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旭:十一年了,為什麼這麼多人還念念不忘

2021-01-17 美物計

文|美物計


2007年5月13日,春殘花落時

陳曉旭在深圳病逝,享年41歲


如果說一千人眼中有一千個「紅樓夢」

那麼陳曉旭之後,世間再無林黛玉



▲陳曉旭絕唱《枉凝眉》


我是一朵柳絮,

不要問我的家在哪裡,

願春風把我吹送到天涯海角。

我要給大地的角落帶去春的消息。


想起陳曉旭自薦信中

與林黛玉開始結緣的《我是一朵柳絮》

14歲的年紀,就已有的淡淡憂傷



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

嘆今生、誰舍誰收!


想起《紅樓夢》中

林黛玉曾以柳絮自比的《唐多令》

飄遊無定,薄命悽愴



都說人必有痴,而後有成

所以,古之至文,皆血淚所成

如《紅樓夢》之於曹雪芹

所以,每一個傳奇角色背後,是「不瘋魔不成活」的痴狂

如程蝶衣之於張國榮

如林黛玉之於陳曉旭



這個妹妹我曾見過。

看過的書上有著很多的一見鍾情

卻沒有哪一段如寶黛初見般令人心動

似是初遇,偏又重逢



看她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

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

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

心較比幹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真真從書中走出的人物



01

你怎麼知道我不敢?


1983年,一個初夏的傍晚

陳曉旭正窩在沙發上看書

一個男人從夕陽中逆光而來,興奮地說道:

「嗨,告訴你兩個好消息。」

陳曉旭頭也不抬:「與我無關的不聽」。

男人走近,將一本《大眾電視》雜誌放在她面前

「看看吧,與你有關」

陳曉旭隨手翻了下,幾行醒目的大字突然映入眼帘

「中國電視製作中心,中央電視臺籌拍電視連續劇《紅樓夢》。戴敦邦談怎樣選擇寶、黛、釵。」

好似受到命運的召喚,她一時怔了起來



「別發呆了,寫信吧」

男人拿來紙和筆,緩緩對她道

「寫信?給誰?」

她有些渴望,卻更多地是膽怯

「直接寫給導演王扶林,告訴他你是林黛玉的最佳候選人。」 

「殺了我也不寫。」 

「為什麼?」 

我才不做這樣的傻事。中國這麼大,沒有人會注意到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丫頭。寫信更是自作多情,不寫不寫。

男人終於有些急了:

你幹嗎這樣膽怯?你外形、氣質都接近要求,你喜愛《紅樓夢》,理解林黛玉,憑這些,不敢去拼一次?」 

陳曉旭內心的驕傲突然被激起

就著紙筆就寫了起來


待寫完,男人又找來了陳曉旭曾經發表的詩《我是一朵柳絮》

和一張很是秀氣的照片,同信一起塞進信封

他很真摯地看著她,「我們一定能成功」

然後大步走了出去

「哎,還有一個好消息是什麼?」 

陳曉旭忽然想起那麼大會兒才只道清一件事兒

男人轉過頭來,堅定地喊道:

「我已經報考戲劇學院了,我能考上。」 



那一年,陳曉旭18歲

那個男人,是她的伯樂兼初戀男友畢彥君

那一年,他們都還只是鞍山話劇團的普通演員

那一年,她的命運就此改變



02

我就是林黛玉


寫信之後的第六天,陳曉旭收到了去北京面試的通知

在回答了近百個關於《紅樓夢》的問題之後

過了初選,然後見導演,然後又是回去等通知

這一等,就從夏天等到冬天結束

《紅樓夢》她已經又翻了兩遍,還有滿滿一大本的筆記

記錄了她對《紅樓夢》、對林黛玉的所感所念

而秋天的時候,畢彥君考取了戲劇學院


還好,春天終要到來

一個桃花盛開的一個下午,團長派人把她叫到團裡

一個北京過來的人告訴她:

四月一日,她需要去北京報到

參加電視連續劇《紅核夢》劇組演員培訓班

而所有角色都要在三個月的培訓班中產生



培訓的地點是在圓明園

而到了之後,陳曉旭才發現她並不是林黛玉的第一人選

已經有兩個演員或是容貌或是氣質都比她要好

還都有點林黛玉的影子

可,那又有什麼關係呢?

