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丁格的貓是指什麼,為什麼會出現「既死又活」的貓?

2021-01-12 騰訊網

貓在日常生活中特別常見,如寵物貓、叮噹貓、加菲貓等,甚至是炒到了2千塊錢的星巴克貓抓杯,然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一隻貓在科學界影響非常大,不過卻是一個不真實存在的「貓」——薛丁格的貓。

對於大多人來說,關於量子力學根本說不出什麼所以然,但這隻貓卻與深奧的量子力學聯繫在了一起,為什麼一隻貓居然能如此輕描淡寫般的示意這樣的一個深奧理論呢?

其實薛丁格指的是埃爾溫·薛丁格(1887~1961),奧地利物理學家,發展了分子生物學,在量子理論方面貢獻很大,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在物理學方面,他的薛丁格方程貫穿了整個量子力學課程學習,並在1933年被授予了諾貝爾物理學,但他最著名的卻不是薛丁格方程,而是「薛丁格的貓」,被廣泛應用於形象描述宏觀尺度與微觀尺度的量子疊加原理。

「薛丁格的貓」是怎麼來的呢?

其實這只是薛丁格為了反對哥本哈根學派關于波函數的觀點而提出的。當初以玻爾為首的哥本哈根學派提出了觀測對微觀粒子的影響。

如著名的電子雙縫實驗,他們在測量之前電子的自旋是不確定的,是測量使得電子的態矢量發生坍塌,同時產生出另一個方向電子的自旋。

簡單來說,哥本哈根學派的觀點就是任何系統都不具有確定性,沒有確定的狀態,只能用概率來度量他們的行為,而測量行為會影響系統並使概率變為1,這種情況被他們稱為波函數塌縮。

這個觀點也是我們現在大部分物理教科書上的觀點,在我們觀察某個東西之前,它處於每種可能的疊加態,而我們觀察到的情況就是由于波函數塌縮,概率變成了1所導致的。

但是這種波函數塌縮解釋是薛丁格,愛因斯坦無法接受的,認為哥本哈根學派違反了狹義相對論,他們認為在電子雙縫實驗中,電子在產生的那一刻就已經有了確定的自旋方向,只是量子力學無法表達出來而已,即量子力學是不完備的。

於是薛丁格和玻爾等人展開了激烈的爭論,並在1935年提出了「薛丁格的貓」這個思想實驗以此來反對哥本哈根學派的觀點。

頭腦風暴——「薛丁格的貓」

這是由薛丁格提出的一項思想實驗,是指將一隻貓關在一個裝有少量鐳和氰化物的密閉容器裡,其中鐳有可能會發生衰變,也有可能不發生衰變,這兩個事件發生的概率相等。

如果鐳發生衰變的話,就會觸發機關打碎裝有氰化物的瓶子,貓就會死亡;如果鐳不發生衰變的話,那麼貓就能活下來。

哥本哈根學派的觀點:

如果把貓作為量子力學的研究對象,它被裝進密閉容器內的狀態應就可以被波函數描寫,也就是說一直到容器被打開之前,貓的狀態都是未知的,所以這隻貓被認為處於同時活著和死了的一個量子疊加態。

而在觀測者打開箱子的那一刻,貓被迫選擇了一種狀態,或者活著、或者死了,即貓的生死是由你的觀察來決定的,進一步可以認為,如果你打開容器貓死了,那麼就是你的觀測殺死了貓!

密閉容器內的貓是死還是活呢?

這取決於鐳是否發生衰變,因為我們不確定鐳是否衰變,這樣鐳也處於一個衰變和非衰變的一個疊加態。

那麼鐳是否會發生衰變呢?

答案肯定是未知的,因為衰變的概率取決於量子的隨機性。

那麼我們如何知道這隻貓是死是活呢?

根據量子力學理論,放射性的鐳是處於衰變與不衰變的兩種狀態中,所以在打開容器之前,這隻貓應該是處於死或者活的疊加態,也可以認為這隻貓是處在一個典型的量子糾纏狀態,直到打開容器的那一刻,這種疊加態才能消失並確定貓是死還是活。

