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上午10點多,重慶南坪步行街的一家便利店,一對情侶走了進來。
「『螃蟹肥了』到貨了嗎?」男孩走到收銀臺旁邊,徑直地問起店員。
「有貨,不過不多了。在那邊的冰櫃裡,您可以看一下。」店員的話剛說完,男孩就趕緊把女孩拉到冰櫃邊。
隔了幾分鐘,一名戴著墨鏡的女孩也走進了便利店。最後,她的目光鎖定在了「東北石鍋燉」這款雪糕上。
「最近東北石鍋燉、長沙臭豆腐、大魷魚、芥末抹茶、螃蟹肥了、蔥爆牛奶、牛奶海苔、烤薯片這些雪糕都很火基本上一進貨就賣光了,你可以試試,挺好吃的。」便利店的店員告訴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隨著氣溫的上升,最近吃雪糕的顧客多了起來,「有很多人吃了雪糕發朋友圈,然後其他人也衝著這些新口味來嘗試,所以一時間還有點供不應求了。」
那麼,今年雪糕界的「奇特」口味,你敢嘗試嗎?
兩極分化的「奇特」口味雪糕
拉開便利店或超市的冰櫃,除了經典的奶油冰激淋、老冰棍以外,你還會選擇什麼口味的雪糕呢?如果是東北石鍋燉、長沙臭豆腐、大魷魚、芥末抹茶、螃蟹肥了、蔥爆牛奶、牛奶海苔、烤薯片……這些口味,你會接受嗎?
不要驚訝,今年雪糕界的「奇特」口味新品,正在佔據熱搜榜。趁著五一假期,重慶天氣的逐漸升溫,它們又開始霸佔朋友圈了。
「我是在朋友圈看到朋友在發,就想試試。」家住南坪萬達的範鑫是個90後,目前正在某汽車品牌做銷售。她在朋友圈看到朋友在分享一款名為「螃蟹肥了」的雪糕,這引起了她的興致,「走了3家店了,終於在南坪這家便利店找到了。」
範鑫喜歡追求新鮮事物,去年她也追過一款鹹蛋黃口味的「雙黃蛋」雪糕,「今年還是想試試,畢竟正是大火的時候,感覺不吃都跟不上朋友圈的節奏了。還有就是味道挺好,能讓我接受。」
和範鑫一樣,周寧文也是一名90後,他陪女朋友逛街,兩個人走累了打算買雪糕吃,「沒有特意來找,遇到了就嘗嘗唄。」
周寧文覺得,這些「奇特」口味的雪糕就是一種網紅經濟,就是拿準了消費者的心裡,所以自己並不看好。「我覺得還是夢龍、老冰棍好吃一些,鹹味的還是接受不了。」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南坪步行街進行採訪期間,以16個隨機市民作為調查樣本,其中有4個人表示自己吃過,能接受這些「奇特」味道。有2個人吃過後,明確表示自己不會再吃。其餘10個人中有8人希望能試試,2個人還是覺得傳統味道的雪糕更好一些。
記者試吃:6款雪糕40元,有些味道吃前要有心理準備
那麼,這些「奇特」的雪糕,到底味道如何呢?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一共購買了6款雪糕,分別是東北石鍋燉、螃蟹肥了、烤薯片、肉鬆雪糕、芥末抹茶和烤雪糕,總共花費了40元。
東北石鍋燉雪糕的外包裝像方便麵一樣,雪糕被放在了一口用威化餅乾製成的「鐵鍋」裡。而且威化餅乾做成的鍋蓋上,還有把手和木紋效果。
揭開「鍋蓋」,滿滿一層海苔肉鬆,用勺子挖進去,能看到嵌在其中的香蔥粒和胡蘿蔔丁。
吃第一口,雪糕的牛奶味很重。緊接著第二口,就有香蔥和孜然的味道衝上來了,這著實讓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有些難以接受。
給自己做了半分鐘的心理準備後,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又打開了「螃蟹肥了」雪糕。這款雪糕在朋友圈和社交媒體上頻頻出現,因為吃雪糕需要抓住「蟹腳」,用力一掰,這個標準的吃蟹動作而走紅。
打開包裝,能聞到一股蟹黃的腥味,還有一點點鹹蛋黃的氣味。吃起來的味道和去年流行的「雙黃蛋」雪糕有些類似。
對此,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友情提示,如果對「奇特」口味雪糕不能接受,請酌情嘗試。
甜味不再是雪糕的唯一味道
從2019年開始,各種各樣味道的雪糕就出現在了市場上,並且鹹味雪糕所呈現的增長,也讓甜味雪糕不再是雪糕的唯一味道。
據《2019線上冰淇淋消費洞察》發布的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鹹味雪糕在去年就已進入人們的視野並迅速增長。只是去年流行的鹹蛋黃、海鹽口味,還是相對正常的口味。
轉眼到了今年,鹹味雪糕的口味,越發的野了很多。
「去年網紅雪糕『雙蛋黃』的成功,讓更多的商家看到了鹹味雪糕的商機。」有雪糕市場從業者透露稱,鹹味雪糕的熱賣,讓更多生產商跟進效仿並對產品升級改造,研發了更多的另類口味。「產品符合年輕人群的受眾需求,並且在社交媒體上傳播,發揮了網紅效應,也就是大家跟風品嘗的原因。」
雪糕界鹹味新品頻出,「每個人對這些味道的雪糕都有自己衡量標準。」有便利店的店員表示,這些「奇特」口味雪糕也許難成大眾口味,但「一點點鹹」對甜味的中和作用,卻是客觀存在的,而且早已被頭部品牌運用在產品中。「如果能接受就嘗試,我最近在賣雪糕的時候,也會推薦顧客。畢竟,沒吃過,怎麼知道好不好吃呢?」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曲鴻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