她雖不是最漂亮的,身材也乾巴巴的

甚至表演經驗也不如別人豐富

但她能一口氣背下林黛玉所有的詩,她還能自己寫詩

更關鍵的是,培訓班四十多個女孩子沒有誰比她更懂林黛玉

她懂林黛玉的孤獨,林黛玉的驕傲

林黛玉的自尊與自卑,林黛玉的敏感

林黛玉的情真意切,林黛玉的真水無香、白璧無瑕

還有林黛玉充滿憂傷的詩人氣質,煥發著動人的青春之光

………

她可以不用演就能把自己變成好林黛玉

而除了林黛玉,她不作他想



王扶林導演曾回憶,當時他問陳曉旭:

「如果不演林黛玉,你選一個其他的角色演,怎麼樣?」

陳曉旭堅定地說:

「我就是林黛玉,如果我去演其他角色,觀眾會說林黛玉去演其他角色了!」

一句話打動了他

陳曉旭也終於成為了唯一的林黛玉



03

紅樓一夢是三年


自《紅樓夢》面世以來

秉絕代姿容,具稀世俊美的林黛玉

就以世外仙姝的形象深入人心

被譽為是「合古今靈秀之氣,庶幾鑄此一人」

試想如今每次網絡小說改編成電視劇

都有一堆書粉站出來大呼不接受

更何況是《紅樓夢》這樣的古今第一名著,林黛玉這般的人物

要在三次元的世界呈現,更是要頂著多方的質疑


還未開拍,陳曉旭就收到了觀眾的信件

「林黛玉是我們心中的偶像,如果你演不好,我們將聯合起來討伐你。」 

她深深理解他們的心情

「觀眾是公正而冷酷的,對於失敗者沒有同情。 」

不管未來如何,她都不能後退,只能向前



紅樓一夢,夢裡三秋

從19歲到21歲

陳曉旭將人生最美好的三年都給了林黛玉

學習、拍戲、參加培訓...

所有的生活和工作都是為了她

調皮幽默、感花濺淚、與人鬥嘴...

所有的喜怒哀樂也都是為了她


與扮演寶玉的歐陽奮強初識時

因為歐陽奮強說「不喜歡林黛玉」

她立刻火冒三丈:「你根本就欣賞不了她的美,不過是個凡夫俗子罷了……

直說得歐陽奮強感嘆「好厲害呀,贏得輸不得。」 



因為歐陽奮強面對眾多女孩總是有些拘謹

被導演布置任務必須要每天搞兩個惡作劇

她就給他充當軍師,整得劇組其他姑娘苦不堪言



拍攝黛玉葬花時

因為紅消香斷之景,感受到了黛玉的哀婉哽咽

她可以哭到「連肩膀也抖起來」

那樣傷心,到底為了誰?為了那孤單的小麻雀,為了那墮入泥淖的殘紅?還是為了那憂傷的葬花人?或或,是為了我自己?」 

   


拍黛玉撫琴時

因為對古琴一竊不通,

按照常理該是找替身,她卻堅決拒絕

「從前我曾嘲笑過什麼都用替身的殘廢演員,

現在,我決不能讓別人反過來嘲笑我。」

然後專門跑到中央音樂學院拜師

本來導演還擔心地問「不會穿幫吧」

拍完後,直接讚賞

「沒想到,你還是音樂學院的高材生哪。」

……



都道是陳曉旭有幸,演了林黛玉

可林黛玉得遇陳曉旭又何償不是一種幸運?



