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南曝光了一起間諜大案。鄭州一名軍工專家在出國期間被境外間諜組織策反叛變,長期潛伏在我國軍工重要科研領域,把我國尖端武器的核心機密毫無保留地透露給了對方。
這就意味著,假如發生戰爭,很有可能會給我國造成極為嚴重的危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河南都市頻道」(ID:dushibaodao65732233),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 戳視頻
夜幕降臨出現神秘信號
每當夜幕降臨,一個神秘的信號就會出現在鄭州的上空。自2013年12月以來,這個信號從未間斷。可疑信號的出現,引起了偵察人員的格外關注。
偵察人員立即進行了技術分析,結果令他們十分緊張,信號與某西方國家的情報機構有關,該機構實力雄厚,在世界上頗有影響力。
在鄭州,會有誰給這個機構發送數據呢?
張某的出現令偵察員有些意外。因為按照他的工作性質和他所擁有的地位,都不應該和間諜有所關聯。
張某除了掌握我國重要武器裝備的研究信息外,還從事著某重點領域的研究,這種技術事關我國尖端武器的研發和裝備,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尖端、最前沿的科研項目之一,更是世界各軍事大國爭奪的制高點,同時更關乎著我國的重大安全。
張某手握國家的核心機密,如果他涉嫌間諜犯罪,給國家造成的損失將無法估量。鄭州市國家安全局立刻行動,對張某展開了更加深入地調查。
出境前實施抓捕
偵察員調查時得到一個消息,張某即將再次出國,很有可能攜帶了在境內搜集到的涉密材料。時間非常緊迫,絕對不能讓張某離開國境。經過慎重研究,2014年6月份,鄭州市國家安全局決定對張某實施抓捕。
張某被捕以後,在審訊中始終閉口不言。偵察員對他單位的辦公室以及鄭州的住所進行了搜查,發現了更多重要的證據和線索。
面對大量的證據,張某終於低頭認罪,坦白了自己如何成為一名間諜。
一個圈套連著一個陷阱
張某雖然被捕了,但是圍繞他還有很多的疑團沒有解開。他是什麼時候成為間諜的?他在國內又潛伏了多久?更關鍵的問題是,他是否已經向境外間諜機構洩露我國的軍工機密?洩露的數量是多少?產生的危害會有多大?
偵察員發現,2011年,張某所在的單位為他爭取到了赴西方某大國訪學的機會。張某一直夢想出國深造,這次機會讓他喜出望外。但是,他踏上國外的那一刻就被高度關注了,甚至在國外的一舉一動都處於西方情報機構的嚴密監視之中。
三個月後,張某在參加一次學術研討會的時候,一名外國男子主動接近了他……
在最初的交往階段,傑克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的異常,他只是不斷投張某所好,和張某不斷的拉近感情。
張某沒有料到的是,傑克幫他購買的這些打折電子產品已經被安裝了間諜軟體。
這一點一滴的小恩小惠讓獨處國外的張某感動不已。一看時機成熟,傑克利用付費諮詢的幌子,千方百計的從張某那裡套取他所掌握的核心機密。一旦感覺到張某有所疑慮之後,傑克就會不斷地加大誘惑的籌碼。
面對金錢,張某再一次屈服了。
在國外生活學習將近一年的時間裡,張某和傑克幾乎成了無話不談的摯友。與此同時,張某向傑克透露出了自己的一個願望,希望有機會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國外上學。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在張某回國前夕,傑克突然把他介紹給自己的一個朋友凱文。
張某幻想著能從凱文的手裡得到更大的好處。但是,凱文第一次帶給張某的消息,就讓他不寒而慄。
張某說,他並沒有立即答應凱文,這畢竟是出賣國家的內奸行為,但最終還是就範了。
在張某回國前,這兩名情報人員還對張某進行了簡單的間諜培訓。回國以後,上了賊船的張某,不遺餘力地搜集我國的軍工情報。
歷時167天破案
雖然張某交代了完整的間諜犯罪活動,但是僅憑張某的口供還不能下定論,一條完整的證據鏈需要他人的證明。
經過調查,傑克之所以能順利取得張某的信任,是因為西方某國的一位科學家黑爾在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黑爾是該國某科研領域泰鬥級的人物。
為了能拿到關鍵的證人證言,鄭州市國家安全機關的幹警抓住黑爾來中國開會的機會,依法對他進行了司法取證。
從張某被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到取得完整的證據鏈,鄭州市國家安全局辦案人員前後歷時167天,這起間諜大案正式告破。
2017年經過審判,50歲的張某因犯間諜罪獲刑15年。
對國家安全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危害
張某間諜案的及時偵破,一舉拔掉了境外間諜機構安插在我重要軍事部門的一顆釘子。但是由於他之前他嚴重洩密,導致我軍工科研領域某重大國防科研項目提前曝光,對我國國家安全造成了極其嚴重的現實危害。
張某所涉及研究的某重要技術,一旦被國外竊取,這不僅意味著我國在該領域的軍事科研人員數十年的努力將付之東流,而且還會危及國家的國防安全。
早有預謀的策反
為什麼境外的情報機構會物色上張某,辦案人員經過分析後認為,這是一起早有預謀的策反案件。
張某出的諸多漏洞,成為了境外間諜機關的突破口。在被境外間諜機構鎖定之後,張某自身的缺點又成了他的致命傷。
鄭州市國家安全局王副局長表示,隨著我們國家綜合國力的提升,毫無疑問會受到境外間諜機關的高度重視。
▼ 戳視頻
延伸閱讀:
中國抓的日本間諜怎麼越來越多了?
