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水補?
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李時珍《本草綱目》把水列為篇首,素有: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水補,好水為百藥之王!
為什麼?
這究竟有沒道理?
(以下文章有點長,但認真看完一生受益)
01.生命是一臺智能機器
首先我們要搞明白一個觀念:我們的生命究竟是什麼?
我們的生命就像地球一樣,地球上的山河湖海就是各種器官,風雨雷電就是各種營養與微量元素,營養與微量元素在太陽有節律的時間運作下不斷的交替演化,於是就生產出了千千萬萬的草木森林與飛禽走獸。
營養與微量元素在動植物之間互相傳遞,互相滋養,互相牽制,不斷的調節最終形成一個循環的生態。
我們對待生命最大的愛就是維護它的生態平衡。
雖然偶爾我們會因自己的無知給她創造一定程度的傷害,但這並無大礙,因為她會自主運轉,自動生產調節,自動修復回來。前提是我們得給她提供合理的營養與微量元素。
因為任何生產創造,生產原材料都是必需的,否則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02.生命的三大必需物質
我們每日吃吃吃是為了什麼?
就是為了獲得三樣東西。
能量物質:糖類、蛋白質、脂肪。這三類有機物既是構成細胞的成分,又能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能量是可以儲存的,也可以發生形態轉化)
維生素:既不構成細胞也不為人體生命活動知提供能量,但對人體的生命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維生素是人體無法合成自生的,只能通過外界吸取補充)
必需礦物質元素:人體內約有50多種礦物質,雖然它們在人體內僅佔人體體重的4%,但卻是生物體的必需組成部分。其中鈣、磷、鎂、鉀、鈉、硫、氯7種,其含量佔人體0.01%以上或膳食攝入量大於100mg/d,被稱為常量元素。鐵、鋅、銅、鈷、鉬、硒、碘、鉻8種為必需的微量元素。(礦物質元素人體無法合成自生,只能靠外界吸取)
礦物質中的鈣、磷、鎂是骨骼和牙齒的重要組成,鈉、氯、鉀是維持體液滲透壓的主要電解質,微量元素促使酶活化,加強新陳代謝,調整身體運作生態。
許多重要生物大分子也離不開礦物質,長期的礦物質隱性飢餓將導致出生缺陷、發育遲緩、多種慢性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腫瘤等)的發生風險大大增加。
03.礦物質元素有什麼用?
礦物質元素在人體比重只有4%,她有什麼用呢?難道是物以稀為貴?就是越稀缺就越貴!!!!!
能量物質少一點頂多也就身上少長點膘,但是這4%的東西沒有了,你就再也站不起來了。
礦物質元素在體內的作用為協助普通元素的輸送,例如鐵是血紅蛋白的一個重要部分,血紅蛋白之所以能把氧帶到全身每一個細胞去,主要是依靠鐵。
(是不是想為老鐵雙擊666呢? )
礦物質元素的四大功能:
(1)協助普通元素的輸送。把生命元素帶到全身每一個細胞去。
(2)身體各種酶的激活劑。沒有她的激活,吃進去的食物就等於廢物,什麼能量都合成不了。
(3)參與雌性激素,雄性激素,腎腺上激素,胰島素,等等一大堆的激素的作用。促進生長與發育,促進生殖活動,調節能量轉換,調節行為。
(4)影響核酸代謝,細胞更新。簡單來說,就是搞細胞分裂,一個細胞一分為二,製造產生新的細胞,促進生長發展。
我們經常說缺鐵,缺鋅,缺鈣,缺缺缺,所說的就是這些東西身體的微量元素,缺了它該幹活的不幹活,想幹活的沒活力,有活力的會胡來。總之一句話,這些少的可憐的東西,雖然啥能量都沒有,只是個諸葛亮,但是你就是離不開它。
04.認知微量元素的價值
世間事物越是微量的功能就越有奇特作用。比如硒元素,硒被譽為,長壽元素,生命的火種,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癌的功效。硒的優點網上一大堆,這沒什麼好說的,自己百度去。
首先硒在人體什麼器官最多呢?
主要存在與肝,腎和胰腺上。肝是分解,腎是處理,胰腺是免疫。
硒的功能就是,催生抗氧化酶,在體內起到一個平衡的氧化還原作用。正因為如此,所以它具有分解毒素和修復細胞的功能,被譽為天然解毒劑。
中國整體是個缺硒大國,絕大部分人身體硒含量一直偏低,這與我國肝腎疾病多發也有很大關係,所以日常生活適當的有意識多選擇一些含硒比較高的食物是有必要的。
同樣還有鋰/鍶/鉬元素等也是人體的稀缺微量元素。其中鋰水被說為老人水,對老年痴呆有特別的功能,鍶有青春的功能。
雖然稀缺的元素有特殊功能但不可以拼命補,畢竟健康生命是整體生態平衡的結果,所以不是對症治病儘可能不要單一亂補,平衡自然的填充才是真正的大道。
05.水中究竟有什麼?