04

人生有聚就有散


不記得是誰說過

這部《紅樓夢》拍得奇,不知道哪裡來的一群少男少女

戲拍完後又不知散去了何處

除了少數幾人仍在影壇活躍

大多數竟似從來沒有過一般

消失得無影無痕

仿佛他們的出現只是為了演活這本奇書

讓人可敬又可嘆!



1987年,單拍攝就用了將近三年的《紅樓夢》終於完成拍攝

一切都到了夢醒的時候

當年的一群黃毛丫頭都長大了

原來滿頭黑髮的導演也是兩鬢花白

這些一起訓練、學習甚至生活了3年的演員和工作人員們

不得不開始說再見


《紅樓夢》中,林黛玉說:

人有聚就有散,聚時歡喜,到散時豈不冷清?既清冷則生傷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 

夢醒後的陳曉旭,卻依依不捨地問著平時常鬥嘴的「襲人」:

「今後,我們還能有機會吵架嗎?」 

一句話,兩人默然

「襲人」流著淚,陳曉旭摟住她輕輕拍著頭

待到曲終人散,終是各自飛往天盡頭



一部《紅樓夢》,讓陳曉旭成為了林黛玉

此後也無人能夠超越她

然而這樣的成功卻讓她在演藝上再難進一步

而她的一生也只演過兩部作品

《紅樓夢》和《家春秋》

我就拍過這麼兩部戲。

一是我覺得自己在表演上不如別人有天賦;

二是由於起點太高,我之後就沒有再遇上什麼合適的戲了。

事實證明,這是我的幸運,

要演就演最好的角色,不是嗎?



05

我更是陳曉旭


陳曉旭在談到擇偶標準時,曾說:

我喜歡的男子,是有理想有才華,有好的修養,好的風度,並且,他能對我理解尊重,心靈上的溝通和默契。而不是某種外表。我不願情感淡漠的白頭到老,我喜歡有苦有辣酸甜的生活。

所以,在拍完《紅樓夢》後

她立刻便和她亦師亦友的男朋友畢彥君結婚了

而在因為性格差異矛盾增多後

又斷然選擇了離婚



1991年,陳曉旭認識了後來成為她第二任丈夫的郝彤

當時郝彤是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的學生

因為請陳曉旭拍攝畢業作品而相識

之後二人越走越近

郝彤決定畢業後和同學一起創業

拉著陳曉旭合開廣告公司

陳曉旭當時正處在事業瓶頸期

就下海成了最早一批的廣告人

還獲得過「中國30位傑出女性廣告人」



陳曉旭自己曾經寫過這樣一段廣告詞:

她系出名門,麗質天成,

秀其外而絕無奢華,慧其中卻內蘊悠遠;

