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快船出局了!嗯...。
早在戰局 3-1 的時候,這數字就讓快船迷很敏感了,結果 Game 5 領先 16 分遭逆轉,不安感瞬間湧上,Game 6 領先 19 分又輸球,心就涼了。第七戰看都不想看,不想自作虐,也深知這支隊伍是扶不起的爛泥,心態炸裂換了一批球員仍會發生,該佩服總教練裡佛斯教育有方呢?亦或請老闆鮑爾默去拜拜求風水?
能在 NBA 季後賽比快船更荒謬的,大概也只有快船自己了
以下是有關於出局後的三大 QA,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為何快船不開除裡佛斯?
快船悲劇性出局,要找人背鍋的話,肯定是總教練裡佛斯,不止一次作出爭議性調度,甚至連三場比賽在握有雙位數領先的優勢都搞砸,無法因應對手作出調整,或是以鼓舞心靈要球員奮戰到最後一刻,從任何一點來看,裡佛斯今年季後賽都不合格,也是快船出局首位應承擔責任的對象。
根據 Yahoo Sports 記者 Chris Haynes 指出,球團無意換掉裡佛斯,甚至認為言之過早,類似劇本似乎在 Lob City 時代也曾重演。為何快船不打算要與裡佛斯分手?原因與當年有所不同,更多層面是現實考量。
倫納德之所以來到快船,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想替裡佛斯打球,長期有關注快船的球迷應該知道,這教練的聲望恐怕比本事還要高,老是能吸引到一票球星表態想加盟,倫納德也是其中一人。
攤開歷年數據來看,裡佛斯依舊是有實績、有經驗的教練(1>0?),重要的是壓得住球星,「人和」依舊是非常罕見的天賦,別忘了當年倫納德是如何與馬刺鬧翻的,球星槓上總教練、高層的內訌戲碼不罕見。實際來說,桌面上誰是比裡佛斯更好的替代品?還要有實績喔!找新教練並不容易,像是德安東尼是好人選啊!可是有比 裡佛斯更優秀嗎?除了要有一定的資歷讓球星信服以外,能否得到倫納德喜歡也是重點。
有人會說不能寵球星,這種態度不對啊!可是哪一位球星沒架子,快船團隊有強到不需要仰賴球星嗎?今年季後賽就證明,倫納德替球隊設立最低地板,如果沒有他第一輪早被淘汰。何況自從他與 喬治 加入快艇以後,休息室的生態早就改變了,對比 2018-19 賽季全員皆兵、人人平等,現在是要聽大哥的,如此的文化也曾在內部引發球員不滿。
如果快船真的想換教練,就得冒著讓倫納德不爽的風險。很多人說,倫納德會去不爽裡佛斯根本是不可能的,從近期的資訊來看,外界狂批鬥裡佛斯,內部球星卻還沒有把矛頭指向教練,倒是喬治、哈雷爾自己皮要繃緊一點。裡佛斯下臺那天一定會發生以下事情,其一是倫納德主動表態裡佛斯不適任,其二為倫納德離開球隊。
聽起來裡佛斯很屌?能有聲望、有戒指本來就不簡單,更厲害的是,還找不到比他更會 3-1 被逆轉的人。
喬治是罪人嗎?
