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茶葉審評師資培訓班第3期面授於8月中旬在湖南舉辦。本期面授以黑茶為學習主題,期間途經長沙,安化、益陽等地,全體師生走進高校,深入產區,在培養師資隊伍的新徵程中留下了堅實的足跡。
下面讓我們一起感受他們的習茶之旅吧!
理 論 學 習
為期8天的湖南學習之旅,受益良多。強大的師資團隊,科學嚴謹的教學管理令我印象深刻。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劉仲華教授,湖南農業大學肖力爭教授和黃建安教授,四川農業大學杜曉教授,雲南農業大學周紅傑教授,中茶廣西分公司張均偉高級工程師等專家親授本期黑茶理論課程。通過這次對黑茶專題的系統學習,我對黑茶的審評有了很大提升。
劉仲華院士通過對大量科學實驗數據分析,詳細講解各類黑茶的不同保健功效,讓我對黑茶保健價值有了全面的了解。他在學術上的鑽研精神讓我的敬意油然而生。肖力爭教授對黑茶的加工有著深厚而獨到的見解,他概述了各個產區黑茶加工工藝特點,深入淺出的講解讓我對黑茶加工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每位理論課程老師傳授的知識深入而透徹。這次學習讓我經歷了從「薄」到「厚」再到「薄」的知識消化與吸收過程。
理論課程打下紮實的基礎,為我日後傳播茶知識夯實了道路。在此感恩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對此次培訓的籌備與付出!
第三屆茶葉審評師資
培訓班優秀學員
任 方
河南省茶文化研究會 副秘書長
河南莫道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國茶葉博物館 客座講師
國家一級評茶員
茶葉感官審評水平 六級
審 評 實 踐
對於黑茶,我平時除普洱熟茶接觸一些,其它了解的並不多。黑茶不同年份的陳,茯磚數不勝數的金花,還有豐富多樣的分類與品質表現,對我來說是模模糊糊。記得第一天審評的是滿心期待的湖南黑茶:天尖、貢尖、生尖,黑磚、花磚、茯磚,各種甜醇,感受著,記憶著……
隨著審評課程的進行,有一款茶樣令我十分難忘。這隻其貌不揚,在外形上表現平平的茯磚茶,卻在內質上驚豔了大家。數十載的陳年茯磚,金花並沒有隨著時間而消失,反而隨著歲月越發茂盛。審評開湯後,同學們驚訝不已,正常年份茶表現為時間的味道——陳香,而這款茶,不僅香已沉湯,還能表現出濃鬱而豐富的香氣,有杏仁香、有人參香、有甘草香…充滿活力,老而彌堅!萬物皆通,茶似人生,年長卻富有朝氣,內在因歲月而飽滿。
這期對湖南、湖北、四川、雲南、廣西、陝西、安徽和浙江等多地共130餘只黑茶的主題審評實訓,我對黑茶不同地域風味差異,品質特徵有了更加系統全面的了解,讓我深深愛上了黑茶!在此我感謝暑期為我們的學習辛勤授課的專家教授們,也感謝後勤支持的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們,你們辛苦了!
第三屆茶葉審評師資
培訓班優秀班幹部
劉 彤
國家一級評茶員
茶葉感官審評水平 六級
主 題 試 講
木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高的木塊,而恰恰取決於最短的那塊,這就是「木桶定律」。雖然我從事茶行業已有16年,自以為可以從容應對審評師資所有課程,但依然害怕這次在湖南面授的主題試講,因為這正是我自己比較薄弱的「那塊木板」。
去長沙前我精心準備了試講課件,但是內心還是忐忑不安。班裡同學笪霞和任方給予我鼓勵,在他們的熱情幫助下完善了課件,讓我的底氣充足了些。但我試講時還是不由自主的緊張,不敢直視點評老師傅冬和教授、李适副教授及臺下全班同學,也沒有掌握好時間,像念經一樣急急忙忙地講完了。隨後我認真觀察同學們的試講表現,總結了自己的不足,要在試講時重點突出,節奏變化要跟內容匹配,試著讓自己變得幽默,調動試講現場氣氛,儘量多吸取班裡表現好的同學的寶貴經驗。這個有趣的過程反而讓我對試講產生了興趣,期待著下一次的試講。
其實,最短的木板在對最長的木板起著制約作用,我們越是害怕的事,踏出的第一步並沒有那麼可怕,缺少的只是那一點勇氣。或許,結果並不是要成功,哪怕失敗也要敢於接受自己。這次茶葉審評師資班的學習歷程雖然十分辛苦,但是我收穫了邁出第一步的勇氣,發現了另一個更加自信的自己!
