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記者 孫詩宇)訊,12月18日上午,數字資產交易平臺火幣全網出現無法登陸的情況,App頁面顯示「當前無網絡,請檢查網絡連接」的字樣,之後在上午11點後恢復正常。一位加密數字貨幣從業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火幣無法登陸等情況主要原因是網絡維護。
12月17日比特幣突破23000美元關口,創下歷史新高。截至12月19日上午9點48分,比特幣價格為23004.5 美元,漲0.05%,7日漲跌幅25.87%,市值約為4272.1億美元。
分析普遍認為機構的加持是此次比特幣大漲的首要原因,比特幣未來行情成長性顯著,但其中風險也值得警惕,或將迎來高波動,個人投資者在參與投資的同時需要做好風控合理操作。
交易平臺「斷線」 投資者擔心平臺「跑路」
18日上午,火幣平臺因網絡維護全網出現無法登陸的情況。一時之間,投資者在網際網路平臺發出各種聲音,猜測其是出現了「拔網線」、「跑路」等情況。
此前12月16日,知名交易平臺幣安也短暫出現了延遲等問題,CEO趙長鵬在推特表示,平臺目前遇到擴展問題和延遲,主要是因為流量暴漲30倍導致的,「是沒有預料到的需求,未來需要添加更多的伺服器。」
對於平臺出現「斷網」、「斷線」,許多投資者的第一反應就是交易所「跑路」。一區塊鏈從業人員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小交易所很容易有「跑路」風險,頭部知名交易所已經形成一定規模,但是因為國內比特幣等加密數字貨幣交易並不合法,公司平臺、伺服器,甚至老闆本人都在國外,不管交易所平臺大小,「跑路」風險很難控制。
2017年9月央行聯手七部委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中明確指出,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從事代幣發行融資活動,因此目前的交易所其註冊地均為海外。但個人用戶參與境外的代幣投資活動不受影響,這些「海外」中文平臺成了國內投資者主要的交易平臺,但這也造成了「斷網」就斷了用戶交易的狀況。
今年以來就有多家平臺以各種理由「跑路」。2月Fcoin崩盤,預計無法兌付的規模介於7000至13000比特幣之間,時價約合7000萬至1.3億美元;5月PIEXGO交易所發公告,將關閉現有平臺,但因為伺服器狀態改變、CTO周水清不配合交接等原因導致用戶無法提現;5月LMEX聯交所稱平臺遭黑客入侵被盜損失了15萬枚USDT,致使平臺資不低債關閉充提。
中國人民銀行官方微信此前在3月22日發布的「3·15金融消費權益保護」文章中強調,不法分子的數字貨幣交易平臺將伺服器搬至境外,仍然面向境內投資者提供交易服務,許多投資者懷揣著通過投資虛擬幣實現「一夜暴富」的夢想,殊不知到最後卻被不法分子騙去了錢財。
雖然交易行情火熱,在一些激進投資者繼續喊高的同時,不少投資者已經開始選擇離場。一位比特幣投資者向財聯社記者表示,目前行情過於刺激,雖然可能還有上漲空間,但是他選擇「落袋為安」,「沒見過這樣的比特幣行情,不知道會怎麼走。而且這一會兒斷線,一會兒延遲的,『跑路』也不是沒可能啊。」
但另一位區塊鏈從業人員向財聯社記者表示,他認為個人投資者可以追高,但是需要關注交易平臺本身的質量以及成交量,「更加傾向於主流平臺。考慮到未來價格巨幅波動的可能性,平臺的流動性是主要考量之一,確保交易的執行。另一方面,小平臺買賣價差會存在比大平臺大的現象,交易成本相對較高,對個人投資者不利。」
機構入場助推行情
個人投資者熱情踴躍,但此番比特幣行情和機構入場更有關係。火幣高級研究員胥彤向財聯社記者表示,最重要的是機構的加持,胥彤指出目前主流機構對BTC的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此前彭博社報導稱,比特幣在2020年吸引了專業投資階層;接受美國銀行調查的基金經理中,約15%的受訪者表示,比特幣交易規模第三大,僅次於多頭科技股和做空美元。