「水」是自然的,自然的才叫「水」。
自然中的「水」富含多種物質的複合生命,是自然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千萬不要把日常飲用水當成H20(純淨水)來看待,否則你會死得好慘。
純淨水緣起於環境汙染,自來水質量下降,自來水遠程輸送的二次汙染所導致的市場產品。
純淨水的應用時間只有短短幾十年歷史,它與我們幾十萬年的喝水歷史來比,根本不算是一個時間,所以我們無法預估它的危害究竟有多嚴重。
我們每天都要喝八杯水,如果都是純淨水,這就是一種慢性自殘。
可能你會覺得這有點危言聳聽。
那好?
我們追問一個簡單的邏輯:
喝水多了就一定會尿得多,這個沒毛病吧?但尿不可能是純淨水,尿會帶走很多微量礦物質元素,那流失的礦物質從哪裡補充,怎麼平衡回來呢?這就是我們要喝天然水的原因。(這個問題如果想深入了解可以去了解一下關於「水中毒」的原理。)
純淨水是沒有任何營養的水。純淨水澆花花不活,純淨水養魚魚會死,我們真不能把純淨水當作長期飲用水來喝!!!
我們人類幾十萬年以來從不喝純淨水,喝的都是天然的水。天然水含有鈣、鎂、鈉、鉀、碳酸氫鹽、硫酸鹽、矽、鋅、碘、氟、鉻、鋰、鉬、硒、鈷、釩等多種溶解性礦物離子,它們是生物利用率良好的優質礦物質來源。它是我們膳食中的礦物質不足的重要補充來源。
但由於我們對水認知不深,常常忽略了「水」對人體的營養貢獻。
06.好水為百藥之王
有了前面的基礎認知,我們就可以回到「好水為百藥之王」的開篇話題了。
我們所有的疾病的緣起幾乎都是因為我們的身體微量元素長期失衡導致的結果。
然後,這個微量元素80%來源於食物,20%來源於好水。純淨水就沒必要說了,長期喝就必然會導致某些微量元素失衡導致疾病。好水源自天然礦化沉澱轉化,富含豐富的微量元素,乾淨,安全,元素相對綜合穩定。同時這些礦物質元素在水中呈游離子的狀態,正好是人體可以直接吸收的,所以好水是一個好的一個平衡補充途經。
最後,我們的生命本來就是完美的,她可以自主調節,進化,迭代升級,適應環境變化的智能機器。出廠時,各種零部件功能與運作規則都已經是定好的,我們永遠無法改變她的特性與原則。我們平時感冒吃藥是七天才好,不吃藥也是七天才好,我們以為是吃藥治好的,實際上都是身體自己自愈的。
所以對於生命我們根本做不了什麼,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順行自然的邏輯,給她提供充足的營養與微量元素,剩下的都只能交給時間恢復生態,實現新的平衡。
地球這個生命70%為海洋,人體生命,70%都是水。「水」是營養與微量元素最重要的載體,是能量轉化過程的中間狀態,離開了「水」一切生命都無法存在。
所以,好水才是最好的良藥,百藥之王。
附帶:《如何搭配我們的日常飲用水?》
就一條原則:喝水必天然,品牌混著喝。
除自來水之外,天然水一般分為三個等級,天然山泉水,天然礦泉水與珍稀礦泉水。
天然山泉就是沒有汙染的深山表層水,珍稀礦泉與天然礦泉都是巖層深處的天然礦物質水,只不過珍稀礦泉含有對身體有特殊功能的稀缺微量元素,變得物以稀為貴罷了。
市面上天然水的品牌很多,品質有所差別,但總體上來說品質都是好的,所以我個人的喝水建議是:品類採取3:2:1的模式+品牌混合模式。
比如:3農夫山泉:2冰川礦泉:1保利富硒泉。喝一段時間就替換一些品牌。
如果你的條件好那就選擇3:2雙礦泉水模式+品牌混合模式。
比如:3瓶優質礦泉配合2瓶珍稀礦泉的比例來混著喝。
如果是土豪,要裝逼格那就全喝進口的國際名水。但喝的時候別忘了看一下數據參數。
在這個品質數據化的時代,怎麼吹都沒用,一切數據說了算,數據決定價值。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