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毒眸 陳楠楠
編輯 | 何潤萱
國產泡麵番的「尖子生」——豆瓣評分9.0的《非人哉》距離本季完結又近了一步。
這部國產泡麵番代表作於2018年3月29日在騰訊視頻上線,在開播的3年間,受到二次元觀眾廣泛好評。骨朵數據顯示,截至今日,《非人哉》動漫以全網超20.2億的播放量,居國產泡麵番TOP1。
《非人哉》播放數據(圖源:骨朵數據)
而它的「姊妹番」《萬聖街》也於2020年4月上線騰訊視頻,播出僅一周就獲得超1600萬的播放量。截至目前,《萬聖街》累計播放6228萬,豆瓣評分8.6分。
而這兩部泡麵番背後的出品方——分子互動,其實是一家轉型而來的內容公司。
分子互動成立於2012年,最開始它是一家提供社會化媒體營銷傳播服務的供應商,伴隨著社交媒體的發展,分子互動很快抓住流量紅利,在2015年正式開始IP孵化業務,並抓住微博條漫紅利期,創作出原創條漫作品《非人哉》。在漫畫取得較好的傳播效果後,分子互動於2016年開始組建動畫團隊,以「泡麵番」的形式將《非人哉》漫畫動畫化,並於2018年3月在騰訊視頻正式上線。目前,分子互動出品的動漫作品包括《非人哉》《萬聖街》《有獸焉》三部。
《非人哉》動畫
作為一部快節奏、小體量的泡麵番,為何《非人哉》系列動畫可以獲得如此大的注意力?在徐博看來,這與分子互動早年做「社交媒體營銷」的經歷密不可分:「和純做內容開始業務的團隊來說,我們這樣的『營銷基因』,使我們更關注IP品牌和IP品牌的持續經營。更加會平衡好創作和經營這兩條腿。」
除了作品本身獲得極大關注度以外,毒眸(ID:youhaoxifilm)了解到,分子互動在廣告收入、衍生品開發等動漫產業鏈環節也取得了可觀的收入,實現了《非人哉》系列從動漫內容到IP的轉化。2019年,分子互動還完成了騰訊TOPIC基金A+輪融資,資金將用於衍生品開發以及動畫、漫畫產能的投入。
在國產動漫行業仍處於發育期的當下,一路順勢而為的分子互動無疑是一個可供研究參考的標準對象。
兩部番劇,一個宇宙
今年四月上線的《萬聖街》是分子互動繼《非人哉》後上線的第二部系列動畫。主要講述一群西方神怪在現代東方合租生活的故事。目前共上線12集,累計播放6228萬,豆瓣評分8.6。
徐博把這部作品定位為《非人哉》的姊妹IP,而「除了姊妹IP、世界觀、角色相通以外,《萬聖街》在項目的運作模式上和《非人哉》也基本一樣。」徐博介紹道。
《萬聖街》動畫
在《非人哉》的經驗之上,分子互動總結了基於內容、運營、商業化的IP孵化模式,內容可以覆蓋漫畫、動畫、劇集甚至更深層面的衍生向賽道,並將其應用於《萬聖街》的IP孵化之路上。但對2016年在微博上線的《萬聖街》漫畫來說,它並沒有像《非人哉》一樣處於微博條漫最火爆的時期,因而在原始粉絲積累等方面面臨了一定的競爭壓力。「所以我們會用已有的頭部粉絲(《非人哉》的粉絲)導給新的IP,同時動漫改編的時候,給它二次創作更重的力量。」徐博說。而截至目前,《非人哉》漫畫官博粉絲682萬,微博話題累計閱讀超52億。超高的話題度及眾多的粉絲量為《萬聖街》的導流提供了可能。
毒眸了解到,《萬聖街》無論是畫風還是劇情線索的增加上都對原作進行了比較大的改動:首先在原作基礎上增加了「魔王」的故事線,這條故事線把劇情中的每個小故事都串聯起來,使作品更具邏輯性與長線性。而在畫風上,角色更加「萌」化,又因動漫制方作為「羅小黑」動漫團隊,所以畫風上也帶有「羅小黑」簡潔、流暢的特點。
《萬聖街》
而除了和「羅小黑」製作團隊寒木春華合作以外,分子互動還引入了天聞角川作為聯合出品方。天聞角川在出版、動漫IP運營、衍生品開發以及海外發行等方面都有著顯著的優勢。「《萬聖街》中有很多的外國角色,同(天聞角川)一樣都是東西碰撞的產物,我們認為這部作品更容易進行海外或者國際化的開發。」徐博介紹道。