9月18日,日籍人員樋口健因涉嫌從事對華間諜情報活動被我國檢察機關批准逮捕。
據日媒報導,從2015年5月至今,有12個日本人因涉嫌在華間諜行為被拘留。
實際上,早在清末時期,日本就向中國派出了大量間諜;二戰時期,更是在中國建立了完善的諜報網。近年來,日本對華間諜活動似乎趨向頻繁。網絡上流行這樣一種說法:日本是「全民皆諜」。
這是真的嗎?日本間諜以何種身份隱藏在中國?主要以什麼手段竊取中國情報?對中國的關注重點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區、哪些領域?
針對上述問題,庫叔採訪了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王廣濤和瞭望智庫特約研究員易芳。
受訪者 | 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王廣濤、瞭望智庫特約研究員易芳
採訪綜合 | 瞭望智庫 李雪、趙越(實習生)
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1
日本「全民皆諜」這個說法,您怎麼看?
王廣濤:首先,從歷史上講,日本確實有平民參與間諜組織的傳統。
比如清末民國時期,日本有許多大陸浪人,他們就本身就不屬於任何政府組織。但是,他們在中國活動異常活躍,同時大量收集情報,賣給日本政府。這些情報對日後日本侵華起到過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日本政府情報部門利用了大量學術成果。
一直以來,日本文化人類學、民族學、人文地理區域地理等學科非常發達!日本學者常常到中國進行極其細緻的田野調查。這些學術項目往往受到日本文部省的資助,因此,項目結項之後,學術成果自然會上報。這樣,日本高層就可以從學術成果中得到大量情報。
再次,從民族性格上來講,日本人做事相當謹慎、仔細,擅長對各方面的情報進行匯總和整理,最終歸納出他們需要的重要信息。
他們會注意很多我們平時沒有關注到的領域。舉個例子,平時我們拍照,會拍一些大概的背景。而一些日本遊客會拍得非常細緻、精確。日本軍方掌握的一些中國軍事設施的圖片,就來源於遊客傳到網際網路上的圖片中的背景。
另外,打著民間交流、科學考察等名義從事情報搜集活動也是日本的慣用手段。確實有一些日本間諜偽裝成遊客和民間友好人士。
2016年,一名所謂的著名中日友好人士,就因涉嫌間諜罪被捕。日本《每日新聞》透露,被捕男子是某日中友好交流團體的一名幹部,已經在華從事相關友好活動30年。
日本間諜會藏身在中日友好交流團體裡,這就很諷刺。
日本對華情報工作很厲害嗎?
王廣濤:我曾在日本外務省檔案館看到一些解密檔案,感覺挺震驚。
這裡講個我從解密檔案中了解到的事情。
當年,中日建交之前,日本派過大批友好團體訪問中國。那個時候,其實我們還是很單純的,非常熱情地接待了這些考察團,帶著他們了解中國。
他們當時特別關心中國人對日本的實際態度以及戰爭賠款問題。這時候,日本人的細緻就體現出來了——他們對我們官員旁敲側擊、各種試探,並且把相應的談話進行了歸納整理。
最後,他們竟然準確得出了中國官方對日本戰爭賠款的態度。
這些在檔案裡都是有明確記載的。
易芳:另外一個比較典型的案例就是,去年年底,多張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的高清照片出現在網上。照片中,我們的航母外形及諸多構造細節一覽無餘,甚至能看清航母艦島武器開口的結構。
國產航母主船體合攏成型的消息早已被官方證實,但如此高解析度的航母照片卻是在日本共同社網站上流傳開的,拍攝者是該社工作人員。
我們的國產航母正處於建設之中,嚴禁無關人員非法拍攝。在重重安保之下,日方人員還能拍到如此眾多高解析度圖片,這個事情很讓人震驚。
日本間諜主要通過哪些手段竊取中國情報?
