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富城女兒不會講粵語,因與女兒交流少,如今安排老師上門教粵語

2020-12-03 騰訊網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發展起來的,孩子處於嬰幼兒階段時,父母都會期待寶寶開口講話的一天。而在一些多語言的家庭中,如何去引導孩子說話就成了父母比較苦惱的問題。

郭富城女兒不會講粵語,父女交流少

在香港地區生活的人最主要講的就是粵語,而現在社會推廣普通話,所以很多香港明星會同時注重孩子普通話和粵語的學習。郭富城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的女兒不會講粵語。

郭富城在2017年和內地模特方媛結婚,婚後兩人育有兩個女兒。雖然產後方媛並沒有成為全職媽媽,但她會儘量的抽出時間陪伴孩子,而在與孩子相處過程中,方媛更多的是用普通話和她們溝通。

而郭富城因為經常外出工作的原因,所以他和女兒的溝通交流是比較少的。所以郭富城發現兩個女兒更擅長於講普通話,幾乎不會講粵語。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好的掌握方言,於是郭富城特意安排了老師上門教女兒講粵語。

父母對孩子多語言學習的擔憂

隨著社會的進步,所以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掌握多種語言,但同時父母又對孩子的多語言學習存在一定的擔憂。像是父母擔心孩子同時接觸多種語言,會造成一定的混亂。

所以父母會覺得孩子讓孩子學習多種語言,會導致他們說話的速度落後於學習單門語言的孩子。除此以外,父母還擔心多語言的學習難度比較大,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能會出現不耐煩的情緒,進而變得不愛說話。

但實際上,劍橋大學相關研究表明,說兩種以上語言的孩子在記憶能力認知靈活性等多個方面,都會比說一門語言的孩子更具有優勢。

多語言家庭要如何教孩子?

1、教孩子分辨不同語言

美國大學的研究顯示,當孩子能夠清楚地分辨出不同的語言時,他們能夠更高效的學會多種語言。所以父母在教孩子不同語言的時候,首先要讓孩子知道他學的是哪一門語言,這樣才能夠進行有效的灌輸。

2、給孩子接觸的時間

家長並不需要擔心孩子會被多種語言混亂,實際上孩子的學習能力是很強的,特別是他們生活中經常能夠接觸到的語言。所以父母要給孩子有效的時間去接觸不同的語言,像是孩子在學校講普通話,那麼在家中父母就可以選擇和孩子講方言或者是英語。

3、越早學習越好

腦科學研究表明,孩子從小多種語言,那麼這些語言能夠自如地轉換,並不會互相干擾。而孩子在10歲前學習第2種語言,那麼孩子對該語言的掌握能力可以到達母語的程度。所以說,如果孩子能夠越早的學習多種語言,他們的學習效率也會越高,這樣才能夠幫助他們更加熟練的去掌握不同的語言。

