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昆蟲界「快刀手」

2020-12-16 駭氏傳奇

千萬不要小看螳螂,這位綠衣女俠,手持兩把長刀,埋伏在暗處,用綠葉隱藏自己的行藏,看見有害蟲,就手起刀落,一刀一個,絕不手軟,所以說,它還應該算是害蟲的天敵,人類的好幫手呢。勇猛的螳螂,藉助天時地利的環境,運用自己高超的「輕身功夫」和嫻熟的「刀法」,捕捉著蠅、蚊、蝗、螽斯若蟲等害蟲,它的動作極其敏捷,據說,它捕食時所用時間僅有0.01秒,所以,是個名副其實的昆蟲界「快刀手」。

螳螂那天生便具有的嫻美而且優雅的身材,加上它的前腿,那一對極富進攻性的衝殺武器,使得諸如蝗蟲、蟬之類的弱小昆蟲,在它的面前,毫無反抗能力,就好像是案板上的肉一樣,只剩下了任憑螳螂宰割的份兒了。

不過,你可千萬別以為螳螂是個莽夫啊,它還是很有策略的,當找到自己的目標之後,它們並不會著急攻擊,而是悄悄地躲藏起來,用碧油油的樹葉來掩藏自己的身體,悉心地觀察那敵手是不是有什麼弱點,然後伺機而動。一旦當它們發現了敵手的罩門,便會毫不猶豫的出手,一擊即中。所以說,這螳螂並不是一個粗魯的刀客,正相反,它還是相當細心的呢。

宋朝的袁甫曾經做了一首詩,說的就是螳螂捕蟬時的情形。「鳴蜩善擇木,木美葉敷腴」,當一隻蟬在樹上歡快地鳴叫,吸食著樹葉的時候,它沒有想到,有一個虎視眈眈的敵人,正在自己的身後,窺視著自己呢。螳螂是一個很有經驗的捕食者,即便是面對一個弱者,它也會做到萬無一失,然後才出手,所以,它總是隱藏著,窺視時機,「螳螂伺其便,欲進復趦趄」。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那真可謂是出手如電啊,只一招就用自己的長刀,結果了對手的性命,剩下的,便是大塊朵頤了。就好像詩人說的那樣,「怒臂俄一施,捕取如囚拘。委身膏利吻,性命纏須臾。」

而且,它也並不是只撿那些「軟豆腐」來欺負,它會主動尋找那些強敵。有一個很著名的「螳螂捕蛇」的故事,便證明了這一點。可以想像一下,這蛇不管長得如何瘦小,它總還是一條蛇吧,怎麼著也比一隻螳螂大啊。這小小的螳螂,只要蛇將自己的長舌一卷,一口就能夠將它吞入肚中了,恐怕這還嫌少呢,塞牙縫都不夠啊。可是,誰能想到,就是這麼一隻小小的螳螂,居然敢於挑戰那比自己強大百倍的敵人,更何況,那條蛇並不是一條普通的蛇,而是「巨蛇圍如碗」。

面對這樣一個強大的敵人,螳螂會怎麼對付它呢,原來,它觀察到長蛇沒有手足,專靠蛇頭的攻擊、蛇尾的掃打和蛇身的盤繞糾纏來進攻,於是,就利用自己身材矮小,靈便輕巧,善於閃躲的特點,和巨蛇展開了近身肉搏。然後,趁著那巨蛇一個沒留神,露出了破綻的時候,一躍而起,飛身上了巨蛇的蛇頭。揮舞著長刀便從那巨蛇的頂門刺下。

那巨蛇顯然平常是罕有敵手的,它哪裡吃過這樣的虧啊,於是在樹叢中滾來滾去,打算將頭上的這個小東西給弄下來。當它的尾巴掃到樹木的時候,樹枝竟然崩裂斷折。可是,就算是這樣,它也沒有辦法將頭頂上的這個小東西給甩脫,那螳螂蹲坐在蛇頭之上,絲毫沒有畏懼,使勁地用自己的兩柄「長刀」刺那巨蛇的頭顱。久而久之,那蛇竟然不再動彈,倒地而亡,「視額上革肉,已破裂雲。」