易芳:總的來說,日本間諜一般採取利用公職、偽裝身份、重金招募等方式進行諜報活動。
*利用公職身份公然地收集、試探、截獲情報信息。
比如一些外事官員、記者,就是利用公職身份,出入各種場所、接觸到各界人物,有目的地獲取信息。
*偽裝成商人、教師等各種職業,甚至可能偽裝成垃圾清潔工,進行情報收集。
比如日本株式會社國土情報技術研究所所長大林成行,曾經以旅遊者的身份入境,與他的學生東俊孝到達新疆和田市,進行地理數據測繪。
還有日本人佐藤正光、水上和以考古研究名義在江西省南豐、鷹潭、上饒、鉛山等地,擅自實施測繪竊密活動。
*重金招募間諜。
日本間諜可能通過成立公司來招募各行業領域研究人員,或者以徵文、徵稿的方式,使一些人在無意識的情況下為其服務。還有就是公開招募一些反華人士。
對一些他們認為有利用價值的中國人(如政府、軍隊、院校、科研機構的人員),通過許諾各種優厚的待遇進行策反,為其提供情報服務。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手段就是竊取。
目前,直接到現場進行情報竊取的機會很小,他們就在一些重要的目標周邊建立據點,通過拍照、測量的方式竊取情報信息。
或者,在一些辦公設備、名貴的個人物品(手提包、手錶、手機等)中植入竊聽設備,然後通過無線傳輸的方式,長期竊取語音、視頻及其他情報信息。
更有甚者,利用木馬病毒,無線信號截獲,電腦屏幕信息捕獲與分析設備等先進技術手段,達成情報截取的目的。
日本間諜比較關注那些領域?或者說,哪些地區?
王廣濤:日本非常重視中國海軍和軍港。
甚至可以說哪裡有重要軍港,日本人就一定會去哪裡。
近幾年,中日衝突主要集中在海上,比如釣魚島。日本是一個島國,他們非常擔心有朝一日會失去對近海的實際控制權。對於日本整個國家形象來說,對於整個海洋戰略來說,這毫無疑問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在這種情況下,相關情報尤為重要。
所以,日本對於中國海軍軍艦、港口的情報活動非常活躍。這幾次被抓的日本間諜,就集中在大連、青島一帶。
日本人對北上廣等這樣的重要城市也非常關注。
他們會組織各種相應的代表團或者一些友好團體,來華與中國官方進行交流。甚至會私下發展和一些中國官員的私交,藉機刺探中國一些政策的實際情況。
還有一點比較重要,日本對新疆、西藏等我國的一些國際關注度高的地區研究非常深入。
我們都知道,目前,我國一些分裂勢力的大本營在美國,其實,日本也是這些勢力的一個集聚地。近幾年,達賴喇嘛是每隔多久就會受邀去日本訪問。
日本出於對自己國家利益的考量,會支持這些分裂中國的勢力。可能也會為它們提供一些相應情報。所以對於中國新疆、西藏這類地區,他們會非常感興趣。
並且,他們會具體深入到一些民族地區考察,看看我黨在當地的政策執行得怎麼樣、社會夠不夠穩定、老百姓對政府的看法,等等。
另外,日本對中國科技領域非常感興趣。
之前,中日相對相安無事。因為在產業鏈上,日本相對處於中高端,我們處於低端。
現在情況已經改變了,汽車、電腦還有一些高精尖產業,中國已經趕上來了。日本可能會有一些心態不平衡的地方,會加緊對中國高科技領域的情報刺探。
按照現在的趨勢,未來,日本對中國的商業間諜活動會越來越頻繁。
5
您覺得是中國了解日本多一點,還是日本了解中國多一點?
