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歐洲五大聯賽已經熄火,但是名宿們似乎也沒閒著,近日,前荷蘭、切爾西、韓國、中國國奧隊主帥希丁克接受採訪時又提到了2009年的歐冠半決賽,當時巴薩在斯坦福橋1比1艱難逼平切爾西,憑藉客場進球優勢淘汰切爾西晉級決賽。巴拉克像是「趕麻雀」一樣追著赫寧的畫面,德羅巴對著鏡頭翻白眼的畫面讓人歷歷在目。希丁克表示:「這是我唯一一次認為比賽可能被操縱了。」2009年在斯坦福橋發生的這場比賽甚至被記錄在了百度百科中,百科的名字是「斯坦福橋慘案」。
相信所有看過這場比賽的人,都會認為這場比賽的判罰存在巨大的爭議,無論他的身份是巴薩球迷還是切爾西球迷或者是其他隊球迷。這場比賽赫寧的表現確實是災難,阿比達爾的紅牌,巴薩的手球未判點球,可以說雙方都不買帳,但切爾西確實吃虧更多。單就這場而論,小編認為希丁克說的沒錯。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是不是會不自然的雙標呢?比如希丁克老帥,難道他忘了2002年他帶領韓國隊的事情了嗎?難道他忘了韓國是怎麼擊敗葡萄牙、義大利以及西班牙的嗎?作為受益方,他似乎忽視了比賽被操縱的事實了!
如果站在巴薩球迷的立場,可能又會是另外一番言論。首先,即使是巴薩球迷也會承認,在斯坦福橋的那場比賽,巴薩確實靠裁判獲利了!但是,如果再回顧一下首回合,情形又完全不同了!在諾坎普的第一回合,巴薩又成了吃虧的一方,巴拉克像是打排球的動作一樣擋出梅西的傳球,在巴薩球迷看來,巴拉克本不該出現在斯坦福橋的第二回合中。打完第一回合之後,巴薩一方抱怨裁判的時候,希丁克還曾委婉地表示誤判也是比賽的一部分。
站在切爾西球迷角度或者「中立」球迷角度,巴薩就是通過裁判獲利了。巴薩球迷的觀點則是比賽應該兩回合一起看,也許第一回合比賽正常,就沒有第二回合那麼多破事兒了。雙方爭論將長期、持續的存在下去,而且這種爭論不會有絕對獲勝的一方。
在小編看來,很多時候,大家還是太習慣雙標了。忽視自己得利,誇大自己的委屈,這是屁股決定腦袋的正常表現。不能說任何一方絕對正確或者絕對錯誤,這就好比武俠小說中的江湖恩怨一樣,或許一開始大家還能弄明白前因後果,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新仇舊恨的疊加,那些所謂的恩怨都變成一筆糊塗帳了!在這種時候,已經不存在所謂的正確和錯誤了!(歐洲足球時評-葉小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