第三屆茶葉審評師資
培訓班優秀學員
陳 真
寧德市科技特派員
福鼎市陳真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
福鼎白茶傳統技藝制茶能手
國家一級評茶員、二級制茶師
茶葉感官審評水平 六級
審 評 實 踐
記得實地考察第一站來到了安化雲臺山八角茶業有限公司。這是一次值得回味的學習經歷,因為這裡不僅收穫了知識,更有雲臺崖上的同學真情,雖不是海誓山盟般波瀾壯闊,卻也有雲雨襲來,望山同餐的人間真趣!
八角茶業負責人龔意成熱情的向我們介紹了安化黑茶的發展歷史以及制茶工藝。第二天有些同學凌晨4點就跑去現場觀看了千兩茶的製作。當聽到工人們整齊地喊著口號把勁往一塊使的時候,我的內心是被震撼的,仿佛那一瞬間才明白:制好千兩茶的精髓在於齊心協力,發揚光大茶產業亦如此!隨著交流深入,我得知龔壽松老前輩給自己的兒媳和孫子龔總定下了「三不賣」的制度,這讓我深悟到企業的靈魂鍛造素來不是朝夕之事,滴水穿石更呈現傳承與發展!
考察沿途我們先後前往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廠有限公司、湖南省白沙溪茶廠有限責任公司和湖南省益陽茶廠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交流學習,我再次被安化黑茶產業化、科技化、現代化的實力與規模所震撼。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安化黑茶悠久的歷史與今天的蓬勃發展,要親眼所見所聞所感才是最好的學習!
第三屆茶葉審評師資
培訓班優秀學員
朱 欽
無錫嵐韻茶文化有限公司
總經理
國家二級評茶員
茶葉感官審評水平 五級
下
站
再
會
本期習茶之旅暫告一個段落,我們下站武夷山見!
第七屆茶藝師資班、第四屆茶葉審評師資班、全國少兒茶藝培訓能力提升研修班將於2021年初正式開班,預報從速!
茶葉審評師資班招生
培養方式
小班化教學(約40人),學制1年,集中面授6期,每期8天左右。
主要課程模塊
(一)茶學專業理論知識
(二)六大茶類及再加工茶審評技能
(三)培訓理論知識及傳播技能
(四)茶葉加工技能、拼配技能等
報名條件
具備以下之一條件者
(一)原則上需大專及以上學歷,評茶師(國家二級技師)以上資格或中級職稱以上資格,從事相關工作10年以上。
(二)茶學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從事相關工作5年以上。
(三)茶學專業碩士及以上學位,從事相關工作3年以上。
(四)曾在市級及以上規模的評茶員或茶葉加工工職業技能競賽中獲獎者,根據實際情況可適當放寬報名條件。
錄取程序
報名→資格審查→面試→預錄取→繳費→正式錄取
報名聯繫
01
點擊文末「閱讀全文」,或識別下圖二維碼,選擇「第四屆茶葉審評師資培訓班」,登記姓名、電話、郵箱等。
02
等待收取正式通知郵件。收到郵件後,按要求完整填寫培訓報名回執表及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等待資格審查。具體要求以郵件內容為準。
03
經資格審查通過後,通知後續事宜。聯繫人:袁老師(0571-86775235,13777309973,微信同號)
師資大家庭,期待你的加入!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原標題:《茶培訓 | 探尋師資系列——審評師資習茶之旅▪湖南站》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