既然裡佛斯是鬥不走的戰犯?那喬治呢?以年薪與二當家的預期來看,他的表現確實也不夠好,季後賽平均是 20.2 分 6.1 籃板 3.8 助攻,帳面數據與例行賽相去不遠,若以 B+的程度來看還算過得去,被批評的原因還是關鍵時刻軟手,以及愛放話的個性。
喬治在第一輪陷入非常大的低潮,尤其是在推特放話後的第四戰,全場僅拿下 9 分淪為社群平臺上的笑柄,後續卻很快反彈,Game 5 拿下全場 35 分,而在與掘金的系列戰中,整體的平均數據與命中率皆優於第一輪,像是 Game 3 的攻守表現讓人驚豔,不僅轟下 32 分,更打出漂亮的防守表現,當倫納德陸續遭遇更嚴密的防守看管時,第五、六戰也都繳出 26、33 分的火力支援。
查看進階數據,喬治在季後賽上場時的淨勝分為 2.7 與倫納德相同,縮進至第二輪則是 -3.7,也接近倫納德的 -2.4,要挑戰犯到喬治身上還是早了點,所有數據都慘不忍睹的哈雷爾都還沒提到,甚至也還有裡佛斯在前面扛。喬治球場展現的存在感是足夠的,要把輸給掘金的三連敗都丟給他,似乎過於苛責,快船從沒有要他擔任頭號球星,領袖責任有倫納德來負責,快船球迷不會期待喬治打出與倫納德相同的主宰力。以帶隊生涯來說喬治就是愛嘴炮的輸家,顯得如此難堪的關鍵還是參與社群媒體的口水戰,被酸爆也是自己活該,但也不用因此放大審視他的表現,說他會淪為霍華德2.0?這種討論根本只是嘴炮,一點意義也沒有。
不認為喬治是戰犯,一來是就沒那個肩膀扛下責任,本來就不期待,二來在遭遇第一輪的心靈重創後,反彈後的表現沒有那麼糟。在與掘金的 Game 5、Game 6 替快船帶來贏球的機會,只是團隊無法把握而已,差異在於審視的高度不同。例如我會更希望看到倫納德作為領袖主動發聲,甚至能在球場上有極為強勢的表現與肢體動作,快船沒有猛龍如此堅強的後盾,是更仰賴球星的隊伍,當 倫納德選擇喬治作為副手時,或許就該要有這樣的認知。
當然我也不否認,泡泡圈內的球員「心理狀況」,是帶有比較憐憫的角度去看待,所以對於喬治的審視標準確實偏低,但以球技的角度來說,作為二當家射手他應該有更多發揮機會,無論是戰術定位、化學反應都有很多進步空間。當你認為喬治應該是與倫納德齊平的球星地位時,他今年的表現也絕對不合格,但要說是戰犯?相信還是有個優先順序的。
有人想回家了?NBA 罷賽爭議挖出泡泡圈的「未爆彈」
至於喬治適不適合與倫納德搭檔?快船該交易嗎?那也都是後話了!
所以快船還缺什麼?
鬥志、化學效應!
比起陣容缺陷,我會更傾向「精神論」解釋本賽季的失利,就客觀條件來說,快船是優於掘金,說這套陣容不夠強、無法奪冠?連 100% 的實力都尚未發揮,如果是在精神狀態更好的情況下,又或者在西冠慘輸給湖人,可能會比較有說服力。對於快船來說,化學效應、心理素質這些因素都比陣容缺陷來得更重要。至少在第二輪系列進行前,也沒有人會說,快船會因為缺乏持球者而過不了掘金吧?
討論陣容缺陷都是事後諸葛,從戰術層面來看,快船連續三戰在下半場進攻失靈,事後很多評論都認為,快船需要補強一名優異的控球後衛,讓喬治、倫納德專心作為得分點,或能夠避免悲劇。可是別忽略一個事實,整體戰力快船是明顯勝出的,後面三連敗都有取得雙位數領先,問題在於無法面對掘金的變陣,更沒有能夠持續一整場的防守專注力。
簡單來說,假設我們把雷吉傑克遜替換成盧比奧或是隆多,以快船下半場崩盤的程度來看,單靠一名好控球真的就能扭轉局勢嗎?沒這麼簡單對吧?何況所有冠軍球隊都有弱點,關鍵在於要如何藏拙,這就要靠化學效應,偏偏快船這一點也很差。
陷入低潮時,快船兩名球星各自為陣,沒有一套真正的核心打法,無論喬治、倫納德如何替設立掩護,最終都是單打結尾,影響力未能擴及至其他球員,板凳上又有另外各自獨立的路威 與哈雷爾,季後賽全面連線中斷以後,拆開插入其他陣容,就顯得略為普通,僅能靠路威的個人能力不斷上演飆分秀。
本季的結局是該讓球團高層好好警惕,當初挖角倫納德加入時,不斷強調球隊文化,希望快船是一支以防守為基底的隊伍,現在有了非常棒的客觀條件,兇起來無人可擋,卻缺乏文化基底。當哈雷爾在防守端如此散漫時,我不懂為何沒人跳出來指責他,而裡佛斯還願意持續放任,這是可以被允許的嗎?當喬治 執行一些糟糕的出手選擇時,倫納德下一球就要把球權拿過來,告訴他不該這樣打。以這個角度來看,快船的重建工程恐怕還很漫長(並且還有點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