除了運營模式一致,《萬聖街》與《非人哉》也屬於同一世界觀下、都是對神話故事人物進行現代化解讀的作品。
早在2015年,分子互動在選擇條漫的創作題材時,就已經把市場上同題材漫畫題材的差異性進行了考慮。當時同題材的漫畫雖然也是取材於古代傳統神話,但大都是以比較正式、「正經」的方式去演繹一段段神話故事。而分子互動想要保持作品的「獨特性」與「好看性」。在思考以後,決定將作品設定為傳統神話故事中人物在現代生活,並以輕鬆愉快的「搞笑番」的形式上線。
而這一作品設定也深受年輕人群體喜愛,在B站及騰訊視頻的播放頁經常出現「在偷窺我的生活」、「真實、可愛、寶藏」、「九月(漫畫角色)就是我本人」此類彈幕。
《非人哉》九月
但如何能夠做到把傳統神話故事中角色與當下青年生活狀態巧妙地結合,是一件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徐博在總結《非人哉》創作經驗後,將其概括為六個字:「上得去,下得來」。
「『上得去』是指在中國傳統的神話傳說體系內,去考慮和挖掘動漫人物在原來記載中的不為人知的新特點。而『下得來』是指接地氣。《非人哉》系列故事內核其實講的還是都市青年身邊的日常生活,只不過把他們跟神話傳說裡面的神仙妖怪這些角色這些特點做了聯合。徐博說,「我們的創作基本上是把這兩個層面結合去做推進的。」
除此以外,在作品創作過程中《非人哉》還會頻繁的跟粉絲互動、捕捉粉絲對角色的期待與喜愛,來進行「接地氣」的創作。
《非人哉》中主角之一龍王三太子熬烈的人臉就是一個徐博愛提的例子:烈烈在動漫中一直以龍臉示人。粉絲一直表示很期待看到烈烈人臉的樣子,但在創作中,分子互動更希望保持角色的神秘感,「知道粉絲的期待,再用意想不到的方式來『引領』並滿足他們的期待。」徐博說道。
能從喉嚨裡吐出海鮮的熬烈,一直以「龍臉」出現
而就目前國內動漫市場上的爆款作品來看,「漫改番」和「小說改漫」佔據了相當大的的份額。如《秦時明月》《鬥羅大陸》《魔道祖師》等都改編自小說,而《狐妖小紅娘》《武庚紀》《一人之下》等則改編自同名漫畫。
分子互動已經出品的動漫作品《非人哉》《萬聖街》都屬於「漫改番」。關於分子互動為何一直選擇漫畫作為IP孵化對象這個問題,徐博表示,這是在國內不成熟的動漫市場下,出於對IP的孵化成本以及改編難度考慮後而做出的創作考量。
因為漫畫本身帶有畫面,對後續的改動以及商業化都比較有優勢,再加上漫畫的製作與開發成本相對可控,開發的風險性較低。而原作漫畫積累的粉絲,也會為動漫作品帶來原始的流量。「我們希望做的是精品,雖然每集的時長不長,但分鐘製作成本挺高,為了提高成功率,更願意做在一定範圍內驗證過的漫畫作品的改編。」徐博說道。
分子互動出品的漫畫《非人哉》
除此以外,徐博還談到,選擇漫畫改編,也與分子互動自身的發展以及國內動漫市場的成熟度有關。「在市場普遍沒有成熟到動畫本身通過平臺方、廣告商、以及觀眾付費獲得合理利潤的情況下,直接拿動畫去做IP的孵化,有一定的風險。」徐博說,「而當我們操盤更多的動畫項目,有更大的判斷力和經驗以後,不排除未來會嘗試製作原創動畫內容。但我們一段時間裡還是要等待市場的成熟。」
而毒眸也了解到,近年來我國的漫畫市場規模呈逐年增長趨勢:截至2019年,我國在線漫畫市場規模近26.8億元,同比增長95.6%。龐大的漫畫市場規模為漫改IP動畫的成功,積累著潛在粉絲與原始流量。
徐博透露,未來一段時間內,分子互動還是會以漫改動畫為主,於此同時,未來也有可能推出一些長劇情動漫作品。而《非人哉》的大電影目前正在籌備中。
「動漫贏利之道」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的2020年中國動漫產業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數據顯示:2014——2019年這六年間,我國泛二次元用戶規模總體呈逐年增長態勢,到2019年,我國泛二次元用戶規模為3.9億人,同比上漲11.4%。
