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話時手勢很多,喜歡分開會彈鋼琴的十根手指,在你面前靈巧翻動;她說自己那些讓很多人聽哭了的情歌,其實很理性;說自己性格裡毫無「小女人」的基因,而是住著一個「女漢子」;還說自己很怕被鏡頭對著拍,更別提還在鏡頭前臨時做點評。但她這次卻又「豁出去」了,在燦星和央視聯手製作的新節目《中國好歌曲》中,擔任唯一一位女導師。
昨晚,新加坡歌手、詞曲創作者蔡健雅在上海接受了快報專訪,不僅講述了自己在音樂創作路上的大起大落,更談及了自己的性格、喜好以及創作習慣,讓人感受到了一個更為「分裂」的蔡健雅,而非她自己口中簡單的創作人或歌手。
@成長
喜歡把雙手抱在胸前
經常「臭臉」
談起小時候的自己,眼前梳著淑女頭的蔡健雅雙手一抬,說:「因為家庭原因,所以我小時候很孤僻,沒有朋友,總喜歡把雙手抱在胸前。為了保護自己我不太會有什麼表情,會讓人覺得經常『臭臉』。」
六七歲的時候,爸媽讓蔡健雅學鋼琴,她說自己那時並不喜歡,甚至還有些排斥音樂,「因為總覺得這是爸媽安排給我的,並不是我真的喜歡。」可她那時已經是個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她會把發黴的錄像帶拆開來用酒精清洗乾淨,然後忘記怎麼組裝回去時,就再拆開一盤做樣本,直到把兩盤帶子都還原為止。
直到十五歲時,蔡健雅說自己突然像「開竅」了一樣想念鋼琴,於是自己在新加坡找老師學習彈奏。她不像其他孩子需要對著曲譜才能彈,而是聽一兩遍就能把曲譜還原出來,她很自信地稱此為「天賦」。
@闖蕩
經歷過公司解約
曾獨自跑到印度學瑜伽
2006年,蔡健雅憑藉公司眼中賣得並不好的專輯《雙棲動物》,摘得了中國臺灣第17屆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演唱人獎。但她卻經歷了公司解約、獨自跑到印度學習瑜伽、迷茫自己為何要寫歌,以及為什麼自己在臺上不再快樂等問題,並且在同年搬離新加坡,踏上了獨自闖蕩中國臺灣的路途。
再回想起這段經歷,蔡健雅揮著手擺出「走開」的動作,表情略為嚴肅地說:「其實我覺得這也是一件好事。」並表示當時自己已經迷失在市場音樂之中,「我雖然有唱片約在身,但我站在臺上唱歌時卻一點都不開心。」反而是在印度與不知道她歌手身份的瑜伽班學生的玩樂,讓蔡健雅找到了久違的快感,「大家抱著吉他,有人用水桶當鼓,那種自由的暢快和開心,其實才是我想要的。」
@習慣
喜歡盤腿唱歌
最快時5分鐘做成一首歌
很多歌手在錄音或寫歌時都有自己的習慣,比如遊鴻明喜歡唱歌前解開褲腰帶,陳琳喜歡不穿鞋光著腳。蔡健雅說自己在錄音時的習慣其實很簡單,就是找一張椅子往上一坐,然後把腿盤起來唱,「我很像『多動兒』,我站著是無法錄音的,因為會一直動啊抖啊。」
對於寫歌的習慣,蔡健雅說也很簡單,就是必須在自己家裡寫,不會選擇其他任何地方,「比如《陌生人》那張專輯,聽起來覺得挺傷感,但其實大部分歌都是我坐在馬桶上完成的。」
對於自己的創作習慣,蔡健雅表示一年中大部分時間裡自己都「頭腦空白」,但每年卻都會有兩次靈感的集中爆發,「那個時候我腦子裡會不停有旋律,讓我睡不著覺,就想一直往下寫,差不多兩個星期就能完成30多首歌。」最快的一次她用了5分鐘時間完成了作品的旋律和歌詞。(記者 杜青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