而這隻既死又活的貓就是所謂的「薛丁格的貓」,是薛丁格試圖從宏觀來解釋微觀方面的一個假想實驗,自然也就無法實際進行,更無法進行實驗驗證。

相關焦點

  • 薛丁格的貓,指的是什麼,大多數的理解都是錯誤的
    今天,是薛丁格133歲誕辰。薛丁格的貓是的指的什麼再次進入視野。很多人對薛丁格的貓的理解可以概括成一句話:「貓在箱子裡在「死的」或者「活著」兩種狀態之一的概率各是50%,只有打開箱子才會知道是死」或者「活」。但是你如果讀了《生命是什麼》之後,你就會發現這種理解是多麼的膚淺和不準確。
  • 一隻既死又活的貓——通俗易懂解釋薛丁格的貓原理
    薛丁格的貓是由薛丁格提出的一種理想實驗假說。實驗中,我們在一個封閉不透明的盒子中放置一個放射性原子,一個粒子探測裝置,一隻貓,一個錘子,一個放置劇毒的瓶子。如果放射性原子發生了衰變,粒子探測器就會接收到粒子,發出信號打碎瓶子,貓必死無疑。另一種是粒子不發生衰變,貓活著。然而,實驗不能受光和其他因素的幹擾,所以人們無法查看實驗結果。這樣一來,薛丁格的貓就是一隻既死又活的貓了。人們打開盒子查看是一種宏觀活動,而實驗研究的是微觀現象。打開盒子,就會使微觀和宏觀發生錯亂。
  • 當量子力學遇上貝葉斯理論,薛丁格的貓終於不用既死又活了
    量貝理論的出現,為量子力學又增加了一種新的詮釋視角。 量貝理論的基本論點很簡單:量子態不是現實的元素,量子概率是個人置信度的數值衡量。 哥本哈根詮釋認為波函數是客觀存在的,但「測量」會破環這種客觀存在,使原本的量子疊加態塌縮到一個具體位置上。量貝模型則認為波函數並非客觀實在,而是取決於每一個代理人,它依賴於代理人的知識與經驗,它只是觀察者所使用的數學工具,是主觀的。波函數的塌縮也不是一個物理過程(測量引發的態的變化),而是在獲取新信息後通過貝葉斯定理對概率的重新估值。
  • 什麼是薛丁格的貓,這隻貓到底「害死」了多少人?
    對現今的人生宇宙產生了嚴重的質疑,產生了無限的遐想……那麼什麼是量子力學呢,什麼又是薛丁格的貓呢?為什麼要研究量子力學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們一一去理清楚他們的來龍去脈。那麼什麼又是量子,為什麼要去探索這些微觀的作用力呢?這裡先說一個題外話,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是源於我們的五官,然而我們五官所能感受到的全部都是宏觀的世界。比如我們想要知道人的特性,僅憑五官從宏觀的世界去了解,是很弄清楚人的一些具體特性的,比如人為什麼會吃飯,為什麼會生老病死等。
  • 薛丁格的貓為什麼恐怖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實驗
    ,也正是不死也不活,聽起來非常恐怖。薛丁格通過量子力學來向世界證明了,人類在某一個空間,即使生又是死,如果按照這個實驗結論以此類推的話,就決定了我們人類未來會走向哪一個平行世界。量子力學是一種非常奇妙的力量,它可以決定人類的走向,物理學的走向。  一、薛丁格的貓是什麼實驗
  • 既死又活的薛丁格的貓,你有沒有可能讀懂量子力學?
    文/陳根在物理學的發展道路上曾經出現過四大神獸:薛丁格的貓,芝諾龜,拉普拉斯獸,麥克斯韋妖。這四大神獸裡,最為人熟知的、也是量子力學中最著名的思想實驗也許就是薛丁格的貓了。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它到底是死還是活?
    什麼是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的貓,是由量字力學奠基人之一的薛丁格提出的思想實驗。薛丁格為了反對玻爾等提出的量子力學哥本哈根詮釋,設計出了這個半死不活的貓來嘲諷,這個無法完成的思想實驗,把微觀的不確定擴展到宏觀的不確定,給玻爾等人帶來極大的困擾。
  • 陳根:既死又活的薛丁格的貓,你有沒有可能讀懂量子力學?
    文/陳根在物理學的發展道路上曾經出現過四大神獸:薛丁格的貓,芝諾龜,拉普拉斯獸,麥克斯韋妖。這四大神獸裡,最為人熟知的、也是量子力學中最著名的思想實驗也許就是薛丁格的貓了。假如有一隻貓被關在一個裝有有毒氣體的箱子裡,而決定有毒氣體是否釋放的開關則是一個放射性原子。在這個實驗裡,如果放射性原子發生衰變,那麼毒氣就會釋放,這個貓就會被毒死。但是這個原子是否會衰變是不可知的,我們想要知道這隻貓是否死亡,只能打開箱子來看。但是在我們沒有打開箱子觀看時,這隻貓是處於生與死的疊加態的,也就是既死又活的狀態。
  • 什麼是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的貓是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都聽說過的東西,但是我們當中有多少人真正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薛丁格的貓是在說是什麼?這個黑箱子中有一個存放放射性物質的毒氣裝置,該物質可能發生原子衰變、也可能不發生原子衰變,這兩種過程的概率相等.倘若發生原子衰變,這個原子會觸發這個裝置,放出毒氣,貓咪就會死亡,若沒有衰變,貓咪則一切安好。那麼,如果我們不打開箱子,這隻貓咪是死是活呢?
  • 薛丁格為什麼會提出薛丁格的貓思想實驗?竟是為了幫愛因斯坦吵架