蛇和螳螂,這兩個對手,要是擱在拳擊比賽中,那絕對不是一個等級的選手,說不定,那巨蛇算是一個是「重量級」的選手,而螳螂,至多只能算是一個「蠅量級」的選手。按理說,那螳螂是絕對沒有勝算的,可是,它就是憑藉自己那敏銳的觀察力,覺察到了對方的破綻在哪裡,然後不畏強敵,一擊必中,擊中了那蛇的要害,這才能夠出奇制勝,擊敗強敵,以小勝大,以柔弱勝剛強。看這蛇和螳螂的戰鬥,螳螂,這小小的昆蟲,竟然還懂得以己之長,攻彼之短,真不愧是昆蟲界的頂級刀客啊。

看到這個故事,我不由得想起了《西遊記》裡頭的一段,有妖怪自恃身大力不虧,仗著自己兩膀的蠻力和一身的贅肉,絲毫都不把孫悟空放在眼裡。可是聰明的孫悟空呢,他雖然精通十八般武藝,會七十二般變化,但是,他依然沒有跟那妖怪打硬仗,而是變成了一隻小蟲子,飛入了那妖怪的腹中,然後在妖怪的肚子裡拳打腳踢,摘心掏肺,一直到那妖怪投降認輸,這才罷手。不知道吳承恩老先生在描寫這一段的時候,是不是曾經參考過刀手螳螂的英勇事跡呢?或許,還真的有吧。

不過,中國的俠士們,在創造拳法的時候,還真是參考過螳螂的絕技呢。有一個中國著名的傳統武術流派,就叫做螳螂拳,它是象形拳的一種,據說,它就是模仿了螳螂捕食時候的動作而創造出來的。這螳螂拳最大的特點就是快速勇猛、斬釘截鐵、勇往直前,它所講究的「不刁不打,一刁就打,一打幾下」那種連環進攻的手法,正是螳螂捕食時候最大的特點。螳螂拳歷史悠久,有很多流派,如梅花螳螂、七星螳螂、六合螳螂等,都是各具特色,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無論這些螳螂拳的流派如何變化,它們都是從我們那位神秘刀客螳螂的動作中,演化而來的。由此可見,即使是人類這萬物的靈長,也有要向螳螂這小昆蟲學習的地方啊。