孩子可以說是最佳的語言學習者,所以父母如果想要孩子能夠掌握多種語言,就要儘早的抓住孩子語言學習的黃金期,採取正確的措施去引導和教育,讓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得到充分的鍛鍊和發展。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郭富城透露全家講普通話,今安排老師上門教妻女講粵語
    而作為爸爸的他對兩個女兒的教育也是十分注重的,前段時間他在出席銀行品牌代言人活動時候,就有暢談自己的個人理財心得和作為一個父親,如何去為女兒的將來做準備計劃。他和他的太太方媛對女兒的教育都達成了一個共識,就是會安排更多的學習機會,讓兩個女兒去學更多的知識。
  • 「我是廣州人,不會說粵語,也不想學」,00後回答驚人!
    略帶委屈說出一句:「我是廣州人,不會說粵語。」那麼他們對粵語的認同感自然大大減弱校園內推行使用普通話交流這個無法避免,但在家呢我們是不是可以多講粵語對此許多家長也有不同的看法▼沒必要學粵語 @女漢子:學校要求說普通話,孩子們多數也是用普通話交流,我家小孩連粵語節目都不愛看,而且一定要看國語版本的。
  • 保護粵語呼聲越來越高,有人建議恢復粵語教學,可行嗎?
    《廣東網友:保護粵語迫在眉睫》這是最近出現在中國政協網的一篇文章!同時,最近還有廣州人大代表建議恢復粵語授課,這樣的聲音越來越多!粵語,作為我國一種歷史悠久的語言,隨著普通話的慢慢普及,現在講粵語的人群已經越來越少。網上有人做過《6-20歲能夠熟練使用方言人群比例》的調查,數據顯示廣州已經有約30%的年輕人不會講粵語!從而出現了很多父母會講粵語,但小孩卻不會講粵語的現象,甚至還有部分學校不允許學生之間的交流使用粵語。廣東已經慢慢失去講粵語的環境!
  • 秋瓷炫講韓語,李彩樺講粵語,崩潰之下凌瀟肅來了一句:你好騷啊
    在當時拍攝這部電視劇的時候,女主角秋瓷炫用韓語講臺詞,女兒李彩樺用粵語講臺詞,實在聽不懂的凌瀟肅,隨口一句「你好騷啊」,沒想卻是成了經典。 男主凌瀟肅講普通話,女主林品如講韓語,女兒李彩樺講的是粵語,在拍攝中這三人有著很多對手戲,而當兩位女演員一起對凌瀟肅說話的時候,也就是凌瀟肅崩潰的時候,一邊韓語一邊粵語,我到底該聽哪個
  • 「憑什麼,粵語呢?」
    但廣府系所處地利優勢明顯,主要分布在如今深圳的中部和西部。雖然不同區域,在口音上還有圍頭、白話、莞寶等細分,但都屬於粵語範疇。 改革開放浪潮下,羅湖率先崛起,與香港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成功將粵語推上了C位。
  • 廣東粵語講古的泰山北鬥張悅楷,聲音伴隨幾代人成長的粵語好聲音
    張悅楷,人稱楷叔,粵語講古界的泰鬥。於1925年出生於廣州市白雲區石井,1949年於廣州嶺南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畢業。對於從80年代走過來的廣東人來說,楷叔大名如雷貫耳。那句熟識的「原文再續,書接上一回……」如同興奮針那般讓無數人為之血脈賁張、熱血沸騰,至今仍然在人們腦海裡揮之不去。
  • 微信粵語轉文字 網友:訊飛輸入法粵語打字還能轉普通話
    但是,如果對方講的是方言怎麼辦?日前騰訊微信團隊發微博稱,廣東地區微信用戶獨有粵語語音轉文字功能。然而非廣東地區用戶也很需要這個功能怎麼辦?網友們表示:用訊飛輸入法語音輸入粵語直接轉文字,甚至還可以轉為普通話,不限地區,人人都能使用,更贊!一般手忙腳亂或者不方便打字的時候會選擇發微信語音,但接收語音信息卻非常麻煩。
  • 郭碧婷女兒的正臉照曝光,女兒名字耐人尋味?網友:粵語裡讀音是「向...
    從剛認識向佐戀愛到結婚再到產女,嫁入豪門的郭碧婷,一直都在觀眾視線中進行著這一人生重大事件,因此也遭到許多網友的調侃,因為剛開始真的很高調,估計是在綜藝節目中完成了人生大事,所以大家都覺得非常的神奇 不過郭碧婷自從生下女兒之後,就非常低調了,很少出現在觀眾視線中,就連一直很愛熱鬧的婆婆向太也低調了許多
  • 我喺廣州人,我識講粵語!
    估下呢啲常用粵語字點讀咯!所以廣府粵語有口音也是正常!等陣= 讀「頂陣」去過兩次 = 讀「去過兩勻」心想 = 讀「心勻諗」因為 = 讀「為因」番禺則比較靠近順德所以不多不少也會帶點順德口音雖然這幾句話無聊又毫無意義但是就很愛唱這是從幼兒園老師那裡學回來的召集大家吃下午茶的時候這首BGM就會出來了還記得這是婆婆教的童謠
  • 那些普通話不常見的粵語|城事·粵語