王廣濤:相較而言,我認為日本對中國的了解更多一點。但目前中國對日本情況的介紹和傳播也越來越多。
這些年,我們和一些日本研究中國的專家交流過,發現他們對中國了解非常細緻。
之前認識一位日本學者,他就是專門研究山東省的,對山東可以說是了如指掌。山東的不少鄉鎮,他都去實地考察過。很多中國同行對山東都沒有他了解這麼深入。
而我們對日本的研究比較宏觀,區域劃分不夠精細,很少有具體到日本某一個縣或者某一個府的。當然,日本面積比較小,而且我們的宏觀研究確實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未來,希望我們的學者可以吸取日本的長處,在微觀研究領域取得一定的成果。
近期,日本對華間諜活動好像很頻繁,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王廣濤:近期,日本對華間諜活動確實進入了一個高潮期,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2014年,我國出臺了《反間諜法》,對間諜活動的監管進一步加強。就是我們管得更嚴了,這樣形勢下,日本想了解中國其實更加難了。因此,對中國的情報活動反而更加頻繁。
另一方面,就是這幾年中日關係的走勢。前些年,中日關係有起有伏,不過一般一兩年就會恢復友好。但是近幾年,中日關係一直在谷底徘徊。所以日本會很擔憂,對中國的防範也不斷加強。
日本對美國的情報活動就不會這麼頻繁,因為兩國很多軍事項目和情報信息都是共享的。
中國快速崛起,日本對中國的心態變得比較複雜。但最主要的一點還是不甘心被中國甩在後面。所以,日本會更急於知道目前中國的現狀以及對自己的影響。
未來,日本間諜活動可能愈演愈烈。
易芳:近幾年來,日本針對中國進行戰爭準備早已是公開的秘密。所以,日本在外務省國際情報局、內閣情報調查室、公安調查廳等情報部門的推動下,組建了新的類似「軍情六處」的間諜機關,積極擴充間諜隊伍,加大投入,大力推動對對華情報搜查。
這也是近年來日本間諜在華活動頻繁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國如何應對?
王廣濤:2014年《反間諜法》之後,我國打擊間諜的力度進一步加強。在未來,無論政府還是媒體和老百姓,都有義務進一步防範日本的間諜活動。
從政府方面講,我覺得其實可以健全一些管理制度,特別是加強對細節的關注。
比如說過去,很多日本代表團的來華訪問,我們就直接接待,在程序上並沒有那麼嚴格。因為中國一直是一個人情社會,對方派來的友好團體,我們也就走人情了。以民間交流、科學考察等名義從事情報搜集活動是日本的常用手段,也是日本的強項。其實,對於這類代表團的訪問,我們應該有更嚴格的程序和審查。
就老百姓而言,我們應該提高全民防範意識。
面對一些外國所謂的學術考察,我們也應該更加謹慎。
日本曾經對我國實施計劃生育政策進行過調查,他們到村子裡去問村民很多問題,比如計劃生育給多少補貼,村子裡有沒有偷生沒有上戶口的人或者一些具體的衛生政策。我們的老百姓比較淳樸,就會如實回答。但是其實這些調查團根據一個個村子的微觀調查,推算出一些宏觀的數據,就會對我國政策的具體執行情況,得出非常準確的認識。
另外,日本人直接從事間諜活動有時不太方便,他們會利用一些在華日企員工,包括利用他們的社會關係刺探一些情報。出於國家安全的考慮,這些日企員工也應該更加警惕,防止被相關機構利用。
我們還應該加強這方面的宣傳,不論政府還是媒體,都應該提醒大家加強警惕。
附:
慘痛的歷史教訓:諜報網幫日本打贏了甲午戰爭
早在發動這場戰爭之前,日本政府就編織了一張嚴密的間諜網,為決策者制定具體的侵華方針、政策、戰術提供準確情報依據。
當時,日本在華間軍事諜報活動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政府指派,主要由軍人構成。根據他們搜集的精準情報,日本聯合艦隊一舉擊敗了北洋艦隊,獲得了制海權;而日本陸軍部隊順利繞開清廷防禦要點,勝利登陸實施包圍。
當時日本官方指派的間諜活動
時間
人物
間諜任務
諜報成果
1872年
陸軍少佐池上四郎、大尉武士正幹、翻譯彭城中平等
在中國東北地區從事間諜活動
