緊。紫砂壺與瓷器不同,是不用上釉的,燒結後表面就會自然形成有附著感的「泥門」漿體表面,不漏水還透氣,敲擊的聲音也沒瓷器清脆,但也不悶。
  • 花泥的紫砂壺算瑕疵嗎?是師傅做工不到位還是泥料有問題?
    紫砂壺的花泥,其實對於很多手藝人來說都是不願意看到的。因為花泥的紫砂壺不僅影響整體的美觀度,更能被大家揣測成泥料有問題或者是手藝不到家。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紫砂壺的花泥到底算不算瑕疵又是什麼樣的因素容易導致紫砂壺花泥呢?
  • 紫砂壺越亮越好嗎?
    我聽到過很多壺友都在說,要買就買全手工的紫砂壺。其實,這樣的說法太過極端。全手的紫砂壺固然不錯,但是半手工的紫砂壺也不一定差。有很多專門做半手壺的師傅,做的半手壺可以說是爐火純青,要型有型,要韻有韻,比一些全手工的壺做得都漂亮。所以,只要泥料好,做工佳,喝茶用全手半手又有什麼關係呢?當然,如果你是買壺用來收藏那就另當別論了。
  • 一把紫砂壺只能泡一種茶,否則就會串味?
    紫砂壺良好的透氣性給了它優秀的泡茶能力,是茶人們心中的寵兒,經過茶湯與歲月的洗禮還會有外觀上的變化,讓它有了很高的收藏價值。在購買了一把心儀的茶壺之後,很多茶友們可能會有一個問題,都說紫砂壺養好了之後即使是倒清水也會有一股茶香,那麼如果泡不同的茶會不會讓茶湯串味?
  • 紫砂壺造型中古典主義之美心領神會,並產生共鳴。
    歷史上更有一些愛壺的文人,如陳曼生等,他們親自介入設計壺式,豐盛了紫砂壺的文化美感與神韻。  紫砂壺中最耐看的,恰是那些經典外型的壺。這些經典壺式自其創製後,就成為各時代壺藝家們愛好建造的品種,並不竭衍生出新意。  紫砂壺外型經典,並非一味崇古之說,實際中無數事例已經證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