壯士為主灑淚,英雄為主牽情。

箇中滋味,盡在五糧春。

名門之秀,五糧春。

如今,這句廣告詞「名門之秀,五糧春」

已經幾乎和五糧液這個老品牌一樣深入人心


縱然她成了身家上億的成功人士

仍未改掉身上那股獨特的詩人的氣質

她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父母家人過更好的生活

也可以反省「我發現物慾的增長並沒有給我和家人帶來真正的快樂

並最終選擇皈依佛門



06

一場輪迴一場嘆


《紅樓夢》三十回中,寶玉與黛玉鬧了彆扭

黛玉表示:「你也不用哄我,從今以後,我也不敢親近二爺,二爺也全當我去了。」

寶玉聽了笑道:「你往哪去呢?」

林黛玉道:「我回家去」

寶玉笑道:「我跟了你去。」

林黛玉道:「我死了。」

寶玉道:「你死了,我做和尚。

而在高鶚給出的結局及普遍認可的結局中

寶玉也果真出家做了和尚


可誰也不承想,陳曉旭最後竟也出了家

2007年的春天,「陳曉旭剃度出家」的消息震驚了整個娛樂圈

而在這之前,她已被查出罹患乳腺癌

因為不願意身體有殘缺,一直拒絕做手術

剃度後,她選擇去了深圳

那裡,四季溫暖,城市乾淨,道場窗外鮮花盛開


大概是為了應驗「自古美人如名將,不使人間見白頭」的殘忍

2007年5月13日,陳曉旭最終還是因為癌症在深圳病逝,年僅41歲



一曲紅樓,一段感傷

在春殘花落前,陳曉旭以出家、離世的方式

一人完結了寶黛兩人的命運

匆匆走完了她41年的人生



質本潔來還潔去,不叫汙泥陷渠溝。

寧願枝頭抱香死,不教吹落北風中。

這是角色的宿命。


生於秋葉靜美的晚秋,

逝於春殘花落時的暮春。

這是她的宿命。



生為曉旭,死為黛玉

她終究在現實中演繹了紅樓夢一場



天上多了個陳曉旭,世間再無林黛玉

願你在太虛幻境安好!



本文「美物計」原創,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本號文章,歡迎分享,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美物商城,為您挑選最有品位的禮物