    薛丁格為什麼會提出薛丁格的貓思想實驗?當談論起薛丁格的貓之時想必各位小夥伴並不陌生,這是著名科學家薛丁格提出的一個思想實驗,是用宏觀世界來描述微觀世界的不確定性。在量子理論發展的初期,著名的物理學及愛因斯坦和另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波爾正在爭論一個話題,那就是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原理。
  • 薛丁格的貓究竟是什麼?為什麼讓人如此抓狂?
    在量子力學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思想實驗,即著名的薛丁格的貓的實驗,那麼這個實驗究竟是什麼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其中,C箱子裡有一隻活貓和一個毒氣裝置,並且如果有電子進入C箱子,毒氣裝置就會釋放毒氣,最終毒死這隻貓。
  • 為什麼說「薛丁格的貓」是對上帝在擲骰子的最好論證?
    「薛丁格的貓」是量子力學裡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這個實驗的最初目的是為了論證量子力學的不可靠性,但是最後卻叛變,成為了證明量子力學正確性的重要實驗。但是「薛丁格的貓」這個實驗在現實也就是宏觀世界中是永遠無法實現的。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薛丁格的貓——箱子裡的貓既是活的又是死的,直到我們看到它
    這意味著,貓既不是真的活著也不是真的死了,而是處於一種模糊的、非物理的、介於兩者之間的狀態,只有當箱子打開,貓才會出現兩種態的其中一種。這就是標準量子力學所告訴我們的,聽起來像無稽之談,畢竟我們從來沒有看過這種既活又死的貓。量子物理卻告訴我們,在親眼目睹之前,我們必須用這種方式來描述貓的狀態。
  • 再揭量子真相:薛丁格的貓,到底在說什麼?
    好,言歸正傳,繼續我們今天的主題:量子力學中「薛丁格的貓」,到底在說什麼? 薛丁格的貓,又稱薛丁格之貓,是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在1935年提出來的,大致內容是:將一隻貓關在裝有少量鐳和氰化物的密閉容器裡。如果鐳發生衰變,會觸發機關打碎裝有氰化物的瓶子,貓就會死;如果鐳不發生衰變,貓就存活。
  • 為什麼不抓一隻貓去做薛丁格的貓實驗?
    就好像一個粒子既處在位置A又處在位置B,既是自旋向上又是自旋向下。當對這個粒子進行測量時,粒子會坍縮到它的本徵態,所以測量的時候只會測量到粒子處在一個位置,自旋只能有一個方向。量子世界的這個反常讓很多科學家覺得不可思議,薛丁格設計了一個被後人叫做薛丁格的貓的理想實驗去反駁波恩等人對波函數機率波的解釋。
  • 除了薛丁格家「又死又活」的貓,物理學「四大神獸」還有什麼?
    就算沒辦法全部叫出來名字,起碼薛丁格的貓還是聽過的。這四隻神獸分別對應著量子力學、微積分學、經典力學、熱力學第2定律。說起來這四隻神獸還挺厲害的,像極了仙俠小說裡的人物。又是縮地成存,又是推演萬物,甚至還能逆轉陰陽,逆亂生死。而且它們還充滿邪性,帶給有些科學家一生的困擾。今天就讓小編來帶大家細數一下這四隻「神獸」吧。
  • 薛丁格的貓說明了什麼,理解它或許能讓你超越愛因斯坦?
    波爾解釋說:它是一個粒子,同時出現在雲中的所有位置,當我們要測量它的時候它會隨機選一個位置出現,告訴我們它在哪。這個解釋非常詭異,如果它是一個粒子,它又為什麼會同時出現在那麼多位置?難不成它會分身嗎?愛因斯坦說:它就是一個粒子,它不可能同時出現在雲中的所有位置。
  • 《天道》中那4隻「薛丁格的貓」
    電視劇《天道》中,「薛丁格的貓」出現了4次。所謂「薛丁格的貓」,指的是,一隻貓被名叫薛丁格的人關在一個黑暗的箱子裡面,裡面有化學元素衰變的可能性。衰變,貓死;不衰變,貓火。即是說,這隻貓,可能已經死了,但是也有可能還活著。然而,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只有打開這個箱子,我們才能真正的判斷這隻貓到底是什麼狀態,這隻貓,就叫做「薛丁格的貓」!讓兩個副總裁先過去「薛丁格的貓」第一次出現,那是在韓楚風為爭總裁之位而大傷腦筋之時。
  • 物理學「四大神獸」之薛丁格的貓
    隨著時間延長,或者說經過足夠長的時間,它必然會發生衰變,量子疊加態隨之消失。談到不確定性和量子疊加態,薛丁格同愛因斯坦一樣持反對態度。科學的目的,就是要發現事物的運行規律,準確地把握事物的發展趨勢。量子力學卻搞出了一個「不確定性原理」,意味著科學家像牌桌上的賭徒,只能依靠擲骰子猜數字混日子了。受到原子核衰變的啟發,薛丁格設計了一套假想實驗來嘲笑哥本哈根解釋。
  • 科普小說:貓的薛丁格(下)
    薛丁格這個名字代表的可以是一個名垂千古的科學家,也可以是臭名昭著的惡人。按理說他就是他,和平行宇宙那些叫薛丁格的人並沒有關聯,他們的成功和失敗也與自己無關。那薛丁格又為何要管平行宇宙的愛因斯坦和霍金究竟做出什麼成績了呢?似乎沒必要。但這個宇宙的他——薛丁格,究竟做出了什麼成績,為何要讓一隻攜帶人類記憶的貓來見證呢?薛丁格忽然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