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生活美學,用極少的物品,過極簡的生活。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也帶來了物質生活的極大繁榮,我們生活在被物質包圍著的世界,面對著琳琅滿目的商品,花樣百出的促銷,很容易迷失在物質世家之中。
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被日式生活美學吸引了,用極少的物品,過極簡的生活,這才是創造日常生活之美的關鍵所在。
眾所周知,日本社會在進入第四消費時代以來,人們不僅是在消費上追求極簡,這股風潮更是刮進了日常生活之中,在生活裡面也開始盛行起這種極少物質打造的極簡生活。
正如讀者朋友們所說的那樣,在如今這個物質奢華浪費的年代,極簡主義所展現出來的生活美學,正在向世界表明,人類真正需要的的東西是非常之微少的。
而且,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並不是擁有的物質越多,生活的質量就會越高。恰恰相反,多餘的物質只會帶來生活的累贅,反而不能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物盡其用的效果。
當我們懂得在日常的生活中,對眼前所擁有的物品,抽出一部分的固定時間,進行整理,清除掉那些多餘的物件,刪除一部分不需要的物件,淘汰掉那些不能再用的物件,生活的空間也會隨著這樣的斷舍離,變得精緻極簡起來。
在物質方面,刪繁就簡,能夠幫助我們開闊眼界,看到以前所看不到東西。
這種少即是多的生活方式,也帶來了我們精神層面的富足,擁有的越少,反而活得越快樂滿足。
這就是極簡生活的魅力所在,讓我們的生活模式回歸到原本簡單樸素的狀態,在這樣一種精緻的「極簡」中,找尋生活之美,從而創造生活美學。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每次看這些日本主婦的樸素生活曬照,都會被這樣一種簡單自然的狀態所打動,是因為這樣的極簡生活之中,本身就充滿了日常美學。
對於會過日子的人而言,不去追求物質,反而迎來了最好的生活。學會對眼前已經擁有的物件,保持著感恩的心態,才能夠物盡其用,好好利用這些物件,打造自己的精緻生活。
哪怕是在不起眼的一蔬一飯,也能夠烹飪出樸素的家常味道,而這些味道本身,就是生活裡面的美學。
對於進入第四消費時代的日本人而言,如今的他們,早就已經拋棄對物質的過分追求,而是開始追尋簡單的生活方式,過上一種從心所欲的極簡生活方式。
如圖所示,生活空間裡面的物品開始變得精簡了,日常收納和整理房間的時間,也會隨著變得減少,生活的效率也得到提高。
而且,遵循這種刪繁就簡的生活方式,減少了原本對物資資源的浪費,也能夠節約一大部分資金,提升生活的質量。
用極少的物品,打造極其豐富的日常生活,這種簡單本身創造的豐富,就是生活的美學。
歲月從來不會辜負用心生活的人們,在極簡生活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把極少的物品運用到極致,就能夠成就眼前的品質生活。
更何況,真正精緻的生活,本身就不是用奢侈物品堆積起來的,而是需要我們用雙手,用心去認真經營,創造出來生活的美學。
最後,看了以上的分享,希望每位讀者朋友們都能夠收穫自己的生活美學,把日子過成期待的模樣。
謝謝大家的閱讀和關注,我是本篇文章的作者,一起分享更多的日式生活美學,愛寫作,愛分享,愛美好,更愛生活。如果你也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日本二三事」,讓我們一起發現美好,傳遞美好,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