相關焦點

  • 它們是昆蟲界的扛把子,戰鬥力享譽微觀世界。
    其實,昆蟲界也有霸主,它們或許毫不起眼,人類僅僅動下手指就能把它們捏死,但是在昆蟲界,它們是神一般的存在。下面,介紹三種戰鬥力爆表的昆蟲。螳螂昆蟲界典型「猛獸」螳螂,又叫刀螂,是最為常見的昆蟲扛把子,小編家鄉話叫作「山猴三兒」。
  • 昆蟲界的頂級獵食者,優秀的長臂拳手,螳螂的拳法有多精湛?
    顧名思義,這種拳法的要領是模仿螳螂的動作。螳螂是一種很讓人印象深刻的昆蟲,它們最大的特色是倒三角形般的頭部和一雙死神的鐮刀般的前足。前足是螳螂的主要攻擊器官,大多數的螳螂的前足上帶有許多細小的刺,這些刺用於在捕獵時限制獵物的行動。相比於用於行走的中足和後足,它們用於攻擊的前足明顯要強壯的多,儘管三雙足在長度上並沒有太大差別。
  • 兩大肉食性昆蟲,大刀螳螂對決金環胡蜂,被胡蜂落地刺殺!
    在大自然中,昆蟲在動物界中是種類最多,數量最大,已知的昆蟲有100餘萬種,但昆蟲體型一般比較小,如蝴蝶、蜜蜂等都是昆蟲。而在昆蟲中,螳螂和胡蜂是昆蟲界兩大獵食者,經常捕食其它昆蟲,它們對決又會如何?有攝影師曾拍到到:兩大肉食性昆蟲的對決,大刀螳螂對決金環胡蜂。
  • 武術拳法、中藥價值、昆蟲殺手,一隻小小的螳螂究竟有多少頭銜?
    虎毒不食子,螳螂吃配偶在黑貓警長裡就有一集《吃丈夫的螳螂》,一對螳螂新人剛拜完堂第二天丈夫就母螳螂給吃掉了,這段情節簡直是我的童年陰影,當時還以為是殘案,沒想到卻描述的是事實。夏天在野外的河流,湖泊的周圍很容易找到螳螂的屍體,這當然不是螳螂受了委屈故意投河,這一切都是寄生蟲的傑作,控制螳螂的行為使它投入水中鐵線蟲才能安全離開水源產卵,然後宿主螳螂的任務就完美完成。
  • 是植物還是昆蟲?丨《百科動物園》帶你看昆蟲界的「顏值擔當」究竟...
    昆蟲在4億年前就出現了,是最早出現在地球上的動物。它們是生態系統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神奇之處,令人驚嘆。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裡,生活著一群奇特的「昆蟲」們:有《沉默的羔羊》裡的鬼臉天蛾、「昆蟲皇后」蘭花螳螂、一身「中國紅」的網脈蜻、手持大刀的中華大刀螳…… 聽完描述, 你是不是對這兒的「昆蟲」充滿了好奇?
  • 螳螂為什麼被稱為肉食昆蟲之王?
    眾所周知,螳螂是自然界中為數不多的肉食性昆蟲,作為天生的刀客,自然界中最優秀的殺手,常見且熟悉的兇猛的獵食者,螳螂一直備受人們追捧、讚譽。古希臘人將螳螂視為先知,又因螳螂前臂舉起的樣子像祈禱的少女,遂將其又稱為禱告蟲。
  • 捕食性天敵昆蟲介紹之螳螂
    捕食性天敵昆蟲指專門以其他昆蟲或動物為食物的昆蟲,它們有的直接吃掉蟲體的一部分或全部,有的刺入害蟲體內吸食害蟲體液使其死亡。有些種類的天敵已被人工飼養並應用於農田、果園、林場和牧場等地控制害蟲,即以蟲治蟲。螳螂屬肉食性昆蟲,廣布世界各地,尤以熱帶地區種類最為豐富。
  • 《CF》2020快刀手活動怎麼參加 2020快刀手活動地址一覽
    活動時間:2020.3.13-2020.4.30 活動地址:點擊參與 活動內容: CF快刀手王 在3月13日-4月30日,發布CF刀戰內容作品,添加#C... 2020《CF》快刀手活動在哪參加?
  • 10萬"戰士"集合 慈谿農場請來「捕蟲神刀手」螳螂守護梨園
    「別看它們個子小,螳螂具有繁殖力強、食蟲量大等優點。1隻成年螳螂每天至少能吃200多隻蚜蟲。6月前後正好是蚜蟲大量繁殖的時候,這批螳螂開始陸續破殼而出,奔向它們鮮美的大餐——蚜蟲;再長大一些,它們就開始吃樹上的毛毛蟲了。」近日,在慈谿湧森農場的脆梨基地,負責人鄭湧森向記者介紹。
  • 三年級優秀《昆蟲備忘錄》賞析:蜜蜂、蝴蝶、螳螂、蜻蜓……
    相信三年級的學生學習了課文《昆蟲備忘錄》之後,都對大自然的昆蟲充滿了好奇感。他們天真的腦袋裡也許都在思考,為什麼每一個小小的昆蟲身上都有講不完的科普故事,為什麼它們身上總有許多奇妙有趣的現象?3、以圖片加文字說明的形式:拍一張照片或者在網上找一張相應昆蟲的圖片,根據圖片,寫出合適的內容,包括昆蟲的名稱、身體特徵等多種情況二、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三年級的學生是怎樣用文字的形式來描寫他們喜愛的昆蟲:昆蟲備忘錄
  • 昆蟲界的絞肉機:連鳥類也不放過的獵手,同等體型昆蟲從無敵手!
