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頸鹿寶寶趴在空調前取暖
犀鳥站在浴霸燈旁。
鸚鵡
「大雪」節氣一過,合肥市民又開啟了取暖基本靠「抖」的冬日模式。在大蜀山腳下的合肥野生動物園裡,看似威猛的河馬早早泡起了「溫泉」,雙角犀鳥已經過上了「自帶高光」的日子。而今年夏天剛出生的長頸鹿寶寶「豆苗」,更是迎來了它的「冬季初體驗」。
身高兩米的長頸鹿「宅」在空調房
今年六月,合肥本土明星長頸鹿「廬妹兒」的寶寶順利誕生,小傢伙自從面世以來就受到了無數市民的關注,就連「豆苗」這個有趣的名字,都是熱心市民給取的。如今半歲的小「豆苗」已經是一位身材達到兩米的高挑美人了。儘管身高突破兩米,但是和父母相比還有很大的生長空間。此時,動物園裡長頸鹿飼養區中,看它背靠空調暖風,趴在乾草堆裡,像極了一到冬日就往暖和的被窩裡鑽的小娃娃。「進去了就出不來了!」據飼養員介紹,自從她為「豆苗」鋪上數層乾草後,小傢伙便愛得不行,直接做起了「宅」鹿。「經常呆在屬於它的小空間裡打盹和發呆,只有家族散步和日常覓食才會主動外出。」
雙角犀鳥恆溫房裡展身姿
頭頂明黃色雙角,身著黑白「大氅」的雙角犀鳥,平日裡總因為靈動的身姿和銳利的目光吸引著遊客們駐足觀賞。
「室內場館安裝的一個溫溼度表,根據外界溫度來調節室內溫溼度,給居住在此的犀鳥們提供更加適宜的環境。」據動物園工作人員介紹,氣溫開始下降後,雙角犀鳥已經過上了「自帶高光」的日子,取暖的同時將自己的「高顏值」發揮得淋漓盡致。新鮮水果依舊是飲食標配,犀鳥白天在外面自由飛翔,晚上溫度降低就會回到籠舍內烤燈。除了霸氣的犀鳥,鸚鵡也享受到了「暖冬」幸福。
同樣是猴,有的畏寒烤燈,有的不懼嚴寒。在環尾狐猴的生活區,木屋內明亮著碩大的取暖燈,讓小傢伙們忍不住排排「趴」好,抱團取暖。空調一般會在有室內籠舍的區域開放。靈長類動物大部分時間都在戶外活動,因此動物園就在它們戶外的木頭屋內安置了浴霸燈,供小動物們取暖。
馬來西亞「國寶」住著地暖吃西瓜
今年國慶節才剛剛從北京動物園搬家至合肥的馬來貘,有著馬來西亞「國寶」的美譽。作為國寶自然有自己高品質的生活標準。據工作人員介紹,馬來貘低於25度不能外放,因此動物園早早就在內室為它安裝了空調和地暖,保證正常加溫。即使是冬天,還是最愛西瓜、蘋果和香蕉。為了保持養分和水分,除了每天可以啃西瓜外,蔬菜、多汁飼料和苜蓿顆粒,還有幹柞樹葉都會按時送到,保障小傢伙的正常營養供應。
不同於夏天的瓜果遍地,一進入冬季動物食堂內熱鬧非凡。魚、肉、蛋、果、蔬一應俱全。據動物管理工作人員介紹「冬季動物食譜的配比和選擇上略有差異,當然主要還是以增加熱量為主。」靈長類動物冬天會增加堅果,而大象依據口味喜好,青草乾草一起上,外加「零嘴」—甘蔗,據飼養員透露,因為最近好吃的變多了,亞洲象還偷偷攢了一些「膘」。獅子、老虎這類猛獸自然是雞腿和牛肉的加量版,食草動物也會在冬季增加精飼料……當然它們必不可少的還是由工作人員用麥麩、玉米面等食材科學配比、手工製作出來的「雜糧窩窩」,湊近一聞真是香噴噴。科學營養、豐富可口的美食,動物們敞開享用,只為養好膘美美過冬!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孫皞乾/文 高博/攝
通訊員 陳媛媛
【來源:合肥在線-江淮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