繪製地圖,編寫《滿洲視察復命書》。核心思想:儘快佔領朝鮮,進而向中國東北擴張。
1887年
島弘毅
在中國東北偵察
兩卷本《滿洲紀行》
1879年
10餘名軍官
調查兵要地誌和進行其他軍事偵察
編纂《鄰國軍備略》六冊呈交天皇。建議日本政府把擴充軍備作為緊急任務。
1880年
陸軍小川又次少佐
調查遼東半島
評估大連灣等地是否適宜作為登陸地點和中心進行屯兵。建議日本政府把擴充軍備作為緊急任務。
1883年
福島安正
先後到古北口、張家口、山海關、天津、奉天、營口等地考察
寫成《鄰邦兵備略》,成為日本軍國主義分子鼓吹軍備壓倒一切的依據。個人被稱為「日本情報戰之父」。
1888年
關文炳
調查正在施工中的威海衛炮臺以及威海衛通向榮成的道路、榮成灣形勢
提出了山東半島登陸地點的情報。經過反覆核查後在戰爭中得以實施。
1890年
山本條太郎
在營口建立固定諜報據點
協助日本陸海軍情報部門大肆搜集清軍情報。
1892年
福島安正
幾度潛入中國腹地偵察軍事情報,包括中國東北
為日本對清朝開戰提供了詳實的情報依據。被稱為「日本情報戰之父」。
海軍大尉瀧川具
年奉命到天津進行諜報活動
長期混跡在天津城內或塘沽碼頭裝卸工裡,全力偵察天津形勢和北洋艦隊情報,判定北戴河以南洋河口最為適合日軍大兵團登陸。
1893年
特務頭子陸軍中將川上操六
先到朝鮮釜山、仁川、漢城等地,後從朝鮮到達山東半島的煙臺,後到天津等地考察
不僅看出了清朝的極端腐敗,而且對其陸軍的強弱如何,甚至對其地形、風俗人情之微,均得到詳盡觀察。確信中國之不足畏,增強了必勝信心。
井上敏夫
多次以武官身份搭乘艦船入旅順口、大連灣、威海衛、和尚島等軍事要地
搜集北洋海軍軍事情報。基本掌握前述地區炮臺駐防情況。
1894年
老牌間諜頭目根津一
偵察北洋艦隊的動向與實力
使日軍完成臨戰準備。
1894年
宗方小太郎
偵察威海衛北洋艦隊,威海衛被日本諜報機關稱之為「死地」
探明鎮遠號等14艘中國軍艦開赴朝鮮的具體日期,8月19日經上海報告給日本大本營。日本海軍立刻集中聯合艦隊,9月17日於黃海攔截並重創北洋艦隊,獲得制海權。
1894年10月
向野堅一等6名軍事間諜
偵察金州到遼陽一線
摸清了清軍防守情況,繪製防守地圖。
另一種是民間右翼團體和組織,他們以外交人員、商人、學者、教師、僑民、醫生、旅行者、僧人、妓女等身份為掩護,廣泛的搜集中國政治、經濟、軍事以及思想文化領域的情報,為日本發動侵略戰爭打下信息基礎。
當時日本主要民間諜報機構
名稱
重要人物
目的
影響
玄洋社
1881年
頭山滿
平岡浩太郎
鼓吹忠於天皇的軍國主義,標榜民權主義和國粹主義,企圖「破支那,勝俄國,吞併朝鮮」
參與密謀和策劃侵略中國、朝鮮、分裂中國東北和蒙古的各項活動
東洋學館
1884年
末廣重恭
宇都宮平一等
訓練能「顛覆」中國的情報人才
在日本情報界產生了重要影響,培養了山內嵓、高橋謙、澤村繁太郎、荒賀直順等著名間諜
漢口樂善堂
1886年
山內嵓
浦敬一
藤島武彥等
北京分部負責搜集河北、山東、山西及遼東等地的情報;
湖南支部負責搜集華中、華南地區情報;
四川支部負責搜集西南地區情報
日本對華諜報活動開始有系統、有組織的全面展開
日清貿易
研究所
1890年
鍾崎三郎
藤崎秀等
全面、系統地培養對華情報人才
戰爭期間為陸軍提供了大量翻譯和間諜
甲午一戰,中國吃了日本間諜的大虧,而日本獲得了槍彈、火炮、被裝、金錢等巨額利益,為繼續發動戰爭攫取了第一桶金。
(本文摘選自瞭望智庫《嚴重威脅中國安全!美國對華「秘密戰爭」該叫停了!》,作者:易芳、王雪)
庫叔福利
庫叔的贈書活動一直都在!華景時代為庫叔提供30本《傳習錄》贈予熱心讀者。在葉聖陶注釋的絕版版本的基礎上,重新整理,全譯全注、簡體橫排,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現原汁原味的陽明心學。
請大家在文章下評論,點讚最高的前三名(數量超過三十),將得到贈書。當然,評論質量庫叔會進行把控。想和庫叔聊天請添加庫叔微信號(lwzkkushu),合作請聯繫微信(18514203851)。
總監製:吳亮
監製:夏宇
責編:戴麗麗 李逸博
編務:謝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