    今天的奇聞就講講沙漠的一種昆蟲,它有著酷炫的名字——避日蛛,又名巨駱駝蜘蛛。在侏羅紀時期,要說地球被眾多的昆蟲統治一點也不為過,因為數量實在是太多了。但是現在隨著人類對環境的影響,有些以前常見的昆蟲都很難看到。對於同等體型的昆蟲,避日蛛堪稱昆蟲界的絞肉機,名副其實的殺戮機器。
  • 異形昆蟲——螳螂來了!有 7 種寵物螳螂等著你哦~ | 肆養雙11活動
    澳洲寬腹性格也非常兇猛,一般的昆蟲甚至小型兩爬類都不是其對手。其青綠的體色也非常引人注目,是我本人特別喜愛的螳螂之一。  >  菱背枯葉螳螂來自東南亞的另一種枯葉螳螂,由於成體後背部葉片呈菱形而得名。
  • 昆蟲「獵手」蘭花螳螂引關注 粉白相間形似蘭花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6日報導,一種名為蘭花螳螂(Orchid Mantis)的昆蟲近日引起人們的關注。蘭花螳螂生長在東南亞鬱鬱蔥蔥的熱帶雨林中,顏色粉白相間,因外貌形似蘭花而得名。這種漂亮的昆蟲有著最完美的偽裝,可以進行擬態以便捕食獵物。
  • 昆蟲裡的「蘭花仙子」—擬態大師蘭花螳螂
    蘭花螳螂(學名:Hymenopus coronatus)蘭花螳螂是昆蟲綱、螳螂目、花螳科、花螳屬的動物,主要生活在熱帶雨林中。因為有著仙女一般的外表,而深受大家喜愛,而且在之前大火的遊戲動森中也有蘭花螳螂哦!
  • 把螳螂放大到大象那麼大,它有多厲害?實際上昆蟲放大必死無疑
    把螳螂的體型放大到象那麼大,它要麼憋死,那麼熱死,要麼癱在地上動彈不得。昆蟲作為低等動物,僅靠放大體型就敢和哺乳動物PK,簡直是開玩笑。昆蟲擁有特殊的呼吸方式,螳螂就是一種昆蟲,昆蟲的呼吸循環系統是開放式循環系統,昆蟲在體側壁有氣門,與空氣接觸,通過氣管直接將空氣送入細胞間隙為細胞供氧,而不是通過血液運輸。較高等的脊椎動物是閉管式循環系統。
  • 科幻動漫成品模型:昆蟲機甲步兵「螳螂機關炮」造型欣賞
    科幻動漫成品:「螳螂機關炮」昆蟲機甲步兵 Mar.K-Model一組改裝後的「螳螂機關炮」造型昆蟲機甲步兵造型,外觀顏色和結構的構成均來自於重新「拼湊」的組件。原來的螳螂堅硬和威力強大的「雙刀」變成了一組很酷的雙臂機關炮,還不知道它的彈跳力如何。細節顏色的配置和結構勾線非常的細膩,排氣筒和引擎的舊化細節非常符合現實中的實際外觀。
  • 每次螳螂交配後,母螳螂都會吃掉公螳螂!為什麼公螳螂還不跑?
    自然界生物之間的同類相食其實是比較普遍的現象,甚至包括一些哺乳動物在內,但一般僅限於幼崽或者在特定的食物匱乏年代,不過這在昆蟲界確實已經成了常態,比如黑寡婦蜘蛛和螳螂,大家對於蜘蛛交配與相食很少見到,但螳螂見得就多了!
  • 蘭花螳螂 Orchid mantis
    中文名:蘭花螳螂英文名:Orchid mantis學名:Hymenopus coronatus界: 動物界 Animalia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綱: 昆蟲綱 Insecta目: 螳螂目 Mantodea科: 花螳螂科 Hymenopodidae
  • 喜歡昆蟲的一定不要錯過,這幾種神奇的昆蟲帥到不行,你見過嗎?
    TOP1螳螂這種生物,有一個比較奇特的屬性,就是兩隻螳螂在繁殖之後,母螳螂為了繁殖的營養,會將公螳螂給吃幹抹淨。而在螳螂裡卻有一對「模範夫妻」,母螳螂只要在繁殖前攝取足夠的營養,就不會做出這種行為。而這種螳螂就叫魔花螳螂,而且同時也是螳螂中少見的「大個子」,最大可以長到十三釐米長。TOP2圖片裡的蜘蛛有著瑰麗的色彩,如同彩虹一般五顏六色。這種蜘蛛叫做孔雀蜘蛛,是非常袖珍的小蜘蛛,他們的花紋顏色各不相同,最大的特點,就是它們會在求偶時將背部的彩塊張開,像孔雀開屏一樣,故此得名。
  • 鳥遇到了螳螂,最後竟然被螳螂吃掉了!
    螳螂捕捉到蜂鳥有些人可能不可思議,鳥那麼大怎麼會被螳螂吃掉,在人們印象中鳥吃螳螂才對,怎麼會被反殺了呢?螳螂始終牢牢抓住自己的美餐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雙方的戰力信息:螳螂VS蜂鳥!螳螂:又名刀螂,生性殘暴,雌性螳螂吸引異性完成交配以後會把異性吃掉。屬於肉食性昆蟲。體長50-110毫米,夜色綠色和褐色居多,躲在草叢或枝葉上面不容易被發現。前肢有兩把帶有鋸齒的「大刀」,是捕殺獵物的致命武器。咀嚼士口器上顎有力能輕鬆咬碎食物。總結:攻擊指數5星,隱蔽指數5星,殘暴指數5星,飛行指數1星。