相關焦點

  • 陳曉旭和《紅樓夢》
    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陳曉旭和《紅樓夢》吧!天堂多了陳曉旭,人間再無林黛玉。但是她開始的時候是特別不願的,但是她的這個朋友告訴她:「你的氣質、外形、愛好都很貼近林黛玉,關鍵是你還理解她,為什麼不去試試呢?」
  • 「林妹妹」陳曉旭的相似人生:生命與美麗之間她做出了自己的取捨
    87版《紅樓夢》在當年一經播出,就造就了萬人空巷的盛況,並且在後來重播800多遍,仍然收視率居高不下,劇中陳曉旭塑造的林黛玉形象更是被捧為經典。在許多人心中,陳曉旭就是林黛玉,林黛玉就是陳曉旭。
  • 王文娟和陳曉旭:我心目中的兩個「林妹妹」
    我在那兒看她蹙眉,看她葬花,看她焚稿,看她如何肝腸寸斷,如何質本潔來還潔去。那時候還小,僅僅把《紅樓夢》單純地看成一場愛情的凋落。就是看他倆在一起,能讓人想到湛藍的天,想到花兒綻放的時刻,想到月光灑下的溫柔……陳曉旭的嬌嗔、小脾氣、使性子都那麼渾然天成,寶哥哥的寵溺、呵護、傻呵呵都那麼水到渠成。寶黛愛情在這個版本裡愈加明澈而純淨。「西廂共讀」的畫面最讓我百看不厭,春天的大觀園裡,落花陣陣,兩個美好的人兒坐在花影下,林妹妹認真讀書,寶哥哥一臉寵溺,一個唇齒生香,一個脈脈含情。
  • 鷹鉤鼻三白眼,不夠漂亮的陳曉旭,憑啥成就最經典的林黛玉
    心較比幹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紅樓夢中這樣描述到林黛玉。自古以來,人們對曹雪芹所描寫的林黛玉都具有無限的遐想,而曹雪芹本人也沒有在書中給出林黛玉明確的長相。這就要求導演們在翻拍紅樓夢時選角要具有別出心裁,提及陳曉旭這個名字,或許大家並不會感到陌生,無形之中人們已經把她視為林黛玉了。
  • 陳曉旭:世間最好的林黛玉,你來人世走一遭,我卻懷念一輩子
    陳曉旭的父母以為這是在拜年呢,誰知,下一句話,就讓四位老人大吃一驚。 郝彤說:今天曉旭要出家。 郝彤的母親,也就是陳曉旭的婆婆聽到後,當時就哭了。 陳曉旭父親還算淡定,問郝彤,這麼大事情,通知我們就完啦,事先都不商量啊?
  • 陳曉旭因為讀《紅樓夢》而找到了自己
    今天,我重讀了歐陽奮強寫的《1987,我們的紅樓夢》這本書,我意外地看到扮演王夫人的周賢珍對陳曉旭說了一句這樣的話:曉旭真的就是林黛玉,那麼招人憐愛。而陳曉旭自己也說:「我看《紅樓夢》的時候,就喜歡林黛玉,覺得寫得就是自己。」
  • 王文娟與陳曉旭:兩代「林妹妹」,哪個更撥動你的心弦?
    我在那兒看她蹙眉,看她葬花,看她焚稿,看她如何肝腸寸斷,如何質本潔來還潔去。那時候還小,僅僅把《紅樓夢》單純地看成一場愛情的凋落。就是看他倆在一起,能讓人想到湛藍的天,想到花兒綻放的時刻,想到月光灑下的溫柔……陳曉旭的嬌嗔、小脾氣、使性子都那麼渾然天成,寶哥哥的寵溺、呵護、傻呵呵都那麼水到渠成。寶黛愛情在這個版本裡愈加明澈而純淨。「西廂共讀」的畫面最讓我百看不厭,春天的大觀園裡,落花陣陣,兩個美好的人兒坐在花影下,林妹妹認真讀書,寶哥哥一臉寵溺,一個唇齒生香,一個脈脈含情。
  • 林黛玉漫畫版曝光,追憶僅靠背影和眼淚,就能迷倒眾生的陳曉旭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每當這曲《葬花吟》響起時,總會讓人唏噓不已,特別是在陳曉旭去世12周年的那天,無數的粉絲們齊聚墓前,共同追憶大家心中永恆不變的林妹妹。對於《紅樓夢》迷們來說,陳曉旭過後,再無林黛玉,這樣的誇讚並不為過,因為在觀眾的心中,二人已經合為一體,即便在現實生活中,陳曉旭的言談舉止,處處體現著林妹妹的風範。一名演員,如果一輩子能夠刻畫成功一個經典形象,人生已經無憾了。陳曉旭是東北人,但卻有著南方女子的溫弱與柔情,曾經有人這樣評價:陳曉旭僅靠背影和眼淚,就能迷倒眾生。
  • 看了鄧麗君墓地,再看陳曉旭的墓地,一個佔地十平米,一處像花園!
    1974年的時候,鄧麗君到日本去發展,出行了多首日語歌曲,在日本也有著很高的影響力。1995年,鄧麗君在泰國清邁的一家酒店裡,因為支氣管哮喘復發而逝世。 陳曉旭,因出演《紅樓夢》中林黛玉角色而成就人生地位。在晚年,陳曉旭皈依佛門,然而疾病卻最終奪走了她的生命。鄧麗君和陳曉旭,都在42歲辭世,事業正旺盛的年紀,定格了她們的人生。 對比兩個人的墓地,也可以看到,兩個人物不同的身後哀榮。
  • 被前任甩了,心裡為什麼還老是對對方念念不忘,這是什麼情況?
    前幾天,在一次聚會中有一位女性朋友突然跟我傾訴,一直對前任念念不忘,根本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我現在到底該怎麼辦啊?我跟我男朋友分手了,是他甩的我。這樣的我讓自己都厭煩,為什麼我到現在還對他念念不忘?其實,現實中有很多姑娘在分手後還會對前任念念不忘,老是想起以前在一起做過的事情,吃過的飯等等。那這個時候我們要做一件事情,叫記憶切斷。怎麼切斷呢?