同時,胥彤認為比特幣減半之後供應量長期減少的減半效應,歷史上每次減半都會迎來一輪非常大的上漲行情。另外,今年全球央行大放水,美元指數持續貶值,市場對於可以有效對抗美元通脹預期的資產需求進一步增強,BTC因其稀缺性和可驗證性與避險資產類似,市場風險的擴大使得資金也在尋找新的投資方向,BTC與傳統資產脫鉤的特性就成為很好的選擇。
國盛證券區塊鏈研究院研報指出,不同於2017年各類ICO項目吸引投資者入場,此次比特幣繁榮周期中有更多「傳統」金融機構參與,例如支付服務商Square、PayPal等,同時近日標普道瓊表示將推出加密貨幣指數的推出,將進一步推動傳統金融機構資金入局,合規渠道亦將日益豐富。
區塊鏈和加密數字資產研究者谷燕西17日發表專欄文章稱,比特幣的這個歷史新高不僅僅是一個加密數字資產的交易價格的歷史新高,而且是表明加密數字金融的發展已經達到了tipping point(引爆點)。各類主流金融機構對比特幣的增持同樣是對比特幣的進一步的認可。以上的這些因素都使市場預期會有大量的資金流入比特幣交易市場,因此將比特幣推向了歷史新高。
成長趨勢明顯 或將迎來大幅震蕩
此前2017年12月,比特幣也有一輪大幅上漲至2萬美元附近的行情,當時有分析師甚至預測比特幣將會達到5萬至10萬美元高位,但隨後比特幣意外大幅回落,從2萬美元下降至3000美元左右,跌幅達到85%。
對於近兩日比特幣的上漲,分析普遍認為是12月以來突破2萬關口之後的行情延續,對於創下新高之後,比特幣是否會繼續上行,市場在看好成長趨勢的同時,也認為後市將迎來高波動。
谷燕西表示,這次比特幣價格的迅速增長同2017年的增長有本質不同。導致這一次的增長因素包括更加友好的監管環境,更加穩固的市場基礎設施和機構投資者的進入,而2017年的那次增長主要是零售用戶在市場中炒作的結果。所以這一次的增長有更加穩固的基礎。儘管比特幣的價格走勢未來依然會有大幅震蕩,但其成長的趨勢卻是肯定的。
火幣高級研究員胥彤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市場當然不會是持續上漲的,突破歷史新高也並不代表行情會一路持續上升。但短期突破20000美金會帶來一定的FOMO的情緒,投資人要注意後市的高波動,做好風控合理操作。
Miller Tabak Co首席策略師馬特-麥利周四警告稱,這種加密貨幣的技術圖表顯示,明年初可能會出現25%-30%的回調,「毫無疑問,這是一次融漲可能會持續更長一段時間。但隨著疫情開始減弱,或許流動性變得不那麼充足,比特幣可能會像過去很多次那樣遭受重挫。」
同時,近日有觀點認為量子計算機的技術進步未來對比特幣可能構成威脅。12月4日,我國科學家宣布構建了76個光子(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以速度來看,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只需200秒,而目前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通常認為,50個量子比特是證明量子計算機有望超越傳統計算機的關鍵門檻。
業內人士表示如果量子計算機應用於數字貨幣的挖礦,將直接大幅度提升數字貨幣的出塊速度,導致挖幣過快,甚至引起暴跌。「比特幣是通過算法出塊的,現在需要的時間約在十幾分鐘。如果算法速度提升,出塊時間間隔就會變短,所以會通過調整難度係數來調整出塊時間。但如果實現了量子突破,這些調難度的技巧都沒用了。」但他也表示距離真正實現量子計算普及應用的那一天還有很遠。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