雖然二次元用戶的增長為國內動漫市場的發展創造著機遇,但就目前的國漫市場而言,排除掉IP的放大以及與平臺方的合作,單純以動畫形態本身,能夠實現贏利的動畫其實數量是非常少。所以,如何讓優秀的動漫IP能夠在市場上取得合理的價值,是很多動漫從業者一直關注的問題。
分子互動在動漫IP開發與運營上的一系列嘗試與經驗,為這個問題的解答提供了經驗。
「在有了一個頭部IP之後,要知道這個市場的生態,了解市場的盈利點來自哪裡,怎麼通過運營、宣傳把一個有潛力的IP打造成頭部IP。」徐博說,「產品做出來以後要考慮商業化,用什麼樣的形態來實現營收:比如,有的(產品)適合遊戲,有的適合廣告,有的適合其他的。」
《非人哉》動漫衍生品
在基於對自家項目的充分了解下,分子互動對《非人哉》系列作品的IP創作與經營,已然頗有成效。目前分子互動收入來源主要包括:版權、播放權收入,廣告和形象授權,衍生品開發銷售這三個方面。其中衍生品開發銷售是分子互動的佔比最高的收入來源。
徐博表示,在國內不成熟的動漫市場下,分子互動更多地吸取了日本、美國這樣的成熟市場在動漫IP的贏利模式的經驗,來探索、規劃《非人哉》系列的衍生品開發之路。在當前動漫產業成熟的美國和日本市場,動漫播映收入佔比較小,排名最高的是衍生品相關的授權開發零售這些東西。「我們是基於這個做的判斷。」徐博說道。
而在決定開發衍生品的品類前,分子互動會預判這個品類能夠做到多大規模,賣到多大的規模。分子互動也是國內很早把二次元手辦跟潮玩做結合的一家公司,早在2016年,分子互動就已經開始做第一套盲盒。對於衍生品的開發,分子互動主要採取自研和合作這兩種方式。「對於我們有優勢的一些品類,我們會自己生產、設計、銷售。合作的話,我們會選擇優秀的合作方來進行取長補短的合作。」徐博說。
例如,徐博提到「發呆哪吒」系列盲盒,就是分子互動和國內知名潮玩品牌泡泡瑪特合作的結果:分子互動出企劃設計,泡泡瑪特做建模和生產,在不斷溝通磨合後雙方共同完成產品。徐博說:「因為泡泡瑪特在建模設計和生產工廠的管控以及銷售渠道上都是有優勢,而其他的合作方如果在某一個方面有優勢,我們也都會取長補短地合作。」
「發呆哪吒」系列盲盒
而事實也證明,這樣的「強強聯合」收效頗豐:2019年「發呆哪吒」系列盲盒,半年銷售量近3000萬。有這樣的銷售業績在前,徐博表示未來分子互動會不斷判斷有銷量潛力的衍生品品類,來進行開發。
受疫情影響,分子互動在2、3月份線下渠道中的衍生品銷量受到一定影響,現在正處於恢復狀態;而線上產品得銷量卻有一定增長。這也促使分子互動加速著電商團隊的專業化建設。
「從前年我們就開始做淘寶店鋪了,去年在沒怎麼投入大力度的情況下,線上的銷售額做到了翻倍。」徐博說,「今年疫情原因,加速了我們電商隊伍的建設,包括倉庫、物流、客服人員、專門的天貓店和不同平臺的電商店鋪等等,我們都在把它門專業化,包括我們內部自身的IT系統的建立。」
除了衍生品的收入以外,毒眸了解到廣告以及形象授權也是《非人哉》動漫系列的重要收入來源。而除了和必勝客、雀巢和統一老壇酸菜合作過以外,分子互動也和德芙、彩虹糖這些比較一線的globle的快消品牌都有過合作。
「這些品牌本身比較符合《非人哉》系列作品本身的世界觀和設定,而我們作品的故事內核都是講述都市青年的日常生活,再加上作品本身歡快、陽光的價值觀,使得它對快消類廣告非常友好。」徐博說,「我們是做營銷出身,所以知道品牌方比較喜歡與這樣的作品合作,而實際情況效果也證明了這一點。」
除了和廣告客戶的合作以外,目前,分子互動也在嘗試以「短視頻」的形式進行IP品牌的管理。
「我們會把二創和原創的內容發到抖音等短視頻平臺進行傳播。短視頻以及直播都是我們進行IP運營和傳播的重要手段。但目前看,短視頻帶貨並沒有佔據銷售額最夠高的比例。所以我們目前也是處於不斷嘗試和探索階段。」徐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