    關於粵語和普通話之爭,在網上一直硝煙彌久。甚至之前某APP宣布不能用方言(如粵語)。不過這種紛爭之意義,假如純粹陷入所謂的地域優勢下,那就毫無意義。假如研讀一種語言,或者說文字,抑或說方言,假如不去了解其精粹,那實在敗興。
  • 會講粵語的大朋友
    如果我知道我會在這遇見那個會講粵語的大朋友,我一定不會自己蹉跎了一個禮拜。2、我並不想找人嘮嗑,只是想在廣場逛逛大家的沙雕言論,以此獲得網絡衝浪的快樂。直到那一天晚上,刺激戰場光榮三次落地成盒讓我苦不堪言,怒髮衝冠,一氣之下我點開了語音匹配。
  • 香港電視足球評述員林尚義,粵語講波界一代宗師,球迷敬重的阿叔
    然而作為粵語講波界的泰山北鬥,他更是深受粵港兩地球迷尊敬的阿叔。今時今日我們之所以能感受到粵語足球解說帶來的激情,阿叔可謂功不可沒。 林尚義的講波以專業、激情、幽默著稱。我們如今在足球直播當中聽到的很多廣東話俗語便是他首先運用在粵語評述當中,比如「執死雞」、「插水」等等。
  • 感悟粵語經典,傳承廣府文化 ——北片開展粵語進校園教學研討活動
    整節課以貼近生活的情景劇開始,中間穿插有趣的廣州早茶文化和學生們用粵語講早茶點心名字等環節,最後以學生模擬「嘆早茶」結束。整節課輕鬆活潑,生動有趣,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粵語的學習興趣。林賽娥老師是原廣州市番禺區教育局體衛藝科科長、四級調研員,她從小喜歡古詩詞,尤其擅長用粵語吟誦古詩詞。林賽娥老師近期創立了騰訊視頻公眾號和微信公眾號,並在公眾號創作發表了多個「詩琳電影版粵語講誦古詩詞系列作品」,廣受中小學語文老師、藝術家等專業聽眾的好評和喜愛。
  • 廣東電視臺粵語配音鼻祖繆燕飛如今已年過86歲,真正的粵語好聲音
    如今86歲的她早已是廣東觀眾熟識的面孔了,她身邊的同事和很多觀眾都親切稱她為繆姨。在廣東本地製作的很多影視作品當中經常能看到她的身影,然而對於上了年紀的觀眾來說,她的聲音更加讓人熟識,她是廣東電視臺的粵語配音界的鼻祖。1983年,珠江臺剛開臺不久便成立了「譯製組」,而繆燕飛便是其中一員。1990年,年過55歲的繆姨決定封咪同時離開廣東電視臺譯製組。
  • 66歲的廣東主持界名嘴陳揚,真正的粵語文化保護者
    1954年出生的陳揚如今已經66歲了,作為廣東四大名嘴之一與主持人鄭達齊名的他具有濃濃草根味,一直深受老百姓的追捧。除了是一名新聞媒體人之外,他也是一名粵語文化的維護者。之前看了他的一篇關於粵語在大格局當中求生的文章,覺得挺有感觸的。
  • 粵語到底起源於哪裡?為什麼粵不是廣西?粵語發源地是廣西!
    粵語到底起源哪裡?很多誤認為是廣東,其實真實的粵語發源是廣西梧州。粵語廣受大家喜愛,特別是經典的粵語歌曲廣為流傳。那麼粵語到底起源於什麼地方呢?在網絡各大社交媒體上,經常看到很多網友爭論粵語起源兩廣(廣西和廣東)的哪個地方,其實這個也不必爭論。歷史是最好的見證!也是最公道的!認真客觀的說:粵語起源於廣信(現今的廣西梧州蒼梧縣),也統稱為「白話」。
  • 第一部粵語長片誕生地在恩寧路 二期改造可以粵語電影為主題發展...
    1924年,公司籌拍故事片《胭脂》,因港英當局遲遲不批准建攝影場,黎民偉便移師廣州,在西關租了一間在多寶坊湧邊、原屬前清探花李文田的宅院探花第,將大屋三分之二做廠房,其前、中座及四間偏房用作片場(攝影場)。
  • 其實,我們粵語才是正宗
    在古代宗法中,一個男性的親屬包括宗親、外親和妻親,其中外親指家族中女系(母親或出嫁女兒)的親屬,外祖母即是外親之一。「外祖母」一詞早在先秦典籍中就已出現,作為口語稱呼的「外婆」遲至唐宋時期也已開始被人使用。至於「姥姥」一詞,元朝才有,主要用來稱呼老婦人。到了明清,才正式用「姥姥」稱外祖母或泛指老太太,如《紅樓夢》裡的「劉姥姥」。
  • 為何說粵語跟廣西有關係?粵語發源地來自哪裡,粵語是如何形成?
    粵語,又叫做白話,它是廣東話的官方稱呼。 關於粵語的起源問題,它牽涉的面很廣。 粵語是由多種語言融合而成,它吸納了多個民族的語言成分,其中就包括廣西古越人的語言習俗。
  • 寶源小學丨「哈哈哈哈哈……」第二課堂跟專業老師學正宗粵語相聲
    「各個國家有各個國家的國歌」課堂上,簡單鍛鍊完臉部肌肉之後,繞口令練習就開始了,同學們用粵語念起繞口令,相聲老師從發音、吐字等方面為同學們耐心指導。除了基本知識學習,為激發孩子們對粵語相聲的興趣,授課的馮老師還不時講起了貼近學生校園生活的趣味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