  • 導演問陳曉旭演其他角色可以嗎,她霸氣回應,真的是為林黛玉而生
    除了時常與賈寶玉為伴之外,林黛玉也有淚水、詩相伴,毫無疑問,林黛玉是一位多才的女子,她的詩歌才華可以說「力壓群雄」,在林黛玉眾多的詩歌作品中,最能體現林妹妹個性風採、才華的,非《葬花吟》莫屬了。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 女人為什麼對傷害自己的人念念不忘?無非這三個原因,你知道幾個
    前兩天就有位粉絲朋友跟我說,自己和男朋友分手了,而且是男方先背叛自己在先,可是分手之後這位粉絲卻放不下了,就算是知道這個男人對她有多過分,他還是念念不忘。那麼今天咱們就來跟大家說一說,為什么女人對傷害過自己的人總是念念不忘?首先可能第1個原因,因為不甘心,往往在一段感情中。
  • 她是韓國第一美女,女兒卻長相極為普通,十一年過去長什麼樣了?
    為了能夠讓人擁有不錯的第一印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整容改變人生,而提起整容技術最為成熟的國度,相信有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韓國了。金喜善相信許多人在看完了成龍主演的《神話》之後,便對那個美貌的公主念念不忘,而那位公主的扮演者便是金喜善了。
  • 十一年,為什麼我們還在懷念麥可傑克遜
    十一年, 為什麼我們還在懷念麥可傑克遜Michael Jackson早已經不是一個人的名字,他是一個標誌,一個符號,一個傳奇,一個時代。1991年超級碗中場表演他的舞臺是瘋狂的,是具有魔性的,仿佛一場沒有止境的狂歡,牽動著每個觀眾的心起起伏伏,無怪乎他的每一場演唱會都是醫生救護車齊備,置身於其中的每一個觀眾絕對都是陷於缺氧狀態中,我還記得1992年Michael在布加勒斯特開的dangerous演唱會,臺下人山人海,有多少人為此瘋狂甚至暈倒,我想這是歷史上都很難再出現的影響力和人氣了
  • 87版《紅樓夢》陳曉旭飾林黛玉,閒靜似姣花照水,行動似弱柳扶風
    1987年《紅樓夢》,陳曉旭飾演林黛玉。「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閒靜似姣花照水,行動似弱柳扶風。」 鑫哥娛樂懷舊之~陳曉旭/林黛玉1987年《紅樓夢》,陳曉旭飾演林黛玉。「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閒靜似姣花照水,行動似弱柳扶風。」
  • 盤點動漫中讓人念念不忘的美食,銅鑼燒、三色丸子上榜
    #ACG#盤點動漫中讓人念念不忘的美食,銅鑼燒、三色丸子上榜想必大家小時候看動漫的時候,總是會看到一些非常好吃的美食,讓大家念念不忘,即使長大後,自己吃到原版,也總會覺得差些什麼,所以今天,咱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動漫中令人念念不忘的美食吧!
  • 西寧36人中招!他被判刑十一年六個月...
    西寧36人中招!他被判刑十一年六個月...僅3個月時間,騙了36人300多萬元,還拒不支付15名員工的工資……近日,西寧市城中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合同詐騙、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對被告人蔡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六個月,處罰金人民幣105000元。
  • 「林妹妹」陳曉旭還演過聶小倩?各版《倩女幽魂》你最喜歡哪個?
    寧採臣和聶小倩明知人鬼殊途卻義無反顧,他們兩人的情感糾葛叫人潸然淚下,也成為導演最喜歡的劇情之一。1960年樂蒂、趙雷主演的史上第一部《倩女幽魂》這部電影是導演李瀚祥為了衝擊國際大獎而特意拍攝的,內容題材經過了深思熟慮。
  • 螺螄粉這麼臭,為什麼喜愛的人這麼多
    螺螄粉為什麼這麼「臭」,但是喜愛它的人還是大有人在,因為它爽辣鮮香的口感能讓我們自動的忽略掉了它不太容易接受的味道~螺螄粉是一個很神奇的食物,喜歡的人喜歡得不得了,不喜歡它的人只聞下它的味道都覺得窒息。
  • 這麼多星系當中,為什麼只有太陽系有生命?這和太陽密切相關
    以目前人類所探索的宇宙來說,也只有地球是目前唯一一個存在生命的星球,這不由得讓人產生疑問。地球到底有什麼特殊的地方?為什麼可以誕生生命?又為什麼可以誕生出具有高等智慧生命的人類?而人類的誕生又為何會創作出科技為名來探索宇宙?這一切到底是偶然還是其他特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